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66章 鄙人不善于写诗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6章 鄙人不善于写诗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3:00:23

第66章 鄙人不善于写诗

第66章 鄙人不善于写诗

燕京大学,女生宿舍楼下。

白若雪抱着帮人帮到底的原则,帮方红提着小行李,领她去苏雅所在的寝室。

“你在这里等一下,我把东西拿给小雅。”

“行,姐。”

方言守着自行车,跟唐胜男面对面站着。

你看我,我看你,尴尬地干等了一会儿,方红和白若雪终于下来,却不见苏雅的身影。

“姐,苏雅呢?”

“小雅她不在,她室友说去未名湖了。”

正当姐弟两人交流时,白若雪一副出乎意料道:“真没有想到伱们找的竟然是苏雅。”

“还有这篇!”

“岩子,谢缅是谁?”

“《四月的黄昏》,我读不懂,《双桅船》,我也读不懂,我们当中有很多人都看不懂了!”

“读不懂就说成是‘朦胧诗’,那要不要把能读懂的诗,叫作明朗诗,或者透明诗!”

文学社里,有支持朦胧诗的,也有不支持的,立刻站了出来,予以回击:

“让人看不懂的诗,也配叫诗吗?”

“……”

方言嘴角微微上扬。

方红侧目而视。

就见上面写着一个醒目的标题:

“你们看谢缅老师是怎么说的。”

才一个多月,就已经是中文系的才女!

“你怎么会这么了解,你也是燕大的学生吗?”白若雪和唐胜男互看一眼。

方言第一次认真地打量她。

未名湖面,波光粼粼,岸边的草坪上坐满了燕大学子,人头攒动,围坐了一圈又一圈。

方言其实想说不用,不知道女生宿舍的位置,但未名湖这种标志性地点,还是知道的。

白若雪介绍道:“每个礼拜天,文学社都会在未名湖这里举办讨论会。”

“看看这份报纸!看看谢缅老师在上面写的文章!这篇《在新的崛起面前》!”

“才女?”

白若雪和唐胜男互看一眼,“你们应该不知道未名湖怎么走吧,要不我们带你们去?”

此话一出,围坐的人一个个热血沸腾。

“可是最新一期的《诗刊》,发表了这个。”人堆里突然站出一个人,双手摊开杂志。

不过盛情难却,于是一路跟随。

“越来越多的‘背离’诗歌传统的迹象的出现,迫使我们作出切乎实际的判断和抉择,我们不必为此不安,我们应当学会适应这一状况,并把它引向促进新诗健康发展的路上去。”

方红连声道谢。

又走出一个人,手里也拿着一本《诗刊》,熟练地一翻,翻到标题写着《为什么写人们看不懂的诗》的文章,大声念了起来:

“为什么要把朦胧诗写得这么晦涩?”

接着,指向站在人群正中央的男人,“他叫‘骆一鹤’,文学社诗歌组的组长……”

“听你的意思,你和苏雅认识?”

“那真的是太谢谢你了。”

“骆学长说得对!”

“谢缅老师是支持朦胧诗的,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是支持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诗的!”

“他们都是五四文学社的成员。”

“严格的讲,不算太熟。”

骆一鹤牙抬高嗓门,立刻反驳。

“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白若雪直说,苏雅在燕大称得上小有名气,毕竟,整个学校都很难找到几个像她这样,在《诗刊》、《诗探索》、《今天》发表了自己的诗,更何况,还是在进入燕大之前。

《令人气闷的“朦胧”》。

“批评,甚至否定朦胧诗价值的,都是一些思想古板僵化的活化石,不肯接受新诗!”

方言眯了眯眼,新诗的代表人物,也是海子的伯乐,就见他此时挥舞手臂,情绪激动:

“同学们!同学们!”

方言淡然一笑,当初为了给苏雅的诗找出路,自己可是特意请教了李悦,能不知道嘛!

骆一鹤大声地念着报纸上的内容。

方言脱口而出,燕京大学诗歌中心的副主任,《诗探索》的创刊人,诗歌界的大拿。

“读不懂是你自己的问题,你不懂,你儿子懂,你儿子不懂,你孙子懂……”

(ps:这话是舒亭说的)

顷刻间,划分两派,争论不休。

“岩子,他们到底在争什么?”

方红迷惑道:“我都被吵糊涂了。”

“姐。”

方言解释说四月份,在桂西南宁举办了全国当代诗歌讨论会,在会上批评了朦胧诗,对年轻诗人的诗作读得懂与读不懂爆发了争论。

“你从哪里知道这些?”

白若雪和唐胜男惊讶地看向他。

“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方言嘴角微微上扬。

“都别吵了!!”

就在此时,突然爆发出苏雅的声音。

方言望去,就见她高举本杂志,“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而是我们的《未名湖》马上要停刊了,当务之急,是我们要把这最后一期做好,给整个杂志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是啊,《未名湖》要停刊了。”

“以后就再也没有《未名湖》。”

本来针锋相对的两拨人,瞬间像枯萎的花一样蔫了,一个个垂头丧气,眼神失落。

“《未名湖》是什么杂志?”

