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257章 你这么能忍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257章 你这么能忍

作者:木屋城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6:27

第257章 你这么能忍

第257章 你这么能忍

就在大汉皇帝退兵后,忙着封禅、寻仙,以及试探自己七哥的时候,那一段时间,草原上也有一系列变化。

变化同样源于退兵后。

汉军退,匈奴部落归,这已经是老传统了。

乍闻之下。

此举,可用两个字概括——

吞并!

汉军退了,草原上的厮杀,却更加剧烈了。

与此同时,句黎湖也很愤怒,但当他听闻自己兄长与左贤王矛盾升级,句黎湖做出了一个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他不仅压下了愤怒,还要低头……

“尊敬的皇帝陛下,大单于深深怀念汉人与匈奴人当年的友谊,请求和亲,愿意自请为婿,尊天子为长者。”

宣室殿内。

匈奴使者,右大都尉呼隗,诚恳拜道。

此刻宣室殿内,上至三公,下至千石,文武百官皆在。

与当年伊稚斜遣使南下请求和亲的待遇截然不同,皇帝没有跟公卿随便议议,就甩手拒绝,反倒跟文景两帝时期一般,每当匈奴遣使南下,便拿出十二分的重视对待。

那时节。

汉庭重视,是因为不得不如此,匈奴要和亲、要皇室送公主,朝廷就必须要答应。

可今天,攻守早已易形!

“汉人与匈奴人的友谊?”刘彻在御阶上抱胸踱步,笑意盈盈,他瞥向台下的使者呼隗。

“是我大汉饱受欺凌的友谊?还是近些年朕派兵北伐,让你们匈奴人伤筋动骨的友谊?”

话音落下。

殿内一众文武纷纷冷眼去瞧呼隗。

在如今这等形势,右大都尉呼隗能被句黎湖派来充当使臣,必有其城府。

听了皇帝明显挑刺的言语,呼隗只是脸皮动了动,旋即面色如常道:“两国相邻,难免有些摩擦误会。”

“大单于心胸广阔,遂遣我来与汉庭重归于好,皇帝陛下亦是王者,想必胸中自有一番气度。”

“往日种种,谈之无用,皇帝陛下若能嫁一公主为我主阏氏,将来种种,大有可为。”

恩……

如果放在几位先帝时期,这个‘大有可为’,就是匈奴不会南下劫掠,相当于用公主换和平。

而现在嘛。

呼隗口中的‘大有可为’,便倾向于结盟、合作,暗示的很明显,信号皇帝收到了。

他煞有其事的点点头,先夸了一句,“你们大单于是个人物,能忍,够狠,有成大事的底子。”

夸的有些**,但呼隗丝毫不介意,脸上反而显出喜色,“所以……”

“所以朕答应和亲!”

皇帝此言一出,朝臣中传出些许嗡嗡声,不过也仅此而已了,天子是何脾性,大臣们还是了解的。

果然。

呼隗脸上的喜色愈发浓烈,正要谢恩之际——

“不过呢。”刘彻略微有些歉意的看向他,叹了口气,“朕没有公主可嫁的,找一个宗室翁主假扮,朕也嫌麻烦,这样,朕赐给你们大单于一个宫女。”

“让她做阏氏,如何?”

呼隗笑意尽收,一时间脸色忽青忽白,神情阴郁。

“哈!”

“哈哈哈哈!”

不知哪个大嗓门的先笑了一声,紧接着,整个宣室殿内的百官就跟着笑,哄堂大笑。

天子果然还是那个天子,服软是不可能服软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刘彻盯着呼隗,冷笑阵阵,皇帝分毫不掩饰,明晃晃的告诉你,朕就是在羞辱你,你奈我何?

右大都尉呼隗奈何不了任何人,唯有眼皮低垂,以掩饰目光中的愤慨与戾气。

深吸一口气。

呼隗压下胸中的翻江倒海,再抬起头时,他脸上便只剩下忍辱负重般的生硬,高声道:

“皇帝陛下赏赐的宫女,必然非同凡响,既然陛下愿意赐,我们大单于就愿意娶!”

“绝无二话!”

闻言,殿内肆意的笑声为之一顿,先前笑的最大声的李广,捋着胡须,觑眼去看殿中那个身材矮小的匈奴使臣。

就连一直旁观的刘据,也微微侧目。

“好!”

皇帝此刻也收了笑意,点向呼隗,“朕就说你们大单于够狠,能忍,没让朕失望!”

区区一个使臣,还不能自作主张,尤其是涉及屈辱性的条约,呼隗敢应得这么干脆,事先必然得了大单于首肯。

事实也的确如此。

为达目的,句黎湖不介意向汉庭低头……

刘彻也不介意。

他能看出北边那位狼崽子的意图,可你想利用我,我何尝不想利用你,至于谁能笑到最后,且看手段吧。

当下,你把头伸过来了,那刘彻也就不客气了。

“匈奴单于能屈能伸,殊为不易。”这时,大将军卫青出列,替皇帝说了些不便直言的场面话:

“正如使臣先前所说,我大汉天子所赐,即便是位宫女,依然不同凡俗,添为单于阏氏,甚是合理。”

卫青此时开口,就是在替皇帝拍板前做铺垫了,这份羞辱,大汉君臣给了,匈奴使臣也准备咬牙吞了。

很好,大家都很满意。

不过。

就在皇帝要顺着大将军的口风说下去时,御阶旁冷不丁插进来一嘴。

“孤有一事不明,以往匈奴强,和亲是大汉送公主去草原,现在大汉强,为何不是匈奴送公主来长安?”

