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宋斩神魔 > 第286章 成就真神

我在大宋斩神魔 第286章 成就真神

作者:清墨游龙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1:44

第286章 成就真神

暮色四合,汴京城外的残垣焦土上,厮杀仍未停止,一股沉重的血腥味萦绕空气,令人生出无法呼吸的压迫。

残阳将天空染成灰红,宛如一张破损的血幕,将这场人间与神魔的对抗笼罩在末日般的色彩里。

城墙上,李青云背负长刀,肃立于滚滚烟尘之中,望见不远处玉虚宫仙人的七彩法光将残垣废墟照得如同白昼,却让人隐隐感到丝丝冷意。

仙人周身流淌的光华极其炫目,祂凌空踏在彩云之上,拂尘轻扬时,电芒与火柱交替闪现,翻滚于半空,恍若雷池炸裂。

城下,灵界冥将也已带着骨魔与冥兽再度发起冲锋,猩红冥火裹挟着凄厉咆哮,为这战场染上一层地狱般的阴暗狂热。

李青云眯起眼睛,感受到两股不同的霸道力量同时撼动天地,一股来自道门,一股来自幽冥,一明一暗,却皆带着傲视众生的枭雄之心。

他握刀的手心满是汗水,却依旧沉着,大步跨出城垛,纵身一跃,刀光在夜空中划出一道横亘数丈的弧线,似银河倒泻,让骨魔前锋瞬间粉碎。

仙人看见他展露如此锋芒,嘴角浮现一抹淡笑,却是势在必得的冷厉,那笑容里不见半分仁慈,反倒更像野兽窥见猎物时的目光。

“五行雷令——起!”

仙人骤然扬声,拂尘一抖,七彩法光化作五道雷柱,贯穿云霄,雷音隆隆,如神祇在高空怒吼,顷刻间轰落在李青云头顶方圆十丈内。

李青云眼神一凛,刀势运转,全身真气如潮猛涌,汇聚成凝实刀罡,在极短的瞬间支起一面闪耀的刃墙,将那雷霆之威挡下大半,但余波仍令他气血翻腾,险些喷出一口鲜血。

“若阻我道门掌控人间,便只好清理门户。”

仙人语气冷漠,在他身后,道士与仙人弟子们同时结印,七彩云团中泛起妖异的光痕,宛若一个巨大结界,隐隐朝李青云和城头将士压迫过来。

城墙上,义军与宋军见此异象,纷纷惊呼,面对神道法力的威势,许多人本能地战栗,心中生出无可抵抗的绝望。

但恰在此时,城下阵阵鬼啸由远及近,灵界冥将早已察觉到道门与李青云的对峙,遂带领骨魔大军疾冲而至,企图一举吞并两方。

那冥将立于一头狰狞的骨龙之上,通体覆盖漆黑骨甲,背后冥焰燃烧,更似有无数冥魂在嘶吼欢呼,犹如地狱之王带领亡灵降临。

看到这一幕,仙人与李青云彼此都顿住攻势,瞬间变成三方鼎立,彼此杀机涌动,却又不得不先提防第三方的致命威胁。

骨龙拍动一对由森白肋骨构成的巨大翅膀,引发飓风般的冥气冲击,将周遭废墟卷上半空,残破房梁和尸骨在乌云中翻滚,就连玉虚宫仙人的七彩云团也难以维持平稳。

“你们何必自相残杀,不如一同臣服我幽冥之主,便能得永生。”

冥将厉声狂笑,黑焰喷吐,遮蔽了半壁天空,那笑声在众人耳中仿佛尖刺,令人心神欲裂。

仙人只冷哼一声,拂尘化为雷鞭:

“不知死活的冥界爬虫,也敢妄论天道?”

