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宋斩神魔 > 第291章 外神降临

我在大宋斩神魔 第291章 外神降临

作者:清墨游龙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1:44

第291章 外神降临

数日之后。

天蒙蒙亮时,北疆边境忽然被妖异的灰雾所吞噬。

那灰雾并非寻常晨霭,而是透着股潮湿腐烂的意味,仿佛将整片大地都变作了一座阴冷的死狱。

若有人用心聆听,便会听见雾里传来低沉而断续的吼声,像野兽,却又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嘶哑,仿佛自更远更暗的地方跨越而来。

雁门关城头上,一名披甲将士紧紧攥住槊杆,浑身冷汗。

他身后站着十余名同伴,个个脸上毫无血色,盯着前方翻腾如墨汁的雾障。

只要看久些,便觉脑中一阵昏沉,似被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死死盯住。

城头旌旗因这股诡异气息而萎靡地垂下,似乎也不堪忍受这一切的重压。

“这……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有士兵声音颤抖,想要寻求一丝答案,却发现无人可答。

除了传说中的冥府恶灵与灵界巨兽,再也没听说过如此难以名状的怪物。

可如今,它们却如洪水般漫向边境。

城下,黑雾如浪潮翻卷,隐约可见模糊的畸形身影在其中蠕动,走走停停,发出咯吱咯吱的摩擦声。

偶尔有形似长爪的奇异怪物忽地冲到雾外,暴露在视野中——那是一具勉强像人的躯干,却攀附着数条扭曲关节的手臂,皮肉灰白且散发恶臭。

它歪着脑袋,五官平滑,一对空洞的眼窝对准城墙方向,轻轻仰头发出低沉嘶鸣。

一名年轻的士兵看得脸色煞白,想举弓射箭,却发现双手抖得厉害。

他不由深吸口气,告诉自己这只是普通妖物。

但同伴拍了拍他的肩,小声道:

“别乱来,先候将令。此物不似凡兽,贸然招惹,怕要遭殃。”

上方的战鼓没有敲响,边城的防线也未正式下令开弓。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这些怪物只是探路的先遣,真正的重头还在后面。

城墙上方的斥候拿着千里镜朝远处眺望,镜头里只见雾海滚滚,一条巨大的裂缝从大地中央横贯而起,裂缝边缘耸立着类似爪牙的黑色岩层,有黏液从其间缓缓滴落,凝结成一片片污浊水洼。

潮湿的风中,似有遥远的呜咽声传来,若有若无,叫人心悸。

“外神……大军……”

斥候咽了口唾沫,目瞪口呆地望着那岩层后方若隐若现的涌动阴影。

他没有再多看下去,生怕再盯上几眼,自己就会被那股莫名的扭曲力场所侵蚀。

天色尚未全亮,雾气却愈发浓郁,悄无声息地向城墙逼近。

城池里,此刻许多平民也已惊醒,隔着半开的窗户向外探望,看到远处云团翻涌,黑影如潮,都吓得匍匐在地,忍不住低声哭泣。

早先已有小股外神怪物来袭,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如今这规模明显数倍、乃至十数倍之巨,天知道这座边城如何抵抗?

“准备火矢和滚石,待鼓声响,全力抗敌!”

城头上传来守将的低吼声。

老兵们纷纷站定位置,年轻士卒咬牙强撑,血液里混着恐惧与最后的勇气。

他们明白,若再退,这座城池将彻底失陷,而更后方就是成千上万无辜百姓。

就在众人灵魂紧绷至极时,前方黑雾突然一阵翻腾,一只骨节狰狞的巨臂猛地探出,足有寻常人两倍粗,筋腱凸起,皮肤呈青紫色,上面布满尖锐骨刺。

那巨臂死死插进地面,如同探路的勾爪,随后一道高达三四丈的怪物从雾中钻出半个身子。

它通体覆着黑泥,拥有类似甲壳的外表,却在关节处渗出**的血液。

看上去既像昆虫又像猛兽,给人最深的感受便是“违背常理”和“不由自主地恶寒”。

“快……快看那家伙!”

