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五百二十七章 立笔如峰

大明测字天师 第五百二十七章 立笔如峰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五百二十七章 立笔如峰

对呀!堂上的武官们,和堂下的老百姓,轰然一声,如梦方醒。

徐阶也太无耻了吧!拿什么古今文章来证明文武之道的风评,可古今文章都是你们文人写的呀!

笔杆子在你们手里,你们用自己写出来的东西给自己的观点做证明?天下还有比这更无耻的事儿吗?

这就好比唐太宗之后的起居注,这就好比美国管理下的联合国,这就好比你老朱家后人被投毒,这就好比cba的裁判吹的哨……

徐阶自己也愣住了,平心而论,他确实没想到这一点,只顾着引经据典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却全然忘记了引的经,据的典确实都是出自文人之手。

这样一来,自己不管能拿出多少古今典籍中的说法,都毫无说服力了。而反过来,萧风只要能找出一两个来,杀伤力就巨大。

你看看,你看看,连你们文人自己,都看不惯你们这副做派了,都要忍无可忍发出正义的吼声了,你还嘚瑟个屁?

徐阶悲愤地看着萧风:你既然一开始就有这一手,为啥不早点说?非跟我在这儿咬文嚼字、旁征博引地掰扯半天?

你就跟对付我儿子一样,等我好不容易把积木摆高了,你才亮出底牌来,一脚踹倒,你太他妈的损了!

萧风看着徐阶,知道这一闷棍已经让徐阶基本失去战斗力了,但他不介意让徐阶更痛苦一点。

“所以呀,徐大人,真正有风骨的文人,真正知道文人有不堪一面的文人,他们写下的文字,是很难被流传下来的。

即使是难得的佳作,也会因为历代的读书人不喜欢,不爱看,渐渐地隐入尘烟。可悲,可叹啊。”

徐阶苦笑道:“你既已占足了上风,就该保住胜利成果,不该再随意轻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就不信真有佳句佳作,会流传不下来的,读书人也没那么小气!

就像你说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不也流传下来了吗?

你若真能说出几句佳作,而世人皆不知的,方才能证明你说的文人小气!如此,老夫就认输了!”

堂上武官们纷纷暗骂徐附议无耻,你明明已经输得裤衩都掉了,现在居然还想败中求胜,给认输加上限制条件!

须知再冷门的诗词,只要是萧风听到过的,世上读书人总会听过见过,堂上这许多文官,哪个不是饱学之士?

只要有人知道,就不能证明文人小气,因为骂自己的诗文能流传下来。这简直太无耻了。

这就像一个恶人站在法庭上,说要求全世界发言,只要有一个人说自己是好人,那自己就是好人,这不扯淡吗?

后堂的嘉靖也觉得徐阶有点强词夺理了,忍不住皱皱眉头:“徐阶此举,有失首辅风度。”

萧风淡然一笑:“好,徐大人,你听着。‘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你听过吗?”

徐阶一愣,他情知此时没法硬着头皮说谎,因为萧风背诵的不是全诗,他若说听过,萧风要求他说出全诗,说出作者,他就完了。

徐阶求助地看向台下的文官们,文官们也无奈地看向他,没听过,就是没听过,但这诗写的是真好啊!

萧风笑了笑:“请问徐大人,听过吗?”

徐阶咬咬牙:“没有。”

萧风看着他:“算是佳作吗?”

徐阶同样没法否认,否则人们怀疑的就不仅仅是他的度量了,连学识水平也会一起怀疑。

“算是佳作。”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徐大人听过吗?算是佳作吗?”

“没有。还……还行吧。”

“徐大人,其实还有一首诗呢,比这些骂得都狠,我是真不太敢念,怕你受不了啊。”

徐阶心说你屁都放了一半儿了,我还能说怕臭吗?当下也躺平了。

“萧大人尽管念好了,我说过,读书人没那么小气。”

萧风笑了笑:“历朝历代的读书人都以竹子为榜样,认为竹子乃君子之像,不知徐大人以为如何?”

