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诡三国 > 第3543章所求和索求

诡三国 第3543章所求和索求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8:10

第3543章所求和索求

蓟县。

二月初。

随着天气渐渐转得暖和了一些,从辽东而来的胜利品陆续抵达,贫瘠且苍白的幽州,也算是多了一口气。或者说,多了些血色,看起来像是有点样子了。

尤其是在蓟县,最近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热闹的并不是在这里的百姓,而是汇集而来的部队人马。

兵马人数,一旦超过千数,就已经很庞大了,而现在在蓟县附近的人马,已经接近一万。这对于治军统帅,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和北域大漠当中庞大的地盘不同,就像是在一百平方米的土屋里面住十个人,和在一百平方呎的豪宅里面住十个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样。狭小的空间更加考验协调和统筹的能力,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和空间,便成为了赵云当下最为繁琐的事项。

而且幽州贫瘠,百姓苦困。原先渔阳蓟县一带也算是颇为富庶,毕竟有盐有铁,可是在曹纯管理期间,大部分的精力都注重于军事,对于民生政事不够重视,这些民生设备不进则退,现如今有一些地区还要重新修复才能使用。

再加上北域军之中还有不少的胡人,也是良莠都有,所以治军什么的,也需要比平日里面更加严格。

这些事情,每天都汇总到赵云这里,从清晨到傍晚,几乎都是川流不息的办事人员。

吃饭拉屎等事情,当然赵云不需要管得那么细了,军校士官也都能处理,但是有一些事情就必须赵云点头,或是分配才行。

物资总共就这么多,哪一个县的民,哪一营的兵,要分配多少,都是要衡量的。各个部队,每天或是每个阶段做什么事情,谁听谁的命令,后勤找谁要,住哪里,都已经成了扰攘不息的事情。

幸好骠骑在很早的时候,就对于基层军校士官进行培养,在军中也推行教育,逐步消除文盲,否则的话,还会更加的混乱。不过么,学习总归不如玩乐爽,所以即便是骠骑推行教育,提倡学习,但是依旧还是有一些人觉得吃吃喝喝就行了,学那玩意费心费力,一点都不好玩,于是几年下来了,还是什么都不会。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作为此时此刻的幽州,以至于整个北域的最高长官,赵云就非常辛苦了。

而且还有北域的麻烦……

张郃风尘仆仆而来,到了蓟县。

张郃打下了居庸之后,便是作为沟通常山,太行,太原的中转站,并且协调各个地方部队协同,在甘风没有获得辽东大捷的时候,解决了幽州在雪灾期间的燃眉之急,虽然没有什么赫赫战功,但是也同样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张郃打通的居庸,使得运输粮草不必绕行大漠燕山。虽然说山道崎岖,也不算好走,可毕竟有一些山脉的阻挡,风雪严寒也会少一些,否则就算是不计算那绕行的路途,就单说那大雪纷飞之下的大漠,白茫茫一片连个坐标都没有,强行运输恐怕是十不存一。

现如今开春之后,幽州渐渐恢复了一些颜色。虽然说距离秋天收获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但是至少田野周边开始有了绿意,不仅是战马可以啃食新鲜的嫩草,就连普通的百姓也可以采摘一些蕨类植物,以及水泽草地之中的野菜作为充饥的食物了,粮草上的压力相对较小一些。

张郃作为中转的担子轻了一些,但是依旧不能休息,因为有新的情况出现。

『大漠坚昆部求援?』张郃有些吃惊。

大漠之中的部落分布,以及各自的势力范围,其实是十分的混乱,即便是北域军在大漠经营了多年,也就是在北域都护府的影响范围之内,才能规划各族各部落的定居点和迁徙游牧地,在更远更北的区域,基本上就是鞭长莫及。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比如某个地方,某个方向大概是某个部落。

大漠如今鲜卑败落,乌桓绝迹,丁零又被甘风在辽东击败,剩下的也就是坚昆柔然还能算是大头了,不过力量依旧无法和胡人强盛的时候相比。

这一次坚昆就遇到了麻烦。

色目人的侵袭。

坚昆柔然最开始的时候还说大话,表示能抗下色目人的进攻,但是很快就感觉到了吃力,然后不得不向赵云求援。

赵云接到消息之后,多少也有些鄙夷坚昆柔然的战斗力,但是没有办法,他必须派人前往大漠支援,否则后线就有可能不稳,所以他找来了张郃。

而且跟着赵云而来的一些胡人骑兵,一些比较难以沟通和管理的,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调回北漠去,否则在幽州还好,毕竟幽州已经比较破败了,这些胡人在严酷的军法和稀少的财物面前,脑袋多少清醒些,但是一旦进入冀州地带,又是分散到各个县城去,能不能还管得住手,能控制自己的,就不好说了。

