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七百三十五章 水有多深?【七百九十九】

第七百三十五章 水有多深?【七百九十九】

今天开始讲老子。

注意哦,我不说什么神话,我也不了解老子。

那么我要说什么呢?

几个大点。

第一,大家应该知道点老子吧?当然不是神话传说部分,而是真实历史。你们可以百度一下。老子是离开周朝,然后跟孔子的经历差不多,周游列国的事情。

在说这个之前,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有关老子,我说过,其实不光老子,孔子等所有诸子百家,我相信百度里是差不多搜集,罗列了非常详实的资料信息了。

但是却有一个始终,我很疑惑,得不出答案的问题。

那就是绝大部分这些名人,他们的生平,师承,几乎查不到。为什么?不知道。这恐怕连司马迁最后也没有考证出来。

这,你们要知道。先不说别的,不知道老师是谁,当然谁是老师不重要,而是要寻找老师的老师的老师,也就是思想的根源,起源。

我前面反复说,任何文化,都有一个承上启下,积累的过程。就好像人,原始物种,跟动物一样,完全自然生存。然后寻找洞穴,或者学着动物刨坑,挖洞,打洞。知道我为什么要特意提这个挖坑,挖洞吗?这就是一种实践。通过实践,才认知泥巴,泥土。然后才是模仿鸟类打窝,蚂蚁建造蚁穴等等。

这就是最早的泥土文化:泥土建筑。从原始开始。

哪有什么人一出现在地球上,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突然就明白,就懂了。

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运用,实践,提高的过程。

当然这就是文化,就是技能,就是技术,就是历史。

而这个过程,有许许多多的人参与了。

这个过程,总有特殊的人,强壮的人,杰出的人。当然这里我要说的是跟文化有关的。也就是所谓仓颉造字,那之前就有多少代人,三皇时期的人,实践者创造了很多。

而仓颉造字到夏朝,商朝,到周朝,再到诸子百家,等多少代人,探索者,实践者?

可以这么说,历史,就说三皇,或者得从h帝开始的五帝,只有主要的历史人物,下面肯定得有一大堆人,干活的人,跟泥土打交道的人,跟石头打交道的人,跟野生果实花卉药草药材打交道的人,跟动物捕猎,认知,分辨等等打交道的人。当然到了三皇时期开始,就已经形成了至少我们不知道的语言。这语言肯定得有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不是就得有比较聪明的人当老师教会大家,对吧?

只有这样,慢慢才发展出来文字以及以后的老师,智者,名家什么的。

而这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对不是什么轻轻松松的事情。

然而,不说别的,就说h帝时期开始的五帝,对这方面很少提及。

所以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底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其实,是,未知数。

并不是,已经解密了。

扯远了,说回老子吧。

你看百度里,提到: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

以上不是重点。

效力周室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商容)学习知识。

注意哦,这到了周王室,肯定已经成年了吧?那成年之前呢?谁是他的老师?跟谁谁谁交往过,学习过?不知道。这里提到了常枞(商容),先不管了,那学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当然全部都是周朝的文化,神文化,周礼等等,对吧?不可能学道,对吧?

你看百度怎么说:常枞,据传是老子之师,其名不可考,所传于今世的只有那著名的成语——舌存齿亡。注意,是据传。

而,老子的老师绝对不可能是商容,商末殷纣王时期主掌礼乐的大臣,著名贤者。

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因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在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时孔子17岁,问礼于老聃。-备注:历史上有分歧说老子就是老聃。当然重点是看到没有,老子问礼,那就是周礼。

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二十六岁的孔子适周观光,拜访老子。

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老子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携至楚国,被罢免守藏室史一职,回故里居住。后去往秦国,确切年代不详。

著书出关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然后,老子就骑着大青牛走了。相传归隐修炼于景室山(后更名为“老君山)

死后加封

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庄子·养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胡适认为,老子至多不过活了九十多岁。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注意这两条:太上玄元皇帝,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这是神号,也就是唐高宗,宋真宗这两位皇帝封了老子为神,当成神仙。

注意哦,以下为百度摘录,无证可考、而且未提到老子的夫人是谁。

关系 姓名 备注

父亲 李乾 即李敬

母亲 婴敷 益寿氏

儿子 李宗 为魏将,封于段干

孙子 李注

曾孙 李宫

所以,有几点。

第一点,老子离开故土,要出游。一个文人,文弱的人周游列国,就算是曾经是周朝的官,那俸禄很多吗?未必,也不知道。如果真的多,他会辞职?离开?当然不可能,谁会傻到不享福,而去周游列国受罪?

第二点,老子的老婆,夫人是谁?

第三点,老子什么时候娶亲,是在周游列国当中,还是周朝做官的时候,还是几次被罢官会故里的时候?都不知道。

第四点,最关键的被众星捧月的《道德经》。下期再说。

第五点,老子都有老婆,儿子了?那么老婆儿子就这么丢下出去了?什么都不管了?后来老死在秦国,跟老婆,孩子就这么拜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