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水有多深?【一百十九】

第一百九十三章 水有多深?【一百十九】

我们大多知道的历史上忠臣都是通过影视剧,戏曲,戏剧,小说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

而且尤其以小说等艺术感染力最强,所以很多东西深入人心。

人人口口相传的东西,到底是真实历史,还是故事?到底与真实历史是否有细节上的出入呢?

当然这里不想提像韩信这样的例子,毕竟韩信能帮刘邦打败秦军,打败最强的对手西楚霸王项羽,又封侯爷,又有重兵和封地。如果韩信只要有封地,辞去将军的职务,那或许还好一点,或许刘邦也好,吕雉也罢,哪怕就是萧何怎么向刘邦和吕雉谗言,一个手里没有兵马的人是反不了刘邦的。

шшш ●тt kn ●c ○

所以可以说,当然这得两说。一是无论如何,刘邦和吕雉都不会真正对韩信放心的,加上萧何妒忌韩信的封赏远远高于自己。还是他萧何向刘邦举荐了韩信的。这韩信是过河拆桥的意思,一点没有为他萧何争取点什么。那种恨到极致,妒忌到极致的威力有多大?必然会推波助澜。所以这个不能过于归咎于萧何。他只起到了不能叫奸臣的敲边鼓的作用。因为真正动了杀心的是皇帝和皇后。因为韩信是最大的心腹大患,他在军中又有威信。

注意:韩信曾经在项羽那里,明明有本事,可是项羽从来不用他,只让他当侍卫。而到了刘邦这里,所有的军事行动,一切都是听韩信的。韩信没来以前那可都是萧何和刘邦做主的。

第二是韩信太自信了。或许他错误地认为刘邦就是那种混混,所以后世刘备的儿子刘阿斗就颇具有刘邦的那种气质。可是韩信错了,以为刘邦是烂泥扶不上墙的,离开了他韩信,这朝代,国家是运转不起来的。而且也正是他认为自己的威望很高,刘邦吕雉萧何都不可能会对自己动手,也不敢动手。

当然我要说的不是岳飞,袁崇焕将军这样的人物,毕竟他们手里也是有兵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曾经猛烈抨击皇帝,骂皇帝是昏君。毕竟这里面牵涉到主战主和派的问题,这里面就更加复杂了。

所以我前面就推测因为皇帝和奸臣主和派跟敌方勾勾搭搭,秘密签订了什么出卖整个国家朝代的条约之类的。所以岳飞,袁崇焕将军就成了替罪羊,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有些忠臣,比如岳飞袁崇焕将军这样的,跟伍子胥,屈原等忠臣的情况又不一样。

因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忠臣死了,那就是昏君,就是奸臣害死的,那就是昏君奸臣不好,忠臣没有问题。忠臣既不贪财,也不可能起兵造反,来夺皇帝的宝座龙椅。只是因为劝皇帝不要当昏君。

我不想说一个最不想说的话题。

那就是圣贤书,圣贤的教诲。

孔孟之道好不好?当然好。

可是这个好,要看怎么个好。臣子各个当君子,谦谦君子,仁人君子,或者百姓都学君子,礼仪等等都没有问题。

再说一个话题。

那就是我们通常被错误地教育说忠臣各个都是饱读诗书,或者勤奋想上的,而奸臣各个都是不学无术,或者都是一心拍皇帝马屁,不思进取,不为社稷安危考虑的,只想着对付忠臣,扳倒忠臣,然后自己的位子就保住了。皇帝高兴,自己也高兴等等。

忠臣和奸臣读过的书都是一样的,不要以为忠臣是对圣贤书,而奸臣都读杂七杂八的书的。

那为什么大家都读,读过圣贤书的,忠臣都是劝皇帝把心思放在国家大事上,不要沉迷后宫,尤其不要沉迷敌方,敌对方送过来的美女。美人计是古代通常最常用的计策。

而古代的女子往往是牺牲品,就是帝王们的工具,棋子。就算是达成了目的,最后的结局都不是很美满,甚至是悲惨的。

所以这些女子是可怜的,她们根本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就是帝王们案板上的鱼肉。老百姓不是也是一样的吗?士绅,大臣也不是一样的吗?

其实帝王们乐此不彼地争夺王位,龙椅,最后不是被宿命,命运牵着鼻子走的,任命运宰割的鱼肉吗?

有谁能逃过命运的宰割呢?

而忠臣,历史上的忠臣多了去的,是不是每一个忠臣都是被皇帝和奸臣给害死的呢?

并不是每一个清官,忠臣都会被皇帝给杀死,赐死的。

比如包拯包公,包龙图,那也惩治了很多人,替百姓出头。比如海瑞那也是清官,力主严惩贪官污吏虽然被罢免甚至差点被杀掉。比如狄仁杰。

如是等等。

我只想说第一,如果没有碰触到皇帝的心理底线,就算是向皇帝谏言,如果言辞不是特别激烈,皇帝会杀掉忠臣吗?忠臣和奸臣的区别就是,奸臣会揣摩皇帝的心思,不会劝阻皇帝的任何事情。第二,忠臣忠君是不错的。但是别忘了官位是谁给的?不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也不要认为是我为了你们家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是应得的。是你皇帝的老子,爷爷对我们家的赏赐。你要这么想,其实就已经触碰到了皇帝的心理底线。因为官位是皇帝给的。皇帝,皇家能给你,也能废除掉,让你一无所有。所以圣贤说的话不是不对,却恰恰忘了中国几千年的帝王史,一切都要围绕帝王的,而不是帝王应该遵守君子之道,亲君子远小人。这就是很多忠臣致死都没有想明白的道理,因为他们被圣贤书给害了,被错误地引导到了错误的地方去了,而忽略了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帝王才是一切,都必须围绕帝王来展开。一切都要以帝王的喜怒哀乐来开展。

这就是我反复要说的宿命,皇帝的宿命,朝代的宿命。

因为宿命是避不开的。

因为忠臣再忠,都无法改变皇帝和朝代的命运。

当然不是因为忠臣的死亡,朝代就立刻会灭亡。

明君还能看清现实和未来,昏君的目光就朝廷和后宫那点地方,甚至只有后宫那点地方。

但是帝王之术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忠臣死了,皇帝会为他追封谥号,封这个封那个。有可能是杀死他的皇帝,有可能是他的后人,有可能是替换的 朝代。

★тt kan ★c o

甚至建立忠烈祠,忠义祠等等。

不要以为这是帝王们大发慈悲,恰恰错了,这是为了安抚民心,是愚弄人民百姓而已。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