李青云则暗暗握紧刀柄,一边警惕仙人的下一击,一边看准冥将的破绽,以待时机。

幽冥与道门的强横气势在空中对撞,雷电与黑炎相互吞噬,噼啪作响,仿佛两条远古蛟龙绞在一起,一时间难分胜负。

李青云看见仙人的法力与冥将的恶煞之气相互交融,天地灵气骤然紊乱,甚至影响了他体内的真元流转。

就在此刻,冥将猛地祭出一块暗红色的冥石,石上刻满晦暗符文,一经催动,便有无数怨灵狂号着冲向四面八方,如同阴风利爪,瞬间将仙人弟子们撕碎数十人。

仙人脸色一变,强行催动结界护住自身,却见结界里电光暗淡,难以兼顾其他道士。

李青云再不迟疑,刀势划破长空,借着冥将与仙人僵持之机,化身一抹残影直取那冥石,以期摧毁灵界底牌,拯救更多人。

冥将眼角瞥到这一幕,嘴唇拉出一抹狞笑,拍动骨龙翅膀迎面扑来,手中长戟卷动无边鬼火,朝李青云劈落,仿佛要把他一并焚为灰烬。

刀戟交击的瞬间,天地仿佛静止,下一刹那却爆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巨大的气浪将周遭残垣瓦砾推飞数十丈。

李青云只觉一股阴寒袭遍全身,对方的冥气如毒蛇般欲侵入他经脉,幸而他功力深厚,硬是以刀罡护住心脏气海。

即便如此,他口中仍有腥甜涌动,险些一个踉跄摔倒。

冥将见他未死反伤,自恃幽冥之力天下无双,狂笑中毫不留情再度挥戟,与骨龙同时发起连环攻势。

天空雷光忽暗,原来是仙人也嗅到机会,竟在冥将倾力攻击李青云之际,趁机将雷霆之力分出一道,对着二者一起轰下,欲坐收渔利。

李青云暗骂道门心机深沉,却只能立刻做出反应,召出体内宫殿虚影,以寂灭刀光劈开半边雷火,再咬牙与冥将硬碰硬地死战。

骨龙被雷电和刀气同时击中,发出凄厉哀嚎,身躯裂开数道巨缝,黑色火焰喷洒而下,烧得地面上军士哭嚎不绝。

冥将怒火狂涌,面目愈加狰狞,他振动断裂的骨龙之翼,在空中扑扇出无数黑暗符文,化作暴雨般的鬼火弹,倾泻向城墙与空中的李青云。

李青云拼尽全力以刀罡护体,却仍被冲击波震得气血翻腾,好似有万虫啃噬身体,每一寸肌肤都在灼痛。

就在这生死关头,仙人还借机向李青云发出第三次雷劫,显然意图借冥将之手耗其体力,再亲自下杀招。

这一刻,李青云心中怒火如焚,却也无力多言。

他深吸一口气,运转功法,将最后一丝清明注入刀身,任雷电和冥火如狂潮般撞来,眼里只有面前敌手,唯有拼命破局。

刀光大作,宛如天河垂落,在最危急关头,李青云似把体内全部生机化入刀锋,硬生生将那席卷而至的鬼火与雷劫斩成两半。

冥将愕然之际,李青云飞扑而至,一刀劈中冥石,使其发生可怕的爆裂,滚滚怨灵发出尖锐惨叫后四散无踪,冥将胸口也被刀罡洞穿,倒飞出十数丈。

仙人见刀意未歇,不得不收拂尘抵挡,却仍被余波震得倒退三步,怒目森寒。

乌云之下,短短几息,局势瞬息易位。

冥石被毁,冥将重伤,大量骨魔因失去核心力量而陷入暴走与混乱,反倒分裂成数股互相攻击,场面无比诡异。

仙人瞥见冥将奄奄一息,竟哈哈一声冷笑,似想趁李青云耗力之际,先将冥将抹除,再重拾对人间的掌控。

哪知李青云猛一咳血,却仍强撑站稳,眼神透出冰寒光芒,不容任何觊觎人间之辈再度兴风作浪。

“够了。”

