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有空间,和新欢送渣夫进监狱 > 第108章 一式三份的协议

知青们心中最为魂牵梦绕的,莫过于返城成为一名体面的工人,然而这梦想之舟,却似乎难以触及彼岸。面对眼前这份现成的就业机会,何人能不动心,不倍加珍惜?他们的热情如同烈焰般高涨,满心期待着豆制品厂的蓝图变为现实。

“九九,你听说了吗?咱们知青点有大动作,要建厂呢!”朱迪急匆匆地找到邓九九,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邓九九自然也从周遭的议论中有所耳闻,但她内心却是不以为然,轻蔑之情溢于言表。“哼,建厂?哪有那么容易,不过是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她回应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与嘲讽,“一群井底之蛙,妄想编织天方夜谭。”

“可我瞧他们那股子认真劲儿,卫知也不像是个空口说白话的人啊。”朱迪仍有些将信将疑。

邓九九轻轻点了点朱迪的额头,带着几分无奈与戏谑:“你呀,可别被他们的热情蒙蔽了双眼。建厂?那得是多少真金白银的投入?咱们这些知青,哪家能轻易掏出这笔巨款?即便是卫知家底殷实,如此庞大的项目,也是孤木难撑。”

朱迪闻言,心中那块因嫉妒而生的阴霾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释然。即将回城工作的她,本就自视甚高,对那些出身平凡、资源匮乏的知青抱有偏见。初闻建厂消息时,她的心中满是不甘与嫉妒,仿佛自己的优势地位受到了威胁。而今,听了邓九九的分析,那份高傲与自信再次回归,她心中暗笑:这些人,终究只是在做白日梦罢了。

梁晴和宋雅芝到家后,梁老太一听说罗金秋竟然一直躲着不肯露面,气不打一处来,直念叨:“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咱们梁家对她掏心掏肺的,这么多年,她咋就不懂点感恩呢?就算广川再娶几个,她也是当媳妇的,对婆婆的孝心也不能丢!”

宋雅芝见状,小心翼翼地提议:“妈,要不,您亲自出马,去瞧瞧?”

梁老太一听,眼睛一瞪,手一拍桌子,吓得宋雅芝一个激灵。“你这说的啥话!我一个老太太,跋山涉水去找她?她多大的面子,能劳我这么大驾!”

罗金秋在一旁,心里头也是五味杂陈,轻声细语地问:“妈,那咱们该怎么办呢?”

梁老太沉吟片刻,计上心来:“这样吧,明天你带上大队长一起去。大队长在村里说话有分量,罗金秋再怎么也得给他几分面子。那些知青也是,哪个不敬重大队长?罗金秋就算有一万个不愿意,也得出来见见人了。”

宋雅芝心里有了盘算,决定这次行动还要带上梁广川,毕竟这事儿的根儿在广川那儿,罗金秋带着孩子走,也是因为他。

可当宋雅芝一提要带梁广川同去,梁广川的脸立马拉长了。“我跟她早就没瓜葛了,找她也白搭,她不会回来的。再说,她回来干啥?添乱吗?”

宋雅芝耐心劝道:“大哥,话不能这么说。大嫂毕竟是咱梁家的人,这些年咱们待她不薄。现在家里正是忙的时候,她就算不顾及你,也得想想妈啊。你们还没离婚呢,她回来给妈尽尽孝心也是应该的。她不是回来跟你过日子,是回来帮衬家里的。”

梁广川听了,心里也泛起了涟漪。想当年,若不是自己出手相救,罗金秋怕是早就没了命。如今她这样避而不见,确实有些忘恩负义了。这么一想,梁广川下定决心,明天就跟宋雅芝一起去把罗金秋找回来。

\"大哥,说到底,大嫂这离家出走,心里头肯定也是有委屈的,这源头啊,还得从你身上找。到时候,你低个头,道个歉,不就一句‘对不起’嘛,让大嫂心里舒坦舒坦。咱们的目的是让大嫂回来,一起把家撑起来,也是让妈少操心。\" 宋雅芝的话语温柔却坚定,像是在为梁广川打气,也在为他指明方向。

