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 第103章 探鱼器改进 中

第103章 探鱼器改进 中

第103章 探鱼器改进 中

跟随而来的老渔民听到王建昆的话,赶紧操作机器把渔网放下海。

王建昆看着他熟练的操作,也就放心了,说实话对于这么大的渔网怎么放他还真不清楚,虽然之前向郑船长打听了下,不过他讲得倒是很简单,就这样那样,渔网就下到海底了。

王建昆听完还是很迷糊,所以后面还是决定让廖军请了一个有经验的老渔民上船来帮忙捕捞。

也幸亏有他,不然王建昆一个人还真不好操作。

渔网下好后王建昆就一边用超能力观察着鱼群动向,一边驾驶船跟在鱼群后面追,因为船速的比下面的鱼群快的,所以过了大概10多分钟,渔网就兜住了鱼群。

王建昆见鱼群大部分都进了网,赶紧让老渔民把网拉上来。

老渔民听他这么急着起网,连忙道:“王老板,这网刚下去没多久,最好是再过一个小时再起网比较好,不然这网里没多少鱼,浪费时间和柴油啊!”

“老于,你听我的,我船上的探鱼器探测到已经网到一个鱼群了,估计分量至少有5百多斤,而且有可能是大黄鱼,得赶紧起网看看,不然就要被后面进网的鱼压坏了。”

老渔民听他这么说,虽然觉得很奇怪,怎么就可以用设备看到海面下的鱼群了,而且这老板还说有可能是大黄鱼的鱼群。

但是老板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他的工资给得高,出海一趟给10块,是其他渔船的3倍多了,就是希望这老板能多请他几天。

老渔民开动起网机后,王建昆也稍稍降低了一点船速,同时也注意避开海底的其他鱼类,因为他主要不是捕鱼,而是来改进探鱼器,等改进好后就可以组建捕鱼队进行有针对性的捕捞了。

渔网在老渔民的操纵下很快就收上来了,老渔民看网底已经到海面,于是让王建昆停船,准备拿集鱼袋把鱼获提上船。

这个操作王建昆做得小心翼翼,因为他怕操作不当把渔网卷到机器里了。

当集鱼袋提到甲板上后,老渔民就已经发现网兜里都是黄灿灿的鱼,看形状还真的是大黄鱼。

目前这种鱼在上海金山鱼市上的价格是1斤到2斤的1块钱一斤,2斤到4斤的是2块钱一斤,4斤以上的就贵了,而且还很难得,有时候当天捕捞到的量少,可以卖到7,8块一斤,量多也可以卖到4块钱一斤左右。

当鱼贩子分销到市里各菜市场和酒店饭店,价格就要再翻1,2翻,而且越大的价格越高,并且就算是在大黄鱼的汛期,这个价格都是很坚挺的。

据廖军讲5年前这种鱼还是很便宜的,也就1,2毛钱一斤,量也大,但是79年许多人开始承包渔业队的船,然后捕捞得太狠了,导致后面每年汛期的产量大大减少,而且是每年比上一年都少,所以价格也就越来越高。

当然这跟这种鱼的繁殖能力低也有点关系,像这边的油带鱼,每年都是大量的捕捞,在汛期产量也没怎么降。

当解开集鱼袋后,老渔民看着这一网满满当当的半甲板的大黄,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嘿,老于,回神了,赶紧把鱼收起来用冰块冰镇上,时间长了会降低品质的。”王建昆喊醒震惊中的老渔民。

“哎~,好的,王老板,你这看起来像捕鱼新手,但是这捕鱼的本事倒是不小,这一网还真就是你说的,是一个大黄鱼群啊!”

“是我船上的声呐探鱼器好用,刚才在声呐上看到鱼群,然后分析出来80%的概率是大黄鱼群,所以我就让你赶紧下网了。”

“那这声呐探鱼器还真好,老板,这机器贵不贵啊?”老渔民边分拣大黄鱼边说道。

“这机器有几种型号,最基本的能探测海面以下50米左右,方圆100米内的鱼群情况,定价1000块一个,还有一种能探测海面以下100米左右,方圆300米内的鱼群情况,定价1500块钱一个。”

“1000,1500?这也太贵了,我之前打听到现在一艘16米左右的机动渔船也就3000块左右,这机器都抵得上半条船了,那些船老大可能不舍得买啊!”

“没事,这是他们不识货,这声呐探鱼器用上后,不仅可以判断下面有没有鱼,还可以大致分辨出是哪种鱼,这将大大加快捕捞效率,你看我这有针对性的捕捞一网,是不是比郑船长像大海捞针一样靠运气捕捞好很多。”

老渔民听完后想了想说道:“老板,你说的确实有道理,看来这声呐探鱼器还真是物超所值啊!”