他声音虽不高,却带着某种让人心颤的肃杀,刀锋轻抖,未尽的刀罡在空气里产生刺耳嗡鸣。

仙人盯了他片刻,似在衡量胜算,终究不敢冒险,冷哼一声,化作七彩云团遁去,只留下一片残破废墟与无数道门弟子的尸骸。

大地一片死寂,只余阴风与雷鸣的残响在远方回荡。

李青云睥睨地看着那奄奄一息的冥将,对方狞笑中透着无边恨意,却再也无法撼动这场战局。

他没有再说一句废话,抬手斩落,刀光如电划过冥将颈项,将这场恐怖的战争推进到终结的边缘。

黑色血液喷射而出,冥将身形轰然倒地,骨龙哀鸣着化为一堆枯骨,随风而逝。

硝烟散去,汴京城外无数焦土之处燃着余火,黑烟直冲天穹。

李青云踉跄一步,单膝跪地,感觉自己丹田翻涌,若非内功根基深厚,早已无力支撑。

他仰望苍穹,那阴云还未散尽,却能依稀见到破碎的星光在天幕中闪动,像被某种灰暗力量切割出罅隙。

宫殿的虚影在他身后若隐若现,灰雾里传来隐约的低语,犹如跨越时空的叹息,让人心中莫名生寒。

他深知大战虽告一段落,可真正的阴影尚未散去。

玉虚宫折损许多力量,却不会善罢甘休,灵界或许还会卷土重来,而那埋藏在他体内的可怖意志,更是始终如跗骨之蛆。

然而,此时此刻,大宋在风雨飘摇中总算挺过这一劫,北门内外的百姓与将士在震惊与喜极交加中狂呼,痛哭,颤抖地跪拜。

李青云沉默地收刀,负伤回望那满目疮痍的大地,只觉一阵令人窒息的悲凉与责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想要真正护住人族,恐怕前方还有更可怕的试炼在等待。

他踱过满地狼藉,血肉白骨与道装尸骸皆混在一起,宛如神魔葬场,一时再看不清什么正义与邪恶,只有相互倾轧的无边毁灭。

暮色中,他任冷风吹过满身血迹,眼神如古井般深沉,仿佛在宣告着一条更艰险的道路正悄然展开,而神与魔的终极纷争,才不过刚刚开始。

……

夜幕四合,汴京的天空已被血与灰暗侵染,宛如一幅凄绝的末日画卷。

暮色之下,玉虚宫仙人踏空而来,身着华丽道袍,袖口翻飞,周身缠绕七彩雷电,恍若驾驭风火雷霆的仙神。

他在高空俯视城中,目光如冷刀般扫过累累尸山与血泊,最终落在那道正于战阵中奋力搏杀的身影上。

李青云斩落最后一只骨魔的瞬间,猛地抬头,见这仙人凌空驾势,如神祇俯瞰众生,心中陡生寒意。

更可怕的是,远处裂缝再度深邃,里面透出摄人心魄的阴风,正是灵界冥将苏醒的预兆。

他倏忽感觉到空气里弥漫着宛如地底黑潮般的压迫,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不过他却无暇后退。

地面上,无数骨魔残部欲借此良机反扑,义军与宋军苦撑之际,仙人一声冷笑,将拂尘抖出万道雷光。

那雷光劈开夜空,照得整个城池彷佛白昼,亦令守军惊呼失色。

有人以为这是道门赐下的援助,可李青云却看出雷霆之力含着霸道神威,更像要将一切不顺从者碾碎。

仙人在半空中振袖冷叱:“凡人愚顽,阻我道统,即是自取灭亡!”

一道道七彩电柱呼啸而下,横扫城头、街巷,竟不分敌我,凡挡在它们路径上的人或骨魔,全被轰得血肉横飞。

李青云怒火陡然升腾,却知此刻若不先制住仙人,汴京残余生灵皆要死于雷劫。

他脚下一踏,竟离地冲天,长刀卷起刀罡,刀气似虹贯日,与那雷霆火光正面碰撞。

霎时电光爆裂,如流星坠火,耀得夜空仿佛一片白昼。

刀罡所向,硬生生破开数道雷电,令仙人面色一变。

可那仙人在空中猛捏法诀,祭出一面金光法镜,镜中射出数十道夺目虹芒,刹那化作层层迭迭的剑气,意图将李青云彻底包围。

李青云深吸一口气,内力催动到极致,连斩两刀,轰破剑气,但有余波刮过,仍在他身上划出血痕。

他眸光如炬:“玉虚宫既要祸乱人间,我李青云,便先斩此狂徒!”

