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宋斩神魔 > 第288章 外神威胁与人间恐慌

我在大宋斩神魔 第288章 外神威胁与人间恐慌

作者:清墨游龙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1:44

第288章 外神威胁与人间恐慌

晨光初露时,汴京城头依旧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薄雾,似乎夜色的残余不肯轻易退去。

街道上,百姓三三两两走动,神色间透着一丝慌乱。

自从神庙生变、李青云查出外神“寂”的端倪,关于人间再临大祸的传闻便如野火般在民间蔓延。

越是有人出面辟谣,谣言便越烧越烈。

一名挑着扁担的老汉刚从城外进来,满面焦灼,见到守门军士便急急问:

“可听说北边县里好些人失了踪?还有些黑泥怪物出没,连官军也挡不住?”

守门军士正要解释,却不知如何开口。

因为这些兵卫们自己也在昨日听到消息,说边境驻守的斥候发现一处荒原,半夜里亮着诡谲幽火,黑雾翻滚,仿佛地底爬出可怕的东西。

种种异象,让整个汴京如今笼罩在一层难以化解的阴影中。

皇城一带,天色虽微亮,宫门却提早打开。

群臣鱼贯而入,面带倦色,彼此私下交头接耳,皆是为最近的离奇事故奔波不休。

穆桂英一身戎装,脚步匆匆地往正殿方向赶。

她一路上见到不少来不及穿朝服的官员,心里便知情况比想象中还紧迫。

正殿大堂之上,赵祯早已站定,脸上写满忧心,他并未坐在高位,而是倚着丹陛栏杆,身旁立着几位忠心老臣。

包拯、几名武将与礼部吏部的文官散列在侧,神情不安。

见穆桂英赶到,赵祯紧蹙的眉头微微松开,道:

“穆大帅,你可有探得北境确切消息?昨夜斥候送回军报,却言词混乱,似是惊骇过度。”

穆桂英拱手抱拳:

“启禀陛下,末将亲自派人日夜兼程打探,得回的消息却比斥候更古怪。那片荒原上确实出现一种黑色黏液,能吞噬牲畜与人踪。有人见到黏液里隐约伸出骨刺,又有怪影徘徊,宛如……”

她停顿半晌,似在斟酌言辞,“宛如不属于我们这方天地。”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有人立刻想起此前灵界骨魔的余孽,不由得压低声音道:

“难道是骨魔又要卷土重来?莫非当初冥将余党尚有秘密残留?”

但也有人露出狐疑之色:

“骨魔虽凶,终究乃灵界之属,与那诡异黏液好似并不相同。若真是灵界残党,怎会使出这般‘外神’的神秘手段?”

“何为‘外神’?”有人皱眉不解。

那人缓缓道:

“只是前些日翻古卷,发现一种记载,言之有些外域邪神,手段更胜洪荒群魔,或能扭曲时空,或能渗入世界根基。今见这黏液怪事,不免想起典籍里那‘外神’之流。”

这一番话引起了不小的惊诧。

群臣交互视线,议论声嘈杂。

赵祯轻咳一声,似要让众人安静:

“眼下人间方经大劫,民心脆弱。此番怪力乱神的谣言再起,若不能速速止息,恐将动摇国本。”

包拯沉声接道:

“陛下所虑极是。今早末将巡视城防时,就听见不少百姓仓皇奔走,言说‘外神降世’,还传得邪乎,说人只要被黑泥碰到,就会变成怪物。”

穆桂英补充:

“还有人暗地煽动道门当立,诬陷李大人……呃,诬陷真神不够神威,才致天灾再临。弄得坊间秩序大乱,许多地方发生纠纷斗殴。”

仁宗皇帝面色更沉,不禁暗叹。

他颇为了解李青云的苦衷:那位护国真神近来多次闭关,似有内在的桎梏要破,却也顾不上遍地乱象。

可朝堂再如何信任李青云,那些民间流言、道门煽动、一**诡异事件,都在迅速发酵。

“召集各路兵马,加强巡防。并下旨安抚百姓,严惩造谣者。”

赵祯顿了一顿,又道,“务必让李青云大人知晓此事,请他尽早出面。”

一旁礼部侍郎微微拱手:

“已遣人去请了,但听闻李大人昨夜未出府,似在潜心修行。”

穆桂英神情闪过一丝担忧。

她最清楚李青云虽已是真神,但最近频露疲态,很可能与晋升过快有关。

此刻情势迫人,却不知他可否分身应对。

朝堂上的气氛兀自凝重。

仁宗皇帝见众人愁容不展,也只得一声长叹,暂行退朝,让他们各自去办任务。

日上三竿,汴京城内外又起骚乱。

听说北门来了批流民,个个脸有菜色,衣衫褴褛,口里嚷着什么“黑池怪形”,把官兵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巡逻队匆忙赶到,试图安抚他们,却从这群流民口中打探到更骇人的情形:说是在附近山谷里见到一片浓雾,里面有人形扭曲如弯月,浑身黏液,好似活尸。

“当真,咱们亲眼所见,那怪物手臂里全是黑漆漆的刺,一抓就把人扯进雾里!”