梁广川闻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决:为了妈,为了梁家,明天定要把罗金秋拖回来。

知青们、梁素梅以及县城的关海山,近段时间全心投入到建厂的筹备中,忙得不可开交。卫老太在收到电报后的次日,便匆匆赶往邮局,给孙子汇去了款项,还另发了一封电报告知,而这一切,她都瞒着那个总爱与她意见相左的儿子卫均义,生怕他横加阻拦。

资金到位后,选址问题便成了头等大事。由于关海山身处县城,对此更为得心应手,于是他主动承担起了寻找合适地皮的任务。为了争取到一块建厂的土地,他四处奔波,利用自己的人脉,频频宴请住建局的工作人员,但进展却异常缓慢,迟迟未见回音。

“陈哥,我之前跟您提的那事儿,现在怎么样了?”关海山再次向负责土地审批的陈力敬酒,语气中透露出几分焦急。

陈力轻轻抿了一口酒,叹息道:“老弟啊,建厂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就算是我们县的棉纺厂,从领导审批到正式运营,也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呢。”

关海山闻言,迅速从桌下取出一个装有两条“中华”香烟的袋子,递给陈力,诚恳地说:“陈哥,我这实在是没办法了,村里一群人眼巴巴地等着吃饭呢,地里全种上了豆芽,他们家里都有老有小,全指望这豆芽厂活命呢。”

陈力一见到这两条在这个年代极为罕见的香烟,眼神立刻亮了起来,态度也随之变得亲切许多。他压低声音“老弟,你知道这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但我可以给你指条明路。咱们县不是有个废弃多年的大粮库吗?那是从匪军手里缴获的,仓库、办公室一应俱全。如果你们不介意,可以把它修缮一下,直接用来建厂。”

关海山对大粮仓心知肚明,但苦于那是公产,不是随意可以占用的。他面露难色:“这主意是好,可那毕竟是公家的财产,我们怎么能随便占用呢?”

陈力再次举杯,一饮而尽,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主意我给你出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说完,他便起身离开,临走前还不忘炫耀般地在关海山面前晃了晃手中的香烟,“老弟,谢谢啦!”

关海山仔细思量后,觉得陈力的建议确实可行,若能利用那个粮库,将大大节省成本。于是,他立刻骑上自行车,火急火燎地赶往知青点,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梁素梅和卫知。自从得知卫知是幕后金主后,关海山在卫知面前总是毕恭毕敬,梁素梅见他这副伏低做小的样子,忍俊不禁打趣道:“关大哥,你这要是做起业务来也有这股子劲儿,不出几年,保准能成亿万富翁!”一番话逗得关海山笑得合不拢嘴。

关海山来到院子里时,正好看到田洼村大队长、宋雅芝和梁广川正在和罗金秋母女三人拉拉扯扯。

大队长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但他内心却十分尴尬。毕竟,他听说了梁广川出轨的事情,现在却被拉来当作调停人,这让他感到脸上无光。而罗金秋则表现得相当大度,没有对他有过多的指责。然而,知青点的许言却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她压低声音告诫大队长:“大队长,罗阿姨的老公出轨了,如果不是考虑到他是梁素梅的父亲,我们早就想要替罗阿姨出一口气并向上面举报了。对于这种出轨行为,一旦举报就可以定为流氓罪。你怎么还敢帮助他?你这简直就是在帮助罪犯啊!”

大队长听到这番话后,心中一阵怒火涌起,他恶狠狠地瞪着将他拉来的宋雅芝,眼中充满了不满和责备。

宋雅芝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罗金秋带回梁家,让她继续为梁家服务,成为他们的牛马。至于梁广川犯下的罪行,她并不关心。她只知道,如果罗金秋回到梁家,她将再次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并能够在眼皮子底下看罗金秋的笑话。

宋雅芝不再掩饰自己的真实面目,变得无耻而固执。她紧紧抓住罗金秋,毫不留情地拉扯着她大喊大叫。“大嫂,夫妻之间哪有隔夜仇呢?床头吵架床尾和嘛!大哥都低声下气地向你道歉了,你就别再计较了。回家好好跟大哥过日子吧!你看我们都这样苦苦哀求你了,如果你还是不肯回去,那岂不是太小心眼了吗?毕竟我们都是有两个孩子的人了,为了孩子们能有个完整的家庭,你今天无论如何也要跟我回去!难道你没考虑过,将来小梅和小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要是别人听说她们的父母长期分居,肯定会对我们的孩子有看法啊!”