这一声喝,透出傲视天下的凛然之气。

双方在半空中接连十数招,刀光与法镜雷电交织如万千流星碰撞,光影乱舞,声音震耳欲聋。

城中百姓仰望,仿佛目睹神仙之战,却也有惶恐无助的绝望。

这时,裂缝忽然狂震,一股滔天黑雾汹涌而出,将天边吞没。

冥界将领的沉重脚步如雷霆震响,咚咚敲击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前方,义军被骨魔与黑雾逼至谷底,穆桂英、杨排风等人死战不退,却已力竭难支。

高空中,仙人见此不怒反喜,竟让法镜收束雷光,想将李青云逼入死境:“让汝尝尝地狱与天罚的双重苦痛,尔等凡人不过蝼蚁!”

李青云咬牙,刀势破开余波,眼看下方已是一片绝望,如果不及时镇压这场浩劫,人间恐将颠覆。

便在此时,一声低沉咆哮从黑雾深处传来,冥将真身现世——那是通体包裹幽蓝火焰的巨人身躯,头戴骷髅王冠,身后拖着无数鬼影。

它仰天怒啸,一道冥火化成长鞭,横扫千丈,将守军破阵之势彻底击溃,整个城东当场塌陷。

李青云目眦欲裂,猛地喝道:“仙人,神魔,你们齐来又如何,我李青云岂会退让半分!”

他骤然催动体内深藏的力量,刹那间灰雾在他周身翻涌,宛如有不可名状的阴影在刀锋中苏醒。

仙人见此惊愕万分:“你……你体内为何有这般诡异之力,莫非——”

话音未落,李青云已然腾身冲入那冥将立足之地,刀罡一劈,将冥火长鞭崩碎。

冥将怒不可遏,大吼着拍出黑雾巨掌,李青云以刀作盾,连退三步,血气翻涌,却并未倒下。

而在他后方的城池中,无数百姓与将士喊声连连:“李大人不可败!”

魂飞魄散的祈求与嘶喊,一下点燃了他心底最深处的意志。

灰雾攀附在他全身,隐约可见一道神秘宫殿的虚影浮现在他身后,好似某个古老而恐怖的存在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

李青云体表绽放出一片炽烈金芒,与那诡异灰暗之力相互缠绕,竟在一瞬间凝成独属于他的霸道神威。

仙人疾退,似要远避锋芒,却被一道刀光如惊鸿破晓般阻在半途。

“给我——滚!”

李青云怒吼,刀势再起,九霄雷鸣般的声势顷刻压倒仙人。

仙人拼命催动法镜,却被刀罡贯穿,法宝龟裂碎裂,雷光湮灭。

他惨叫一声,被一股恐怖余波卷向远方,生死未卜。

不待李青云稍作喘息,冥将怒焰翻腾,再次凝聚出无数鬼魂,组成“万鬼噬魂阵”,直逼城中百姓要害。

“休想!”

李青云毫不迟疑地逆风飞扑,一刀将万鬼冲击斩成碎片,纵然再如何诡异的鬼魂,也抵挡不住他刀罡里那股堪比神火的狂烈怒焰。

冥将仰天发出尖锐咆哮,那亡灵风暴陡然加剧,似要将李青云拽入永世冥狱。

李青云只觉全身剧痛,体内的灰暗低语亦骤然放大,仿佛无数阴影要撕裂他的神智。

他明白,若此刻稍有退缩,自己便会被这一股毁天灭地的混沌吞噬,再无翻身之日。

然而,他想起那些拼死战斗的将士和无辜百姓,还有燃烧的城池,顿时在心中燃起一股坚决。

那股坚决,远胜任何神魔,也超越了世间生死。

“我乃李青云,守护人间,谁能让我屈服!”

