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14章 合作意向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14章 合作意向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14章 合作意向

第214章 合作意向

文化创意方面的选择,金尚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

针对不同人群的产品,肯定得有不同的特色。

青少年,大学生,职场白领,打工蓝领,女性向,以及为家庭主妇准备的肥皂剧等,目标人群的定位要精准。

如果仅仅只是局限于动漫或者影视剧,小说杂志的发行也就罢了,今夕文化还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涉足了电子商务和社交自媒体,将来拓展的空间还很大。

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就是公司“开疆拓土”的重要利器。

文艺属性要兼顾,可要是传播不起来,也无济于事。

如何在艺术、商业和风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金尚也是动了很多脑筋的。

前世的经验教训证明了,成熟的IP开发,或许不是最佳选择,但一定是最不坏的路线。

资本是极度厌恶未知和风险等不可控因素的,即便投资不算成功,也一定不要毫无收获。

在创意上近乎枯竭的好莱坞都能凭借漫威以及一系列续集电影续命,没道理这一世的今夕文化就不能借鉴其成功的路线。

漫画先行,动画跟上,小说紧随其后,合适的时候启动真人版影视剧,是一条相对成熟的路径。

《九鼎战争》的漫画连载,已经进入深水区,正在洽谈动画化方案,一系列周边小说的草案,已经在编辑部门审核,就等着下发大纲,填充素材后大干一场了。

有屈南容和杨琏两个文艺界老前辈支持,金尚的顾虑也少了许多。——

朱静筱和吴蝉到了之后,和三人大致聊了一下“诗话中秋”的节目安排。

大致的内容,金尚早就知道了,多多少少有点准备。

至于这次节目的主要目的,金尚也听屈南容说起过。

中秋晚会的总导演,原本想邀请屈南容去参与一个节目,无奈屈老先生身体状况不佳,精力不济,婉拒了。

作为国内所剩不多的古文化大家,桃李满天下的泰山北斗,这些年虽然很少露面,影响力还是不缺的,即便因为客观因素上不了中秋晚会,做一个预热的谈话节目,还是可以的。

压力小,相对自由,还都是熟人,这才让屈老先生同意前来。

对于自己的定位,金尚十分明白,其实就是个陪衬,主要还是得突出屈南容,为更晚些时候的中秋晚会打起前站。

在这个权威和专家被十分尊重的年代,老艺术家,老前辈们的能量,还是不容小觑的。

时不时附和几句的金尚,一开始镜头并不算多,主要是吴蝉引导,屈南容和杨琏说一些关于中秋的趣事,做一点小科普。

总的来说,气氛还算轻松。

红光满面的屈老先生,也没有感到不适,让周围担心他身体状况的人们也放下心来。

听着轻柔的《明月几时有》背景音乐,金尚脸上挂着职业的微笑,一身朴素的休闲衬衫,搭配修身牛仔裤,尽显不羁青年的风范。

正在微微走神的时候,金尚听到了叫自己的声音。

似乎是见金尚太过偷懒,说得口干舌燥的屈南容抿了一口茶水,笑眯眯地对金尚问道:

“你以前说过,现在的年轻人,对古诗词并不是没有爱好,只是难度太高,不如更加自由的现代诗入门容易,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吗?”

“这个话题,对我是不是太难了点。”

促狭的轻笑响起,金尚略一琢磨,还是说了点自己的看法,

“就我个人看法,稍微放宽一点对五绝七绝和词牌格律的要求,应该还行,古汉语的发音,和现在我们说的普通话,已经有较大的出入了,再执着于传统的平仄和声韵,反而不合时宜。这也是降低门槛的重要举措之一,应该可以吸引一部分文学爱好者的参与。另外,想要让更多人接触,理解并喜欢上古诗词,还是得在音律上想办法……”

顿了顿之后,金尚侃侃而谈,越说越来劲,屈南容和杨琏也没有打断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先秦诗歌,汉乐府,还是词牌小调,都是有曲子的,只是它们基本都失传了,寥寥几首流传后世的,都是经典,历经千年而不衰。有曲子,能唱,才有传播度,让全民参与,才能在时间长河中遨游,跨越无数年的世事沧桑,流传后世。干巴巴的诵读,还是有其局限性。”

“就像你做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直倾听的吴蝉忍不住好奇地询问,金尚也很肯定地回复了。

“对。如果仅仅是一首古诗词,其极限也就在中小学课外读物中亮个相了,十年后有多少人记得,都是个未知数。可将其谱曲之后请歌手演唱,就能通行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一个人记住,十个人参与,百余人欣赏,哪里抵得过亿万老百姓的口口传唱?”

听了金尚的解释,屈南容琢磨了一会,稍微有点理解金尚的想法了。

“你说的,倒是一条路。所谓的词牌小曲,唐末宋初的地位,很可能比今天的流行音乐强不了太多,光靠极少数读书人自娱自乐,估计早就失传了。诗,向来与赋联系在一起,这玩意不是读的,而是唱的。”

遗憾的是,古代韵书,流传下来的太少了,所剩不多的,还大多残缺得厉害,复现古人的曲调,难度太大了。

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的杨琏追问道:

“给古诗词谱曲,难度大吗?我对音律不是太了解,暂且不提《明月几时有》这种非常优秀的,哪怕是差一截,也可以接受。”

“可遇不可求。”

金尚十分委婉地回应道,

“原汁原味肯定是不可能了,尽量维持住国风内涵,贴近现有戏曲、山歌和民谣的演唱模式,已经是极限了。”

“这样啊。”

情知自己要求有点超纲的杨琏表示理解地点头,

“这件事过后再说,我找几位戏曲大家聊一聊,看看能不能取得进展。”

屈南容摆摆手,大气地说道:

“我们这些老人,估计是做不来了,流行音乐,还是你们年轻人玩得转,期待小金今后有更多优秀的作品问世。”

“我尽力而为。”

国内现在其实已经有一些人,试着用戏曲的模式,融入流行音乐中,成功者极少,所谓的国风概念,还没正式提出,好作品太少,现在的歌迷,也不见得欣赏这种“四不像”的乐曲风格。

走出一条新路,任重道远啊!

