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166章 神仙点拨

红楼从庶子开始 第166章 神仙点拨

作者:陈证道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2:23:14

第166章 神仙点拨

第166章 神仙点拨

林黛玉比贾环大一岁许,如今正是十三四岁,上初中的年纪,豆蔻年华,情窦初开,看言情小说便再正常不过了,只不过在封建礼教大防的社会环境下,十来岁的少男看言情小说自是没有问题的,甚至看春工(宫)图册,尝试真人版也没问题,但是少女就不行了,言情小说对她们来说可是**,被大人发现可是要挨骂挨罚的。

但爱情是美好的,爱情的果实是甜美诱人的,向往美好的爱情是人之天性,而人之天性是往往压抑不住的,所以别说离经叛道的林妹妹,就连贤妻良母型的宝姐姐也不能幸免,因为她同样看过《西厢记》这类**,而且七八岁就看了。

这可不是杜撰之言,且看原著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馀香。其中就有一段描写,起因是林黛玉行酒令时说漏了嘴,借用了《牡丹亭》中的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结果事后被薛宝钗私下“审问”了一番。

“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缠人的。我们家也算是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姐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西厢》《琵琶》《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这才丢开了。”

以上是薛宝钗跟林黛玉说的原话,然后还劝林黛玉以后不要看这些杂书,免得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由此可见,看言情小说是每一个少男少女的必经阶段,否则青春就谈不上完整,而林黛玉显然正处于这个阶段,向往美好的爱情,憧憬美丽的邂逅。

这种事若搁现代自然不算个事,甚至手牵手拍拖的小学生也不鲜见,但在封建社会却是个禁忌,是不能做的,甚至连想法都不能有,否则就是不检点,不正经,有失妇道。

所以也难怪林黛玉此刻羞得不敢见人,用衣袖遮住脸,转身向着床里装睡,颇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

“林姐姐,林姐姐!”贾环忍着笑走到床前,轻轻地叫了两声,后者继续装睡,只作没听见,但袖子底下的粉脖分明染上了一层艳霞。

贾环看得心痒痒的,又闻到林黛玉身上散发出的淡淡异香,差点就忍不住伸手去推一把那柔若无骨的纤腰了,但终究是不敢造次。

林黛玉外柔内刚,是出了名的林怼怼,怼起人来火力十足,而且又爱哭鼻子,倘若惹恼了她,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还是悠着点好,自己可没大脸宝的厚脸皮,被喷得狗血淋头还笑嘻嘻的,林妹妹哭了他也跟着哭,没脸没皮,做低伏小地哄人。

“原来林姐姐睡着了,怪哉,那刚才是谁说的话?难道我听错了?”贾环故作自言自语,然后假意往外间离开,却又轻手轻脚地折返回来。

林黛玉听闻贾环的脚步声远去,不由暗松了口气,庆幸自己成功蒙混过关,否则真羞死个人了,她放下衣袖坐了起来,结果一转身便对上一双带笑的清澈眼睛,登时愣在当场。

只见贾环这小子一身玉色的秀才襕衫,戴四方平定巾,眉清目秀,唇红齿白,正立在床边不远促狭地笑呢。

林黛玉刚躺着午睡,本来就明眸微饧,香腮带赤,此时双颊腾的飞起两朵红霞,似恼似羞,更显妩媚醉人,倒是让贾某人大饱了一顿眼福,不觉心摇神曳。

贾环定了定神,若无其事地道:“林姐姐醒了?”

林黛玉不好意思地嗯了一声,一边整理发鬓,一边故作镇定地道:“环弟几时来的?雪雁这蹄子肯定又野出去玩了,也不招呼客人。”

贾环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林黛玉本来就心虚,贾环这一笑,登时又让她闹了个大红脸,羞恼之下抓起一只枕头就向某人掷来,嗔道:“可恶的环儿,你笑什么?人家午睡呢,你又进来作甚?几年不见,倒越发的学坏了。”

贾环连忙伸手接住,笑吟吟地道:“林姐姐别生气,我什么也没听见,真的!”

