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23章 幸运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23章 幸运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23章 幸运

第223章 幸运

大家能聚在这里饮宴,已经证明了双方合作的意愿还是很强烈的。来这里实地考察,并不是真的为了找到什么纰漏,而是确认合伙人的真实想法。绝大部分事务性的工作,手下的员工已经做好了,不需要老板亲自出面,谈融资的细节。

对金尚来说,最关心的,是冰河贸易的几个大股东,支持的力度到底有多大。要是弄一个空壳公司持股,真需要出面解决问题的时候,派不上用场,那所谓的战略合作者,就没有意义了。

今夕文化需要的是同进退,共富贵的盟友,而不是随时会背刺的所谓投资人。

从齐招云这两天审核的相关文件,以及当地部门提供的注册信息,执照证明材料,资金税务往来等来看,以姑父张华为首的几个农牧场主,对投资电子商务的事,还是很重视的,并没有在私底下玩什么见不得光的“花活”。

想想也是,如果没有姑父张华在其中穿针引线,这里的中小型农牧场主,压根就找不到打开京城市场的门路。北地广大,此等规模的企业家,当真不稀罕。在京城大豪商眼中,他们比“乡巴佬”也强不了多少。碰到走出草原,进入大都市,真正触及国内顶级商务市场的机会,拼尽全力抓住是理所当然的。

喝酒吃肉,说说笑笑,夜渐渐深了,草原上没有大都市的“灯光污染”,星星也格外明亮,良辰美景,欢饮聚会,也算是人间美事,只不过,九月中旬的东北,晚上已经很凉了,小风一吹,哪怕有熊熊篝火,露天烧烤聚会也没有持续很久。

作别之后,张华和张云鹰父子带着金尚回家住,魏双萍和齐招云则回了酒店。

姑父也力邀两人去家里做客,只是被婉拒了。

亲戚联络感情,魏双萍和齐招云去了也不合适,不愿意去打扰。

目送着姑侄数人上了商务车,消失在夜色中,魏双萍和齐招云回到酒店,看了下时间,离休息还早,于是去附近的游客街区逛了逛,买了点土特产和纪念品。

暑假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不是旅游旺季,这里的景区依然有些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只是不如前两个月多。

走在夜市步行街上,两人也不是特别显眼,人来人往,也没多少人多看几眼。

“这地方还可以,除了农牧业和特色旅游,其实没多少产业,但还是很宜居的,就是留不住年轻人。”

和京城相比,这里的生活节奏太慢了,如果没什么太大的野心,日子也能过得很安逸。

听了同事的话,齐招云笑着摇摇头:

“不止是年轻了,老年人也不喜欢这里,冬天太冷太长,如果条件允许,去南方过冬是必然的选择。魏总监大概还不了解吧,很多有钱的东北人,都喜欢在南方沿海地带买房安居,都快成第二个家了,至于更北边的极东地带,更夸张……”

沿海地带都没一个不冻港,冬天动不动就零下三四十度,外地人不敢想象,当地人虽然已经适应了,也谈不上有多喜欢。温润的南方,风和日丽,人杰地灵,谁不喜欢?

“那……这样一来的话,如果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被扭转,那这里就有麻烦了。”

以前没那个条件,就不提了,待以后生活环境变好了,年轻人向往大城市,老年人想去南方养老,时间久了,“空心化”的结局就难以避免了。

“这是上面的人考虑的,我们能做的其实很有限。就像我,平淡之家出生,一路顺风顺水,没想到人到中年,栽了个大跟头,要不是遇到公司收留,将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矫正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开始正常生活,一直都是个麻烦事。

两个多月里,总计有将近十来名刑满释放人员进入今夕文化,截止目前为止,都很顺利,让代为介绍的京城妇联十分满意,地区社工和司法所还根据此成果,做了专项研究和成果申报,算是一次多赢的尝试。

齐招云进入今夕文化,兢兢业业做事,上上下下对这个学识渊博,能力突出,年富力强的顾问十分满意,金尚也时常交办重要任务,外出公干也经常带上他。

就是这么个大家眼中前途无量的人,很少有内部员工知道,他居然是有前科的。

回归社会后,齐招云将自己安顿好,去老家将老父亲和孩子接了过来,又将分居的妻子劝回,在京郊租了个民宅,让孩子去寄宿学校,开始新的生活。虽说一家人还有许多问题,就连以前活泼可爱,以父亲为荣的儿子都不再亲近,到底不像以前那样愁云惨淡了。

“一直想要找个机会向魏总监道一声谢……”

“客气了,职责所在,你的能力最为突出,举荐顺位最高,能进来是顺理成章的事。”

“顺理成章,不见得就真的能成。”

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初安排人员,调配的时候,今夕文化给出的待遇是最高的,不是没有人托关系想要“插队”进来,只是没有成功罢了。

“我只是个财务总监兼秘书,真正拿主意的,是金总。”

“是啊。其实想想,我这一生,还是挺幸运的,一辈子都没什么挫折,突然就遇到了过不去的坎,要不是有贵人提携,未来估计要遭。”

“一生,一辈子?”