稍后,金尚又聊了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经典中秋词的创作历程,反正是能编就编,也没人会真的去调查是不是喝醉了以后才有的佳作。

节目的最后,屈南容、杨琏和金尚,各自念诵了一曲中秋词,对电视机前的观众送上祝福。

金尚挑了一首质量上乘,但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的七绝。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关掉摄影机后,杨琏对金尚建议道:

“你这几年做的诗词也不少了,要不要整理一下,出一版诗集?”

“我?”

“比你差不少的很多后辈,都抢着发表,甚至不惜自费,也要享受一把当诗人的优越感,你……似乎不怎么在乎。”

“只是不执着,名气嘛,还是在意的,毕竟也得为自己代言嘛。”

“哈哈,说得好,年轻人,就是要有这种自信。等你整理好了,发给我,找人帮你推荐一下。”

“那就麻烦您了。”

送上门来的好处,不要白不要。

文人之间,商业互吹也是基本操作,让自己在文艺界的名声更响亮一点,也不是坏事。

稍后,有事的杨琏提前离开了,金尚和屈南容、朱静筱说起了关于合作的事。

“制播分离啊,国外比较成熟,但是,国内进度比较滞后,尤其是咱们,限制比较大,步子比较小,短时间内,还是不要指望。”

朱主任说得比较委婉,基本的意思还是清楚的,让金尚趁早放弃希望,地方电视台可能还有点希望,综合频道,甚至是其他存在感相对薄弱的频道希望也不大。

“那我能不能出钱租用你们的设备和人员?从上到下置办一套,实在是太花钱了,我又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文创影视剧制作方面。”

“这个嘛,倒是可以。”

朱静筱犹豫了一下,还是勉为其难地点点头,

“事实上,咱们一些领域的工作量也是不饱和的,一线工作压力不小,但整体效率,其实不见得高。就好比今天的中秋晚会……”

说起这个,朱静筱脸上露出一副无奈嫌弃的表情,

“到底不是纯商业行为,有些事,不好多讲。”

“我……大概能猜到一些。”

“理解就好,别在外面瞎说。熟人社会嘛,逃不脱人情世故的束缚,哪里都一样。”

梅逢春参与中秋晚会排练,短短几天消息,就听说了不少真假难辨的“大瓜”,至于保不保熟,就不好说了。

稍后,三人说了点金尚手里打算推进的几个大项目,“三国”正在制作,“封神”和“隋唐”、“西游”准备期太长,投入巨大,一时半会不好启动,比较好商业化的“架空历史”,“现代都市”和“未来科幻”,就是合作的重点之一。

经验丰富的屈南容,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如何“租用”电视台的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制作成本,朱静筱也能提供不小的帮助。

当然,三人如此郑重地商议,肯定不是为了一些“空对空”的项目,为了磨合,首先需要几次“试水”打底。

低成本的情景剧,就成为不二之选。

首当其冲的,就是经过“本土化”的高口碑生活剧《我爱我家》和《家有儿女》,因为场景简单,成本低廉,两者完全可以共用套拍,剪辑后分别播出。

对于如何投机取巧,节约成本,经过了《大时代》三部曲的套拍后,经验丰富的常棣文化,还是有点优势的。

更让金尚满意的是,这两部情景剧,都能十分方便地植入广告,不仅能为今夕文化旗下的产品打广告,甚至有可能未拍先回本。

如果这两部剧都能顺利完成,反响不太差,制作续集是肯定的,金尚还准备借鉴《老友记》,将《爱情公寓》魔改一下,成为一部彻头彻尾的广告时装情景剧,为将来的网络视频打前站。

理所当然,常棣文化肯定也不能局限于低成本的情景喜剧,买一些畅销小说,漫画或者热点事件改编成电视剧,也是一个方向。

南家兄弟并不怎么想插手似乎格调不高的电视剧,将精力集中在电影上,可今夕文化的战略方向,更需要具备全民认可度的电视剧来推动。

聊了一会,吃了一顿工作餐后,金尚将屈南容老先生送回家,去接外面逛街的李萱,久违去看了一场电影,回去和父亲金时,母亲梅杏红聚一聚,说了会家常话,提前吃了晚饭,然后再次返回电视台,准备参加接下来的中秋晚会。

进入演播大厅,找到自己的位置后,举目四望,发现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

无聊之下,金尚摆了摆桌子上印着“相约今夕,天涯畅聊”的嘉宾牌,让上面印着今夕聊天的广告和公司LOGO更加醒目一点,然后抓着桌子上的橘子,想要剥一个尝尝味道。

结果……

“居然是道具,太抠了吧。”

无聊地将道具水果放回果盘,金尚正打算闭目养神,就见旁边一个身影靠近,然后不客气地坐下了。

“黄嘉鱼,怎么是你??”

“是黄嘉然,说了多少遍了,怎么还是记不住?”

来人嗔怪地瞪了金尚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这个位子本来没有安排人,待会我坐着,要给台上的表演者和工作人员打手势。”

“你这工具人,当得挺累,时不时还要客串一把热心观众?”

“那倒不用。”

黄嘉然解释道,

“直播过程中,有可能会出一些状况,需要我以及分布在会场的同事们随机应变。你放心,我们都是受过严格的训练的,一般不会出差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