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 第227章 迷之柴窑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第227章 迷之柴窑

作者:易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1 21:59:20

戴光远立刻猜出张震的想法,“我明白,你想让陈大师和她见一面,这有什么难的,你随时可以接她过去,可是不许挖我墙角哈。”

张震笑道,“现在陈大师正在为传承人发愁,如果这位珊珊姑娘,能入得了他法眼,那可是一场造化!”

珊珊眼中露出向往之色,“我,我想试试。”

戴光远恍然大悟,“这可是好事,既然珊珊愿意,我也不能阻挡人家前程,你只管去吧,要是不顺心随时回来,我家大门一直为你敞开。”

张震松了口气,只要陈景新能看上这姑娘收为徒弟,将来京城这边也有人撑场面了。

算起来这是欠了戴光远一个人情,张震急忙敬了一杯酒,表示感谢。

戴光远却道,“可不敢领你这个谢字,算起来,我女儿是你救的,刚才又给我一幅那么好的书法,我让个厨师给你这算什么,再说了人家也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嘛,我也不能拦着。”

“算起来,我还欠你一个大人情呢,张老弟咳咳,小张我听小娜说,你喜欢研究古董,还是齐老的高足。

巧了,我就收藏了不少,有一些还是家里长辈传承下来的,我拿几件给你品鉴,如果喜欢就挑一件,算是我答谢了。”

张震正想着如何往这个话题上绕呢,现在人家直接送了枕头。

他连忙道,“能欣赏一下就好,可不敢奢望。”

戴光远哈哈一笑,起身道,“小娜你先陪着小张聊会儿,我去拿东西!”

等老爸走后,戴琳娜小声道,“我爸很喜欢你呢,他平时可不舍得让人看那些宝贝,还说送你一件,这可是绝无仅有的事。”

张震道,“那是因为我救了他宝贝女儿,在每个老爸心中,女儿才是最宝贵的。”

戴琳娜笑道,“其实我爸更想要个儿子!”

张震道,“现在不是有个干儿了吗,将来再找个好女婿,和亲儿子什么区别?”

戴琳娜羞怯道,“我才不要嫁人,哎,张震你女朋友是做什么的?”

套路,妥妥的套路,接下来张震只要说没女朋友,那么就顺水推舟了。

但张震戏谑道,“大多都还在读书,也有经商的,也有上班的,有机会介绍给你!”

戴琳娜做梦没想到这个答案,惊讶得她小嘴成了o型,“你,你开玩笑吧,哼,脸皮很厚。”

张震笑道,“当我是开玩笑得了。”

戴琳娜冷哼道,“既然这么多了,肯定也不在乎再多一个空姐吧?”

张震正色道,“在意,空姐老是飞来飞去的,我把握不住啊!”

戴琳娜狠狠剜他一眼,“你说的那是苍蝇,哼,就没见过你这么不实在的人,老实交代,你到底有没有?”

张震道,“赶明儿我开个运动会,叫你来参观。”

戴琳娜满是幽怨地瞪他一眼,紧抿着红唇道,“我不信。”

这时候戴光远和郭晓阳捧着几只锦盒回来。

戴光远笑道,“你什么不信啊,小张一看就是实诚人,他说什么我都信,哈哈。”

张震发现这些盒子都不大,肯定里面装不下那只香炉,心里有点失望。

郭晓阳放下盒子,扭头就走了。

戴光远道,“小张你是专业的,来帮我看看,这些东西的真假。”

说着打开一只锦盒,露出一件色泽白中透青,布满了开片的瓷洗子。

“这件哥窑开片,是我藏品中的骄傲,你来好好看看。”

张震连盒子都没动,只是扫了一眼道,“这是民国时期仿制的哥窑开片,由于到代了,所以显得很老,可它不开门啊!”

戴光远露出惊讶之色,“这怎么可能,你看上面的金丝铁线,还有鳝鱼血,和胎质都对,怎么会是假的?”

戴琳娜也道,“张震,你是真懂还是假懂,这可是我爸收藏多年的,请专家看过,人家也说是真的呢!”

张震轻笑着将东西拿出来,翻转底部朝上,“别的我不说,这北宋时期瓷器都是垫烧,不管是垫饼还是支钉,在底部都会留下痕迹,你们看这个底部釉面多干净!

另外这上面的开片虽说很像,但明显过于少了,而且开得太大,这种小件,如果上面有这种大开片,那么应该在大开片之中还有小开片,大小相映成趣才对。

再说这胎质,确实是北宋的,但这种活呢行话叫做借尸还魂,它是用老窑址挖出的老胎,然后上新釉烧制的。

为了让它开片,采用了出窑浸冷水的方法,东西可以收藏,但它绝对不能当哥窑。”

戴光远露出恍然大悟表情,又拿过一只盒子打开道,“我还有一件五代时柴窑的茶盏,这可是绝无仅有的宝贝。”

张震笑了,示意他打开盒子。

灯光照耀下,一只青绿色略带黄色斑点的斗笠盏露了出来。

张震这次伸手拿起,反正看了一圈,然后放下道。

“首先呢,我想说,洪武年间曹昭的《格古要论》北宋欧阳修的《归田集》明代黄一正的《事物绀珠》清代刘体仁的《七颂堂识小录》都有关于柴窑的记载,但仅仅是记载而已。

这些记载提供了历史文献依据,但由于柴窑没有传世实物、窑址也存在诸多争议,柴窑至今仍是中国古陶瓷史上的千年之谜。”

戴琳娜道,“这不就是实物了嘛,难道它也是假的?”

戴光远道,“对啊,这件东西可是我祖父在清末高价购买的,难道你认为它不真?”

张震道,“二位别急,先听我说完,所谓柴窑,是指北宋之前五代时期后周的第二位皇帝柴荣的官窑,柴荣本是郭威养子,一直叫郭荣,登基之后才改回本姓叫柴荣。

而且后后周没有一统天下,严格来说它只是北方的割据政权。

柴荣在位时连年征战,也没时间去发展瓷器,历朝历代都是江山稳固之后的太平盛世才开始重视这些艺术的发展。

就算是柴荣英明神武,又才学兼备,在天下承平之前就开始发展陶瓷,那按照当时的习惯窑口也不会用皇帝的姓氏去命名。

比如宋代,汝、哥、官、钧、定,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石湾窑,都是按照地名而来,哪一个用皇帝姓氏了,甚至连朝代名字都没用。

根据这些,我敢下个定论,这个所谓的柴窑,只不过是以讹传讹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