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148章 结庐守制

红楼从庶子开始 第148章 结庐守制

作者:陈证道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2:23:14

第148章 结庐守制

第148章 结庐守制

九月下旬的秋意更浓了,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生离只是暂别,死别则是永隔。

贾环俯身捧起一堆灿若晚霞的枫叶,轻轻地撒在坟茔上,手抚崭新的墓碑,喃喃自语般道:“姨娘,算了,我还是叫您一声阿娘吧,您自出生就在贾府,没有到过金陵,如今也算是落叶归根了。您看,孩儿给您挑的这个地方还不错吧?依山傍水,周围有枫林为伴,前面就是滚滚长江,枫叶看腻了,可以看看大江东去。

还有,离这半里地有一个村子,叫小河庄,有姓刁的,也有姓赵的,不知是不是姨娘的本家,以后有空我再打听一下吧。”

贾环又拿起了一壶酒,将酒水倾泻在墓前,轻声道:“这是您最爱喝的桂花陈酿,饮了这一杯,我有个秘密要告诉您,严格地来讲,其实我并非你的儿子,你的儿子去年已经被驴踢死了,虽然很残酷,但这是事实,不过,自打我成了贾环那一刻,我就成了你的儿子,我愿意叫您一声阿娘,为您养老送终。

还记得孩儿当初跟您说过的那番话吗?你想要贾家的家业,孩儿可以给您挣一份,以后接您出府去住,可是您不肯,说贾府里有现成的,不能便宜了别人,没想到你真干了,是不是因为那次王夫人以嫡母的身份逼我去向七皇子求情,最后我被七皇子打了板子,所以你才下定决心动手的?

您真傻,真以为画几个小鬼纸人就能把人治死?论玩心计手段,您真的不是那人的对手啊,这不,把性命都搭进去了,值当吗?”

贾环对着酒壶的壶嘴自灌了一口,然后寻了舒服的姿势席地而坐,续道:“罢了,您既然那么想要贾家的家业,孩儿为你取来又如何?将来再给您挣一份诰命,也算是还了这一身皮囊之恩吧。”

贾环又静静地坐了一会,最后将整壶酒都倾泻在墓前,拜了三拜便站起来,往枫林外行去,铁虎和刑威二人正牵着马匹在道旁等候,见他出来,异口同声地叫道:“三爷!”

贾环点了点头问:“石头,搭草庐的人手可找到了?”

刑威答道:“找到了,小河庄里大把人手,出三两银子就有人抢着包干,还保证三天内搭好。”

贾环有点不放心地道:“质量要把好关,马上就要入冬了,别一场风雪就他娘的刮倒了,还有,密封也要搞好,我只是守陵,可不想被冻死,宁愿多花点银子。”

刑威立即拍着胸口承诺道:“三爷放心,我亲自监工,绝对结实耐用,若三年内倒了,您捶我!”

贾环道:“那倒不至于,最多让虎子捶你。”

铁虎立即揉着沙锅大的拳头,咧嘴狞笑,刑威缩了缩脖子道:“三爷,那能不能把预算提高到十两银子?时间再增加三天?我想了想,还是不能用竹子作框架,得改用木料,那样稳妥些!”

“二十两银子也没问题,回头问平儿姐姐要。”贾环爽快地答应了,毕竟要在里面住三年,自然是要安全舒适一些。

国朝虽然以孝治天下,但也没有强制要求结庐守坟,但对贾环来说,结庐守坟既是在替原主尽孝,也是养望的一种方式,正好也借此远离闹市,潜心读书!

驾……

贾环和铁虎二人翻身上马,扬鞭往金陵城方向驰去,独留石头在此监工督造草庐。

话说贾环自打到了金陵便不惜花大笔钱买了三匹马作为坐骑,让铁虎和石头二人练习骑射,至于他自己,当初在贾府时就学习过骑马,虽然骑术不精,但骑在马上一溜小跑还是可以的,这段时间为了给赵姨娘修坟,每日骑马往返二十余里,长进很大,如今已经能策马奔驰了。

而铁虎和石头两人本来身手就好,所以很快就掌握了骑马的方法,如今纵马往来毫无问题。

且说贾环和铁虎策马入城,回到下塌的客栈,将马匹交给小二照料,便径直回了房间。

“三爷回来了!”平儿正无聊地坐着发呆,见到贾环回来,顿时美眸一亮,马上迎上前替贾环脱去了披风,又打来热水替他温柔地擦脸,如今两人也算是相依为命了。

贾环微笑道:“无聊便到街上走走,不必在这里闷着的,你是知道我没那么多规矩的。”

