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蜀汉 > 第882章 冀州度田,利诱威逼!

蜀汉 第882章 冀州度田,利诱威逼!

作者:雨落未敢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8:04

第882章 冀州度田,利诱威逼!

大汉皇宫,椒房殿内,布置得温馨而典雅。

柔和的烛光摇曳,映照着殿内精美的装饰,墙上的壁画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大汉的辉煌过往。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熏香,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刘禅身着一件宽松的常服,随意地坐在榻上,眼神中透着思索与疲惫。

在他身旁,皇后张氏身姿婀娜,肌肤如雪,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

她轻轻地靠在刘禅的怀里,享受着这片刻的温存。

两人静静地依偎了一会儿,刘禅打破了沉默。

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洛阳的度田事宜总算是完成了,可接下来,要定哪个地方继续度田呢?全国推行,眼下还不现实,一来没有足够的人手,二来引发的动乱恐怕难以承受。”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摸着张氏的秀发,眼中满是忧虑。

张氏抬起头,看着刘禅,眼神中透着聪慧与温柔。

她轻声说道:“陛下,凡事先易后难。臣妾以为,青州、兖州、冀州或可。这几州地处中原,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若能成功度田,对我大汉的赋税和人口掌控将大有裨益。”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坚定的力量。

刘禅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洛阳度田时的情景,尽管洛阳历经大战,元气大伤,但度田过程中依然遇到了诸多阻力。

那些隐藏土地的豪强,对度田百般阻挠,若非采取了强硬措施,恐怕难以顺利完成。

如今要在一州之地推行度田,情况必然更加复杂。

“冀州……”刘禅喃喃自语道:“冀州士族此前被犁过一遍,相较其他州,阻力或许会小一点。”

他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清楚,所谓的阻力小,也仅仅是相对而言。

冀州士族根基深厚,即便遭受过打击,想要彻底清查土地和人口,依然困难重重。

“陛下圣明。冀州虽有士族残余势力,但经过之前的整治,他们的力量已大不如前。若此时在冀州推行度田,成功的几率或许会高一些。”张氏在一旁附和道。

刘禅看着张氏,眼中露出一丝欣慰。

他轻轻握住张氏的手,说道:“皇后,多亏有你在朕身边,为朕出谋画策。这天下之事,千头万绪,朕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

张氏微微一笑,说道:“陛下乃一国之君,肩负着天下苍生的重任。臣妾能为陛下分忧,是臣妾的荣幸。陛下不必过于忧虑,只要我们君臣一心,定能让我大汉重新兴盛起来。”

她的笑容温暖而坚定,给了刘禅莫大的鼓励。

刘禅深吸一口气,说道:“好,那就选用冀州。朕明日便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制定详细的度田计划。”

他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太极殿的琉璃瓦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刘禅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端坐在龙椅之上,威严庄重。

殿下,一众大臣整齐排列,神色恭敬。

“今日召集诸位爱卿,是为度田之事。”刘禅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洛阳度田已完成,接下来,朕决定在冀州推行度田。诸位爱卿可有何见解?”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

片刻后,一位老臣出列,双手抱拳,说道:“陛下,冀州士族虽经打击,但根基仍在。度田之事,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恐会遭到强烈抵制。还望陛下三思啊!”

老臣的声音略显苍老,但充满了忧虑。

刘禅微微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朕亦知晓。但度田乃我大汉振兴之关键,若不推行,国家财政难以充实,百姓负担难以减轻。冀州虽有阻力,但相较其他州,情况或许会好一些。朕意已决,此事不容更改。”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不容置疑。

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正是云路,他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先选派得力官员前往冀州,摸清当地情况,制定详细的度田策略。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明白度田的好处,争取他们的支持。如此,或许能减少阻力。”

云路目光炯炯,言辞恳切。

刘禅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此计可行。还有其他建议吗?”

又一位大臣出列,说道:“陛下,度田需大量人手,臣建议从各郡县抽调有经验的官员,组成度田队伍。同时,加强对度田官员的培训,确保他们公正执法,不徇私情。”

刘禅认真倾听着大臣们的建议,不时点头表示认可。

他深知,度田之路充满艰辛,但为了大汉的未来,他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经过一番讨论,众人最终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度田计划。

数日后,一支由朝廷选派的度田队伍浩浩荡荡地前往冀州。

队伍的首领是一位经验丰富、刚正不阿的官员,他肩负着皇帝的重托,心中充满了使命感。

在他身后,是一群满怀热血的年轻官员,他们怀揣着对大汉未来的憧憬,踏上了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

冀州的百姓们,听闻朝廷要在本地度田,心中既充满了期待,又带着一丝担忧。

他们期待着度田能让赋税更加公平,生活有所改善;但又担心度田过程中会出现不公,损害自己的利益。

而冀州的那些士族们,得知消息后,脸色阴沉,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应对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在大汉的历史长河中,度田的车轮缓缓转动,朝着冀州滚滚而去。

炎兴元年七月。

冀州,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虽历经大汉征伐的风雨洗礼,往昔那些盛极一时的士族势力遭受重创,如同被犁过的田地般,看似荒芜。

然而,士族这一特殊群体,宛如顽强的野草,即便旧的消亡,新的又在悄然滋生。

如今的冀州,新生的士族势力已然崛起,他们与大汉军方、官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联系。

