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武道侠心 > 第68章 华山之上

武道侠心 第68章 华山之上

作者:夜明珖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10-30 19:54:11

半个月过去......

夜凌空在华山顶上,一边跟穆人清学习华山武学,一边带着袁承志参悟《金蛇秘笈》,而他展露的武学天赋令人震惊不已,到后来,就连木桑道人都忍不住把自家的武功传给了他。

除了华山剑法,有碍于门规,穆人清没有传下,其所学的伏虎掌、劈石拳、破玉拳、混元掌、铁指诀,统统毫不保留。

这一点就连木桑道人看了都大为诧异。

不过,其很快就了解了。

数日旁观下来,夜凌空对任何武学都是一看就会,一学就精,不出数日便把这些武功学了个精熟。如此天赋异禀,哪怕不是自家弟子,想必也能把自家武学发扬光大、名留后世,这教人如何能够抵挡?只是木桑到人碍于面子,不知该从何开口。

好在没过几天,机会来了......

某天中午,袁承志给哑仆烧饭打下手,其手痒难耐,便拉着夜凌空下了一盘棋。

木桑道人外号‘千变万劫’。

他年轻之时,因轻功卓绝,身法变幻无穷,江湖上送他个外号,叫做‘千变万化草上飞’。

后来他耽于下棋。

围棋之道,讲究“打劫”,无数变化俱从打劫而生。木桑武功甚高,自己倒以为平平无奇,棋艺不过中上,却是自负得紧,竟自行改了外号,叫做‘千变万劫棋国手’。旁人碍于他的面子,不便挑破,可是又知他棋艺和‘国手’之境实在相去太远,于是折衷而简化之,称之为'千变万劫'。

其实,这四字还是恭维他武功千变万化,杀得敌人'万劫不复',但如有人当面如此解释,木桑势必大为生气,定要对方承认这外号是就他棋艺而言,才肯罢休。

木桑道人在武功上实有独得之秘,但他从不收徒,可来华山避居后,因熬不过棋瘾,便让袁承志和他对弈两盘棋。

下棋讲究博彩。

每次对弈,木桑让袁承志三子,自己赢了,那就是陪师伯消遣,算袁承志的孝心。要是对方赢得一局,自己就教他一招轻功,连赢两局,轻功之外再教一招暗器。

如此那便是彩头了。

此后练武弈棋,忽忽数年,木桑已把轻功和暗器的要诀倾囊以授。可随着袁承志棋艺日进,木桑和他下棋,反要饶上二子,且故意相让之迹,也越来越难遮掩。

因此,这棋下的也愈加兴味索然。

正愁此事。

想不到,又来了一只萌新,这天拉着夜凌空下了一盘,在棋盘上一扫颓势,大杀四方,顿时喜出望外。本来,木桑道人还自觉这“千变万劫棋国手”的七字外号,早已居之有愧,明明觉得袁承志的棋艺也是平平,可是自己不知怎的,却偏偏下他不过,只怕自己的棋艺并不如何高明,也是有的,但说自己棋艺不高,却又决无是理。

可跟夜凌空一番棋下下来,瞬间老树逢春,踌躇满志,堂堂一代“国手”又活出了第二世。

没听这小子都给称呼咱为“棋手战鹰”吗?

只不过木桑道人还是更加喜欢自己那个“千变万劫”的称号。

短短功夫,木桑道人又锁定了胜利。

虽说教这小子借着开饭由头,逃了这一局,但懂点围棋的都知道,刚才那局势,分明是优势在我。

想到这里,木桑道人不禁轻哼起来。

看吧,不是老夫水平不够,而是承志这小子是围棋界百年难遇的奇才,自己输给他不是很正常?

这样一想,其内心顿时大为可惜。

可惜袁承志误入歧途,一心武道,要是从小给他好好调教,少说也是个一代棋圣。

说来也奇。

对面,对面这小子,武功天赋高的出奇,但下棋天赋却是一般,那副抓耳挠头的样子,偶尔下急了还要悔棋的样子,实在令木桑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然而木桑到人却是不知道,坐在对面的根本不是什么萌新,尽管也谈不上是“年轻八冠王”之类,可也绝非等闲,只是他从小就在家陪着一众丫鬟下棋,早就把演技磨炼的出神入化,就算他故意想让棋子,以木桑的水平也决计看不出来。

不是夜凌空棋艺太高超,实在是木桑道人棋力太一般,大概也就“战老”的水平吧。

过了数日,夜凌空棋力渐“进”,偶尔在木桑道人“让”一子的情况下,也能赢下两局,跟着他学习轻功、暗器手法。

说来,木桑道人的轻功、暗器功夫,大体上和夜凌空学过的有不少相通之处,特别是他的独门轻功‘神行百变’,虽也有内功催动之法,但精髓却在外家之道,哪怕配合内家‘神行法’,也是顶级的轻功绝学,这跟马祥麟传授的‘灵鹫扶摇功’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前者更注重身法变幻,而后者注重跋涉追赶。