城头上有士兵颤声喊道。守将目光凝聚,冷汗直冒。

他战过无数蛮族和妖兽,却从未见过如此丑陋且诡异的怪物。

那怪物仰头,无眼的头颅稍一晃动,张开无数倒刺般的牙齿,发出低沉吼声,随即抬起巨臂狠狠砸向地面,震得泥土四飞。

这一击像号角,令雾中无数扭曲身形瞬间躁动,一排排形如野狼、却长着人脸的怪物在地面奔跑,前肢带钩爪,后肢扭曲如兽蹄,它们嚎叫着杀向城墙,速度骇人。

这一幕宛若地狱凶魂出笼,势不可挡地扑来。

“击鼓!放箭!”

守城的钟离权和吕洞宾浑身激灵,暴喝一声。

战鼓声当即响彻整个城池。

城头士兵纷纷拉弓搭箭,刷刷数百刻满符文,凝聚灵力的特制箭矢破空而下,划出密集的弧线。

狼形怪物虽快,却在箭雨之下被射翻十数头,发出尖锐惨嚎。

可更多怪物从后方扑上,完全不顾同伴生死,四肢爬行如风,顷刻就冲到城脚下。

“快放滚石,备火油——”

吕洞宾又一声大吼。

一群修者用尽全力,将早已备好的巨石推下城头,轰隆隆砸向怪物群。

随即人力操纵机关,让滚木、火油一并倾泻,大火瞬间吞噬下方十余只怪物。

焦灼气味与怪物皮肉糜烂的恶臭混合在一起,弥漫半空。

听起来城墙一时占了些便宜,但那些狼形怪物却似不知痛楚,哪怕浑身火焰灼烧,也要嘶吼着疯狂往城墙爬。

城砖在利爪拍击下瑟瑟作响,士兵只能以长枪、弓弩临时戳刺,场面极其惨烈。

有个年轻兵卒手颤得失去准头,一枪扎偏,被怪物贴面扑上,尖牙就要咬住他的喉咙,所幸吕洞宾眼疾手快,纯阳宝剑直劈而下,将那怪物脑壳斩成两半,血浆四溅。

“守住!一定要守住!”

钟离权见到这惨烈一幕,嗓音嘶哑。

城墙可能终会陷落,但他们没得退路。

若此关再失守,那后方百姓岂不任凭屠戮?

眼看城头肉搏已陷危局,忽而远处传来一阵诡异的轰鸣声。

一个宛如火山喷发般的震动自大地传递到城墙根部,把整条防线都震得发颤。

那些士兵脸色发白,有人哆嗦着骂道:

“不是吧,还有……更可怕的东西吗?”

此时雾海中,又冲出更多畸形怪物——它们形态各异:有如人形却生三条手臂,骨刺外翻;亦有悬浮半空的扭曲飞翼,尾端滴落黑色黏液。一头三首巨蟒般的怪物从地底钻出半截身子,吐出长舌缠住城外树木,猛力撕扯,一棵大树硬生生被它扯成两半。

“天哪……这怎么打……”

不少士兵看得几乎失神。

吕洞宾却强咬舌尖,发出近乎歇斯底里的吼声:

“所有弓弩手!瞄准那巨蟒射击!其余人保护弩车,给我把那畜生轰烂了!”

他的指令如火把点燃,城头弩车立刻开动,十数道粗大的弩箭呼啸射出,钉在那三首巨蟒的鳞皮上。

蟒身虽坚硬,也被射得血流如注,惨烈翻滚,压倒一片同类怪物。

但也只是令其暂且迟滞,没能彻底杀死——怪物体内似有黑雾在翻滚,自我修复其伤口,画面诡异至极。

与此同时,在雾海更深处,那巨大裂缝后方正浮现一个庞然阴影,仿佛某种比山岳还高的生物在蠕动,它的轮廓遮蔽了天光,让整片战场更显昏暗。

远远看去,如同一个庞大的柱形**,上面衍生无数节肢和肿块,随呼吸节奏鼓胀又瘪缩。

不断有黏液从它躯体表面滴下,汇入裂缝四周,这些黏液再度化为密密麻麻的小型怪物群,涌向边城。

“外神……军团……”