流民神色惶恐,抱着孩子哭诉,“见者无不抱头鼠窜,今能逃到汴京,已是万幸。”

消息越传越广,让整座城更显混乱。

有人跑去庙宇烧香求神问卜,有人则聚众闹事,称必须除去“李真神”之庙宇,重新迎回道门法旨。

军士疲于奔命,连穆桂英麾下天波府的精锐,也不得不抽调一部分来维持城内治安。

正午过后,李青云终于出现在汴京北门外。

他衣袂飘飘,脚步轻盈,看似风尘不染,实则眉间笼着一丝难解的凝重。

昨夜他方才从神秘宫殿中退出,体内留着阵阵隐痛。

可眼前民心浮动,他不得不先行出山调查。

巡逻校尉见到李青云,眼中顿时现出敬畏之色:

“大人,那些流民说的黑池怪物,真是外神作怪么?”

李青云未语,只示意校尉稍作安抚,不要逼问细节。

接着,他与穆桂英一同带着数名老兵,往北门外奔行数里,想在小范围内寻找线索。

ttКan co

盛夏烈日下,道路两旁却尽显凄凉,农田并未见到农夫耕作,偶尔能见有人影一闪又匆匆躲进草垛,像是怕见生人。

李青云行至半途,忽然察觉远处传来一阵腐臭味。

他目光一凝,对穆桂英道:

“你等先留在此戒备,我去看看。”

言罢,他身形疾闪,眨眼便跃过篱笆,奔向那腐臭气息源头。

一片荒草丛里,竟是几条残破的尸体,皮肤斑驳不整,仿佛被某种黑色汁液灼蚀过,露出可怖的白骨。

李青云轻抚其肩上破衣,依稀可辨这是农家百姓,却不知如何惨死于此。

他试探着用指尖点向那尸骸,一阵阴冷之感从指尖直冲脑海。

这种感觉与他体内宫殿灰雾有些相似,但又更加外来,带着怪异的潮湿腐朽。

仿佛——他心头微颤——仿佛另一股邪神气息正渗透这片土地。

他挥袖带起一丝刀罡,将四周草丛清扫。隐约看见地上散落黑色斑痕,如同凝固的泥沼,带着恶心的黏连感。李青云深吸一口气,将神力注入眼中,试图追寻这股能量的流向。果然在附近土层里看到一道暗影轨迹,往北方山峦延伸而去,幽幽闪烁,似乎还有更多同类存在。

他站起身,神情凝重。

回到路边,穆桂英见他面带难色,不由低声问:“大人,可有头绪?”

李青云看了一眼远处山峦,默默道:

“此事恐非灵界残党。或许真是外神之力的苗头。你先带人做好防备,我想再进一步探查。”

穆桂英眼底掠过一丝吃惊:

“外神?难道那些传闻……都是真的?”

李青云没回答,单手虚按,让她不必再问。

随后他迅速折返汴京,与赵祯汇报了此行结果。

赵祯闻言大惊,立刻在宫中召集部分学士和藏书官搜检古籍。

几经翻找,终于在一部残缺典册里觅到零星记载:太古时,有极少数被称作“外域神祇”的存在,他们不属洪荒神系,也不在三界法则之内,往往能扭曲或污染世界根基,一旦成势,便是祸乱无穷。

这条讯息让众人毛骨悚然。

若确是外神势力卷土重来,那远比灵界骨魔可怕。

毕竟冥将虽然强横,始终属于洪荒秩序范畴,可外神却自混沌以外,规则迥异,可轻易打破人间的固有防御。

与此同时,宫里又接到急报,说西关外几座小镇再度失踪数十口人,镇中遗留一滩诡异黑液,发着腐化恶臭。

此情景与李青云所见简直如出一辙。

皇帝登时下令穆桂英、徐良等人分派军队赶往各处驻防,却苦于人手不足,且这些怪异事件往往夜半才发生,白天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接连几日,汴京大街上神色匆忙的人越来越多。

百姓将各种传闻渲染得更加离奇,说什么外神巨眼悬于天空,会将人类吸纳进奇怪的时空裂缝;或言某地有人半夜被透明触手卷走,翌日只留下一摊红色液体。

无人能证实真假,恐惧情绪却如潮水般淹没城池。

在这混乱浪潮里,道门余孽也不闲着。

一些原本隐匿的道士突然现身市井,高声鼓噪:

“李青云不过是一介凡人,怎可与真正天道抗衡?外神降临乃天道昭示,凡人速来归依道门,方能自保!”

