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164章 久别重逢

红楼从庶子开始 第164章 久别重逢

作者:陈证道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2:23:14

第164章 久别重逢

第164章 久别重逢

若论城池的规模,扬州城要比金陵小得多,但论富庶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皆因天下最富有的盐商皆聚居于此地。扬州除了盐这一行支柱产业外,其他手工业也非常发达,譬如丝绸、布匹、刺绣、瓷器等等。此外,扬州的服务行业也相当发达,特别是青楼行业,乃著名的烟花柳巷之地,温柔销金之窟,跟金陵的十里秦淮有得一拼。

扬州城分为旧城和新城,旧城相对狭小,但街道方正平直,地方官府衙门大多设在旧城,而且官员士绅的府邸也绝大部分位于旧城,因为旧城环境安静宜居,而新城商业发达,热闹繁华,自然喧哗嘈杂。

官老爷们喜欢安静优雅,但商人却喜欢人气,因为人气就是财气,人气越旺的地方,赚钱的机会就越多,所以扬州的豪商大贾,绝大部份都住在新城,譬如大盐商亢百万和李百万的府邸皆座落在新城,而且都转运盐使司也位于新城,倒是林如海的巡盐御史衙门设在旧城。

这日一早,天气晴朗,二十五六摄氏度的气温倒是十分舒适宜人。贾环带着俏婢平儿从角门出了巡盐御史衙门,而铁虎和石头二人早已驾着一辆马车在门外等候了。

贾环和平儿上了马车,石头便挥动马鞭往大东门的方向驶去,过了大东门便是新城了,这里的街道果然宽敞热闹了许多,但见两边店铺林立,还有不少流动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真个热闹非凡。

平儿掀起马车窗的帘子,偷偷地往外看,满脸新奇和喜悦,还有幸福。

当然幸福了,试问有哪个婢女有这种待遇,由主子爷亲自陪同逛街的?当然,严格地来讲,平儿如今已经是环三爷事实上的屋里人了。

这时,马车经过了一间文玩店,名字叫脂砚斋,看面门挺气派的,应该能淘到些好东西,于是贾环便叫停了马车,牵着平儿的手往里面走去。

贾琏要打道回京了,贾环准备买些手信让他带回去,而薛宝钗和三春都是侯门秀女,眼界自是比较高的,挑选礼物可不能随便,所以贾环特地把平儿带来当军师,毕竟最了解女人的还是女人,同时也顺便给平儿挑几件首饰和衣物。

这个女人在条件简陋的草庐里,不辞劳苦地服侍了自己几年,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不管刮风还是下雪,一直任劳任怨,不离不弃,自然再怎么宠爱也不为过。

“三……爷,让我自己走。”平儿到底是脸嫩,大街之上,众目睽睽之下,被贾环亲呢地牵着手,那张甜美可人俏脸早就红得像火炭一般发烫了。

贾环笑了笑,松开了平儿的手,虽然他丝毫不介意四周异样的目光,但是平儿介意啊,此刻已经羞得下巴都要埋于峰恋之间了,所以,还是入乡随俗吧。

“这位公子……姑娘,需要点什么?”一名穿着得体的伙计微笑着迎了上来,眼见平儿虽然作丫环打扮,但长相俏丽甜美,再加上贾环刚才牵着她的手进来,估计是宠婢,所以口称姑娘。

贾环点了点头,微笑道:“我们自己先随便看看。”

伙计闻言便礼貌地退了开去,不再打扰二人,服务质素挺高的。

贾环和平儿逛了一圈,最终给贾惜春买了一套作画用的笔墨用具,给贾探春买了一方徽砚和字贴,二姐贾迎春为人木讷,外号二木头,似乎没什么特长,也没什么兴趣爱好,贾环也不知送她什么好,最后在平儿的建议下买了一副上好的围棋。

贾迎春的贴身大丫环叫司棋,而原著中也曾描写过贾迎春和贾惜春下棋,估计下棋应该算是她为数不多的的爱好和特长吧,送她一副围棋倒也合适。

这时,贾环忽然停在一件乐器前,目露惊讶之色,这是……小提琴?

没错,贾环竟然见到了一把小提琴,不禁一脸的难以置信,大晋竟然也有小提琴?