他低吼一声,运劲于刀,生生将冥将的鬼雾撑开,一缕缕金光自他皮肉中迸射而出,照亮黑暗。

刹那间,天地宛如被烈阳贯穿,阴风消退,鬼哭声哀鸣散逸。

冥将吓得巨体震颤,不敢相信有人能在如此险境中爆发出如此可怕的神威。

但这不及它多想,李青云已腾起三丈,握刀高举,那刀刃与他身后宫殿虚影交融,迸发出滔天光柱。

这一击仿佛斩开了苍穹。

骨魔与黑雾同时撕裂,冥将的巨大身躯被震得七零八落,霎时间尸骨无存,阴风尽散。

汴京四野,一片死寂,仿佛在这刀光照耀下,连空气都静止。

良久,才听见百姓和将士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而那虚空中,李青云缓缓收刀,周身神光凝成一圈祥瑞光晕,隐隐透出莹莹圣洁。

体内那灰暗低语渐趋沉寂,好像也在他无上意志面前暂时收敛了獠牙。

他俯瞰大地,无穷气势萦绕在他左右,宛如神临。

自此一刻,所有人再不敢以凡人之躯视之,他分明已踏破半神之桎梏,晋入真正的神域。

在刀锋所至的地平线上,再无一头骨魔敢靠近。

远遁的残余妖众,被这阵势震慑,四散逃回裂缝。

仙人生死不明,玉虚宫群弟子也不敢再现。

汴京里外,血与硝烟虽还未散尽,却在李青云脚步所及之处陡生希冀。

他凌空而立,纵观人间疮痍,却也看到了重生的火光,闪动在无数士卒与百姓的目光里。

那一眼,好似给了众生新的愿景,也在他心中烙下如山责任。

今后不管洪荒神魔如何肆虐,他都会以真神之身守护下去。

……

汴京城头的战鼓声渐渐停歇,晨曦自东方微微铺展,薄薄的光辉照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

昨日那场狂烈的神魔之战已彻底洗礼了这片古都。

城墙上,到处可见劈裂的砖石和焦黑的箭矢,一道道猩红的血痕蜿蜒蔓延,宛如梦魇的残迹。

然而当阳光刺破夜色,整个汴京又似重新获得了呼吸。

曾经漫天的黑雾与鬼火已经消散,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空气里多出了一股清新。

那是劫后重生的味道。

刀枪声虽未彻底远去,仍隐约从远处回荡,但再不似昨夜那般惊心动魄。

百姓从屋舍角落缓缓走出,看着远方灰蒙蒙的废墟,有人默然垂泪,也有人望向城头,发自内心地行礼跪拜。

因为在那片城墙上,正立着一道人影,衣袂猎猎,宛若神祇临凡。

李青云静静矗立,他的眸中映着残破的都城和无数劫后余生的身影。

他可以轻易听到脚下人们的心跳,也能感应到远处残余骨魔的血腥味。

然而,那些冰冷的邪祟在他神念扫过的瞬间,皆如潮水退去,不敢再冒头。

一夜鏖战,让这方天地满是苦难痕迹,却也成就了他超凡的蜕变。

如今的他,浑身上下散发着真神之威,仿佛与整个时空都融为一体。

穆桂英拖着满是裂痕的战刀走向城头,看到李青云那背影时,顿时眼眶一热。

她知道,若非他在最后关头力压玉虚宫仙人,又斩灭灵界冥将,恐怕汴京早已沦为灰烬。

李青云回首对她微微点头,仿佛一切辛苦都不必言说。

穆桂英深吸口气,走下城垛,去招呼其余将士清理战场,救助幸存者。

整个城墙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修整。

不久之后,一队朝臣和礼部官员赶来,簇拥着皇帝。

皇帝身着明黄朝服,虽然形容憔悴,却难掩目中激动。

当他目睹李青云周身环绕的澄澈金光,心里顿时生出敬畏,再无半分君上与臣子的隔阂,只觉自己也只是芸芸众生之一罢了。

他低声唤道:“李大人……不,李青云真神,你护我大宋江山于水火,这份恩德,万民当顶礼膜拜。”

