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丧家之犬

大明测字天师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丧家之犬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丧家之犬

第二天,内阁发下诏令,三件大事,每一件都足以让人震惊。

第一件:朝廷成立廉政院,从都察院、吏部、户部、大理寺、锦衣卫等部门抽调能员,专司调查贪腐官员。

第一任院长,经萧风推荐,由在苗疆立功的海瑞担任。

第二件:取消临时监军,将军事指挥权交给武将。巡按御史仍与武将长期配合,并负责军队的思想工作。

各地总督、总兵轮流调换,调换之时只允许带亲兵,不允许带下属将领。

第三件:涨俸禄,全体官员集体涨俸禄,按官职成比例涨俸禄。

第三件事顺利平息了前两件带来的骚动。只是潘璜带着刘彤等人,在户部把算盘珠子都扒拉出了火星子,仍然有些发愁。

“刘大人啊,萧大人一句话,咱们户部钱粮顿时就吃紧了呀。这么多的官员,俸禄一涨,好大一笔数目啊!”

刘彤充耳不闻,低着头专心地扒拉自己的账簿和算盘,就像忽然失聪了一样。

等回到家里,刘彤才对夫人抱怨:“这个小混蛋出尽了风头,受罪的却是我,被同僚诉了一天苦,岂有此理!”

夫人今天格外开心,对刘彤的抱怨毫不在意。

“哎呀,昨天回来说要涨俸禄,你不也很开心的吗?这会儿又说这话!放心吧,萧风肯定有办法的!”

刘彤看见桌子上包着的糕点,眼睛一亮:“雪儿回家来了?怎么没留下吃饭呢?我还特意吩咐管家买了肉骨头……”

夫人附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刘彤眼睛更亮了,嘴上却不满意地哼哼着。

“这个小混蛋,居然骗了咱们这么久。雪儿也是的,还帮他骗咱们!我就说怎么一直没动静呢……”

谁说没动静,小梅第一个不同意。她心烦意乱地听着隔壁的动静,恨不得捂住两只耳朵。

之前自己还纳闷呢,姑爷和小姐成亲这么久,一直那么安静,自己还以为就应该是那样的!

现在才知道,原来真正的动静是这样的啊!

这动静太气人了,要么就大点,让我听清楚,要么就小点,让我听不见!这不大不小的,简直太没人性了!

小梅气愤地坐起来,偷偷靠在床头的墙上,把茶杯倒扣过来,耳朵放在茶杯口里,声音果然大了一点。

“……相公,你……你侧过来!往下一点!”

小梅暗暗点头,这是夫人新教小姐的讲道理方式,据说是对付老爷的绝招,不过小梅对效果很有疑虑。

招式虽然是好招式,但效果的好坏要看个人天赋。小姐的道理,没有夫人的大,讲起来只怕效果有限。

果然,道理没讲多久,姑爷就反客为主了,不再安分地听小姐讲道理了。

“雪儿,你侧过来,往上一点……”

这是什么招式呢?小梅带着疑惑,慢慢进入了梦乡,茶杯也滑落在了床上。太困了,好几天都没睡好了。

之前听老爷说过,举人考不上进士,就得等着朝廷的召唤,替补出缺的官员,才有机会当官。

但朝廷的召唤是很随机的,有的举人好多年都等不来那一声召唤,那些举人,真是太可怜了……

其实户部暂时还没有缺钱缺到那么艰难的程度。过去这两年仗打赢了,收入不错,互市赚钱,安心耕种的农民收税也容易了。

何况严世藩被干掉后,他留在各地的钱财,陆续被锦衣卫按图索骥地弄了回来。嘉靖也没好意思都独吞,分了一部分到户部。

只是收入提高了,花钱的地方也多了。春夏赈灾,筹建水师,边疆助学,建立国坊。虽然萧风说过国坊最后会赚大钱的,但目前毕竟还是在投入阶段。

潘璜让同僚们给刘彤施加压力,纯粹是未雨绸缪,希望能曲线把压力给到萧风,让萧风能尽快给户部吃颗定心丸。

这一招其实很有效,比如萧风此时抚摸着刘雪儿的曲线,刘雪儿就把压力给到了萧风。

“相公,我爹说户部众人都担心钱不够花,他也愁得有些吃不下饭去了。

我说这事儿我不管,女人不能问家外面的事儿。可鹏儿说爹晚饭真的只吃了两个馒头……”

萧风笑了笑,给刘雪儿盖好被子:“放心吧,回头告诉岳丈大人,钱不会缺的。只要国泰民安,还会缺钱吗?”

