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249章 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清

第249章 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清

“完了,城外起码有数万人!”

“先零、封养、牢姐三部合兵,实际六万,号称十万。”

“什么!?”

城头上,枹罕县令面色惨白,透过城垛看着下方密密麻麻的人影,嘴唇止不住的哆嗦。

“城内仅有两千守军,如何…如何守得住?”

“金郎君,你……”

“唉!”

县令本想呵斥一旁的少年人,可听闻对方和太子宫有些关联,话到嘴边又收回去,只一个劲惶急道:

“这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别慌。”背靠墙垛坐着的金伦咬牙笑道,后背中了一箭的他失血过多,此刻脸色有些苍白,笑起来颇显邪异。

“慌也没用。”

“话说,李县令你子嗣家眷没在城中吧?”

神色慌乱的李姓县令闻声,低下头来,“并不在,怎么了?”

金伦龇牙咧嘴道:“那赶巧,即便羌人破了城,你死后朝廷也必然恩荫你的子嗣,惠及家族,死得不冤呀。”

看着他强忍疼痛的样子,还有那面无血色的脸颊,县令凝声道:“城破后我多半会死,就是不知道你这个贵人死在我辖区,会不会连累我的子嗣恩荫?”

金伦又笑。

他听得出县令口中的怨气,自己奉命出使羌人,结果惹得羌人反叛,事后又将数万大军引来,致使枹罕城被围。

此时此刻,城中官吏百姓尽皆处于危险境地,他们岂能没点怨气?

从表面来看,也确实该怨。

不过……

“紧挨河湟地区的县城不少,你可知道我为何偏偏跑来枹罕县?”金伦笑问道。

“请教郎君高论。”城外喊声震天,城头上乱作一团,心知回天乏术的李县令真就不慌了,冷声来对。

“呵。”

事到如今,已无需保密,金伦哂笑一声,“羌人早有反意,我就是奉命去催他们反的,来你这儿,是因为羌人本就要攻打此处,老子是来给你报信的!”

原本破罐子破摔的县令听到这话,眼中尽是怀疑。

“京师北军与边军已在周边埋伏,骠骑将军挂帅,援兵今日必到!”

军国大事可由不得信口雌黄,县令眼中既惊且疑。

他看了看左右,蹲下身,靠近金伦小声道:“郎君,你可是想假借援兵之名,激起守城士气?”

“忒!”

金伦吐了口带血的吐沫,狞笑着看向县令,“老子马上就要死了,骗你干什么?”

他没骗县令,因为他还不想死。

凝视金伦一阵,李县令噌的一下站起,想起城外冷箭,又猛地缩住脖子,“来人,快来人,给金郎君找医师!”

“我大汉使臣万不可有事!”

“都不准乱,号召所有青壮来守城!”

远处有人惊恐大喊:“县令,敌军太多,没法守啊!”

“放你娘的屁!”

李县令一边奔走,一边破口大骂,“谁再敢动摇军心,老子剁了他,快,召集青壮,搬檑木、熬金汁!”

“再给老子找个会羌人话的通译来,我要跟他们谈判,有事好商量!”

听到后一句,兵卒们以为把握住了关键,眼前纷纷一亮,对啊,咱们县令可是陇西李氏旁支。

燃起希望的城头混乱渐止,兵卒小吏们来回奔走,见状,靠在墙头的金伦心里暗自咬牙喝骂:

‘好一个陇西李氏!差点让老子放血放死!’

‘这事儿没完!’

难说。

按照李县令的想法,陇西李氏在陇西郡鼎鼎大名,羌人以前就挨着陇西郡,两者没少打交道,按说他们会忌惮。

这里需解释一句。

打交道的真意是,李氏把羌人打服了,摁在地上跟他们交流、贸易。

李县令想借家族威势震慑羌人,想法没错,但他遗忘了一个关键点,金伦曾说过:‘羌人本就要来打枹罕!’

知道。

明知是李家人,羌人还偏偏来打,将此地列为第一攻击目标,你猜因为什么?当然是要寻仇呀!

打的就是你陇西李!

所以城上通译刚刚吼出他们李县令的大名,立刻招来一轮箭雨,羌人的攻城器械……也就是简易长梯。

长梯都未准备充足,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支起十几架梯子就开始蚁附攻城,局面那叫一个——

乱糟糟。

率先攻城的是牢姐羌,其部和陇西李氏有旧仇,当然,在今天反叛之前,那不叫仇怨,那叫误会。

羌人其他两部见状,有加紧制造长梯的,有前来喝止的,也有跟着牢姐部一同拥向城墙的。

总而言之,一团乱麻。

三家宿怨已久,合兵反叛后也没有统属关系,各指挥各的,致使局面愈加混乱不堪。

但局面再乱。

几万刀兵聚在一起,有一半人能蚁附攻城,对城内守军都是要命的压力。

城头上乱箭抛飞,滚石、檑木连番上阵,呼喊哀嚎声此起彼伏,檑木不够了就拆房子,屎尿来不及熬了就直接泼。

血腥味、恶臭味扑鼻而来。

攻城战一开始便进入白热化,一方没有章程,就拼人多,另一方人少,全凭狠劲!