徐阶点点头:“竹乃草中君子,四季常青,虚心有节,正是我辈读书人之象征!”

萧风笑道:“有个读书人,写了一首诗,当然,这首诗也被广大的读书人给自动抛弃了。

这首诗就叫‘嘲竹’

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

成群能蔽日,独立不禁风。

根细善钻穴,腰柔贯鞠躬。

文人多爱此,声气息相同。”

徐大人,这首诗你听过吗?可算得佳作?”

徐阶面如死灰,缓缓摇头:“你既能找出这许多,老夫认输便是,却也不用往下再说了。”

见徐阶认输,堂下文官们一片叹息声。一次辩论虽然不能改变太多,但却能改变朝堂的风气,和万岁的态度。

这场文武之争,徐阶精心准备了许久,连刚考上进士的儿子都搭进去了,最后还是没能获胜,心情沮丧可想而知。

徐阶抬起头来,看着萧风,神情中的深沉、内敛、虚假都已隐去,剩下的是一个大明首辅,对朝局真正的关心。

“萧大人,虽然我说不过你,可我真心希望萧大人能明白,武将不可掌控朝堂,此为祸乱之源啊!”

萧风深吸了一口气,既然徐阶放下伪装,坦诚以对,他也不再嬉皮笑脸,而是认真地看着徐阶。

“我从未想让武将掌控朝堂,但也不想让大明重蹈宋朝的覆辙。

文武之道,需要相辅相成,阴阳调和,虚实互补。既不能文强武弱,也不该武强文弱。”

徐阶苦笑道:“这何其难也。”

萧风淡淡道:“自然是难的。万岁难,首辅难,百官也难。但再难也要做。

而且官员别总觉得自己起早上朝,熬夜工作就是辛苦了,百姓起早贪黑的种地、打铁、纺织,哪个不难?

那么高的片酬……俸禄,那么大的威严,要是不用一点辛苦就能得到,世上还有天理吗?”

徐阶点点头,拱手,认认真真的向萧风行了个礼,萧风也规规矩矩地还了礼。

“但愿萧大人心口如一,如今朝廷武将皆对大人归心,还望大人真的能平衡好文武之道,莫对文官有所偏见。

萧大人文采不凡,不用古人,就是萧大人自己今后给武将们写一首诗,也能流传千古。”

萧风笑道:“我对文官能有什么偏见?我父亲是武官,我岳丈却是文官。我是读书出身,却又四处领兵打仗。

我的武将朋友很多,但文官朋友也不少。万岁心中对文武都是一视同仁的,我跟着万岁修道,这点事儿都不懂吗?”

嘉靖连连点头,没错没错,朕对文武一向是一视同仁的。比如说……比如说……呸,朕说是就是,还需要给你们举例子吗?

萧风轻轻拍了一下惊堂木:“此事就此结案吧。本是文进士寻衅滋事,发展为双方互殴。

如今主动寻衅者已被本官免去进士身份,惩罚不可谓不重。但愿各位以此为戒。

将来授官之后,勠力同心,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方不负各位三更灯火,闻鸡起舞的辛苦!”

百姓们十分满意地欢呼起来,萧大人说话太好听了。文进士们低着头,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那个武状元文质激动的看着萧风,看来以后武将会更受重视了,自己赶上好时候了!

“萧大人!你刚才也说过,笔杆子在文人手里,我们武夫只知浴血奋战,吟诗弄词不在行。

徐首辅刚才说了,萧大人文武全才,今日为我等武人主持公道,就请大人为武人写首诗吧,让我们也有的说。”

一众武进士,乃至几个武官也跟着嚷嚷起来,武人性子直爽,都觉得如今萧风是娘家人,一心表达亲热之情。

徐阶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刚才对萧风诚恳认输是没错,希望萧风顾全大局也没错,但不代表他就不能暗地里下个绊子。

他强调朝廷武将对萧风归心,又故意说萧风就能给武将们写诗,就是要让武将们把认同感再涨起来一点,最好能表现出来。

君王最忌讳臣子专权,而臣子专权中,又最忌讳武将专权。只要嘉靖能意识到,萧风在武将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他自然就会出手制衡。