有人声音干涩地重复这几个字,眼神涣散。

传说中的外神从未有如此大规模出现过,今日算是亲眼所见。

吕洞宾面色铁青,望向那“山岳”般的根源,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

他知道,这只是开端,真正的恐怖或许才刚刚开始。

轰隆——

又是一波雷鸣似的爆响,大地震动得如要撕裂开来。

那庞然阴影似有发怒,远处隐约现出无数长触手般的分枝挥舞,带起一阵狂风。

风里夹杂海潮般的恶臭与黏液气息,扑向城墙,将上方人马吹得踉跄后退。

空气浑浊到让人呕吐,眼鼻感到刺痛,脑子也变得昏沉。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冲上城头,高喊:

“两位上仙,狼牙堡与明河寨等邻近要塞昨夜皆失陷,守城士兵和百姓们已经撤退,增援无力,守不住就……就速退吧!”

“退?退到哪儿?这里是雁门关,不是普通的城镇,后方全是大宋子民,这里一退便是数郡沦陷!”

吕洞宾嘶声回答。

他身为陆地神仙,自然懂得什么叫无路可退。

此时纵然死在城上,也胜于将惨剧引向更多人。

可话虽如此,他也隐隐绝望:看这黑雾海潮,如今就算死守,能撑多久?

正左右为难之际,天地间忽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啸声,仿佛远方天穹被撕破,带着金属磨擦般的颤鸣。

那音调让所有外神怪物都出现短暂的僵直,城头一干人则感到耳膜刺痛,脑海微晕,却隐约多出一份希望——这是援兵的信号吗?

果然,下一瞬天际间有箭光闪耀,一队大宋骑军突破雾障,从南侧杀到城外空地上。

为首之人扯下黑色披风,露出泛着烈焰般光晕的战铠,正是王玄甫。

何仙姑亦侧身出现在队伍另一端,猛挥玉如意,火光乍起,硬生生劈开两头半身化的怪物。

大批修者骑军随之滚滚冲杀入雾,配合城头上下夹击,一时砍翻了不少邪物。

“是朝廷援军!太好了!”

城头士兵见状振奋,连呼万岁。

王玄甫和何仙姑则顾不得多言,在这狂潮般的怪物群中,只能依靠战马冲劲与武技,短暂撕裂一条血淋淋的通路,逼近城下。

“众将士,掩护主帅上城!”

有人及时放下绳梯。

王玄甫等人跃上城墙,吕洞宾赶忙迎上。

“二位道友,你们来得好及时!可这些怪物……简直无穷无尽啊!”

何仙姑眸中闪过焦虑:

“别放弃,我们得守住这里。青云还在处理些事情,很快就会赶到,若此处崩溃,大军方寸大乱,后果不堪设想!”

王玄甫则拉弓连射,将几头试图攀爬城墙的怪物射落,冷声说:

“至少先稳住阵脚,再观形势。”

城中能战之军与骑兵合力,火力颇为猛烈,一时令怪物前锋死伤不少。

可更多的黑影依旧源源不断自那裂缝涌出,边城形势依旧危如累卵。

夜一般的阴影笼罩此地,即使天色渐亮,也带不来半分温暖。

远远往城后看去,那人烟处同样陷入剧烈恐慌。

大群百姓拖家带口,向内陆逃窜,有些人因惧怕怪物跟随,盲目涌向官道,也阻断了正规军的通路,混乱不堪。

更有些谣言在流传:外神不灭,人间终将毁灭。

有人干脆跪在路旁,无声嚎哭,一副等死绝望的模样。

朝堂所得军报如雪片般送抵汴京,令皇帝与重臣们彻夜难眠。

聚集在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彼此争吵,有的主张放弃边境,以防御大宋腹地;有的恨恨不甘,坚决要派更多将士赴前线死战。

可谁都知道,如此庞大的怪物潮,非一朝一夕能挡住。

一旦他们摧毁第一道城池,就会把这腐蚀之力扩散到更广区域,那时局面更糟。

“道门那边呢?黄龙真人不是说要斩除外神,怎么此刻不见大举出手?”

