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七百一十二章 度化大会

大明测字天师 第七百一十二章 度化大会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七百一十二章 度化大会

萧风依旧满脸谦逊:“我对佛法所知毕竟有限,还请大师开解。”

老活佛点头道:“我藏传佛教中,虽有欢喜禅的法门,却与男女之情并无关系。

人心自有佛性,奈何被肉身所困。修行之道,就是突破肉身桎梏,明悟至高佛理,方可悟道成佛。

金刚以明妃为空,明妃以金刚为空,共同体会极乐之境,以此突破肉身桎梏,忘却肉身的存在,见色如见空,方可见性成佛。

这个过程中,金刚与明妃都是专注于**的大乐,心中想的都是突破肉身桎梏,却与男女之爱毫无关系。”

萧风点点头:“我师兄也常这么说,他说他在后宫辛苦,是为了平衡后宫,协理阴阳,绝非好色之徒。

这样看来,我不但达不到金刚们的境界,甚至连我师兄的境界都达不到,我喜欢女人纯粹就是好色和爱情。”

老活佛见萧风认可,抖擞精神,指着措钦活佛说道:“措钦活佛乃是我们之中悟性极高的。

且三次转世,功德深厚。按道理说,他在各方面的修为都该达到更高的境界才对。

只可惜在这一世年少之时,被情丝所缠,以至于屡次在开悟的关键时刻心魔扰动,难以突破。”

措钦活佛低头不语,轻轻叹了口气。萧风对他的故事倒是略知一二,淡淡一笑,将一杯青稞酒一饮而尽。

青稞酒比起大明的代表性佳酿天赐小坛来,度数略低,也没有那么浓厚的香味,但清冽爽口,别有风味。

“措钦活佛,大明有位江南才子叫唐寅的,有两句诗正适合你: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成佛固然是好,但极乐之境,极乐之佛,是否就是人想去的地方,是否就是人想要成为的存在,却也难说。”

老活佛诧异道:“天师此言差矣!既然知道有极乐之境,既然知道可成极乐之佛,怎么会不想去,不想成呢?”

萧风笑了笑:“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自由意志。有人想成佛,必然就有人不想成佛,有何奇怪?”

老活佛愣了一下,他一辈子没出过藏区之地,历来只听过修行不够难以成佛,还没听说过谁压根就不想成佛的。

在老活佛犹豫的时候,二活佛微笑开口,他的声音醇厚深沉,悦耳动听,带着让人信服的力量。

“天师,人何以不想成佛?是因为受不了修行之苦,所以不敢奢求成佛吗?”

不知不觉间,嘉靖最担心的事儿已经拉开了帷幕。

这次接风宴,既是一次大战前的军事会议,其实也是活佛们希望度化萧风的弘法大会。

措钦活佛等一部分活佛,是因为觉得萧风与佛教有缘,度化萧风是大功德,但也并非是全部原因。

即使心里对萧风本人不感冒的活佛们,也认为应该尽力将萧风度化,这就是出于更为现实的考量了。

嘉靖崇道抑佛,而萧风此时就是大明道门的代表性人物,之前因为祈雨等事,在民间影响力极大。

若是能成功度化萧风皈依佛门,那就相当于此消彼长,一箭双雕,能把一大批民间信众从崇道变成崇佛。

而且众人都知道萧风对嘉靖的影响力,如果再乐观一点儿,没准萧风能把嘉靖也掰弯了,从信道变成信佛,那功德可就大了呀!

此事若成,估计等这批活佛圆寂的时候,就不用再转世了,西天方面得直接派出加长版的七彩祥云一起带走。

萧风摇摇头:“有人不想成佛,并非因修行太苦,而是根本就不想成佛。就算成佛唾手可得,也不愿成。”

二活佛摇头道:“世间从无这般人。凡不想成佛者,都是因为不了解何为佛,一旦了解了,人人都想成佛。”

萧风笑道:“为何一旦了解了何为佛,就人人都想成佛呢?”

二活佛道:“由苦向乐,本就是众生之本性。众生皆苦,轮回六道,无非大苦小苦之分。

便是道家修仙,入了天道,仙命有穷,也终将再入轮回。何况仙界也不是无苦之地,只是神通加持,逍遥自在,吃苦少些罢了。

所以六道众生,既然都苦苦而乐乐,自然就应向往成佛,向往进入极乐之境,怎会不想成佛呢?”

萧风笑着夹起一块肉来:“活佛所言,众生皆苦,六道皆苦,只是大苦小苦之分,我倒是明白的。

我有位娘子开了家醉仙楼,里面放辣椒的菜也分为六种级别,倒是与活佛所说的六道之苦十分类似。

按活佛所说,天道微苦,修罗道小苦,人道正常苦,畜生道大苦,饿鬼道超级苦,地狱道变态苦。”

活佛们对视一眼,觉得这些名字起得十分古怪,但大体意思是没错的,便都点了点头。

萧风嚼着肉道:“只是道家讲阴阳相生,无苦不知乐,无善不知恶。人若至极乐,又是如何知其极乐的呢?”