梁素梅听了这话,讽刺的哼了一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哼,二婶,你别拿我和我小妹当幌子,你拉我妈回去,哪是为了我妈好,还不是想让我妈回去替你干活。我谈婚论嫁还早呢,用不着你操心,就算以后嫁不出去,也跟你没关系。”她的声音带着几分冷意,仿佛对二婶的虚伪已经看透。

宋雅芝被梁素梅的话呛得心中一阵恼火,但她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深知此刻不能轻易表露出来。她装作一副关切的样子,试图缓和气氛。“小梅啊,你说的都是气话,等真到谈婚论嫁的到时候,你肯定后悔。”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似乎在为梁素梅的未来担忧。

卫知听了宋雅芝的话本想趁机勇敢的向梁素梅表白以助她反击,但又害怕自己过于鲁莽的行为会给她带来困扰。许言注意到了这一点,灵机一动,对梁素梅的母亲说:“阿姨,您不必担心梁素梅的婚姻大事。我们都是城里来的知青,家里有哥哥或弟弟还没有结婚的,可以给梁素梅介绍一个合适的对象。”

听到这句话,宋雅芝心里一阵酸楚,嫉妒之情油然而生,语气酸溜溜地说:“农村的姑娘可攀不上城里的高枝,即使攀上去了,也只能过着受苦受累的日子。”

梁素梅听后,立即反驳道:“二婶,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梁晴攀上了李队长,你为什么不说这样的话呢?”

宋雅芝连忙解释:“乱说什么!根本没有这回事,梁晴和李队长之间连八字都还没一撇,不要乱说话。”

邓九九为了回城也想攀附上李队长的关系,自然不愿意看到李队长和梁晴的关系被曝光出来,原本只是在旁边看好戏的她也开始帮腔宋雅芝说道:“梁同志,你说话可要注意点啊,不要污蔑人家小姑娘的清白!”

梁素梅根本不理会邓九九,而是直直地盯着宋雅芝说道:“梁晴和李队长到底有没有关系,你心里最清楚不过了。到时候等他们公开了关系,看你怎么啪啪打脸。呵呵,连自己家孩子的事情都没搞清楚,就迫不及待地去操心别人家里的事了。”

宋雅芝听后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但还是强装镇定地对梁素梅说道:“你作为晚辈,我不和你一般见识。”然后转头看向罗金秋,语气缓和了一些道:“大嫂,我今天过来其实就是想接你回去的。咱妈想你了,天天跟我念叨着,就想吃你做的饭。”

罗金秋看着周围那些年轻的面孔,他们一个个热血沸腾,充满朝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勇气。她稳稳地站立着,眼神坚定地望着大队长。

“大队长,您应该了解我的情况。这些年来,我在梁家过的什么日子,村里的人都看在眼里。我在梁家度过了整整二十个年头,尽心尽力地侍奉着梁家老少。然而,梁广川、我婆婆和我小叔子却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我和小梅打骂不休,就连我年幼的小玲也常常遭受体罚。但自从我来到知青点后,生活变得轻松起来,心情也变得舒畅。所以,无论如何,我都绝不会再回到那个让我和我的孩子们身心都痛苦的地方。”

大队长还未开口,梁广川却迫不及待地插话道:“罗金秋,你真是忘恩负义!当年若不是我救了你,你恐怕早已饿死在山里了。”

罗金秋狠狠地瞪了梁广川一眼,然后转过头去,淡淡地说道:“如果我早知道在你们梁家会过的这么惨,倒不如当初死在山上。”

大队长被梁广川的插话弄得很没面子,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他狠狠地瞪了梁广川一眼,但没有发作出来。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然后看着罗金秋说着刚才想说的话:\"金秋啊,你看你和梁广川就这么分居着,时间一久肯定不行啊!这不是长久之计,你们得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罗金秋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大队长的担忧。她的语气变得温和起来,像是放下了心中的怨恨一般:\"大队长,我听说那个女人已经搬到梁家住下了,既然如此,就让梁广川他们两个在一起好好过日子吧。我不想再回去掺和他们的事情了。\"

大队长皱起眉头,似乎有些不满:\"可是,金秋,你毕竟还是梁家的媳妇呀!村里的人都只认你,你兄弟媳妇也还管你叫嫂子。\"

梁素梅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三张纸,走到大队长面前,把纸递给他,然后转身面向大家说道:“自从那天梁晴和我二婶来知青点找我们之后,我妈就和我商量过这件事,她下定决心要和我父亲断绝婚姻关系。按照我妈的要求,我写了一份断亲协议,双方按下手印,请大队长再帮个忙,用村里的大喇叭向全村广播一下这个消息。就算是正式解除了我妈和爸的夫妻关系。”

宋雅芝听到这句话,心里一紧,连忙转头对梁广川叮嘱道:“大哥,你可千万不能按手印啊!”