到时候萧风越是支持武将,嘉靖就越会偏向文臣,这种对抗多了,时间长了,自然也就会对萧风产生意见,意见多了,就会变成不满。

千万别小看这个细微的变化,意见属于就事论事的阶段,是理智的;而不满是对一个人的,是感情的。

当你对一个人从意见转变为不满后,你就会开始对人不对事了。你会觉得这个人连呼吸都是错的。

严嵩最聪明的一点,就是始终能把嘉靖的意见控制在意见的阶段,而不会变成不满,这一点徐阶最清楚。

后堂的嘉靖听着武将们的欢呼声,起哄声,面色平静如水,似乎一点都不受影响。黄锦和陆炳却不由自主地对视了一眼。

萧风看着武将们兴奋的情绪,和文官们失落的目光,心如明镜,徐附议这是把自己放在火炉上了。

自己不写,武将失望,自己写了,文官沮丧。都违背了自己说的文武并重,阴阳调和的态度。

而不管自己写或不写,自己今天为了拨乱反正,偏向武将太过明显,师兄在后堂未必一点想法都没有。

萧风沉吟之间,武将中最有文化的丁汝夔也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他一心为萧风解围,赶紧发表言论。

“其实各位也不必一定让萧大人写,武将中也不是都没有文采啊?比如岳武穆,一首《满江红》,流传千古!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何等的气势,何等的文采,足以为我辈武将楷模!”

萧风的眉毛猛地跳了一下,我能想不到岳飞吗?为何没说这句话,因为这里面有坑啊,丁大人啊,你这是帮倒忙啊!

徐阶失望地叹了口气,这个坑是他精心设计的。武将写诗词,所有人第一反应就是岳飞啊。这个坑他本来是希望萧风跳的呀!

这么完美的陷阱,萧风没掉进去,却掉进去个丁汝夔!感觉就像徐阶好不容易挖个大坑准备抓野猪,结果却被一只兔子踩中了!

没办法,兔子也是肉,徐阶打起精神,微笑着一只眼睛看着丁汝夔,一只眼睛看着萧风的反应。

“哦,不错,丁大人言之有理,想来丁大人念念不忘岳武穆的生平和志向,佩服,佩服。”

丁汝夔一愣,他并不是蠢货,刚才是急于帮萧风解围,蹦得太高,此时冷静下来,忽然一身冷汗。

岳飞是什么生平?战功赫赫,却被权臣奸相秦桧所害,屈死风波亭。

严嵩才下岗几天?他在时你确实差点当了背锅的替死鬼,所以你在影射谁呢?

你影射严嵩是秦桧也不要紧,反正严嵩已经回老家等死了,也没法咬你一口,可秦桧的背后又是谁呢?

岳飞又是什么志向?‘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啥意思?大明朝比起开国之时,是丢了河套,丢了乌斯藏,丢了蒙古部分地区。

你是嘲讽嘉靖没有心肝,没有魄力,不知道往回收复旧山河吗?还是你想得更多,想要‘朝天阙’?

岳飞死就死在这三个字上!他想迎回徽钦二帝,那趁乱捡了便宜登基的宋高宗怎么办?他不杀你杀谁?

问题是,嘉靖的皇位也不是正常得来的啊!他也是捡了便宜登上的宝座啊!你他妈的想干什么?

就在丁汝夔张口结舌,不知该说什么好时,萧风长叹一声。

“丁大人所言,至情至性。身为武将,精忠报国,有死而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传承的。

岳飞未遇明主,尚且能精忠报国,我们幸逢圣君,若还不能为国尽忠,只知惜身惜命,争权夺利,勾心斗角,那还能算是个人吗?”

徐阶一愣,老脸顿时憋得通红,丁汝夔松了一口气,赶紧抓住萧风递过来的救命稻草,大声表态。

“大人所言极是,丁汝夔对天发誓,若有一丝一毫不忠君爱国之心,叫我天打雷劈,全家死光!”