王建昆听他话里的意思是想拥有一条渔船捕鱼,而不是一直给别人当船工,于是问道:“老于,如果香港渔业公司跟你合作,你愿意不?”

“合作,怎么合作,我现在家底可没多少,只能是出这一把子力气了啊!”

“你捕鱼经验丰富,对这片海域很了解,知道汛期捕鱼的好时机和好地点,船上的设备都用得熟,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

“老板你这一说,我还真挺有本钱的哈,你说的香港渔业公司合作我可以吗?”老渔民不自信的问道。

“我是这家渔业公司派来考察的,你跟我再干两天,把这边的情况都好好给我讲讲,回到金山后我跟公司申请下,应该是可以的,福利待遇你不用担心,肯定比你跟着其他船出海挣得多,而且会很稳定,就算是不出海的时间也是有基本工资的。”

“哎!那就多谢老板帮忙了,我愿意跟公司合作。”

说话间散落在甲板上的鱼都分拣好了,装到竹筐里并用冰块冰镇好。

这老渔民干活确实利索,大黄鱼都按照不同斤两分开装筐分开叠放,其他还有40来斤的鱼也分开装筐了。

王建昆数了下,大黄鱼中有12条是6斤以上的,4到6斤的有36条,2斤到4斤的有62条,1斤到2斤的126条,半斤到1斤的有200多条,总共大概有7百斤,比王建昆估计的还多一点。

这些鱼如果都拿到金山鱼市上去卖,这一网差不多就有1500块了,抵得上别人捕捞一个星期了。

而且据老板讲是可以识别出很多种鱼类的,那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捕捞,效率还真是会大大增加,他这一想就更期待老板说的跟这什么香港渔业公司合作了。

待把鱼都搬运到保温的冰室后,王建昆继续驾驶船往郑船长那靠拢,路上也一直打开探鱼器,同时超能力也一直关注着海底的鱼类情况。

因为已经把大黄鱼的信息分析后更新到声呐探测系统里了,所以一路上不时的会有探测到大黄鱼的信息,王建昆用超能力确认后对正确的信息进行加强,对错误的则进行排除。

过了半个多小时,探鱼器探测大黄鱼的准确度已经接近90%了,王建昆决定把数据固化下来。

因为探测到的都是很小群的大黄鱼群,王建昆觉得不能浪费时间,所以都没让老渔民下网。

当然其他的鱼也有,就是都不是很单一,比较混杂,王建昆决定等遇到一个比较单一的鱼群时再下网捕捞,这也是为了方便记录数据。

时间快到下午3点时,王建昆终于看到了一个大鱼群,其长度大概有60多米,在驾驶室往海面看也几乎可以看到海下面有一个长条形的影子在海面下移动。

王建昆一边操作渔船跟在鱼群后面,让老渔民下网,一边记录着这个鱼群的数据。同时也用电台喊郑船长,告诉他这边有个大鱼群,如果网还没下就赶紧过来下网,因为王建昆测算了下,他的网大概也只能捕捞到5分之一,再多的话起网机就提不起网了。

郑船长此时正准备下网来着,听到王建昆在电台喊话说有个大鱼群,于是赶紧回话说马上赶过来,让王建昆悠着点不要把鱼群冲散了。

此时郑船长的船离王建昆的也就1海里多,开过来也很快,王建昆于是放缓了一点船速,等他来了再并排一起拖网。

“王老板,鱼群是在你前方吗?你可以看到鱼群?”

“郑船长,鱼群就在我前方,你的船跟我并排吧,隔开个15米左右就好,下网后咱们一起加速,你看着我开动的方向跟着一起追,保你一网就装满鱼舱。”

“好啊,王老板,听你的,我这就调整好位置下网。”

说着驾驶渔船调整到跟王建昆的渔船并排行驶,同时也指挥着船工快速下网,他也怕时间长了跟丢鱼群或者鱼群受惊吓分散了。

王建昆待郑船长的渔船下完网后,让他一起把船速提上来,期间不时提醒他一起转向或者提醒他调整网的深度。

当渔网兜住鱼群后,王建昆明显感觉到船的阻力变大了,郑船长也喊话道:“王老板,咱们追到鱼群了,应该在进网了,现在船的阻力明显变大了。”

“是啊,我的声呐探鱼器已经显示鱼进网了,按这个船速,再过十分钟咱们就起网吧,我怕起网机提不起网。”

“再过十分钟就起网?为什么不多追一段时间,多捕捞一点啊?现在时间还早。”

“郑船长,我这船上只有一个船工,到时候一网太重了,起网机可能提不起来。”

“没关系,王老板,你尽管指挥着追着鱼群,网得再多也不怕,我船上船工多,到时候可以帮忙分批次把鱼用网兜网上船。”