当然,这些事情,并不适宜在大范围内宣扬,几个重要的将领知道就好了。

赵云如今是北域的最高指挥,虽然他的下一个目标近在眼前,但是也不能摘了玉米丢了西瓜,该维护的北域安全,后侧平稳,还是需要做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张郃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带着本部三百多人马在蓟县周边开始召集回归大漠的兵卒的时候,也就面对着当下这样有些混乱的状况。

一些胡人愿意回去,但是同样也有另外一些人不愿意走。

按照道理来说,当然是需要加以甄别,哪些人比较适合回去,哪些人可以留下来,但是在蓟县的屯军大营之中,各个部落之间吵吵嚷嚷的声音,偶尔爆发的摩擦,为了军资粮秣,每日里的争吵,再加上各种小型的战报、情报汇集过来,简直不要太啰嗦。

赵云和张郃也不是不想要做得更细致,更完善一些,但是整个的场面只有他们两人,或是再加上一些人,也是无法迅速的理清头绪的,最后只能是大略的划分了一下,将比较早期投靠了汉军的胡人留了下来,而在后期的胡人部落兵卒,则是由张郃带着,回旋大漠,与坚昆柔然汇合。

幽州本身物资就不多,又要准备今年耕种之后青黄不接的时节,所以张郃能带走的物资粮草也不多。好在张郃本人并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也没有什么计较多少,只是估算了一下大约的消耗还能支撑,便是带着人马,沿着古北口山道往北而去。

在张郃带着一部分的胡人骑兵回归大漠之后,蓟县这里的兵卒数量下降,但是同样的,事情也相对少了一些,还没等赵云喘口气,魏延送来的信息就到了……

『会战冀北?』

赵云皱着眉头,低声嘀咕。

和历史上不同,赵云和魏延没有多少交情。

嗯,或许就算是在历史上,同样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交情。

如果说,坚昆柔然没有表示说大漠出现了危机,赵云可能还会同意,或者说着重考虑一下魏延的作战计划,但是现在么……

赵云不是喜欢冒险的人,他所有的行动,所面临的风险,都要是在他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虽然冀州幽州都是州,可是土地幅员可就差太多了。

在幽州,赵云只要守着居庸,渔阳,蓟县三个城不动,便是可以死死的钉着幽州,谁来也翻腾不起来,但是如果说部队散开到了更大,城池更多的冀州么……

那就难免有些力所不逮了。

赵云思索着,忽然想起了一个人来……

『来人!』赵云吩咐着,『前几天有个什么崔氏子前来……此人所在何处?』

赵云才想起了崔林,而崔林这段时间很悲催。

他没有刘晔的身份,也没有刘晔的聪慧,而且关键是崔林还不能像是刘晔一样,见苗头不对便是甩袖子就走。

刘晔试图动摇赵云,但是当刘晔发现赵云心智坚定,不是可以随意蛊惑的时候,刘晔便是立刻收起了触探的触角,然后装成老实人模样,规规矩矩,一板一眼的按照礼节告辞。

赵云自然也就不好留刘晔,也没有什么理由留他。

崔林很显然就没办像是刘晔这么的洒脱了……

或者说聪明。

刘晔见情况不对,就立刻放下身段,一边融入赵云手下的官吏之中,收集信息,另外一边也是解决了自身的食物来源,否则在幽州当时的情况下,就算是有钱都买不到什么吃食!

而崔林就没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他携带的钱很快就花光了。

倒不是出售食物的这些人贪财,而是幽州当下,粮草是极为稀缺的,卖给崔林一口,就意味着自己可能要少一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崔林出到足够高的价格,根本就不会有人卖食物给他。

若是崔林还能跟着旁人一起去樵采,或许也能多撑一段时间,可是崔林从小到大,哪里拿过锄头柴刀?

于是,这几天来,崔林是走又不能走,吃又没得吃,连休息的地方都找不到什么好地方,着实凄惨,等到赵云的手下找到他的时候,头一件事就是问有没有吃的……

赵云也是无奈,只能是先让人送些吃食来。

崔林狼吞虎咽吃完了,打了一个饱嗝之后,便是忽然之间大脑短路了一般,不知道要和赵云说些什么,原先在路上,以及这几天来构思的所有的说辞和思路,忽然之间就想不起来了!