万岁啊,你听听,我都这么说了,你可千万别往深了再想了啊!你要相信我啊!

嘉靖的嘴角微微一挑:“这丁汝夔跟武将们混得久了,果然少了几分心机,多了几分直爽,倒也不错。”

黄锦连连点头:“确实如此,老奴伺候万岁久了,也自觉多了几分道家仙缘呢。只盼将来万岁飞升,老奴能跟着鸡犬升天,继续伺候万岁呢。”

嘉靖莞尔一笑:“你倒会顺杆爬,放心吧,若是朕真有飞升那一日,一定给你一角袍袖拉着,你抓紧了就行。”

陆炳凑趣道:“万岁有两支袍袖呢,能不能让臣也拉上一角,臣也想继续伺候万岁啊!”

嘉靖一愣,这才想起忘了陆炳,点头微笑,心里却颇有些为难,觉得自己有点不好取舍了。

虽然朕有两条胳膊,自然也就有两个袖子,可你们不知道,朕飞升时的姿势,极有可能要用一只手拉着师弟的袍袖。

所以……你们俩,朕带谁呢?这还真是挺不好选的,简直就是掉河里先救谁的翻版啊……

萧风一句话化解了丁汝夔的危机后,丁汝夔是一个字都不敢说了,可剩下那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武官和武进士们,压根不知道丁大人从鬼门关前兜了一圈风。

他们仍然眼巴巴的在盼着萧大人帮他们争脸呢,所以萧风虽然保住了水晶,但徐阶还在继续啃塔呢,不能不理会。

“既然如此,我就写一首,以纪念今日和徐大人父子的友好交流。我的水平自然与岳武穆,辛稼轩相去甚远,唯心可取。”

众人都闭上嘴,抬头看着萧风。徐阶也在等待着,你要给武将写诗撑腰,想不得罪文官是不可能的。

所以今天老夫虽然惨败,但你也别想全胜。咱们交手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世人自古笑儒酸,武多壮烈文多安。”

妈的,来了呀!徐阶兴奋得差点跳起来,这开头的两句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你他妈的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啊!

文官和文进士们都失望至极的看着萧风,满脸的不可思议。大人啊,你就算偏向武将,也不该如此当面羞辱我们吧。

武将们则满意至极,裂开嘴笑得前仰后合的,就差给萧风刷大火箭了,一个个竖起大拇指疯狂点赞。

“书生袍袖少血色,将军铁甲多霜寒。”

没错没错,武将们点头犹如鸡啄米。你们他妈的一个个酸儒,被人家打到城墙底下,还不要脸的说抢走的都算赏赐给他们的。

是谁,浴血奋战,是谁,铁马金戈?是大明第一猛将,仇鸾仇大将军!加上萧大人的好兄弟戚继光!

文官们垂头丧气,简直不愿意再往下听了,有人小声嘟囔着:“胡宗宪可是文官!他也在呢!”

“一叹零丁千古叹,百年崖山复江山。”

嗯?恩恩?怎么忽然变道了?这弯压的,膝盖都碰地面了吧?文官们纷纷抬起头,看向萧风。

这是在说文天祥啊,这是在说陆秀夫啊!这都是文官的楷模啊,这都是读书人的风骨啊!

零丁一叹,千古流传。崖山百年,光复河山!这些文人没有白死,他们的精神一直带领人们在黑暗中前行!

武将们反应慢点,还在咧着嘴笑,笑了一会儿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当时攻打崖山的,可是大宋投降的武将啊……

这么看来,文人的骨头也不比武将软,这东西得分人,不能一概而论……

“不见千年丹青史,立笔如峰可擎天!”

文武官员,文武进士都沉默了,唯有百姓欢呼雀跃。文武谁占上风,他们并不关心。

他们只知道,他们想要清官,他们想不被人抢掠屠杀。他们希望文臣武将,都好好的当官,好好的做人……

萧风一拍惊堂木,站起身来,大步离开顺天府,百官和百姓自动的让出一条路来,目送萧风飘然离去。

“退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