而木桑道人的暗器手法也十分精妙,其以棋子为暗器,夜凌空将这门功夫称做'万劫飞棋',手法上跟他手打飞石的技巧亦是大同小异,但‘朱雀飞石’更追求发劲力度,而‘万劫飞棋’却更注重技巧,二者一刚一柔,也形成互补。

不及半月,夜凌空就把木桑道人的武功学完。

当初,就连袁承志也用了大半年,差不多才把这些功夫学完,倒不是夜凌空不装了,而是他每次一学就精的天赋实在令人惊艳不已,终于在有一天饭后,木桑道人约他出来,把毕生所学一股脑传授给了他。

除此之外,就是跟袁承志一同参悟《金蛇秘笈》,上面载有一代怪侠“金蛇郎君”夏雪宜的绝世武功。

夏雪宜性情古怪,为人阴狠,武功便正如其人般诡异难测。

而《金蛇秘笈》上的武学自是招式诡异,变幻莫测,令人无法捉摸。起初,跟华山、木桑所授的功夫还算大庭相径,可翻过几页,秘笈所载武功已与夜、袁二人所学全然不同,不但与华山派武功无丝毫共通之处,而且也未听说过有哪家功夫是这般,那也并非仅是别有蹊径而已,直是异想天开,往往与武学要旨背道而驰,却也自具克敌制胜之妙。

二人皆是一艺通百艺通,武学上既已有颇深造诣,再学旁门自是一点即会。秘笈中所载武功奇想怪着,纷至叠来,一学之下,再也不能自休,当下不由自主的照着秘笈一路练将下去。

特别是夜凌空,他对这门武学的理解教袁承志大为钦佩,偶尔从其口中蹦出的诸如“仿生学原理”、“几何定理”,虽听的众人一愣一愣,可随着他拿着树枝在地上作图解释,就连穆人清、木桑道人这二位武林前辈听后都惊叹不已。

又练了十几日后,再遇难关。

秘笈中要法关窍,记载详明,但根基所在的姿势却无图形,诀要甚是简略,不知招式,还是夜凌空提醒到,金蛇郎君埋骨的洞中壁上的图形与此有关,袁承志才忽然想起这事。来到那处绝壁,从洞口到洞窟里还有穿过一条甬道,幸好当年袁承志进去后,带着锄头工具,把洞口拆大,二人举着火把往壁上照去,很快把上面的图形招式记熟,出去前又拔出金蛇剑。

金蛇剑外形奇特,整柄剑就如是一条蛇盘曲而成,蛇尾勾成剑柄,蛇头则是剑尖,蛇舌伸出分叉,是以剑尖竟有两叉。那剑金光灿烂,握在手中甚是沉重,却是黄金混和了其他五金所铸,剑身上一道血痕,发出碧油油的暗光,极是诡异。

但就是这样的怪剑,却是一把锋锐绝伦、削铁如泥的神兵利器。

其剑尖两叉既可攒刺,亦可勾锁敌人兵刃,倒拖斜戳,皆可伤敌,比之寻常长剑增添了不少用法。《金蛇秘笈》上有一门‘金蛇剑法’,招式极为诡异,单只看秘笈,其中颇多招式甚不可解,但配合此剑,尽成厉害招数。

回去后,二人细细琢磨,照图试练,将所有功诀法门实已全部熟读领会,更无遗漏。

不过读到最后三页,只见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口诀,参照前面所载,有些地方变化精奥,颇增妙悟,但一大半却全不可解。

夜凌空知道这一来是缺少了最重要的“武功决要”,其二便是后面记载的主要是‘温家五行阵’的破解之法,未对上该阵前,自然有许多地方会令人不解,他把此事告诉了袁承志,又叫来众人,当面烧毁秘笈,从中取出两张纸笺。

“夜大哥,这是?”这段时日,袁承志早已被夜凌空的才情、思想所折服,早就改了对他的称呼,平时以兄弟相称。

夜凌空道:“你猜的没错,这就是建文帝的宝藏图。”

说完,就当一块破布似的扔了过去。

那两张纸笺,一张纸上写着:“重宝之图”四字,旁边画了一幅地图,又有许多记号。图后写着两行字:“得宝之人,务请赴浙江衢州石梁,寻访女子温仪,赠以黄金十万两。”

袁承志道:“这话口气好大!”

不过想想此物来历,却也理所应当,仔细看去,只见笺末又有两行小字:“此时纵聚天下珍宝,亦焉得以易半日聚首?重财宝而轻别离,愚之极矣,悔甚恨甚!”

在座众人早已从夜凌空口中得知金蛇郎君生平,看到这话,不禁唏嘘感慨。

孙仲君喃喃自语:“金蛇郎君,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何他能对对温仪那般痴情,却又对何红药那么心狠......”

众人纷纷叹息。

夜凌空道:“夏雪宜固然心狠手辣,可也不失为一个痴情人,他有负于何红药是真,对温仪至死不渝也是真,此中恩怨情仇,是非对错,实非我等外人可以妄加评判。”

只能说,自古多情空余恨......

孙仲君内心思绪万千,不禁朝心上人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