在这片土地上,大量肥沃的土地被这些新兴士族悄然占用。

他们的庄园遍布冀州各地,连绵的屋舍与广袤的农田交织在一起。

每一座庄园,都像是一座小小的独立王国,隐匿着众多人口,宛如一个个藏在暗处的神秘堡垒。

这些士族们,享受着财富与权力带来的尊荣,过着优渥的生活,全然不顾朝廷的政令与百姓的疾苦。

邺城,作为冀州的重要城池,繁华热闹。

城门口,士兵们手持长枪,整齐地站岗,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往来的行人。

赵明,这位刘封手下部将,如今担任着邺城东门校尉,身着一身黑色的铠甲,腰间佩着一柄锋利的长剑,威风凛凛。

然而,此刻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焦虑与不安。

他在邺城外拥有万亩肥沃的土地,周边的林地、园地更是数不胜数。

他的庄园规模宏大,高墙深院,里面隐匿着数百人,这些人或是为他劳作的佃户,或是躲避赋税的流民。

平日里,赵明凭借着手中的权力与军方的背景,肆意享受着这些财富带来的一切。

然而,当朝廷度田编户齐民的诏令如同一道惊雷,在冀州大地炸响时,赵明瞬间惊慌失措。

他的脸色变得苍白,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他深知,这道诏令一旦严格执行,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利益将瞬间化为泡影。

“这可如何是好?”赵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

他的双眼布满血丝,眼神中透着恐惧与不甘。

他停下脚步,望向窗外那片广袤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舍。

“这些土地,都是我多年来辛苦积攒下来的,怎能就这样被朝廷收走?”

他握紧了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不行,我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赵明咬了咬牙,心中暗自盘算着对策。

他深知,要想保住自己的利益,必须先弄清楚前来邺城度田的究竟是何人。

于是,他立刻唤来自己的心腹,命令道:“你速去打听,此次朝廷派来邺城度田的主事之人是谁,务必尽快给我回话。”

心腹领命,匆匆离去。

赵明在房间里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

他时而在房间里踱步,时而坐在椅子上发呆,每一刻都像是在煎熬。

终于,心腹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将军,打听到了!此次前来邺城度田的,竟是刘封将军!”心腹一脸紧张地说道。

赵明听了这话,原本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原来是恩上,那就好,那就好。”

他喃喃自语道,心中暗自庆幸。

在他心中,刘封是自己的老上级,多年来对自己多有提携,自己与刘封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或许可以凭借这层关系,蒙混过关。

“来人,备上厚礼,我要去拜访刘封将军。”赵明立刻吩咐道。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狡黠,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得以保全的希望。

很快,礼物便准备好了。

那是一箱箱珍贵的金银珠宝,还有一些来自异域的奇珍异宝。

赵明亲自带着这些礼物,乘坐着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朝着刘封的驻地驶去。

一路上,赵明的心情格外轻松。

他想象着见到刘封后的场景,想象着自己如何凭借着礼物和往昔的情谊,让刘封对自己网开一面。

马车行驶在邺城的街道上,两旁的百姓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赵明坐在马车里,微微抬起头,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不多时,马车便来到了刘封的驻地。

赵明下了车,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带着礼物,大步朝着驻地内走去。

门口的士兵拦住了他,问道:“你是何人?来此何事?”

赵明微微一笑,说道:“我乃邺城东门校尉赵明,特来拜见刘封将军,这是我的名帖。”

他一边说着,一边递上自己的名帖。

士兵接过名帖,进去通报。

片刻后,士兵出来,说道:“将军有请。”

赵明心中一喜,连忙跟着士兵走进了驻地。

走进大厅,赵明看到刘封正坐在主位上,身着一身戎装,威风凛凛。

他立刻上前,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末将赵明,拜见将军。”

刘封看着赵明,微微点头,说道:“起来吧。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眼神中透着威严。

赵明站起身来,脸上堆满了笑容,说道:“将军,许久不见,末将甚是想念。今日特来拜访将军,略备薄礼,不成敬意。”

他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身后的随从将礼物抬上来。

刘封的目光落在那些礼物上,脸色微微一变。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说道:“赵明,你这是何意?难道你以为,凭借这些礼物,就能让我在度田之事上对你网开一面?”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

赵明心中一惊,连忙说道:“将军误会了,末将绝无此意。末将只是念及与将军往昔的情谊,特来探望将军。”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慌乱,眼神中满是焦急。

刘封看着赵明,冷冷地说道:“赵明,你我相识多年,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明白事理之人。此次度田,乃陛下的旨意,关乎我大汉的国运与百姓的福祉。你身为朝廷官员,本应以身作则,支持度田。可如今,你却做出这等糊涂事,你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对得起你这身铠甲吗?”

刘封的声音越来越高,充满了威严。

赵明低着头,不敢直视刘封的眼睛。

他的心中充满了懊悔与恐惧,他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了。

“将军,末将知错了。末将一时糊涂,还望将军恕罪。”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地说道。

刘封看着跪在地上的赵明,心中叹了口气。

他说道:“赵明,你起来吧。此次度田,我不会因为你是我的旧部而对你网开一面。但念在你往日的功劳,只要你主动配合度田,如实上报土地和人口,我会在陛下面前为你求情。否则,你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刘封的声音中既有威严,又带着一丝惋惜。

赵明抬起头,看着刘封,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

“将军,末将一定配合度田,绝不再犯糊涂。”他坚定地说道。

从刘封的府邸出来,赵明的心情格外沉重。

真是,太不甘心了!

Ps:

新书已发,下方有链接,可以追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