民众听到这些煽动,立刻群情激愤。

有人仇视道门,认定他们曾与洪荒神魔勾结;也有人信奉道门神通,幻想能借此安度难关。

双方互相叫骂,街巷冲突频发。

一时间,汴京如锅中沸水,翻腾不止,官军难以完全压制。

眼看局势愈演愈烈,李青云不得不数次亲自出面维稳。

他在朝堂上再三呼吁众人齐心应对,别让内争继续扩大。

然而此刻最要命的是,“外神”们究竟是何形态、潜伏何处,人间仍一无所知。

这夜,风雨欲来。

乌云密布于汴京上空,电闪雷鸣阵阵,如凶兽咆哮。

守城士卒缩在箭楼里,紧张地盯着远处黑沉沉的原野。

若外神真要进攻,会从哪条路现身?用何种手段?

午夜时分,一声尖锐怪啸陡然在北城角炸开。

守城士卒火速奔去,只见城墙根下竟泛起一层幽暗的沼泽般物质,漆黑发亮,往上翻涌泡沫,恍若要吞噬城砖。

士卒大喝着举矛刺下,却只戳进软黏的污物里,黏液忽然化为数股蠕动的触手,从地面猛地窜出,缠住两名士卒的脚踝,直把他们往泥里拉。

火把映亮之时,更多人看见那白花花的铠甲被黑雾黏死,士卒吓得惊声惨叫。

下一刻,一道耀眼刀芒自城垛上破空落下,将黏液凌空斩断。众人回头望去,李青云身披夜色赶到,面容冷峻。

他没再留手,催动混元太乙之力,把刀气融入半空旋风,硬生生将沼泽状黏液连根掀起,然后化作一片焦黑飞沫,四散爆裂。

黏液被剿灭,守军士卒各自上前,扑通跪谢。

李青云却顾不上安抚他们惊惧的情绪,只静静凝望那尚未全散的黑烟。

那黑烟里浮着几缕暗紫色光斑,迟滞地翻滚几下,仿佛里头还有某种低语,过片刻才彻底消散。

夜风将余味吹远,然而李青云心底的警讯却骤然放大。

他分明感知到,方才那抹暗紫气息与体内灰雾之间,似产生某种呼应。

好似同源,又似敌对,带着让人作呕的恶意。

若“寂”也在暗中窥探,岂不是说,那所谓外神的力量极可能与“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到这儿,他只觉两股寒意同时涌上,一是对未知外神的忌惮,二是对自身宫殿愈发不安的震动。

一旦内外同时发难,他虽贵为第九境“真神”,也未必能保住眼前这一片大好河山。

风雨声大作,夜空电光如蛇舞动,映得城墙上人心惶惶。

李青云回眸扫视那一张张惊魂未定的面孔,心里暗暗发誓:不管这外神如何诡谲,他绝不容许对方肆虐大宋土地。

疲倦不等于退却,恐惧不等于屈服。

既然外神之势已初露端倪,人间想要安宁唯有正面迎击。

而宫殿深处,“寂”的低语也在逼迫他做出抉择。

是彻底压制,还是利用某种神秘之力来对抗新的邪祟?

事态凶险,稍有不慎便会堕入更深深渊。

……

黎明将近,北城墙外杂乱的泥泞里除了焦黑黏液的残渣,再无动静。

李青云忽感胸口微痛,体内灰雾瞬间翻涌,然后又悄然平息。

他抬头望向远方,只见乌云被一线晨曦划破,新的一日即将来临。

可城头上下的火把却依旧不敢熄灭,因为没人知道,外神下一步会在哪儿张开吞噬的触角。

夜雨未停,滴滴落在城砖上,打出无数小水洼。

水洼中映出李青云轮廓,神情严峻。

偶有电光劈空,映得他眼里似藏刀芒,又多了几分沉重而悲悯。

人间恐慌不过是始端,真正的风暴才刚揭开帷幕。

看似寂静的城市背后,仍有无数黑暗漩涡在蠢蠢欲动。

他轻叹一声,敛去刀光,为那受伤士卒施以简单疗治,然后迈步消失于雨幕之中。

余下城头卫士和百姓仰首凝望,心中惴惴难安。

人们私下交谈,既感激李青云临危出手,又对那恐怖的黏液怪力心有余悸,更怕今后还有更可怕的怪物侵袭。

大宋上下,注定要在这漫长的乱夜里挣扎,在外神威胁中求得一线生机。

谁也无法预料,当日后朝阳真正照亮这片土地时,迎来的会是曙光,还是覆灭。

人们只能祈愿——祈愿那位斩神者能再度挽救众生。

可无形之中,李青云也已身陷更深的泥潭。内忧外患,看似并非一柄刀就能轻松斩破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