厮杀开始前,城内兵卒、青壮还心惊胆战,畏手畏脚,人人都以为完了,偏偏最先认为要完蛋的李县令,此刻战意最是高涨。

一口一个‘援兵马上就到!’‘后退者定斩不饶!’‘羌人破城不封刀,不拼全家都得死!’

县令嗓子吼破了,效果也有了。

众人不知道援兵是不是托词,但羌人凶神恶煞的脸孔他们看得一清二楚。

“杀——”

比起文臣更像个武将的李县令扯着破锣嗓子,不知是在鼓舞士气,还是在振奋自己,长刀奋力捅进一人的胸腔。

面目狰狞的汉子摔下城墙前,胸口鲜血滋了李县令一脸,他囫囵抹了把,也不顾旁人听见,实际上,此刻众人眼前唯有厮杀,耳中尽是嚎叫,没谁有闲心留意旁人。

就是在这喊杀震天的城头上,李县令再次破口大骂:“狗日的,你说的援兵在哪!?”

“日你娘,老子说了,今日——”

“必到!”

吼出最后两字时,金伦正翻身摁倒一人,用力将一根箭矢插入对方的眼珠。

白的、红的瞬间夺眶而出。

解决一人后,不等金伦喘口气,城墙上又跳上来一个羌人,趁着他起身的功夫,抡刀就砍。

右后方劈来一刀,格挡住对方的攻击,就在此时,金伦猛地前扑,撞倒对方的同时,手中箭矢连戳壮汉心窝。

血液飙飞,死的不能再死。

在下一个羌人登上城头前,金伦迅速从尸体上爬起,捡了一把破砍刀提在手上,跟身后的李县令背靠背,艰难拼杀。

此刻李县令很想骂娘,狗日的金家子,援兵在哪!?

但他没有骂出声的机会,身边官吏、青壮越来越少,反而羌人一个接一个,仿佛永远杀不完、死不尽!

金伦现在也想骂人。

他想怒吼,援兵怎么还不到!?

生死关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的、缓慢的,他们期盼的援兵不是不到,也不是没到,而是……

“传令李敢,命他从南面进攻。”

“喏!”

“传令公孙贺,待他进入枹罕城东北面后,扑杀敌军。”

“喏!”

发出命令的霍去病此刻正位于枹罕城西面疾驰,其部六千骑兵,从距离枹罕最近的金城出发,最先抵达战场。

不过并未接敌,而是先绕行西面,一路穿插至羌人后方。与此同时。

从安故领陇西八千边军的李敢,绕行南面,两部拟定从西、南击破羌人,堵住退路,将其往东北方向驱赶。

公孙贺领一万武威边军,距离此处最远,赶路时间最长,遂命其在东面的来路上张开口袋,以作伏杀。

军令下达后不久,全军开始提速。

此时跟着霍去病冲锋的六千人,皆是悍卒中的悍卒,由他亲手挑选,中军刚一加速,骑卒立刻知道要做什么。

六千人宛如一个整体,一柄利剑。

同呼吸、同脉动。

大地轰鸣,沙石震颤,在跃过最后一个山梁时,霍去病肃声高喊:“赵破奴!”

长水校尉赵破奴迅速答道:“末将在!”

“你为锋矢!”

赵破奴本想说将军不必让我,可此刻哪有时间容他墨迹,立刻应声:“喏!”

随即阵型变换,以往向来带头冲锋的霍去病让出位置,由赵破奴领兵在前。

“公孙敖,李息!”

屯骑校尉公孙敖,越骑校尉李息眸光大亮,当即应声:“末将在!”

“着你二人为两翼,掩护中军。”

“喏!”

说话间,山梁已过,密密麻麻爬满人影的城池映入眼帘,一同看见的,还有无边无沿的羌人。

视线是相互的,我看到你,也就意味着你看到我,六千汉军从后方出现的一刹那,羌人大军中骚乱更甚!

为何是更?

因为在霍去病部冲入战场前,南面已经有一支八千骑兵杀入阵中。

“冲锋——!”