平儿甜甜一笑道:“早出去逛完了,附近也没什么好逛的,人生地不熟,太远的地方我也不敢去,对了,三爷要的邸报我买回来了,就搁在书案上。”

贾环点了点头道:“改日带你到夫子庙、莫愁湖那边走走,那里热闹。”一边说一边走到案后坐下,拿起案上那份邸报来阅读。

平儿心中一甜,端来一杯热茶,然后便坐在旁做针线活,对她来说,如今守在三爷身边就是一种幸福。

所谓邸报,又叫邸抄或朝报,最早出现在秦朝,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那时各郡在京城都设有办事处,唤作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长官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传送给各郡长官。

所以邸报一开始只是地方长官专供的朝报,属于内部消息,民间百姓是没有资格读的,但发展到后来,邸报越来越普及,倒是成了民间读物了。

譬如大晋,内阁会把皇帝的诏书、朝议内容、大臣的奏本等,张贴在东华门外的宫墙上供人传抄,就是所谓的“宫门抄”,商人们把这些内容刊印成邸报发散到全国,以此来赚取利润,而朝廷也省了一笔开支,可谓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大晋目前的风气还是很开明的,主动公开政治动向,并且允许民间议政。

言归正传,且说贾环拿起今日这份邸报,第一条消息便是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皇上下旨,令贾家兴建省亲别墅,准备迎接贤德妃回娘家省亲。

贾环心中一动,贾元春十五岁入宫,至今差不多五年,刚好二十岁,倒是正好对应了曹公给她写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接下来贾家就要进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阶段了。

这次鞑子突然叩关南下,打乱了乾盛帝夺取兵权的计划,被太上皇治得死死的,如今突然立贾元春为皇妃,也不知是真的对后者动心,抑或是认怂,借此来向太上皇表示臣服。

当然,这也很可能是乾盛帝用来麻痹太上皇和旧勋贵集团的障眼法。

“三爷,近来朝中有什么大事发生吗?”平儿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问道。

“荣国府要出一位皇妃了。”贾环随口道。

平儿吃了一惊道:“谁?是宝姑娘吗?不对,今年的选秀已经取消了,难道是……五年前入宫的大姑娘?”

贾环点了点头,平儿喜道:“不得了,大姑娘竟然成了皇妃,那三爷岂不成了……”

平儿本来想说岂不成了“国舅”,不过一想到贾环和王夫人的关系那么僵,而贾元春则是王夫人的嫡长女,连忙把话吞了回去。

贾环并不以为意,因为贾元春即便当了皇妃也改变不了贾家最后倾覆的命运,如今不过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罢了,正所谓烟花易冷,虽然绚烂,但却十分短暂。

贾环继续看下一条,却是关于兵部尚书杨高出任辽东经略的消息,此刻,这位杨尚书正在调兵遣将,厉兵秣马,初定于明年开春出兵。

第三条消息却是关于孙承宗的,被调任到詹事府担任左庶子,成了东宫辅臣,可见颇得乾盛帝的信任……

十天之后,在刑威的监督之下,守坟的草庐终于建成了,贾环搬了进去,从此,一边苦读,一边替赵姨娘守坟。

枫叶落尽,冬雪飘下,春花红了又谢,不知不觉便到了乾盛五年的四月,弹指一挥间便是大半年,铁虎和刑威骑着快马从城里赶来,将一份新鲜出炉的邸报送到贾环的手中。

乾盛五年二月初八,辽东经略杨高在辽阳誓师,率二十万晋军,外加一万朝鲜军,号称四十万,兵分四路进攻金国首都赫图阿拉,结果北路的晋军主力在撒尔浒被努尔哈赤率骑兵迎头痛击,全军覆没,紧接着南路军和中路军也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死伤惨重,惟有东路军见机得快,倒是侥幸全身而退。

但是经此一役,杨高麾下的兵将死伤惨重,败局已定,开原、铁岭和抚顺相继沦陷,辽东经略杨高只能以残兵死守沈阳和辽阳,消息传回,顿时举国震动。

这是晋国自立国以来最惨烈的一次大败,如果说去年的鞑子叩关只是让大晋丢了面子,那么这次撒尔浒大败则令到大晋把面子和里子都丢尽了,甚至连国运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