有人忍不住抱怨。

赵祯阴沉着脸,闭口不答。

他比任何人更清楚,玉虚宫只是等机会坐大,不可能把自家底牌全部亮出。

或许他们会选一个最佳时机,以所谓“仙术救世”的姿态来收割民心。

在朝堂激辩之时,汴京城外亦有骚乱。

百姓与逃难者见局势糜烂,纷纷失去信心。

有人干脆投入道门观里祈求护佑,也有人只想快逃远离。

城内外谣言四起:

“李真神似已受重伤,恐无力再守天下”

“外神降临乃天意,人族难逃此劫”

种种消极论调,让气氛越发沉重。

一匹快马自皇城门前奔过,马背上是名斥候,面若死灰,喉中嘶哑地大喊:

“报——外神突袭东南口,宝溪关半夜陷落,守将已经撤退,但黏液毒雾扩散十余里!”

那些守门侍卫听了,尽皆呆若木鸡,有人干脆跪地喃喃:

“完了完了,天要亡我大宋……”

此时此刻,不止人族陷入灾厄,原本尚自闭关休养的灵界亡灵残部也被波及。

曾在洪荒神战中屹立一方的幽冥之主,如今被外神入侵逼到进退失据。

传言外神袭至冥界边沿,击破幽冥军团许多据点,吞噬无数亡魂。

灵界是否会联合人间对抗外神,尚未可知,也可能选择投降以求自保。

这种扑朔迷离的局势,让各方都倍感紧张。

宫廷里,有重臣忧心忡忡地对皇帝进言:

“若灵界与外神勾结,我朝必然腹背受敌;若能拉拢灵界同抗外神,又不知需付什么代价。陛下当早作决断。”

皇帝左思右想,最终只得感叹:

“不若再问问李青云的看法。如今能压住这乱局者,唯有他。可惜他亦身负重伤……”

李青云此刻正在行辕内休整。

封印“寂”的伤势让他每次动用神力都刺痛难耐,然而他却不得不思索如何及时出击。

边境失守之事刺痛着他的内心:若再拖,外神势力更壮,人族难逃覆灭。

可一旦勉强出战,宫殿暗流又可能令他崩溃失控,何其两难。

就在他进退维艰之际,另有军报传来:南境似也出现外神队伍,且规模不下于北疆,进犯节奏带着明显协同,仿佛拥有某位更高存在的总体指挥。

李青云越听越心惊,外神竟如此缜密布局,无怪于人间节节败退。

而玉虚宫修士依旧游走各地,“除小妖、救民众”,大肆宣扬道门神通。

看似在抗衡外神,但李青云察觉其中有些地方奇怪:不少外神怪物在与道门修士对峙时,并未顽强拼杀,反而轻易退却,让道门赢得声望,却未见真正攻坚。

那阵仗明显是演戏般的“放水”,或许外神与玉虚宫早有秘密勾连,一同等待最后的收割时机。

这一切都昭示着,人间正陷入双向绞杀:外神军团大举降临,玉虚宫或暗中牵线。

而今边境仅余少数城池苦苦死战,骑军救援虽英勇,终难令全面崩溃之势扭转。

百姓对皇帝与朝廷的信心已摇摇欲坠,大街小巷里有人在痛骂,也有人在号哭祈祷,更多人只能默默收拾行囊逃向内陆。

恰在此时,灵界的幽冥之主也开始行动。

几名带着冥影标记的使者悄然现身于大宋境内,宣称受幽冥之主之命,要与皇帝或李青云面谈。

言辞中透出他们在灵界同样遇到外神攻势,势不两立。

若不想共同毁灭,或可联手。

但这番交涉尚在起步阶段,仁宗皇帝亦犹豫:毕竟灵界多年来压迫人族,背后恩怨难了,如今是否真肯合作?万一是假意联手,图谋趁机浑水摸鱼,后果更不堪设想。

形势越发错综复杂,人族、灵界、外神三方混斗,再加上玉虚宫这股暗势,让汴京仿佛被四面八方的漩涡环绕。

逃不过,也躲不掉。

人间到处是呼喊声与厮杀声,满城焦虑,百姓日夜难安。

有人在茶楼惶恐议论:“若李青云再不出手,天下真要完了!”

有人则冷笑:“李真神也非无所不能,况且听说他受了内伤,哪里护得了这么多地界?外神之多,无际无涯啊!”