“即便一个宫女,那也是大汉的宫女,相比于赐予匈奴人,不如让匈奴上贡一个公主来,添为宫中姬妾。”

“反正都是和亲嘛。”

右大都尉呼隗听得懂汉话,也会说,作为出使的使臣,他甚至做过一番背调,清楚刚刚开口的人是谁。

大汉太子!

‘你既然这么能忍,那要不……’

‘再多忍忍?’

看到刘据笑容的一瞬间,呼隗差点没忍住,脸颊抽搐,眼中闪过凶厉之色,但在显露之前,他立即低头移开视线。

一向嚣张惯了的匈奴人,在忍气吞声方面显然差些火候,不过没关系,以后大汉会给他们很多锻炼的机会……

两人眼神交错时,说起来长,实际不过几息之间。

收回视线。

刘据看向主位,拱手道:“父皇,以往大汉和亲,不仅送公主,还要赠送许多财物给匈奴。”

“如若匈奴给大汉送公主,按照规矩,他们也应当进贡财物,如此一来,既补一补国库财政,也能坐实:尊天子为长者。”

“一举两得!”

他这头朗声说完,大殿内可就落针可闻了,确切来讲,是从刘据说出那句‘由匈奴上贡公主,添为姬妾’时。

在场众人已经愕然无语,皇帝也不例外。

让匈奴上贡公主为姬妾,在刘据看来,是羞辱对方,在使者呼隗听来,更是屈辱!

想他们大匈奴,纵横草原以来,西驱月氏、乌孙,控西域诸国,曾经还东制乌桓、鲜卑。

一百多年的辉煌。

从来都是他部送女子给匈奴王庭,何曾有过匈奴王族送女人给他部?

提出者与被动接受者,都认为是羞辱,但宣室殿内的旁听者与龙榻上的决策者,却另有一套看法。

只见。

太学博士徐偃,猛然站出,大声喝道:“蛮夷之女,岂能入汉家宫闱!”

好家伙,一声喝出,让听得懂汉话的右大都尉呼隗,眼皮狂跳,胸中的怒火极近喷涌而出!

但他这终究是无能狂怒,连显露都不敢。

“蛮夷!”

“断然不可!”

“万万不可,绝对不行!”

刘据的一番话,愣是惹出了群情激奋,这场风波完全就是对事不对人了。

汉家皇室,纳一个匈奴女子,即便为妾,士大夫也是断然不能接受的,原因很简单——

血统论。

身为中原礼仪之邦,看待周边四方,是带着绝对优越、高人一等的心思,去鄙夷他们的。

在现如今的大汉朝,此类观念尤为严重。

倒不是说跟随刘彻打打打,打完一圈刚猛后,臣子才有的这个观念,此类观念,早已有之!

而且时间越往前推,越严重。

反倒是后世,经过多次……民族大融合,血统、地缘歧视,才没有像如今这般极端。

就比如刘据提出的:异族上贡女子,添入汉家宫室。

唐朝时。

唐玄宗李隆基便有一位妃子,叫做:曹野那姬,还为唐玄宗生下一个公主。

曹野那姬,出身昭武九姓。

别看昭武、昭武,很像一个汉家名字,实则不然,唐朝时期的‘昭武’两字来源,源自河西走廊的一座城。

昭武城。

而这座城池,还有一个名字:浑邪王城!

没错,就是霍去病曾经去光顾过的那座城池,此城是月氏人修建,匈奴人将月氏人赶走后霸占。

而背井离乡的月氏人,为了纪念故土,皆氏昭武,方才形成了唐朝时期,定居中亚的昭武九姓。

简而言之。

唐玄宗纳了一个月氏人为妃子……

唐朝有此类按例,明朝也有,朱元璋收高丽韩妃,生下含山公主。

若从刘据的角度去看,由匈奴上贡女子,纳入宫中,是既得名、又得利的好事情。

纵然不知李隆基、朱元璋的例子,仔细想想,也并非不能接受。

然而。

大汉的臣子们,真接受不了!

东方朔、王衡等人在迟疑,路博德、李敢等人在错愕,皇帝在拧眉,一群博士、大夫在疯狂反对。

那人不是太子党,而是帝党。

“陛下,臣以为太子之策可行!”大司农桑弘羊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他绷紧脸颊,大声道。

很显然。

桑弘羊在内心深处,也排斥匈奴女入宫闱,他认为自己做得不对,还十分清楚,自己站出来会面临什么……

“桑弘羊!”

不出所料的,反应最激烈的博士徐偃直呼其名,怒斥道:“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老夫羞与你同殿为臣!”

徐偃打头,一众老学究紧随其后,唾沫星子四溅,一向以吵架著称的车骑将军李广,此刻见了这阵仗,都想退避三舍。

只是。

“臣以为,太子计策可行,匈奴女子虽粗鄙,但收入宫中让其做一姬妾,也是可行的。”

“可行你*****!”

有臣子失了体面,破口大骂,有某位骂街将军的三分火力了……

众人怒目而视,桑弘羊却无动于衷。

说实话。

作为方略的提出者,刘据都有些诧异,东方朔等人更诧异,心说:‘我们还没力挺太子,你桑弘羊就冲锋陷阵?’

‘是来砸饭碗的,还是你也要投效太子宫?’

都不是。

桑弘羊的出发点非常简单直接,太子有一句话说到了这位大司农的心坎上:

匈奴人上贡公主,也应当进贡财物,如此一来,可补一补国库财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