二活佛微笑道:“这便是道家不足之处了。所谓阴阳相生,只合天道。佛法无边,自在天道之上。

西方极乐之境,无苦自然极乐,纯善自然无恶,人人为佛,无欲无求。佛光普照,何分阴阳?”

萧风又喝了杯酒:“西天极乐之境,各位可曾去过?若不曾去过,何以知之?”

二活佛道:“凡事非亲见而可知之者多矣。佛学经典,口耳相传,自佛祖现世至今,并未断绝。

如今的儒家人也未见过孔子,如今的道家人也未见过老子,何以都肯定他们的存在呢?还不是经典流传,师徒传承吗?”

萧风点点头:“儒家人根据经典和口耳相传,相信有孔子,孔子也告诉儒家靠读书知礼能治理天下。

如今的儒家确实也靠读书当官了,虽然治世之道靠的不一定是克己复礼,而是权谋和律法。

道家人根据经典和口耳相传,相信有老子,老子也告诉道家修身养性,调理阴阳,可以飞升成仙。

可老子从未说过仙界是什么样的,即使道家经典中,也最多描述一下仙人的能力,却不涉及仙人的心情。

看传说中,仙人无非是活得久,动得快,力气大,会变形,除此之外,仙人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甚至争强好胜之心。

所以这两位,都只是说读书和修道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没说过保证这个人就一定是没有痛苦,只有快乐的。

为何佛家就敢保证修行后成为的佛,是能保证心情好的呢?这个根据来自于什么呢?佛家经典可有解说?”

二活佛摇头叹息道:“天师以此歪理质疑佛法,本身已入魔道。需知佛法一道,心诚则灵。

若心存疑虑,纵使天资再高,也难以修成正果。若一心向佛,纵使天资鲁钝,也可成就正果。

还望天师悬崖勒马,停止不敬不尊的谤佛之举,避免堕入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萧风默然片刻:“欧罗巴人信奉天主,以天主不可怀疑,不可论理,否则就会降下雷霆之怒,把人打入地狱。

而且他们还不光是拿上帝吓唬你,还会亲自操起十字剑来替上帝动手。谁敢说不信上帝,直接就替上帝代言干掉了。

当然了,佛家比他们还是要好一点,只是诅咒人下地狱,并没有真正动手物理超度谁堕入无间地狱。

可佛家既然慈悲为怀,何以世人不解佛法,欲求明晰,便会成为谤佛之罪?这与天主是不是有点像啊。”

二活佛叹息道:“天师对佛家成见甚深,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堕入无间地狱并非诅咒,更不是佛祖的惩罚。

人自身产生的业力,不敬宝经,怀疑佛法,自身业力就会发作,让人死后进入无间地狱,佛法只是告知这种前景而已。

也就是说,是你的行为导致你堕入地狱,佛法告知你也好,不告知你也罢,你都会进入无间地狱的。

甚至都不需要你宣之于口,只要你在心中谤佛,也是一样会业力缠身,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萧风苦笑道:“这么一说,倒是明白多了。只是另有一种说法,若是我自己默默地不信佛,业力就小。

若是我把对佛的怀疑说出口,引起了其他人对佛法的怀疑,那就是断绝了别人的慧根佛缘,业力就大,可对?”

二活佛连连点头:“不错,阻断他人信佛之道,乃是大罪。便是不信佛法,也当谨言慎行,不可妄言。

尤其是以天师在民间的影响力,更不可妄言不信佛法,否则其恶业果报过于惨烈,便是我等全力为天师除业,也难以超拔。”

萧风点点头:“多谢活佛好意。其实我只是不明白两点,这两点,我并非针对哪个宗教和信仰。

我对所有宗教都十分尊重,但不符合这两点的宗教,我总是觉得不可理解,也就难以深信。

我并非谤佛,也并非诋毁天主,更不是像万岁一样一味地崇道,我一切的依据,都是同样的两个标准。

其中一个标准,就是信仰自由,允许人信或者不信,这一点,佛教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做到了。”

一直闭口不言的大活佛忽然开口了,他一开口,整个宫殿内都清晰地回荡着他的声音,犹如洪钟大吕。

这位大活佛,不但佛法修为精深,而且内力也必然极深。佛门之中,本就有许多外人不知的修行法门,武道也在其中。

“天师的另一个标准,我能猜得出来,只是,却无法给出天师一个满意的回答,这也是佛法玄妙之处。”

众人都看向大活佛,显然不像大活佛的反应那么快,萧风也庄重的向大活佛点头为礼,示意大活佛继续。

“天师的另一个标准,应当是一个宗教,无论经典如何浩瀚,逻辑如何严密,教义中总会是存在疑问的。

既然有疑问,就该允许人质疑,质疑被消除后,人们自然就会更加信仰,更加虔诚,方为正道。

可很多宗教的教义,包括佛法在内,却并不容人质疑,质疑就是不诚,不诚就是有罪。

这看似十分过分。天师,不知贫僧所说的,可对吗?”