朝堂众大臣耳朵里不断听到此等议论,心急如焚,却拿不出好办法。

有人更提议“迁都”,主张弃北疆数郡,引发激烈争吵。

短短一夜间,皇帝连发三道急诏,调集仍能动员的预备兵往北疆支援,却接连被难民潮和怪物拦阻,一步三停。

无奈之下,只能再请几位陆地神仙率天下修者主力硬着头皮死撑。

在这一片纷乱之中,外神势力展现出的破坏力远超想象。

各条战线都拉响警报,边城陷落已不止一座两座。

来自不可名状空间中的诡异气息弥漫,让飞鸟也不敢掠过,草木枯败,河流被黑泥污染。

有人说这是人间末日,也有人说外神不过在试探更深处的力量。

可不论如何,这军团的降临已把大宋逼至绝境。

也就在此时,玉虚宫方面蠢蠢欲动,黄龙真人似亲赴前线周边地区,组织道士以“小规模援助”之姿再度刷威望。

然而细心之人会发现,每当他们要应对更大规模的怪物潮时,总会恰巧迟一步赶到,或被迫收兵。

偶尔出现的“胜利”都是对方主动退让之举。

民众里有人感恩他们救人,但也有少数看出疑点,却苦于无力证实。

纵观整个局面,一张宏大的血腥幕布已拉开,人间仿佛被刀尖所逼,而外神的肆虐却还未尽全力。

或许他们在等待下一轮更猛烈的冲击,一旦人族守军再度疲敝,就会发出终极决战。

惨淡日光下,北疆边城烟火冲天,雾潮翻滚,嘶鸣与喊杀伴随着宛如嗤笑的暗影。

那些外神怪物释放出低频嗡鸣,似无数道来自深渊的歌声,给所有目睹者带来挥之不去的噩梦。

即便城中保存下来的士兵,也在夜里经常惊醒,口中念叨“密密麻麻的触手”和“无眼的头颅”,弄得心神恍惚。

这样的场景陆续出现在别的战场上,无论西南或东北,都有裂缝与邪恶生物涌出,给予人间毁灭性打击。

这是一场覆盖全境的浩劫,再也不是过去单点式的妖乱。

那些失去家园的父老终日在阴霾下颤抖,也许下一息便葬身怪物之口,却无人能救。

可以想见,这才仅仅是外神军团降临的前奏,离真正狂风骤雨还差一步,但这一刻已经足以让天下哀号,血染山河。

远方的乌云越积越厚,闪电在其间徘徊不定,如同上古时期诸神的怒火。

可那些神祇早已没了踪影,现今只余下李青云与残存的人间力量苦苦死撑。

天地似在等待一场更为惨烈的爆发,好将所有人都拖进深渊。短暂的拉锯与挣扎,不过是大海潮汐前尚未席卷的泡沫,转瞬即逝。

而这场大幕里的所有角色,无论人、神、魔,皆被命运之手驱赶着往前走,无从后退,也不能逃避。

一切都指向更加血腥可怖的**,仿佛世界的脉动正加速跳动,最终要在鲜血与灾厄中做出选择。

满目疮痍的北疆城墙上,王玄甫等人亦在暗暗紧握刀柄。

若是李青云无法亲至,他们二人只能竭尽全力挡住外神先头部队,为后方布防与疏散争取时间。

死战,此时只剩死战一途。

而那裂缝更深处,有无数触须在蠕动,似彼方存在一尊更高的神袛,俯瞰这边人间的拼死抵抗,露出冷酷无情的嘲弄。

透过翻滚的黑雾,它仿佛向人间投来视线,意味深长地观赏这将死的戏剧。

大军降临,绝望弥漫,人类想要顽抗,却被压得难以喘息。

以往的恩怨纠葛也在此刻变得无比渺小。

唯有鲜血和钢铁,能暂时延缓外神挺进的步伐。

可究竟能否等到转机?下一息是否便是城破之刻?

无论城墙上的士兵,还是逃亡中的百姓,都无从得知。

风沙卷过尸堆,撩起破裂旌旗,宛如一声长叹。

外神军团大规模踏入这片大地,仅仅几日,就已让昔日坚固的防线轰然崩坏。

更多焦土和死域在扩大,所有生灵都在亡命奔逃。

前方,也许只有深渊在召唤。

更深沉的灾变,像积雨云般堆迭在天际,只待轰然而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