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248章 求死得死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248章 求死得死

作者:木屋城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6:27

第248章 求死得死

某些时候,言语需要反着听。

闹得人尽皆知的话,不一定就是多惊天动地,落于无声处的低语,也不一定真就轻飘飘。

勾结匈奴,里通敌国。

不过刘据得知此事后,并未有什么剧烈的动作,他只是先给凉州刺史史恭写了封信,之后该干嘛干嘛。

直到旬日后,‘大舅哥’托人带回来一句话:“先零、封养世仇化解,原因不明。”

他不明,但刘据明了……

季冬月初。

雪花纷飞,零零落落,长安的雪不及漠北的狂躁,飘落间多了丝惬意,只是一连数天小雪,未央宫的高墙碧瓦依然披上了一层白色。

“见过父皇,母后。”

椒房殿中,刘据躬身施礼道。

“莫要虚礼,快入座。”卫子夫笑容和煦,招手道:“你呀,总是能赶上用膳的点,来尝尝母后熬煮的羹汤。”

“谢母后。”

刘据呲牙一笑,大方落座在桌案旁,吃喝起来一点不客气,在椒房殿时,刘据向来如此。

皇后也喜欢儿子这副做派,常言道,天家无亲情,但至少在她这儿,儿子很照顾自己这位当母亲的感受。

他们俩母子情深之际,坐在主位的皇帝没好气道:“太子宫少这口吃的?天天来椒房殿蹭吃蹭喝。”

“啧。”

刘据还没开口,皇后就白了丈夫一眼,“一起用膳热闹嘛,我这儿不缺据儿一口吃的。”

“他都多大了,还据儿、据儿的喊。”

“我就这一个儿子,不能喊?”

“朕还就这一个太子呢……”

很好,现在从母子情深,过渡到了人家夫妻打情骂俏,刘据端着碗肉羹,在旁笑眯眯地看着,没插话。

等到两人注意到这边,卫子夫当即拍了刘据一巴掌,嗔怒道:“用膳!”

“是是。”

刘据接过皇后递来的小米饭,连连点头。

主座上的皇帝哼哼一声,也不知他是不爽利,还是颇为享受这种天伦之乐,反正君父的架子,皇帝一直端着。

膳后,卫子夫在旁侧刺绣,刘彻、刘据父子则置了一副棋盘对弈。

趁着皇帝老爹思索下一步怎么走时,刘据开口道:“之前从北边传来一个消息,说是羌人要反。”

“哦?”

刘彻抬眼看来,惊讶有,不悦也有,但都不多,只看了一眼,他便低下头重新关注棋局:“详细说说。”

“乌维那一遭后,在草原上涨了声望,其弟句黎湖为了不落于人,也想弄出些动静给草原诸部听听。”

“武威南部的两个羌人部落,先零,封养,都由句黎湖从中说服,化解了仇怨,开春后或许就有动作。”

刘据叙述完,皇后面色如常,皇帝却冷了脸。

“哼!”

“以前河西廊道在匈奴手中时,羌人就是匈奴的附属,旧主子出面,化解仇怨不奇怪。”

说话间,皇帝在棋盘上落下一颗黑子。

显而易见,羌人会不会反,刘彻其实并不在乎,脸上那点冷意,都是听到‘乌维’两字才给的。

究其原因,如果说现实点,就得涉及到体量、兵力、国祚、传承、四夷之论等等等等,很多。

但要说简单点,就四个字——

羌人叛乱,在皇帝心目中,跟南越、东越叛乱是一个性质,谁跳,打谁,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他们的价值。

有没有被吞并的价值。

南越地形尚可,那便吞下设郡,东越山川险恶,那便尽迁其民。

而羌人,既没有一个勾践祖宗,也从未受过中原礼教,生活的地带更是苦寒,说实话,刘彻对他们没有一点兴趣。

连征服的**都升不起来。

早在秦孝公时,秦国就已‘威服羌戎’,等始皇帝在位,‘派蒙恬西逐诸戎,众羌不复南度。’