梁素梅看到宋雅芝把梁广川拉到远处窃窃私语,不禁皱起眉头,语气坚定,高声说:“二婶,这件事情最好还是让我妈和我爸进屋去,心平气和地单独聊一聊比较好。”说完,她上前轻轻推了推梁广川,示意他跟自己进去。

大队长也表示同意梁素梅的建议。

梁广川进屋的时候,宋雅芝在身后大喊“千万别按手印,别上当!”

但梁广川并没有机会停下脚步回应,他已经被梁素梅拉着进了屋。屋内,罗金秋母女和梁广川都一脸严肃。

梁素梅看着眼前的父亲,深深地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爸,二婶拉你过来,就是把你当枪使。你连这都看不出来,还傻乎乎的跟她过来。”

梁广川听了这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自从女儿溺水清醒之后,他对这个女儿越来越敬畏,以前那个动不动就打骂的女儿,现在他却再也不敢动一根汗毛。

梁素梅见梁广川不说话,知道他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于是继续说道:“我现在和知青们一起做豆芽的产业,想必你也听说了,知青们马上就要在县城建豆制品厂,到时候我也能去厂里当工人。”

梁广川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目光紧紧锁在女儿身上,惊愕之情溢于言表。他从未设想过,农家出身的女儿竟能踏上工人的道路,声音微微颤抖:“你这孩子,我和你妈都是农民,你老老实实种地就得了,还想异想天开当工人?”

梁素梅轻嗤一声,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爸,我不仅能成为工人,我妈更厉害,她即将在豆制品厂当技术指导。”

梁广川闻言,嘴角不由自主地下撇,眼中满是不信。他心里嘀咕,罗金秋种地是把好手没错,但若说指导他人,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他目光复杂地望向罗金秋,喉咙里像是被什么堵住,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化为一抹难以言喻的尴尬,只能讪讪地别开视线。

“爸,您信也好,不信也罢,我想说的是,倘若您和妈妈能解开心结,各自安好,那我们的日子定能越过越红火。我和我妈在厂里站稳脚跟后,自然会念着你的好,也会照顾到您小媳妇肚子里的孩子。”梁素梅的话语里透着几分坚定与温情。

“哼,你们女同志,能在外面站稳脚跟就不错了,还想着操心别人。”梁广川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不屑与无奈。

梁素梅并未动怒,只是拉着父亲,从卧室漫步至厨房,一一展示着那满满当当的橱柜:丰富的米面、油盐酱醋、新鲜的鱼肉蔬菜,乃至几件崭新的衣裳,无一不透露出生活的富足与温馨。

梁广川瞅着这一堆堆的吃食,心里头又急又恼,总算逮着个机会能念叨女儿几句:“人家看好心帮衬,给你们送点米面啥的,够吃就行啦,人家也得顾自个儿的家呢,你们咋就贪心不足,要来这么多呢!”

梁素梅一听,惊诧的下巴都快掉了,看来父亲始终是瞧不上她们母女的,她无奈的解释:“爸,您误会了,这些吃的穿的,全是我和我妈起早贪黑挣来的。我妈现在是发豆芽的一把好手,我呢,和知青朋友们忙着拉生意做采购。知青点的日子,可比咱田洼村好多了,不信您去打听打听。”

梁广川瞅瞅这满眼的丰盛,特别是那过年才有的肉,突然话锋一转:“你们吃得这么好,咋不想着给你奶奶送点呢?”

梁素梅听到这话,差点没被气笑。那个要把她卖了的老太婆,她能不计较就不错了,还想分她的劳动果实?门儿都没有!但她没直接顶嘴,而是换了话题:“爸,您看,我和我妈在外面生活,天天都能吃香的喝辣的,回了梁家,怕是连顿饱饭都难。奶奶偏心,好东西全给了她那宝贝孙子,咱们呢,清汤寡水的。好日子摆在眼前,我们干嘛回去找罪受?”