第二天,刘彤很忐忑地上值去了,想不到户部官员们都面带微笑,表情轻松。潘璜亲切地拍拍刘彤。

“刘大人,昨日是我等失言了,想不到今天一早,就有一笔银子进入了户部的库房,看来萧大人早有筹划啊!”

刘彤不解:“哪儿来的银子呢?”

潘璜小声道:“当日严嵩倒台,很多严党官员被降职罢官,当时也曾查看过家产,但都不多。

这次海瑞带着廉政院杀了个回马枪,对这些官员,无论在职与否,都忽然来了一下,收获颇丰啊!”

刘彤愣住了:“已经罢官的,还要查吗?之前可没听说过啊!”

潘璜点点头:“查,听说不但罢官的查,就是已经死了的,都会继续查!

有些官员表面清廉,其实早早和子女分家,把财富都放在了子女家中,这个也被查出来了!

还有一些官员更有趣,与娘子和离,然后把钱财都放在娘子手中,这个也被查出来了!”

刘彤苦笑道:“这些人为了贪污,还真是什么办法都能想的出来,也真难为海瑞了。”

潘璜笑道:“其实被查出来的还不算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和离之后,娘子带着钱另嫁他人了。

那才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呢。又不敢鸣冤,又不敢报复。自己带的绿帽子,还是自己花钱买的!”

右侍郎见两人说得热闹,也忍不住凑过来说道。

“这还不算离谱的,听说有两个沿海官员,贪得太多了,怕被查出来,连夜雇了条大渔船!

全家带着金银财宝,躲在渔船里,想要潜逃到日本去!结果被巡逻船查出来了!”

刘彤点点头:“那一定是被抓回来受审了!这个罪名可比贪污还重吧!”

右侍郎连连摇头:“能回来受审就好了!巡逻船查到渔船时,船舱里都是血啊!太惨了。

就是因为渔民往海里抛尸时引来了鲨鱼,巡逻船才追踪而至的,审问得知,死的还有小孩呢,当真是断子绝孙啊!”

刘彤虽然不怎么贪污,但也不敢说是一两银子都没贪过,腿肚子都有点转筋。

“这这这,确实太惨了。在职的也查,罢官的也查,致仕的也查,和离的也查,分家的也查。

不跑就是等着被查,敢跑就可能断子绝孙,全家死绝,看来还真是不能贪啊!”

见刘彤脸色发白,潘璜知道他胆小,安慰道:“倒也没有那么严苛的,我今天听张居正说过了。

海瑞查案,过于细致严苛,人家贪了十两银子的,他也都报上来了,萧大人一一驳回了。

萧大人说,过去贪五百两以内的,追回赃款,吏部记个差评过去吧。

重点是从今天起,俸禄涨了,大家日子好过了,别说五百两,谁敢再贪一两也不行!”

刘彤脸色顿时好转了许多,他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自己这些年的贪污总额,然后松了口气。

虽说萧风定了个缓冲的金额,但被抓捕的官员仍然不少,既有文官,也有武将。

这些人或丢官免职,或坐牢流放,严重的甚至掉了脑袋。

这些人的家属亲戚,自然哭声震天,骂声动地。而被骂得最狠的,居然不是萧风,而是徐阶。

大明朝没有短视频,也没有网络,所以人们了解一件事,一靠朝廷告示,二靠民间流言。

朝廷告示上清清楚楚的说明,是内阁首辅徐阶向万岁请旨,要求严查贪腐,告示还能有错吗?