“这样也行,可是这鱼群可大了,不要到时候进网的太多,鱼舱放不下哈。”

“没事,鱼舱放不下可以放甲板上,实在不行,咱们就把网拖在船后面进港,到了港后再请小船帮忙把鱼网起来。”

“行吧,郑船长你可真拼,听我指挥前进吧,这一网绝对会超乎你想象。”

于是王建昆就开着渔船一直跟着鱼群后面,鱼群对于后面一直跟着的两个发出巨大噪声的东西也感觉到不好,所以会不时的变化下前进方向。

但是王建昆可以从声呐探鱼器里看到前方带头的鱼群前进方向的变化,同时超能力也在辅助观察,所以就没有跟丢。

直到鱼群少了三分之二了,海面下剩下的鱼才感觉到不对劲,于是开始分成小股的鱼群往不同的方向游去。

王建昆见状也没有办法,此时渔网里兜着大量的鱼,所以渔船的速度也提不起来了,鱼群分散后也不好追了,因为方向变化加快,更加灵活了。

“郑船长,鱼群已经被咱们兜住了三分之二了,剩下的见情况不妙,已经分散成好多股往不同的方向游了,咱们这就开始起网吧,等下把鱼从网里搞上船还要好久。”

“行啊,我这船的柴油机已经提到最大功率了,速度还提不上去,想必是兜住了不少,咱们这就慢慢边收渔网边减速吧。”

于是两艘船稍稍分开了一点,同时起网机开始咔咔作响的开始拉渔网了。

王建昆一边控制着船慢慢减速,一边观察着老渔民操控起网机。

“王老板,这一网可不得了,你看这起网机,慢吞吞的了,等下可能提不上船。”

“没关系,先把网尽量收短一点,免得等下停船时挂底了,提不上来就用集鱼网一点点网上船,等下郑船长的船工会过来帮忙的。”

“那就好,这么多鱼,我一个人可能忙不过来,有人帮忙那就好多了。”

当渔网渐渐的拉起,离海面越来越近时,老渔民兴奋起来了,郑船长也特兴奋,因为他看到满满当当一大包鱼,而且几乎都是小黄鱼。

他估计这么一大包鱼,得有个2万斤左右,现在是小黄鱼汛期的尾巴,所以价格比汛期高了不少,大概在鱼市上能卖到1毛5分钱一斤,大略算算这一网差不多能卖到3千块钱了。

这由不得他不兴奋,这一网就能挣来一条船啊,卖掉后他就可以把船买下了。

兴奋过后他让船工赶紧的用集鱼网把鱼提上船,因为实在是太重,起网机此时都快冒烟了,所以只能用小的集鱼网一网网的提上船。

王建昆待停好船,把小黄鱼的信息整理分析录入到声呐探测系统后,也在老渔民的指挥下帮忙收鱼,因为这么多的鱼,老渔民一个人收得收到大半夜去。

郑船长此时也在不远的船上帮忙收鱼,同时也不忘大声的跟王建昆聊天。

“王老板,你的声呐探鱼器还真厉害啊,看来之前是我目光短浅了,等卖了鱼后,我能不能问你买一台声呐探鱼器啊?”

“可以啊,郑船长,不过我之前跟你介绍的1千的那款可分辨不出鱼的种类,我现在自己船上用的可是我们公司最高级的,可以分辨出大部分经济鱼类,上午我就用它探测到一个大黄鱼群,捕捞到了大概7百斤,如果去金山鱼市,捕捞到的大黄鱼差不多可以卖到1500块钱。”

“啊?你上午就用声呐探鱼器追踪到大黄鱼群啊?捕捞到7百多斤大黄鱼?我的乖乖,王老板,你说的那种最高级的声呐探鱼器要多少钱啊?”

“我们公司搞优惠,正在搞推广,所以我可以做主给你1500块钱一台,推广期后那就要2千块钱一台了。”

“1500块一台?推广期后要涨到2000吗?那我现在就跟你订一台,等卖掉这批小黄鱼,我就付钱给你,那声呐探鱼器什么时候可以给我啊?”

“大概7号就可以了,你有朋友有需要的就一起介绍着买,我调货可以一起调,不然后面可能要等一段时间了,也有可能会把价格调整到2千块。”

“7号?可以啊,等今晚卖鱼后我跟相熟的亲戚朋友介绍下,他们愿不愿意就不一定了,我是肯定要买的。”

郑船长跟王建昆谈好买声呐探鱼器后也就不再说话了,专心的收起了小黄鱼。

当天晚上收鱼一直收到了9点多,王建昆带来的竹筐也只够装8千斤小黄鱼,剩下的3千斤散开放到船舱里,船甲板上也大概散开放了1万多斤,满满当当的一船小黄鱼,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当鱼都上船后,两艘船就都开始全力往金山鱼市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