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五百五十一章 水有多深?【六百十五】

第五百五十一章 水有多深?【六百十五】

《西游记》番外篇之天庭传说二

西游记不能从孙悟空出世算,注意哦,也不能以《封神榜》为基础。

为什么不能以封神榜为基础?

因为封神榜不是发生在明朝,清朝,也不是发生在汉朝之后。

因为封神榜的历史讲述的商代末年到西周大周初年的故事。

那个时候,天上有没有神?

我们不按科学,无神论的说法,而是按民间传说,真实历史,朝代帝君是有祭司,祭祀仪式意义上的文化,那种文化里有神,有传说。

而那个时候,老子没有出生,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没有出生。什么鸿钧老祖,是作者随便编造出来的。而中国的传说,不说少数民族的文化,以汉族流传下来的,网上也是可以查到的,一个比较算是共识吧?盘古开天辟地,对吧?

老子都没生出来,张道陵更加没有生出来,那么三清从何而来?

先有老子,或者老子的《道德经》。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有三清。对吧?

这个逻辑关系没有错吧?

所以商朝末年,西周,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知识点,那就是夏朝,商朝,西周,不是谁都能祭祀的,是有专门的官职,或者人员,叫祭司。中国古代最早的神职人员,还不能叫宗教人员。

所以,姜子牙不可能封神,他没有资格登上祭坛。

除非姜子牙是供品,是用来殉葬,给天的祭祀品。

那当然不可能,对吧?

所以,祭坛上只能有祭司,王周武王。

所以,封神榜,本身就是一个伪造的故事,假的,神仙故事。

但是不排除,就是我前面说的,周武王开创了中国历史,或者叫神话历史的新纪元,里程碑。因为他认为改变了神话历史,创造了以人为本的神人一体神治,人治,王治的神仙统治国家体系,更加是把人类先祖说成了是神的先河。

虽然无法考证这一点,不过祭司,祭的是天,自然之神,而不是凡人,人类,或者人类的先祖。

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人为的制造历史,一代又一代,还想继续错误的害下去,颠覆历史,歪曲历史,制造历史,杜撰历史。

这就是周武王做的事情。

而这种人是神的思想,才是老子修道的基础,才是后来道教的基础。所以才有了三皇五帝是神的传说,才有了盘古,女娲,伏羲等等一些列传说。

这种思想,需要人,大量的人,写文章,写东西,还要广为告知,教育,宣传,灌输,同时一步一步地弱化祭司的地位。

这就需要很多人,很多文人,大量的写东西,姜子牙,怕是也是其中之一。

三皇五帝,夏朝,商朝的祭司地位如何?

其实我们都不知道。

但是西周的建立,祭司的地位弱化,降低了,而突出的是王的地位。

注意哦,《西游记》需要参照《山海经》等故事来看。

为什么?

毕竟老子是东周春秋人,不是夏朝人,商朝人,不是三皇五帝时期人,更加不是三皇五帝之前的人,对吧?

那道教五斗米教更是东汉末年时期才创立的。

所以,当然这无关宗教,只是按照历史,按照文化传统的溯源来说。那神仙文化就得从盘古开天辟地来说。

所以盘古是中国第一位大神,神仙,神。

虽然我也很想知道,盘古之前,谁是神。天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宇宙形成之前又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这可能是永久性都无法解开的谜团了。

这也是自然之谜。

就不管了。

就按照盘古第一来说。

那盘古是第一大神,天上有没有其他的神?

不知道。

或许有,或许没有。

或许就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所以众神都尊敬为老大,当之无愧的老大,对吧?

有一点,中国神仙文化当中一个最奇葩的点,神是不会死的这个按照道教的文化。

不过作为中国第一大神的盘古,被传说最后死了,化身为崇山峻岭,长江h河。

但是更多的是含糊其辞。

但是更为重要的点是,后代几乎不提了。

如果真是第一大神,神又是不会死的。那么后面的神是如何取代盘古的呢?比如,伏羲,女娲?

既然是第一大神,难道其他神合力杀死了盘古?或者伏羲女娲杀死了盘古?

都不可能,对吧?

所以盘古会死,伏羲女娲即使成了神,同样会死,同样会被后人遗忘。

所以后代,尤其是宗教,道教,对伏羲,女娲几乎也不提了。

这个,我前面说过,这就是人为造神的结果。

一个帝王可以创造一个神,一些神。那他的儿子,孙子,或许不会改变。但是到了下一个朝代的王,那前面的王可以造神,我同样可以造神,对吧?

你可以用文人制造神仙文化,我同样可以这样做。

这其实,就是中国的神仙文化复杂的根本原因。

我下面要讲另外一个事情,其实也是山海经的故事。

那就是不周山的传说故事,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据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这个不周山即今日昆仑山西北部的帕米尔。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只可惜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

“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肌肉为田土。”看来不周山也是盘古的一个部分,不知道是哪个部分,可以称之为天柱,虽极其重要,但却“不周”。这个重要的东西虽然不周,但还有大用处:顶着老天爷。一旦撞翻,问题就大了。

《淮南子· 天文训》:“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 焉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

为什么要提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