战马嘶鸣,铁蹄践踏,鲜血狂飙,哀嚎漫天。

城头上有人看到这一幕,放声大笑,“哈哈哈哈,老子就说有援兵!”

“援兵!”

“援兵到了,杀!”

西、南两面的骑兵刺入战场后,最先发生变化就是岌岌可危的城头,羌人主力遇袭,现在轮到攻上城头的羌人畏首畏尾。

夫战,勇气也。

你弱我就强,在霍字大旗和李字大旗的震慑下,攀附攻城的羌人连忙转向,城头失了支援,逐渐不支。

而城下匆匆转向的羌人大部,在全速冲击的骑兵面前,显得尤为无力。

是的。

现实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与惊喜,不是吓死你,就是喜死你,总之,都得弄死你……

骤然遇袭,全无防备,加之羌人武器军械实在太差,匈奴人尚且从大汉这儿学了马镫、马蹄铁。

换到羌人身上。

不仅马匹上依旧光溜溜,就连时不时射来的箭矢,有些都是骨箭,更别提钢刀、弓弩一类了。

这是一场从指挥、战机、武器层面全面碾压的一战,除了人数不占优。

可人多,有时候不一定管用。

轰——

不知羌人哪一个部落最先崩溃,当第一群人被汉军凿穿以至于丧胆向后逃窜时,第二群、第三群人相继出现。

随后便是可怕的连锁反应!

很难说之后的溃败都是由汉军击杀引起,内部的统属混乱、互相猜忌、人性之恶,或许才是最大推手。

在混战中,人人都想保存实力,人人都想他人殿后,人人都想死道友不死贫道。

试问。

对上顶级将领、精锐汉军,就跟过家家一样的羌人,败了,败的很快,很彻底。

慌不择路下,一窝蜂向东北面逃,因为那里没有汉军。

现在还没有……

霍去病轻易用长枪挑飞一人,蹙眉看向四周鬼哭狼嚎般的敌军,喝问道:“他们在喊什么?”

左右亲兵里,出身羌族的大声回道:“将军,他们在喊投降!”

投降?

霍去病停马驻足在一处高地上,放眼望去,尽是疯狂逃窜的敌军,汉卒则衔尾追击,放手杀戮。

由于绝大多数的汉卒听不懂羌语,即便有人跪地乞降,可急速错身时,环首刀依然收不住攻势。

“将军,可要传令各部停止攻击?”亲兵上前问道。

霍去病如刀刻斧凿般的脸庞动也没动,这一刻,骠骑将军眼睛望着战场,心却飘向了远方的长安城。

不知他想了些什么,停顿片刻,霍去病反问:“你刚说他们在喊什么?”

“回将军,喊投降!”

“我没听清,你说他们喊什么?”

“……确实是投降。”

“我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亲兵看了看伫立在前的将军,又看了看周围的同袍,果断提气大喝:“回将军,末将听错了!”

“敌军在喊杀!”

霍去病点头,“传令李敢、公孙贺部,敌军不降者,一个不留。”

“喏!”传令兵匆匆离去。

周围亲兵都明白,自家将军刚才下了一个不太妥当的军令,虽然他们都不反对,只要将军下令,他们坚决执行。

但终归在心里,他们清楚,不太妥当。

不较真的讲,你没降,就不算俘虏,两军交战,杀敌理所应当。

可较真的讲。

已经有杀俘的嫌疑……

自古至今,杀俘的将军有几人?比较出名的,例如白起,项羽,后世的薛仁贵也算一个。

这几位,大头兵们要么没听过,要么了解的不深,但有一个人,他们绝对了解,何人?

李广!

与白起、项羽这等一杀,杀十几万、几十万俘虏的煞星不同,李广杀的俘虏少。

当年李广担任陇西郡守时,曾斩杀了八百多羌人牢姐部的叛军,这也是牢姐羌跟陇西李的旧仇所在。

军中一直都有传闻。

之前李广难封侯,就是因为杀俘不祥,损了福德!

此刻骠骑将军也杀?

亲兵们互相看了看,压下心中悸动,默默注视战场……

……

同一时间,敦煌郡,玉门关外。

黑压压的匈奴大军驻足关外,看着要塞上那面迎风招展的‘李’字大旗,渠毕脸色难看,寒声问道:

“可有人敢迎战飞将军?”

飞将军,李广!

这个外号起于匈奴左部,但此刻渠毕这个匈奴右贤王喊出来,依然震慑住了一众属下。

无他。

“呔——!”

玉门关上,本该跟儿子一同回乡扫墓的大汉武阳候李广,突然一声爆喝,“阵前小儿,可敢吃老夫一箭!”

微风起伏,狼旗摆动。

阵前无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