大汉立国后。

羌人与匈奴、大汉同时接壤,遂一部分投效匈奴,一部分投效大汉。

景帝时。

研种羌首领,向天子请求东迁陇西郡,归附大汉。

再到现如今,河西走廊彻底落入大汉手中,与羌人接壤的庞大帝国,只剩下大汉一个。

如此形势,他们还愿意跟着旧主子走,刘彻能说什么?无非是让他们求仁得仁、求死得死罢了……

在羌人反叛一事上,刘据与自己老爹的看法一致,敢反叛,架刀兵便是。

这并非他今天来的主要目的。

“草原传来的情报显示,匈奴说服羌人期间,是汉人充当的中间人。”棋盘对面,刘据轻声道。

听到这话。

皇帝落子的手一顿,旁侧穿针引线的皇后神色微凛,放下手中刺绣,卫子夫严肃道:“你可探明白了?”

“消息从匈奴单于的儿子那儿得来,多半为真,而且河西四郡都是边防重镇,没有内部人帮衬,匈奴很难跟羌人搭上线。”刘据实话实说。

哒哒哒哒……

皇帝手中的棋子被重重摔在地上,敲击出一连串清脆的响声,殿内气氛为之一肃。

刘彻目光阴冷,“谁在勾结匈奴人?”

刘据正色道:“尚不知晓,已经向草原施压。”

皇帝听出了话外音,抬起一个食指,点道:“不管那个大单于之子要什么,先给他。”

“看来我大汉的诸侯王,当真一刻都不消停!”

是的。

此时场间没有外人,刘彻说话也就没有顾忌,“当年淮南王让自己女儿在长安结交权贵,事后廷尉追查。”

“发现刘陵借着张次公的掩护,曾和北边有过接触!”

北边,自然指匈奴人。

这一刻。

卫子夫凛然,刘据漠然。

皇帝脸色变换不定,只是须臾间,他便将种种情绪压下,拂袖起身,抬脚朝外走时,示意太子跟上。

“羌人反叛一事,你认为怎么办?”出了大殿,刘彻问道。

刘据边走边思,过了一会儿回道:“羌人实力再弱,也能聚起数万刀兵,涉及到兵戈,就不能轻视。”

“应当先暗中调集大军,囤于武威、陇西左近,以备不测,再遣使臣去羌人部落中试探虚实。”

“无论战与不战,朝廷都能占据主动。”

廊道间。

一众宦官宫女在后,皇帝、太子在前,刘彻思量片刻,问道:“方略没问题,细节处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刘据蹙眉,“大军调动时需隐秘,谨防奸细泄露军情……”“此为其一。”

皇帝脚步不停,神情生硬且冷酷道:“朕教你,其二,得派一个生性跋扈、素来目中无人的使臣去!”

“羌人果断反,最好,羌人迟疑不反,就帮他们反,朝廷调一次兵,难道要空手而归?”

“敢有反意,就是取死之道!”

这个刚猛的男人,一如既往的刚猛,皇帝问了方略,给了点评,却没有拍板要不要这么办,至少现在没有。

皇帝只说让刘据先去,此事他有计较。

一刻钟后。

温室殿。

绣衣汉子躬身站在下首。

“派人去查西边羌人部落的动向,记住,不要打草惊蛇。”浑厚、低沉的嗓音响起。

“是。”绣衣汉子抱拳。

刘彻再问:“之前让你往草原安插人手,安插的如何?”

“已初见成效。”汉子应道:“臣通过匈奴小部,接触到几位单于阏氏,正在与她们交涉。”

这条路线与当年白登之围的‘陈平策’有异曲同工之妙,看起来有些不耻,但刘彻不在乎。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句黎湖部有进展吗?”

“进展不多。”绣衣汉子抬眼看来,肃穆道:“陛下短时间内若要探查的事宜太大,需花重金!”