由于贾环已经买了不少东西,是个大主顾,所以引起了掌柜的注意,这时热情地走过来介绍:“这是一面西洋琴,公子怕是没见过吧?是一名商贩从南省番禺带回来的,比较罕见,整座扬州城仅此一把,再也找不出第二把来了。”

掌柜的说着便拿起这把小提琴,用琴弓轻轻拉了几下,向贾环演示怎么用,只是他这姿势跟拉二胡似的,发出的声音也像在锯床脚,可见狗屁不通。

平儿不由轻笑着道:“三爷,这西洋乐器可真难听。”

那掌柜的尴尬地轻咳一声道:“姑娘见笑了,鄙人也是不通。”

贾环笑了笑,从前者手中接过小提琴,驾轻路熟地将小提琴的底部抵在左肩,下巴压于腮托上,然后用琴弓试拉了几下,发觉音调不对,又调整了一下琴头上的琴键。

那掌柜见状不由目露惊讶之色,平儿也是一脸好奇。这时,贾环已经调较好弦了,琴弓轻轻拉动,一首经典的《梁祝》便娓娓响起,瞬间吸引了四周无数目光。

那掌柜不由目瞪口呆,激动得胡子乱颤,平儿则是美眸泛泛,满脸的崇拜,原来这西洋乐器这么好听,而最神奇的是,三爷竟会演奏!

贾环试拉了一段便停下不拉了,掌柜的激动地道:“公子高才啊,原来此琴是如此弹奏了,鄙人今日总算是开了眼,失敬失敬!”

贾环前世作为卷王之王,从小到大,家里给他报的补习班不胜计数,小提琴他也学过,但学得并不算精,也就勉强会十首八首名曲罢了,他使得最好的乐器还是钢琴和笛子。

贾环将小提琴放下,微笑道:“拉得并不好,让掌柜的见笑了。”

掌柜的一脸钦佩地道:“公子谦虚了,如果这还不叫好,鄙人也不知什么才叫好了。正所谓宝剑赠英雄,美酒酬知已。这把西洋琴摆在敝店已经数年之久,也没人会使,公子既然会使,何不买了去?”

贾环不由哑然失笑道:“掌柜的如此慷慨陈词,在下还以为你要白送呢,敢情还得花银子。”

这掌柜的也是个妙人,捋须笑道:“白送是不可能的,在商言商,赔本生意只有傻子才干,鄙人也是要吃饭的,偏偏情怀又不能当饭吃,为之奈何?”

贾环亦笑道:“言之道理,那么掌柜的打算作价几何?”

掌柜睨了贾环一眼,微笑道:“当初鄙人入手花了二十两银子,如果公子诚心买,给三十两即可,鄙人只赚十两银子,权作三年的保管养护费用,如何?”

贾环琢磨了一下,这把小提琴做工精细,音色也极好,这个年代估计也是纯手工制作的,三十两银子倒也不算贵,关键还是孤品,便爽快地付了银子买下来,交给石头拿着。

话说当初贾环南下时带了近千两银子,又买马又买房的,所以这几年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好在七皇子徐文厚还算厚道,冰淇淋雪糕铺年年都有分红,否则贾环哪能出手如此阔绰。

接下来,贾环又看中了一只怀表,果断花了十两银子买下,这玩意实用啊。

话说大晋跟明朝一样禁海,但没有老朱那么严苛,片板不得下海,其实大晋在浙江宁波、福建晋江、岭南广州等地设均有市泊提举司,专门负责跟洋人贸易,所以市面上有不少西洋货卖,譬如怀表、自鸣钟、玻璃镜子,甚至是洋布也有。

不过大晋国土辽阔,物华天宝,强大而富庶,什么都能自给自足,上至君主,下至黎民都是天朝上国的心态,瞧不起洋人,也瞧不起洋货,所以洋货在大晋国内并不走俏,除了少数几样新巧的东西,其他货物都鲜有人问津,倒是大晋产的茶叶、生丝、瓷器、绸段等在欧洲大受欢迎,巨的贸易逆差都让洋人有点吃不消了。

闻话少叙,言归正传。且说贾环给诸女买完了礼物,然后又给平儿买了一对玉镯,一副银钗,一对耳坠、一套上等的胭脂水粉,还扯了两匹新花色的布做衣服。

一时间,平儿既心疼钱,又甜得跟吃了蜜似的,提醒道:“三爷是不是忘了给宝姑娘准备礼物了?”