这就有点欠揍了。

“伱还说!”林黛玉羞恼得又扔了一只枕头过去,结果也被贾环轻松接住了。

林黛玉见床上没东西可扔了,便赌气躺下,面向里面不理贾环。

这时外面的两名婆子估计是听到了动静,走进来查看,发现是贾环,便笑道:“环三爷几时来的,我们竟然没瞧见,姑娘正午睡呢,可不敢闹她,等醒了再请吧。”

敢情这两名婆子见到林黛玉和衣躺在床上,以为她还在睡觉,而贾环抱着两只枕头,像是要淘气搞恶作剧,所以客气地请他出去。

贾环正感尴尬,林黛玉却坐了起来笑道:“谁睡觉呢?”

两名婆子见状讪笑道:“我们还以为姑娘睡着了。”一边退了出去,一边大声唤道:“雪雁,姑娘醒了,快进来侍候。”

林黛玉见贾环还抱着两只枕头傻站,不由有些好笑,剜了一眼道:“愣着作甚,还不把枕头放下,嫌别人没看见不成?”

贾环笑了笑,将枕头放回床上,顺势便在床沿上坐下了,林黛玉倒没有赶他的意思,一边理着发鬓一边吸了吸瑶鼻,问道:“环弟喝酒了?”

贾环还是第一次有幸坐在林黛玉的床上跟她说话,而在原著中,只有大脸宝有这种待遇,嗯,大脸宝甚至能躺在林妹妹的床上跟她闲聊,笑道:“刚才在街上遇到一名好友,便小酌了两杯。”

林黛玉点头噢了一声,忽瞥见贾环腰间系着的香囊,竟不自觉地想到《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的定情信物,不由脸上微微发烧。

这时婢女雪雁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贾环在,便吐了吐舌头笑道:“环三爷几时来的?”

林黛玉不由气道:“你还问,又跑哪躲懒去了?整日也不沾家。”

雪雁委屈地道:“婢子何曾躲懒,不过是到厨房给姑娘炖碗燕窝粥罢了,想着姑娘起床后就可以吃。”

林黛玉顿时无言以对,贾环笑着打圆场道:“雪雁妹妹,给我倒杯好茶来吧。”

雪雁撅嘴道:“这里没有好茶,三爷若要好茶,只等平儿姐姐来吧,我是又笨又懒,如何沏得了好茶。”

贾环不由哑然失笑,林黛玉亦笑道:“小蹄子如今越发的牙尖嘴利了,也不知跟谁学的。”

雪雁给贾环斟了杯茶,一边笑道:“书上不是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吗?自然也就有,有其主必有其仆的说法,婢子当然是跟姑娘学的了。”

林黛玉顿时被怼得哑口无言,贾环禁不住哈哈地笑起来,结果吃了前者一记白眼。

“哎呀,这是什么宝贝呀?”雪雁正要去打水给林黛玉洗脸,忽见贾环搁在外间地上的琴盒,便好奇地提了进来。

林黛玉也是一脸的好奇,问道:“这是环弟你拿来的?”

贾环笑道:“光顾说话,倒忘了这个。”说着便上前从雪雁手中接过琴盒打开,将里面那把小提琴取了出来。

林黛玉登时眼前一亮,脱口道:“这是西洋乐器?”

贾环点了点头:“这是西洋人用的小提琴,早上逛街时见到的,看着新鲜,所以买下来送给林姐姐。”

林黛玉昨日便听平儿说了,贾环准备买些手信让贾琏带回京,当时便隐约觉得可能会有自己一份,如今果见到贾环拿来了,不由心里还微暖,还有一丝淡淡的喜悦,笑道:“环弟有心了,只是这小提琴我又不会用,送给我作甚?环弟还是留着送给宝姐姐吧,宝姐姐见多识广,说不定会用。”

林黛玉说完脸上微热,也不知为何,竟鬼使神差地提起了薛宝钗。

贾环笑道:“宝姐姐的另备了一份,姐妹们也都有了,这个是我特地送给你的,林姐姐不会用不要紧,我教你,林姐姐懂音律,学起来不难。”

林黛玉讶然道:“莫非环弟还会弹这种……小提琴?”