至于民间流言,那更是毋庸置疑,传来传去都是徐大人在顺天府大堂,面对着京城百姓,大声疾呼。

“本官一定要请旨,严查贪官污吏,让百姓看到朝廷的决心!今天谁拦我也不好使,我与贪腐不共戴天!”

所以绝大多数人认为,这场反腐风暴就是徐阶掀起来的!好一个铁骨铮铮,两袖清风的徐阶!

徐大人英明!徐附议不得好死!以上两种呼声代表了不同阵营的人最直接的想法。

英明到不得好死的徐阶徐附议,此时在自己的府邸里,脸色黑得像包青天,一杯接一杯地喝酒。

徐璠看着父亲,也不敢说话。自己本想帮老爹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来个上阵父子兵,想不到被萧风直接打趴下半个户口本。

管家提心吊胆地进来禀报:“老爷,户部郎中谈同,和刑部郎中柳台,联名拜见老爷。”

徐阶停下酒杯,冷冷地说道:“他二人有事不在朝堂上说,跑到老夫的私宅来做什么?不见!”

管家转身要走,徐阶忽然道:“慢着,让他们俩绕一圈,从角门绕进来,不要让别人看见!”

管家转身离去,徐璠小声道:“父亲,这两人风评不佳,都是之前严党的骨干,如今已如丧家之犬。

他们都是从左侍郎黜落到郎中的,父亲见此二人,会不会对父亲有所影响啊。”

徐阶看了儿子一眼:“当然有影响,否则我怎么会把他们从正门赶走,从角门偷偷进来呢。

你说得对,他们如今是丧家之犬。而且海瑞现在查贪腐查得那么近,只怕过几天连丧家之犬都当不了了。

他们来找老夫,就是想要新找个靠山,能躲过这一大劫。”

徐璠皱皱眉:“既然如此,严党倒了也有些日子了,为了他们之前不来呢?这般临急抱佛脚,亏他们想得出来。”

徐阶摇摇头:“璠儿,不要小看了这些人。他们可也都是当到过左侍郎的,那可是堂堂三品大员,离尚书只有一步之遥啊!

他们不是傻子。之前他们来找为父,为父是不会见他们的。何况那时没有清查贪腐这一出,他们更希望人们把他们忘记,徐徐再图。

可如今海瑞查得这么紧,我们父子又刚好和萧风大战了一场,他们的鼻子很灵,这个时机选得很好。”

徐璠默然片刻:“父亲可是要帮他们吗?父亲,咱们徐家在这方面也并非完全清白,只怕会惹火烧身啊。”

徐阶冷笑道:“帮与不帮,那要看他们能拿出什么条件来换。若是很有用处,也不是不行。

若是想靠金银之类的,我徐家又不是穷得吃不上饭了,看得上吗?主动权在我手里,听听无妨!”

说话间,谈同和柳台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徐阶之前当徐附议,这两人也都是朝堂常客,彼此是十分熟悉的。

但两人先后被降级成郎中后,就失去了上朝的资格,徐阶升为首辅,自然也难得有空到各部去转悠了。因此确实是很久没见面了。

此时一见面,徐阶也吓了一跳,这二位的变化也太大了吧。

谈同还好一点,只是看起来十分萎靡不振,惶惶然如惊弓之鸟,连徐璠放下酒壶的声音都吓得一激灵。

柳台的精神状态恰恰相反,一对眼睛亢奋地睁大,像两个小鸡蛋一样,喘着粗气,架着膀子,就像随时准备战斗的疯狗。

徐阶微笑让座,然后让儿子回避,命仆人倒茶,之后才端起茶碗,缓缓开口。

“二位老兄深夜来访,有何贵干啊?”