魏双萍矜持地一笑,

“你才三十多,还有好几十年可以挥霍,没到动辄感慨人生的地步。不过,这么说来,我当初也差不多。走投无路,孩子没人照顾,家中老父生病,还有几个弟妹要上学。京城这么大,想要一个家,其实挺难的。”

“可是,依然有无数年轻人,抢着要来这片充满无数机会的热土。”

“首善之地嘛。投胎在京城,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这倒也是。”

齐招云附和着,又不甚赞同地摇摇头,

“善始善终,也挺难的,我也见过不少京城土著过得惨兮兮。像金总这样,混得风生水起的,也不是特别多,大部分也就过个安稳日子罢了。”

说起顶头上司,两人也不由得会心一笑。

老板是个什么样的人,离得比较近的他们,多多少少能体会到一点。

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有理想,有抱负,既有朝气与天真,又不缺对风险的敏感和警惕。

就比如前些时,各部门负责人和高管们,纷纷建言控制风险,压缩太过激进的宣传推广投入,老板看似从善如流,顺势做了调整,齐招云和魏双萍可是明白的,哪怕没有人劝诫,金尚也准备逐渐放弃顶着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强推今夕聊天的策略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两人多多是是是心里有数。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起效了,在各路围观者和竞争对手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今夕文化已经发动了“总攻”,彻底将即时通讯这块“战略要地”给霸占。

活跃用户占据全国网民份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这已离百分之八十的绝对统治地位不远了,更让人感慨的是,目前连一个竞争对手都没有,待终于有人反应过来,想要出手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太迟了。

每一分每一秒,今夕聊天都在拉开和潜在对手的差距,胜利在望,逐渐变成了胜利在握,在外界的不解和嘲笑中,今夕文化如获至宝地将别人眼中的“鸡肋”牢牢抓住,囫囵吞了下去。

至于将来如何变现盈利,魏双萍和齐招云一点都不担心。胆大心细的老板敢花数千万投入,肯定是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有十足的把握,才这么干的。

只是……

“这样一来,公司的现金流压力就比较大了,以前的贷款和本金还要还,新的漏洞需要填补,估计半年内,是没钱搞什么大动作了。”

魏双萍微微叹息。

线下业务的增长不可能一直维持着高增长,几个赚钱的项目,都已经成长到很可观的地步了,不能指望它们一直为投入巨大的线上业务买单。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今夕商城剥离出来,引入战略投资者,烧别人的钱扩充自己的业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金家父子有钱,但又不是特别有钱,在撑过了第一桶金和最危险的原始积累阶段后,今夕文化想要更进一步,需要更多的钱,更广阔的人脉和资源,将冰河贸易引入,就是第一次积极尝试。

齐招云倒是很理解金尚的选择,现在的今夕文化,已经过了艰苦创业的初级阶段,到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时候,韬光养晦,默默积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也不可能一直玩“扮猪吃老虎”的游戏,“扮猪”太久了,就真的变成“猪”了,还会被人小瞧,吸引真正的猛兽前来掠食,反而不美。

“这个时候,今夕商城,就是总公司的一块招牌。未来好几年,魏总监的业务,将是资本市场上为公司攻城拔寨的先锋。以前,咱们的电商平台,就是卖一卖影视光碟,二手书,发点优惠券,自从开始涉足米面粮油等基础民生,性质就变了,待开始进入游戏主机,手机和家电等消费电子领域后,就不再是玩噱头的新创公司了。”

“肩头的压力大啊,我也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突然就操持着数十亿的生意。”

嘴里说着抱怨的话,脸上却没有露出一丝害怕和懊丧情绪的魏双萍,到底是个真正的学霸,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这等挑战,只会激发她的好胜心,而不会畏首畏尾。

有些事,说穿了其实也不值一提,今夕文化以前只是在文化产业有点影响力,真正进入大多数主观部门的视线,开始变得重要,就是因为电子商务平台开始深度介入实体销售业务,还是影响国计民生的大宗消费。

别以为监控着市场经济诸多变量的人,就看不到微小的征兆,更何况,今夕商城还不是小打小闹,每个月上千万的营业额,估值飙升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三十亿。

街头巷尾的故事可能有吹牛的成分,今夕文化可不是,而且真的有人拿出三亿的真金白银入股,这就很可怕了。正是因为兹事体大,市属工商税务以及各监督部门,近期都数次走访调查。好在金尚自公司创建之初,就十分谨慎小心,没有被查出有什么问题。

不管怎么说,在人生低谷的时候,遇到了金尚,搭上了今夕文化这辆看起来前途无量的“快车”,两人也是万分欣慰和庆幸的。

如论对公司的归属感,很少有超过他们两人了的。

人才难得,再加上事业快速膨胀,可信任的高管太少,也使得金尚不得不不停往两人肩上加担子。

夜深了,寒夜侵袭,习惯了在相对温暖环境中生活的两人,还是有点不适应的。

“不早了,回去吧,我还得给家人打个电话。开学快半个月了,也不知道儿子在新学校顺不顺利。”

满脸露出满足笑容的齐招云说道,

“老爷子总是爱操心,怕我在外面惹事,得时不时问候一下。”

“我也是,最近太忙了,母亲千里迢迢过来帮忙照顾孩子。有保姆看着,问题不大,只是老人家不放心。”

今夕文化的待遇是真的不错,不仅为个别高管配备了工作手机和电脑,还有数额不菲的话费补贴,各种福利待遇,比效益良好的企事业单位也不差了。

如果不是金尚将员工招募的要求定得比较高,公司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缺人。

这么干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夕文化的员工平均学历在高中和大专之间,远比如今的一般民营企业要高,且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大部分都是有冲劲的年轻人,辅以少量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和个别退休返聘,老中青搭配干活,相当益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