梁广川不死心:“就算回去了,你和你妈进厂做工,挣了钱啥不能买着吃?”

梁素梅摇摇头,认真地说:“爸,您想得太简单了。真要回去了,二叔能让咱们轻易进厂?搞不好奶奶一闹,这好事就得落到二婶和梁晴头上。到时候,我们还是得被他们当牛使马骑,日子还是老样子,苦哈哈的。”

“可你二叔和咱们是一家人啊,都是为这个家出力。”梁广川坚持道。

\"爸,您看,咱和二叔家早晚得分灶吃饭,各自奔各自的前程。二叔他们家,啥都不缺,日子过得挺滋润。可咱们这边,您还得拉扯着两个家,多不容易啊。我妈和我,都不怕吃苦,但您想想,我小妈肚子里的弟弟,将来怎么办?您真忍心让他走咱这老路,一辈子辛辛苦苦吗?现在,我和我妈在外面找着了好差事,将来弟弟长大了,说不定我们能混出个样来,到时候肯定拉他一把,让他少走弯路。\" 梁素梅边说边观察着父亲的神色。

梁广川听了闺女的这番话,心里头琢磨着,还真有那么几分在理。要是真分了家,各过各的日子,他太清楚弟弟梁广利的脾性了,如果自己家有点风吹草动,他躲得比兔子还快,哪会主动伸援手。反过来,要是自己家日子好过了,他那边有难,咱还能搭把手。

梁素梅瞅见老爹神色有变,赶紧趁热打铁,把那份断亲协议递到梁广川眼前,示意他摁个手印。

梁广川盯着那纸协议,愣是半天没回过神来,心里头五味杂陈,他压根儿没想过自己这把年纪了,还会跟“离婚”这俩字扯上边。他瞅了眼一旁沉默不语的罗金秋,叹了口气:“以后你要是再嫁,带着小梅和小玲去了别人家,咱梁家的事,你还能上心吗?”

罗金秋一听这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我这辈子不会再嫁人了,二十年的委屈,早受够了,不想再踏进那火坑。”

梁素梅见缝插针,亲和地望着父亲说:“爸,您瞅瞅,就算傻子挨了人的打也会躲着人?我妈又不是傻子,她心里有数着呢。咱父女俩的血缘关系,那是天定的,断不了。今天我就给您立个字据,按上手印,将来要是我有能力了,却没帮衬到小弟,您随时拿着这字据来找我算账。”

梁广川听了女儿这番话,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梁素梅也是干脆利落,拿起笔唰唰几下写好承诺书,按上手印,往梁广川手里一递。梁广川接过一看,满意的点点头,说到底,他小儿子的未来,比啥都重要。梁素梅这一招,算是掐准了梁广川的心窝子,硬是让他心甘情愿的在那断绝关系的文书上也按了个手印。

临出门前,梁素梅顺手捞起盆里两条拾掇干净的鱼,往篮子里一装,递给梁广川:“爸,这两条鱼带回去给小妈炖汤补补,好给咱家添个大胖小子。”

梁广川瞅瞅罗金秋,心里头对自己出轨的事还是过意不去,觉得拿她东西就像矮人一头似的。“收着吧,以后有啥好吃的,小梅有空了就给你们送。”罗金秋的语气比刚才暖和多了,轻声细语的。

梁广川心里那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从今往后,他和罗金秋算是桥归桥路归路,跟家里的小媳妇也能心安理得地过日子了。没想到,签了一份断亲协议,自己反倒轻松不少。

梁广川提着鱼往外走,宋雅芝见了忙凑上来想接篮子,“大哥,大嫂这是同意跟咱回家了?”梁广川没理她那套,紧紧攥着篮子,自顾自地继续走。

罗金秋和梁广川各自留了一份断亲协议,第三份交给了大队长。

梁素梅在大队长面前,解开一个纸包,里头是晒得红通通的小河虾,还有炸得酥脆的泥鳅,“大队长,这些您拿去下酒,我们家这点事儿,让您费心了。”

大队长乐开了花,连声道谢,又说:“你爸妈这事儿啊,村里人都惦记着,现在好了,各走各的路,都好好过日子吧。我这就回大队,用大喇叭广播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