谈同欲言又止,捅了捅柳台,柳台四下看了一遍,把身子往前凑了凑,刚要开口,停住了,又往四下看了一遍。

徐阶暗暗皱眉,他感觉柳台的精神状态确实不大对头,当时还没有精神病这个说法,统一称为痰迷心窍,颇有点前兆表现。

柳台再三的确认四周无人后,才压低嗓子,声音里带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首辅大人,我们两个是来投靠大人的,希望能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徐阶心中冷笑,想给我效劳的人多了,你们算老几。但他城府极深,依旧微笑以对。

“言重了,言重了,柳大人这话,老夫可不敢当啊。咱们都是为朝廷效力的,万不可说这种话。”

柳台急了,直愣愣地说:“大人你怕什么?我二人都是忠心为主之人。之前忠于严首辅,如今追随大人,自然会忠于你!”

徐阶心里一颤,此人当真是有点不正常了啊,这种人就是冒烟的炮仗,没准啥时候就炸了,万不可纠缠不清。

因此站起来作势伸了个懒腰:“夜深了,要没什么事,二位就请回吧。老夫明日还得早起上朝呢。”

这话听起来客气,其实是十分隐晦的嘲讽了。老夫明日要上朝,你们两个连上朝都没资格的小小郎中,滚蛋吧,别在这儿扯淡了!

柳台愣了,半天不说话,谈同还是很正常的,他赶紧拱手接过话茬来。

“大人,柳兄这几日被廉政院的人吓得有些紧张,他没把话说清楚。

柳兄近日无意中得知了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关系到萧风、陆炳和入世观的那个老道,甚至还关系到万岁。

有了这个秘密,大人可以逼迫很多人与大人结盟,也可以让萧风和很多人反目!”

徐阶心中一动,看向柳台,柳台热切地连连点头,眼睛冒光。

“我愿将此秘密献给大人,今后为大人马首是瞻。只求大人护我二人周全,让我二人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徐阶脑子里迅速地转了很多个圈,然后微微一笑,坐了下来。

“寒夜客来茶当酒,虽然风雅,却未免太小气了,咱们都是凡尘俗人。来人,加菜,温酒!”

第二天中午,萧风和嘉靖也在喝酒,是陶仲文炼的丹泡的药酒,异香扑鼻,喝了之后全身发热,十分舒服。

嘉靖已经先喝了半壶,然后忽然觉得好东西要分享,就派人把萧风从家里叫来,一起喝。

萧风也没敢问这丹药的配方,反正嘉靖的小身板都能扛得住,自己体内的邪火已经和俞大猷的内功融为一体,怎么着也不会有问题的。

师兄弟两人喝得正高兴时,门口的小太监跑到门口,冲黄锦连连作揖。黄锦小跑过去,片刻之后跑回嘉靖身边。

“万岁,辽东急报,辽西道发现大批罗刹人入境,与蒙古人和女真人爆发了大战。辽东总兵请旨,是否要出面调停?”

嘉靖皱皱眉:“具体在什么位置?”

黄锦道:“在辽西道外围,大明在那里并无驻军。这是建州女真传递来的消息,辽西地区的女真部落向建州求援了。”

辽西道外围,也就是超出了大明实际管辖的范围了,是黑龙江最寒冷的地方,不但大明没有派兵实际管辖,俄国人同样没有常住人口。

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为啥会忽然打起来了呢?萧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黄锦道:“具体情况不太清楚,据建州女真传来的消息,说是今年俄罗斯和蒙古均有旱情,粮食匮乏。

因此都组织渔猎队伍到辽西道外围的无人区渔猎。不料今年辽西道的女真部落也因粮食短缺,提前到了该处。

三方人马本是宿敌,撞见之后自然刀兵相见。蒙古人和女真人结盟,共同对抗罗刹人。

但据信使说,罗刹人火枪颇为犀利,骑兵也很高大凶悍,占了上风。”

嘉靖看了萧风一眼:“师弟以为如何?”

萧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站起身来:“今年大明有雨,又有地瓜补充,粮食尚算丰足,但其他地方粮食短缺。

这正是大明的机会。此事,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师兄,我再去一趟关外,处置此事。”

嘉靖连连摇头:“师弟,就算大明要参与,你也不能去。辽西道外,极度苦寒,且道路太远!”

萧风笑了笑:“我不用去,自有人会去的。只是,大明这次出兵的好处,却是要我去谈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