“略懂些许。”贾环笑道,说完便演示了一首《欢乐颂》,那轻快的旋律瞬时便把林黛玉和雪雁主仆吸引住了。

贾同学本来就长得好看,此刻凝神静立,闭目拉琴,儒衫纶巾,长衫飘飘,更是帅到掉渣,雪雁这婢子不由满眼的小星星,差点便跟着欢快的旋律蹦跶起来。

一曲奏完,那余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寂静了几秒,雪雁才禁不住猛鼓掌道:“真好听,原来三爷还有此等才艺。”

林黛玉虽然早就对贾环层不出穷的本领习以为常了,但此刻还是禁住震惊了一把,那眼神既佩服又迷茫,良久才问:“环弟,这又是什么曲子?竟闻所未闻!”

贾环笑道:“此曲叫欢乐颂。”

林黛玉点了点头道:“欢快跳跃,倒是名符其实。”

贾环将小提琴递给了林黛玉,笑道:“林姐姐你来试试吧。”

林黛玉跃跃欲试地接过了小提琴,贾环便教她如何站立,如何持琴,如何使用琴弓等。林黛玉本来就十分聪明,博闻强记,再加上又有古琴基础,所以在贾环的指点之下,很快便能断断续续地将《欢乐颂》这首曲子奏出来了,又练了约莫半小时,更是越发的流畅了。

贾环本身就是一名学霸,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此刻也禁不住惊讶于林黛玉的学习能力之强,竖起大拇指赞美道:“林姐姐好生厉害,再练习一段时间,只怕都要比我强了。”

林黛玉却笑着睨了贾环一眼:“环弟你休要顾左右而言他,快从实招来吧,你这西洋素描画法,还有这小提琴曲是从何处学来的?”

贾环神色自若地道:“如果我说是神仙点拨的,林姐姐你信吗?”

“我信——你个大头鬼!”林黛玉举起琴弓,作势就要给贾环一记脑瓜崩。

贾环举手架住,笑道:“果然是神仙点拨的,林姐姐你不信也没办法,而且神仙还传授了我不少曲子,保准你都没听过。”

林黛玉闻言顿时心痒痒的,只恨不得贾环通通奏来,这时,外面一名婆子却走了进来道:“老爷请环三爷去一趟书房。”

林黛玉没法,只能悻悻地放贾环离开了。

……

大晋两淮地区共有三十座场盐,由北到南,分布在淮北和淮南的沿海地区,自盐城的庙湾场起,至海门县吕四场,延绵八百六十一里,是为淮南盐场。

且说这一日,贾琏骑着快马赶到了盐城县的庙湾盐场办事。

办什么事?

自然是提盐了。

千万不要以为盐引到手就万事大吉,这官场里的门道多着呢,各种吃拿卡要,没点能耐的人,即使手里有盐引也未必能将盐从盐场顺利提出来。

因为盐场的产能是有限的,每天产出的盐自然也有定数,而来盐场等候取盐的人实在太多了,供求严重失衡,甚至排队都排到几年后了,这个时候,运司的那些官吏便成了吸血鬼,给好处的可以先取盐,不给好处,或者给不起好处的,你就乖乖等着吧,至于几时能轮到,鬼才知呢,反正朝廷的盐引年年都发,有效期30年,今年取不到就等明年,明年取不到就等后年。

当然,那些势力庞大的盐商则没有这种烦恼,因为上上下下都打点好了,而且在各大盐场都有自己的人,所以只要盐引一到,马上就能取盐。

另外,还有一批人可以优先取盐,那就是朝中的权贵,遇上这些人,运司的官吏巴结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敢刁难?

贾家既是开国勋贵,如今更是皇亲国戚,自然是权贵中的权贵了,贾琏手中的盐引之所能轻易卖出,人家自然是看中了贾家的权势,所以,贾琏将盐引以六千两银子的价格售出之后,他还有一个义务要履行,那就是负责出面将盐从盐场中提出来。

这件事对贾琏来讲肯定是毫无难度的,只需亲自跑一趟便可办妥,然而此行却偏偏生出了事端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