方言转头看向白若雪。

“是我们燕大的内部诗刊。”

白若雪介绍说《未名湖》的编辑部就是五四文学社,79年创刊,到目前为止出了3期。

创刊的时候,谢缅特意撰写了《充满希望的〈未名湖〉——贺〈未明湖〉创刊》,更难能可贵的是,沈雁氷亲自给《未名湖》题写刊名。

老师题的字!

方言大为意外,“那为什么要停刊?”

白若雪回答说,朦胧诗受到了主流的巨大压力,虽然谢缅等人为朦胧诗辩护,但声量微乎其微,再加上发表朦胧诗的,大部分都是民刊,或者校园诗刊,都算是不合规的刊物。

除了《未名湖》,《今天》、《探索》、《启蒙》、《沃土》等这些民刊,也一样要停刊。

“是这样啊。”

方言并不感到意外。

就在此时,苏雅注意到他们的身影,又惊又喜,“红姐!岩……”想到这种公开场合叫小名不合适,于是立马改口道:“方言!”

顷刻间,在场人顺着苏雅的目光望去。

“方言?哪个方言?”

“是写《牧马人》、《暗战》的那个方言?”

“什么,方言来了!在哪呢!在哪呢!”

“不会吧?他会是那个‘方言’?不会吧?”

“………”

质疑、激动、惊讶,各种情绪蔓延在人群当中,一个个紧紧地盯着朝他们走来的方言。

“我来给你们介绍,这是我发小。”

苏雅笑道:“现在在《燕京文学》当编辑,而且,就如大家想的那样,确实就是《牧马人》、《暗战》的作者,方言,如假包换!”

“啊!”

顿时,全场一片哗然。

白若雪惊得张了张嘴,盯着方言看。

“可恶!太可恶了!”

唐胜男不笑反怒,“他真的是太可恶了。”

“为什么这么说?”白若雪疑惑道。

“他明明就是方言,为什么骗我们说他不是!”唐胜男气道:“枉我们这么好心带他……”

“他处理的没错啊。”

白若雪沉吟了会儿,“如果他当时坚持说自己就是作家‘方言’,你信吗?”

“我……我……我不信。”

唐胜男抿了抿嘴。

“你不信,我也不信,看吧,是我们自己不相信,与其跟我们争个谁对谁错,干脆就不争了,你看路上多和谐啊,大家有说有笑。”

白若雪拉着她,往人群前排挤。

就见方言被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地抛出问题,比如支不支持朦胧诗,诗歌到底要不要读懂,对朦胧诗是一个什么看法,等等。

“咳咳,各位同学!”

众目睽睽下,方言毫不怯场。

“我个人是支持诗歌朝多元化发展!”

“我们华夏诗歌体裁太多了,诗经体、楚辞、汉赋、绝句、律诗,律诗里又分了五律、七律,更别提各种词牌名的宋词了。”

“所以,为什么不能多种诗体共存呢?”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情绪激动起来。

“不是我们不想共存,是他们不让!”

“没错,他们觉得朦胧诗晦涩难懂。”

“说我们是误入歧途,走上危险道路!”

“………”

骆一鹤抬手往下压,示意众人安静,接着看向方言,“方老师,你对朦胧诗怎么看?”

“一时不习惯的东西,未必就是坏东西。”

“一时读不懂的诗,也未必是坏诗。”

“但我不赞成把诗写得故意不让人读懂,我也不赞成把一些低俗庸俗的诗,非要说成高雅,就好像非要把屎尿屁,说成是花一样。”

“那可就是扔到茅坑边上,离死(屎)不远。”

方言嘴角上扬,“说的可能粗俗了点,大家不要介意。”

“哈哈哈!”

笑声响起,焦灼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下来。

“我的老师跟我说过,文学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是硬道理。”

方言反问道:“朦胧诗,你们喜欢嘛?”

“喜欢!”

大部分人几乎异口同声地高呼。

方言人认真道:“这不结了嘛!只要是被大众喜欢的,就会爆发无穷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被大众不喜的,哪怕捧到天上,最后也一定会摔进茅坑里,与屎为伍,臭不可闻!”

“啪。”

“啪啪啪。”

伴随着苏雅率先拍手,众人也跟着鼓掌。

骆一鹤拍得最起劲,满脸通红,“我知道这么说会有些冒昧,但我还是想说,方老师能不能给我们这期的《未名湖》,写个作品?”

“我不擅长写朦胧诗。”

方言谨记李悦的话,委婉地拒绝。

“不一定非要是朦胧诗,什么都可以。”

骆一鹤苦苦请求道:“拜托了,方老师,这是最后一期,我们希望把它办好,给这本雁氷先生寄予厚望的杂志,画上个圆满的句号。”

嘚!

老师开个头,弟子了个结。

方言听到“雁氷先生”,再看到四周燕大学生眼巴巴渴求的眼神,不禁叹了口气。

既然你们这么诚心诚意地求我了,

看来我不得不大发慈悲地出手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