李青云闻言轻叹,拱手一礼,却并不多言。

他如今踏入真神之境,俯瞰红尘,已然心神清明,对名位之事不再执着。

皇帝有意再拜,却被李青云虚扶而起。

众朝臣和百姓一同围拢过来,纷纷叩头,感谢这位新生的真神救下无数性命。

李青云目光扫过他们,心中百感交集。

他曾经历凡俗悲欢,也曾在洪荒战场中挣扎,如今虽凌驾众生,却也更懂得守护之重。

那一刻,城内城外高呼声四起,仿佛山呼海啸,忠诚与感激的浪潮淹没了每条街巷。

远方仍有玉虚宫一些弟子潜伏观望,却再不敢轻易现身。

李青云已感知到他们的存在,心神微动,却并未立刻追究。

眼下人间方才暂获平安,何必再造血腥?

但他也清楚,玉虚宫绝不会善罢甘休,而他身上那股灰暗宫殿之力,尚未真正根除背后的隐患。

他深深吸了口气,将思绪收回,落向现实。

在救援的号令下,百姓与士卒同心协力,将满地狼藉的尸骨和断垣残壁一一清理。

不少拖着伤腿的军士依旧坚持在救护伤者,民间妇孺煮着汤水,给疲惫的将士和流民送去热食。

烟尘虽然弥漫,但城中却涌现出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凝聚。

李青云步行于废墟之间,用真神的灵力替一些伤重士兵疗伤,或是净化冥毒。

他指尖微亮,便能驱散潜伏在血肉中的阴气,令病者如同新生。

周遭人见之,皆以惊奇与敬畏目光凝视,仿佛见证了神迹。

每医治一人,他的心中就多一分坚定。

这便是真正超越境界的力量——不再是单纯杀伐,而是以己身护苍生。

待到正午时分,汴京城外渐渐有各处义军与难民返回,他们拖着行囊与伤病,一见李青云巍然耸立的身姿,个个失声痛哭,或是喜极而泣。

许多上岁数的老者则俯身叩拜,高呼“真神在世,救我华夏”。

李青云淡然受之,却并无妄自尊大,只说:“守护之责,并非一人之力。

尔等彼此互助,才是人间最可宝贵的光。”

这番话简短,却直抵人心。

百姓和将士纷纷响应,将残余的外道神像与供奉焚毁,转而自发树起“李真神”之位,祈愿永护人间。

那时皇帝也恍若找回了旧时英气,一面协助李青云稳住各处防线,一面复整朝纲,斥退试图浑水摸鱼的佞臣。

整个大宋仿佛在浴火中蜕变。

到了傍晚,整座汴京逐渐恢复些许生机。

残骸中重新升起炊烟,满是焦土的街道也能听到孩童啼哭与妇女的宽慰声。

一种艰难而又期盼的氛围充盈在破败与新生之间。

李青云立于高处,俯瞰整座城。

他感觉到自己的神魂笼罩天地,那些残留的妖气、鬼祟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俾睨天下、万灵来朝的力量。

可在那浩瀚威能之下,他亦感到一丝孤独。

灰雾在他体内幽幽沉伏,偶尔传来轻微低语,像是在暗示更深层的阴影仍潜藏在不知名的角落。

玉虚宫的退散与灵界的偃旗息鼓,并不意味着终结。

洪荒遗留、克苏鲁般的未知威胁,都可能在更远的未来卷土重来。

然而他并不畏惧,也不后退。

于苍穹之下,他松开手中刀柄,让那炽烈的神力缓缓内敛,好似将整个日月星辉都收入胸中。

他举目凝望无垠长空,心里默念:“人间既是吾之所爱,便当守护到底。”

远方山峦在薄暮里愈加黯淡,仿佛有一双未知的眼睛依旧静静注视着人间。

可无论那眼神多么阴冷,也终将无法掩盖汴京城里重新燃起的灯火与生机。

金红的晚霞落在城墙上,映得李青云的身影圣洁而又庄严。

他是神,却又未曾忘却人的热血和悲欢。

只要他还立于此处,天地之间的风云变幻,总是能留存一抹光亮,庇佑千千万万的平凡生命。

这,便是新局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