萧风点点头:“活佛所说,正是萧风心中疑问之一。既然佛法无边,又愿意普度众生,何以不容人质疑?

人非皆为圣贤,岂能生而知之?人非皆为佛子,岂能生而信之?知识需要学习,难道信仰就不需要吗?”

大活佛摇头道:“天降甘霖,难活无根之草;佛法无边,难渡无缘之人。

见佛而不喜者,已属缘浅之人。见佛而生疑者,自是无缘之人。人心自有佛,何须学而后知?”

萧风想了想:“按大活佛所说,萧风见佛而生疑,疑惑不解则不能知自身佛性,自是无缘之人。

既然佛法无边,难度无缘之人,措钦活佛还一心想要度化我。

质疑佛法,如同谤佛,度一个谤佛之人,是否对佛不敬呢?”

大活佛笑道:“人不信佛,则易造恶业,若能度化,则世间恶业减少,这是大功德。

何况佛说众生平等,是指最终归宿;而在这红尘世间,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度化后的功德也不同。

如一国君主崇佛,则世间多一片佛国净土,佛子们更容易修行,更容易成佛,功德自然比一个普通人信佛更大。

所以度化天师,不仅是直接的功德,更有众多善果。便如地藏王菩萨发愿度化地狱恶鬼一般,虽难亦行。”

萧风苦笑道:“想不到度化我的功德能和度化恶鬼相提并论了。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措钦活佛的大愿不会是:萧风不信佛,我也不成佛吧?措钦活佛啊,别这么发愿,我会影响你成佛的速度的。”

措钦活佛双手合十,十分严肃地点点头:“我愿意等着你一起踏入西方极乐世界。”

萧风苦笑着说:“心是好心,听起来总是有点别扭。不过这里面好像有个死结。

既然佛法不需要解释,可我又是个凡事必须弄清楚才肯相信的人,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度化我呢?”

大活佛缓缓道:“佛法并不是不可解释的,只是很多人的智慧,根本就到不了能听懂解释的层次。

古语云:夏虫不可语冰。要想向夏虫解释清楚何为冰,只有让它亲自见到冰才可以,言语无法解释。

当初佛祖及其弟子行走于世时,世间多得是天师这样的质疑佛法之人,但那时是正法时期啊。

佛祖及其弟子显示神通,便可让人们瞬间明白极乐之境,犹如让夏虫见到了冰一般。

可如今已是末法时期,我等几世修行,也不过自身能对极乐之境有些许领悟,却无让人共享的神通。

所以天师之惑,乃是今日众多佛缘浅薄者共同的困惑,也是佛法对我等僧人的最大考验啊。”

萧风怅然道:“看来我是生晚了,若是有幸生于正法时期,心中一切困惑便可迎刃而解了。

只是活佛所说之理,我仍有一点不懂,还请赐教。

夏虫问冰只是不自量力,妄图弄懂自己压根弄不懂的东西。但不自量力并不是罪,也不该有什么罪业。

夏虫不可语冰,也是指别人无法对夏虫解释清楚冰这种事物,却不是别人不可以对夏虫解释冰这种事物。

何以佛法就不能质疑其中的困惑?疑问就会产生罪业,当着其他人的面问罪业就更大,这是何道理?

为何僧人们就不能给质疑者解释佛法的困惑?难道努力尝试为别人解释佛法,本身不也是功德吗?

若是能让质疑者侥幸听懂,从此皈依佛门,自然是大功德;就算努力失败,没有成效,也没有什么坏处吧?”

萧风这番话,让大活佛沉默了片刻,之后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对萧风罪业越来越重的惋惜。

“天师,此时我向你解释其中道理,就很艰难。

佛曰:不可说。一说即是错。说了就是因,错的就是果。

佛法浅显易懂处,人人皆无疑问,自然不必说。佛法精深微妙处,人人皆生疑问,却又不可说。

僧人修为有深浅,许多僧人自己尚未参悟透,只靠着虔诚信佛艰难前行,如何能为他人解说?

便是高僧大德,自身领悟了,也未必能以言语说出领悟的万一。当此时,说了即是错啊。”

「看书的标准就是选书自由,投票自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