贾环笑道:“自然忘不了,我已经有了主意。”

正当大家拎着大包小包回到马车傍时,忽然听到有人惊喜地喊道:“可是贾环贾案首?”

贾环愕了一下,忙转身望去,只见一名高高瘦瘦,皮肤白皙的书生站在不远处,竟然正是卢象升,他的旁边还有一名同行青年。

“卢同学!”贾环脱口而出。

卢象升此刻喜形于色,激动地道:“原来真是贾案首,一别经年,贾案首的变化有点大,在下起初还有点不敢认。”

这也难怪,三年了,贾环的个头飙高了许多,也显得更加成熟了。

时隔三年,此刻在扬州再见到昔日同场竞技的考生,贾环莫名的觉得有些亲切,微笑道:“卢同学缘何在此?今年乃大比之年,卢同学不是应该在京中参加会试吗?”

卢象升脸上一红,有点尴尬地道:“去年的秋闱(乡试),在下名落孙山了,哪有资格参加今年的春闱大比(会试)。”

贾环不由暗汗,卢象升是院试的前十,竟然都未能通过乡试,可见这乡试确是地狱级别的,忙安慰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以卢同学之才,下一次定能高中。”

卢象升倒也洒脱,笑道:“承贾案首吉言吧,当初院试之后,在下等听说贾案首的事,无不扼腕叹息,如今贾案首想必已经守制完毕,下次乡试必然一飞冲天,但愿到时你我能成为同年进士。”

贾环微笑:“也承卢同学吉言,这位是?”

贾环的目光转向与卢象升同行的那名青年,此人约莫二十岁许,皮肤微黑,但生得轮廓分明,双目炯炯有神,薄薄的嘴唇抿成一条线,由相学上来讲,这种人通常个性坚韧,但爱钻牛角尖。

卢象升一拍额头笑道:“光顾着聚旧,倒是忘了介绍了,这位李鸿基李兄,陕西米脂人氏,一身武艺不在我之下,而且精通骑射。”

卢象升文武双修,不管文人还是武人他都谈得来,这个李鸿基明显是个武者。

贾环拱手道:“李兄!”

卢象升又向姓李的介绍道:“李兄,这位是贾环贾同学,北直隶宛平县人氏,县试、府试和院试皆是头名,八岁便拿下秀才功名,乃我大晋第一神童也,而且出自荣国公贾家,当今贤德妃的庶弟。”

李鸿基刚开始时还一脸的惊叹,但听到荣国公贾家,顿时便微微变了颜色,不冷不热地抱拳道:“原来是开国勋戚之后,失敬失敬,我等平民百姓,又安敢与贾公子攀交呢。”

贾环分明从其语气中听出一丝讽刺,不由暗皱了皱眉,此人莫非跟贾家有梁子,便不动声色地道:“李兄言重了。”

卢象升有点尴尬,忙岔开话题道:“对了,贾同学缘何在此?”

贾环直言道:“扬州巡盐御史乃本人姑父,近段时间病了,特来探望。”

此言一出,李鸿基的面色更加沉了下去,冷冷地道:“卢兄,在下还有事,先行告辞了,改日再聚。”说完便拂袖而去。

贾环不解地望向卢象升,后者苦笑道:“李鸿基此人豪气游侠,就是有点看不惯权贵,而且为人比较偏激,并非针对贾同学,贾同学不必介怀。”

贾环恍然大悟,敢情这位还是个仇富仇官的古代版愤青,那就怪不得了。

卢象升看了一眼贾环身后的俏婢,犹豫道:“一别经年,本想请贾同学喝一杯叙旧的,但想必贾同学此时并不方便……”

贾环笑着打断道:“卢同学稍等。”

贾环转过身去,叮嘱了平儿几句,然后吩咐石头先行把她送回巡盐御史府。

“走吧,卢同学,咱们喝酒去!”贾环笑吟吟地道。

卢象升见贾环如此热情,倒是“受宠若惊”,心里也十分高兴,当下便与贾环一道,在附近寻了一家酒楼落座闲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