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水有多深?【一百十八】

第一百九十二章 水有多深?【一百十八】

是不是我们都被这么教育,就是一个忠臣被皇帝和奸臣给害死了,那王朝就衰败了,或者亡国了?

朝代不可能因为一个两个人的存在或者倒台,就决定了一个朝代的命运。

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一个王朝,朝代的命运,气数就好像一个人生病,不服输。不是你咳嗽两声,发了点寒热,就立马死了。这个必须得转入很重的病,或者得到其它重病,导致了身体器官的衰竭,人才会死亡生病死亡。

你想想看,一个两个忠臣就是不在了,哪怕是被皇帝杀了,那国家还有军队,还有其他人顶替他的位子。只要军队不涣散,其他臣子,哪怕是奸臣和皇帝能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能有一整套方案来应对,那王朝,朝代就不会完。

这就是山头虽有分歧,彼此在皇帝面前争宠,那皇帝,奸臣,忠臣之间还是一个均衡的状态,军队还是效忠于皇帝,百姓也不起来反抗朝廷的话,朝代,王朝的气数就不会尽。

皇帝的帝王之术在平衡,均衡上尤为重要。

如果皇帝驾驭不了帝王之术,平衡不了群臣,只会杀忠臣,降职忠臣,再重用奸臣的话,那军队,尤其是下面的统军将领心思就会活动,而天那个时候再降临点灾难,又不能安抚,平复百姓的话,那百姓必然会起来反抗。

有一个影视剧,小说里常常出现的情节,就是株连九族,株连十族的。其实历史上不是没有,但是不是主流,说一个皇帝或者每一个皇帝在自己的任上一杀就是好多忠臣,一个忠臣就是株连九族,那得杀多少人啊?

皇帝真的会杀掉所有忠臣,所有劝皇帝别信奸臣,别当昏君的忠臣吗?

不,如果皇帝就是一个昏君了,连国家都不要了,大肆提拔的都是只会拍马屁的奸臣,贪官的话,忠臣也不可能跟皇帝死磕到底,最多一个两个忠臣跳出来,这就是说这一个两个忠臣的宿命到了,这个朝代的宿命就要到了。

皇帝,哪怕是昏君都不是傻子,他不是分不清忠臣和奸臣的区别,也不可能杀掉所有忠臣,只重用奸臣。

就是杀忠臣,也很少把忠臣的下属,以及相关联的一些官员都给咔嚓了,来个连锅端,株连九族之类的。

株连九族是谋逆大罪,就是你有反心,要造反,对我,对我王朝大不敬才能做的。要不是昭告天下的时候,注意要杀掉一个忠臣,或者株连九族的案子,都是要昭告天下的,而不是杀了就杀了呗。

你看赵构是不是昏君?旁边有秦桧等奸臣,对吧?那把岳飞给杀了,岳飞下面的牛皋,他的儿子岳云,下面的将士多了去了,还有其他主战派,皇帝不可能都杀了。

那不管淮阴侯韩信是被吕雉伙同樊哙所杀,还是刘邦授意所杀,却只杀了韩信,而不是连韩信带来的人,或者跟韩信很铁的人都杀了。

再比如吴王夫差那有了西施,连国家都忘记了,虽然没有到商纣王的程度,西施也不是妲己,所以吴国被越国所灭,不能归咎于西施,而是夫差是一个昏君,杀掉了伍子胥,加上奸臣伯嚭肯定不止一个奸臣然后动摇了整个国家的军心,再加上夫差根本就认为越国元气不可能恢复,心思就放在了吃喝玩乐上面。

那这样的昏君不亡国,才没天理呢。

但是我要说的是伍子胥不是一个人,他身边也有很多忠臣,为什么就杀了伍子胥一个人呢?因为夫差仅仅是一个昏君不是傻子,没有傻到那个地步,把能臣都杀了,谁来抵挡别国,处理国家大事呢?

皇帝害怕臣子有异心,害怕他们有一天从自己手里夺走龙位,但是更害怕下面的百姓造反,或者别的诸侯,诸侯国,敌方打过来。

昏君不知道危机四伏的道理吗?昏君不知道皇帝的位子是怎么得来的吗?自己家的朝代是怎么开创的吗?

当然都明白。但是昏君不是明君,没有那个辨别能力,平衡能力,也就是实际上他根本就不应该上位当这个皇帝,他不具有驾驭帝王之术的能力。

但是另外一点,这就是昏君和他那个朝代的宿命,明君改变不了宿命,昏君同样改变不了亡国,被替换,倒台等等宿命。

人要是真的明白宿命的话,就不会做出糊涂事情。就好像昏君为什么叫昏君?不只是沉迷后宫,不思国家社稷安危,而不是不愿意走开国皇帝的道路,或者听信忠臣,良臣的建议。

是不是有一句叫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话不完全对。如果你自己没有这个分辨能力,听了这个也对,听了那个也对。或者这个对,那个不对。那到底哪个对?哪个错?是忠臣对,还是奸臣对?到底哪个是对国家社稷最好,还是综合一下,或者都不采信?就好像古代,常常为了抵御敌方,是主战,还是主和,两派发生争执。而且古代又常常主和的很多,为了主和,又常常牺牲女子和亲,远嫁异乡。

那些女子的最后的命运如何?

能像文成公主,王昭君那样风光吗?或者各个都美满,长寿吗?

这些都是文人墨客的溢美之词,粉饰罢了。

从大的方面来说,君臣不能一心了。不能说各怀鬼胎,肯定是各有各的心思。忠臣认为皇帝就该全部听自己,或自己这边的。那奸臣就是全部迎合皇帝,再为自己多捞点好处。皇帝想的就是你忠臣说敌人,狼来了,那你忠臣把篱笆扎紧了,干好你的本职工作,训练好士兵,随时准备应敌不就好了吗?你来我的什么私事,女人那点事啊?

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平衡关系,三角关系。其实已经不能达成一致了。

并不是奸臣给皇帝进言,皇帝就会杀掉忠臣。

奸臣再多的话,那仅仅是陪衬,而皇帝的怨念,杀气,杀意早就一点一点累积起来了。用奸臣和皇帝的话来讲,其实是忠臣把皇帝给逼上了悬崖绝壁,没有退路了,所以皇帝不得不杀掉那个把自己给惹火的忠臣。

杀掉一个忠臣,对朝野的震动是很大的。

原本还想劝劝皇帝的人,就会闭上嘴巴,再也不管皇帝闲事了。而奸臣那是乘机大捞特捞,给皇帝进谗言,拍皇帝马屁,做事根本不可能像忠臣一样认真。

那上面的官员都如此,下面的官员还不是更加如此呢?

那谁心里没有小九九啊?

武将,一方诸侯不会动动该改朝换代的念头?或者多为自己打算打算的准备吗?

都没有人再劝皇帝了,那正是皇帝想要的宁静和天平。

他不担心吗?

只要暂时没事,就不担心。等有事了再说吧。或者不是现在还没事吗?不是位子都有人在顶吗?嗯,这个人,这些人能言会道,栋梁之才啊,比忠臣好多了等等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