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21章 这钱我替他出了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21章 这钱我替他出了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21章 这钱我替他出了

“嘿嘿,这不是知道你萧主簿今日在此处记帐嘛,我的这份就不用记了。”刘邦朝萧何眨眨眼,狡黠一笑。

“那也不能如此...”萧何还想继续说话,没想到又有一个身影站到了他的面前。

“这钱我替他出了。”

易承站在萧何面前,先是潇洒地甩下一句话,而后转过头似笑非笑地看向刘邦和樊哙。

易承身后跟着的铁冲,将自己怀中抱着的一个木箱打开放在了萧何旁边的案几上,打开木箱,里面果真放着满满的五吊钱和一些碎银子。

萧何看了看那一堆钱,张了张嘴巴,却说不出话来。

刘邦也有些惊讶“陶兄弟大可不必。”

此时有人贺万钱的消息也传到了县衙里,一时间惊动了所有人,本地富商大户最多也只是贺千钱,一次贺万钱,那可真是大手笔。

陈县令和吕公急忙从内堂里赶到了大门口,正好遇到刘邦易承等四人,

刚才那一声贺万钱太过离奇,陈县令和吕公都出来看是什么人有如此财力。

“哪位是泗水亭亭长刘邦?”陈县令穿着一身浅绿色的儒袍官服,一眼望见纳桌上那满满一箱子的铜钱,于是便笑眯眯地朝易承等人问道。

萧何赶忙站起身,指了指刘邦道:“这位便是。”

陈县令的一张老脸顿时如菊花绽放,一边笑一边上来拱手行礼道:“哎呀,久仰久仰,今日客多,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还请内堂上座。”

萧何看陈县令发话,赶忙指着刘邦身边其他三人道:“这三位是随刘邦一同前来的朋友。”

和一万枚铜钱比起来,多几个人上座吃饭那都不叫事,陈县令也是满脸笑容地邀请易承三人一同上座。

走进县衙,易承发现里面的摆设那跟外面就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圆桌都是红色漆木的,客人们坐的也不是蒲团,而是一种类似圆板凳的木墩,此时这里也坐着不少人,还有一人认识刘邦的,还坐在位子上喊刘季,又惹得一阵寒暄,穿过堂下,众人这才进了府衙内堂。

内堂里只有三桌饭,此时也坐了不少人,这里比外面更奢华一些,不仅有一旁扇扇子的婢女,还点上了驱蚊醒神的檀香。

易承等人落座,易承很自然地坐在了刘邦旁边的下首位。

“陶兄弟,本来这饭可是不用花钱的,你这付了一万钱,可亏了呐。”刘邦坐在席上,小声地朝旁边坐着的易承说道。

“无妨无妨,一点小钱罢了。”易承潇洒地摆摆手,真好,今天算是被他装到了。

刘邦没有说话,看得出,他的内心并不太平静,把十吊钱说成小钱的,那得是什么程度的富家子弟,一时间他对易承更加好奇。

陈县令出去和萧何等人核对了一下来客的名单,发现人基本都到齐了,这才回到厅堂上,朝众人拱手道:“感谢诸位亲朋好友前来捧场,今日邀请诸位前来,一是给吕公做接风宴,二是庆祝吕公乔迁之喜,吕公家中商户众多,有冶铁,印刷,造纸等产业,日后吕公一家将在我沛县落户,大家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

“多谢老友抬爱,今日能与众诸公宴饮,实乃幸事,请诸公随意享用,莫要客气。”站在一旁穿着一身灰色儒服,胡子花白,身材消瘦的吕公也跟着给众人做了一揖,众人也是纷纷回礼。

礼仪做完了,那就开始吃饭,一道道饭菜被端了上来,有鱼有肉的,还挺有后世摆宴席的风格,看样子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宴席文化,从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

樊哙果然是个猛士,吃饭用狼吞虎咽形容毫不过分,两口一个馒头,一口一个鸡腿,猪腿上来,他一个人就给干掉一大半,那张嘴犹如貔貅,只要是他视野范围内的肉菜,全都是他的目标。

“樊哙兄弟,一直都这么能吃吗?”易承看着樊哙一刻不停地吃饭,小声地问刘邦。

刘邦嘴里也塞着肉,吃相比樊哙也只是稍微好一点,“唔...为了这一顿,我们可是三天没怎么好好吃...了。”因为嘴巴塞的太满,刘邦说话也听不清,易承只好苦笑着摇摇头,也夹起桌上的菜品尝。

一顿饭吃的很快,半个时辰之后,菜上完了,桌上的菜也被吃的一干二净,这古人可比后世节俭的多,连一些菜盘上残留的汤汁,都被樊哙等人给解决,那些餐盘看着竟然还挺光洁,竟同新的一般。

酒足饭饱,打着饱嗝,众人便一一和县令吕公作别。

樊哙撑的人都走不动了,坐在木墩上不停的打饱嗝,刘邦也一样,也在打饱嗝,铁冲也在打饱嗝,这沛县饭菜的口味还挺对他的胃口,他也吃了不少。

只有易承吃的不多,享受过后世美食轰炸的易承,对这个时代的美食很有抵抗力,除非是那种纯天然的美味,才能入他的眼,像这种人工烹饪的菜品,他向来兴趣缺缺。

胡子花白的吕公走到易承他们这一桌前,又劝了两杯酒,见众人喝不下去了,这才凑到刘邦身旁道:“老夫看你这面相可不得了,日后乃是大富大贵之相,可有生辰八字告与老夫,老夫来给你算上一算。”

刘邦已经有点飘了,咧嘴笑道:“吕老太公还会算命?”

“老夫研究周易三十载,多少还能看些。”

“哈哈,那还请老先生给我测上一测,我生辰八字乃是乙戊辛丙巳寅卯申。”

吕公招来婢女拿来了纸墨毛笔,很认真地把刘邦说的八字记了下来,而后又取来了一本纸质的书籍,面色凝重的算了起来。

半晌之后,吕公皱着的眉头舒缓开来。

“大瑞之命呐,大瑞之命呐。”吕公连续赞叹了两声。

“哦?怎么说?”刘邦凑上去看吕公在一张纸上鬼画符一般的文字,好奇地问道。

“乙戊为坤造官神肩,辛丙为瑞相,巳蛇合到申位而穿之,子丑寅卯互为对,其命乃是大瑞之命也。”吕公看刘邦的眼神似乎都在放光。

刘邦倒是不以为然,仍是一副嘻嘻哈哈的样子,他身旁的其他人也都礼貌的笑笑,似乎谁也没把吕公的这番话当回事。

易承本来也没当回事,本来,算命嘛,都是封建迷信,可当他听到吕公所说巳蛇合到申位而穿之时,忽然想起后世沛公斩白蛇的故事,不自觉地打了个冷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