赵云见状,不由得笑出声来。

一般赵云是不笑的,只不过此刻实在是忍不住……

『来来!我问,你说……』片刻后,赵云收了笑,盯着崔林问道,『清河崔氏,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这个……』崔林完全没想到赵云会如此的单刀直入,猛然之间那所有的大道理似乎涌动到了胸腹之间,却被一肚子的食物给压了回去,大脑之中空空荡荡,『这个……』

赵云目光渐渐严厉,『若是再有半句虚言……你应当知道后果!』

崔林的汗顿时就下来了,苦着脸,『小的……小的,当然是如实,如实说……崔氏,崔氏如今想要的,就是清河啊……』

……

……

太兴十年,二月。

刚刚解决了一场『危机』的许县,并没有恢复往日的平静,依旧是处于紧张、焦虑又嘈杂的气氛之中,无法自拔。

骠骑大军虽然在函谷关按兵不动,但是在许县之中,朝堂上下依旧是流言纷乱,民众之间也同样是焦躁不安。当然,这个『民众』也不是覆盖面像是后世那么的广泛。

关于如何对待骠骑大将军不遵守诏令,擅自在武关出兵的问题,一度议论得沸沸扬扬,但是因为曹操的到来,这些议论又暂停了下来,几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什么,似乎是等待着这一场战争迅速的过去,也似乎是在等待着谁能给谁一个狠狠的教训等等。

曹操重新夺回了朝堂上的权柄,也就自然而然的要承担起整个局面的责任来。不论是天子,还是群臣,对于曹操的突然回归,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在随后的时间里面,天子和群臣都静默下来,整个的许县的氛围,就像是被压缩的弹簧,越压越紧,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反弹,抑或是崩塌。

在整个曹操阵营当中,如果说曹操是最大的那一面旗帜,那么在许县大本营里面的荀彧,才是确保旗帜不倒的旗手,然而在如今局面之下,荀彧也很为难。

曹操的败落,虽然是在之前作战的时候有所预估,但是大家都是希望能够胜利,而不是等待失败的,而且在河东之战的后期,曹军整体败落得速度实在是太快,事情出现得太突然,颇有一点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感觉,连带着产生了不少的连锁反应,多少有些使得聪明睿智如荀彧一般,也是有些手忙脚乱起来,疲于奔命。

如今整个大汉山东,中原腹地的情况,实在已经是无法让人感到丝毫的乐观了。

此时,聚集在丞相府衙大堂之中的,便是曹操的几个核心臣子。

『看热闹的居多,真正关心社稷之人,又有几何?』

曹操坐在上首,虽然鬓角生出不少的华发来,可是依旧腰背挺直。

『为一国者,当勇于任职,岂可瞻前顾后,迟疑退缩?正所谓尽人事,而后听天命。何况此时天命未知,战阵之上,变数颇多,骠骑之军,就算是东出函谷,也是孤军深入!这真是我等之良机!』

说是这么说,但是实际情况大家心中有数。

骠骑起军以来,往往都是以少胜多,纵横南北,也不是『孤军深入』一两回了,若是真的因为『孤军』就一定会失利的话,斐潜怕是早就死了不知道几回了,尸体都化成了白骨!

现如今斐潜依旧好好的,就说明仅凭这什么『孤军深入』,根本就难不倒什么骠骑军!

曹操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他环视一圈,沉声说道,『若是以兵甲为计,新莽当年就换了天地!』

此言掷地有声,众人皆是神色一正!

这才算是说到点上了。

确实是如此。

王莽新朝的失败以及刘秀成功建立东汉,固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王莽触及到了山东中原地区,尤其是地主阶级为主的豫州冀州的根本利益!

王莽以儒家理想主义为指导,试图恢复西周时期的『周礼』,推行了一系列复古改革,其中就有一条要将土地收回国有,禁止买卖,并且按照井田制进行重新分配。这一政策,不仅是直接触动了豪强地主阶级的利益,甚至违背了普通百姓自耕农的利益!

有谁喜欢辛辛苦苦几十年,好不容易买的地,结果到了最后,一纸号令下就变成了国家的?那么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的意义,又是在哪里?奉献,牺牲?忠孝,仁义?

王莽显然没能调和这一点,也没有提出解决土地兼并办法和举措,反而使得从地主阶级到自耕农都反对王莽的制度,也使得其失去了新朝的根基。

因为失去了民间民众的支持,所以王莽的赋税收不上来,而要镇压各地的反叛,又需要大量的开支,所以王莽便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在短时间内四次改革币制,发行虚值货币大泉五十等,进一步破坏了新朝的信誉,使得物价膨胀,整个的民间怨声载道。

除此之外,王莽在『合法性』上的缺失,也是后期军队离心,上下败坏的重要因素。王莽通过『禅让』篡夺汉室,尽管利用谶纬和儒家理论包装合法性,但新朝始终面临无法摆脱的困境,也就是王莽违背了汉代以来的儒家伦理的『忠君』关键核心,以臣篡君的行为在道德上难以被士人彻底接受。

而刘秀的成功,重建东汉,延续西汉的政治框架,最为主要的,就是刘秀明确反对王莽的制度改革,满足了官僚集团和豪强的心理预期。

而王莽旧事,又和当下的情形,似乎有几分的相似!

曹操提出这一点,便是迅速的振奋了下属臣子的信心。

王莽!

刘秀!

旧事旧时,今生今世!

只不过……

一切,真的会如此相似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