“从内帑支。”

皇帝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道:“黄金朕给足,大汉内部有人在跟句黎湖互通,去查清楚,朕要知道他的名字!”

“喏!”

绣衣汉子离开已久,温室殿内却寂静如故。

刘彻两眼微眯,脸色时而阴沉,时而狠厉,尽管大殿内温暖宜人,可侍立在旁的宦者令仍然感到忽冷忽热……

……

夜,长安西郊。

某座庄园内,两人对坐,于昏暗的密室中交谈。

“陇西郡何处驻军薄弱,都在这张图上标注了,要攻打哪儿,你们和羌人自己定,不过我给个建议。”

“请说。”

“离长安越近越好。”

“为何?”

“距离京城越近,声势就闹得越大,任由羌人吸引注意力,之后你们集中兵力,从西域、居延泽,猛攻敦煌、酒泉两郡,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沉默片刻,坐于右侧的男子收起了地图。

“我会转达大单于。”

说话间,男子便要起身离开,不料对面的主人家却拦住他,语气阴郁道:“等等!”

“还有何事?”

“免费赠送大单于一个消息,太子在北边有眼线,你们最好自查一下。”

“当真!?”

“上次乌维南下,战报尚不明朗,太子就在朝廷议事中断定,来者并非你们大单于,能对他的行踪掌控如此精准,藏在你们大单于身边的那个细作,可不一般。”

“事关重大,我需尽快禀报,告辞!”

密室里响起匆忙离去的动静,不一会儿,数道人影便隐入漆黑的夜里……

……

季冬之月下旬,冬季的尾声仍在,不过积雪已经从南向北逐渐消弭,旋即,人类的活动便比草木先一步复苏了。

天地尽是簌簌化雪声时,一些事情,在长安城悄然发生。

首先。

皇帝再一次想起了‘坠马避战’的前河东郡守,虽然他已经自杀,也被诛族,可皇帝一想起他,依旧气的心肝疼。

然后自天水郡起,一直往北端推移,尽皆旌旗蔽空,军队频繁调动。

其次。

为检验北军八校尉成效,骠骑将军霍去病奉命,领兵北上朔方郡,一为检验,二为示威。

除了这两件较大的事件外,也有几件不太起眼的小事情。

例如。

太仆公孙贺遭御史弹劾,称其玩忽职守,败坏马政,公孙贺被天子申斥,数日后,离京视察军马场。

还比如,执金吾李敢回乡扫墓,当然,这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朝堂嘈嘈切切中,一个相似的场景再次上演。

渭水河畔。

刘据重申道:“你想好了要去?”

金伦郑重抱拳,“殿下,臣为大行卒史,本就有出使之责,况且先零羌等羌人部落,当年就归属休屠部。”

“臣去,正当其时!”

“好。”刘据颔首,“你知道怎么做,一切小心。”

“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金伦的确没有辜负刘据,他也没有辜负刘据对他的评价,年轻气盛,冲劲十足。

如果换种说法,就是——

幼年时,金伦便是匈奴大部的王子,养尊处优,去到长安后,由于自己兄长的照拂,更是没有受到什么苦楚。

心历上一帆风顺,加之又是去以前的羌人附属部落,金少爷的跋扈,那是信手拈来!

实际上。

皇帝想多了,压根就不用大汉使臣去刺激羌人,在匈奴挑拨下,羌人的叛乱很果断……

当金伦马背上挂着两个血淋淋的脑袋,被羌人骑兵一路追杀到枹罕城下时,战与不战,已经有了结果。

这一刻。

在河西走廊上安稳来回了多年的西域商队,第一次见识到了这条军事要道的狰狞,以及汉军骑兵的恐怖。

枹罕东南面,骑兵从安故城出,领兵军旗上书:

枹罕西北面,骑兵从姑臧城出,领兵军旗上书:

公孙!

枹罕东北面,金城城外。

商人们极力控制着躁动的骆驼,狼狈后退时,惊骇的目光不自觉投向城门处,那里,一道钢铁洪流正奔涌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