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诡三国 > 第3542章信息和土地

诡三国 第3542章信息和土地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8:10

第3542章信息和土地

占领了,又没完全占领。

以上就是大概的情况……

当魏延的旗帜高高的从易京一路往北的时候,像是任成一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郡县官吏都选择了投降。

如果再早一些,在董卓进京之前,或许这些地方的官吏并不会就这么『爽快』的选择投降,但是在当下,随着大汉王朝的信用体系,官吏秩序的崩塌,地方的官吏的心态演变,策略选择,以及具体行为自然也就随之产生了变化。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是群体性产物,必须要有少数人代表大多数行使领导权,完全的,彻底的自由,就等同于混乱。由部落到国家,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演化,但是同样的,当皇权依赖于理想幻灭的时候,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联系就会断裂得非常严重。

东汉之初,地方上的地主乡绅,大族高姓,利用支持刘秀获得了政治上的特权,在法理上形成了地方治理的辅助者,也是东汉王朝的维护者。然而,在东汉末年,政治**、党争激烈,再加上西羌和黄巾内外混乱的双重压力之下,官吏与士绅对朝廷的信任依赖,逐渐瓦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确保自己的地方利益和特权,就成为了这些士族乡绅地方官吏的选择。国家存亡不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而是自己的家族利益和地方稳定。

魏延和阎柔两个人的兵力加起来,根本无法控制所经过的这些州郡县城,而且阎柔的骑兵队列人数也不多,也不适合用来攻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仅仅是在易京,防守或许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要进攻冀州,就难免有些吃力。

如果是旁人,大概率可能就会等着赵云带着北域兵马南下之后再打配合,可是魏延坐不住,尤其是在接到了赵云取得了辽东大捷消息之后,更是饥渴难耐。

这次魏延北上进攻幽州其他郡县,摆出一副似乎要和赵云联络的模样,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南面,侦查身后冀州方向的动静。

只不过魏延也没想到,他进军幽州南部,和冀州接壤的这些郡县,竟然一点抵抗都没有,仅有一次见到了些曹军兵卒,也是见势不妙立刻就是四散奔逃。

『这样的城池,这样的人,就算是再多,又有什么用?』阎柔坐着,用小刀在剔着一根牛骨上的肉,慢悠悠的说着,『而且我觉得,这些家伙将来肯定会背叛我们。』

『不,不,你错了。』魏延很严肃的摇了摇头,在阎柔一愣的时候忽然咧开嘴笑了笑,『他们现在就在背叛我们!』

阎柔削着牛骨的手顿了一下,『那为什么不都杀了……』

魏延呵呵了一声。

阎柔没能从魏延那边得到答案,但是也不太计较,『你们汉人太复杂了,我还是想要回到草原去……打完了这一场战,我就准备走了……』

魏延看了一眼阎柔,没说什么。

或许在前几年,魏延也会选择杀人来了事。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长,他的眼光也在讲武堂的邸报之下,略微提升了一些。

对于一个部落,或是一个村庄这样的小规模人口数量来说,有没有领导人,或者说官吏管理机构,问题其实不是很大。因为在这样的人口环境底下,大部分都会是认识的,甚至是有血缘关系的,即便是产生了什么矛盾,在长辈的调和之下,也会得到解决。

但是人口一多,人心就散。

若是还有个官府压着,多少还会收敛一些。

如果连官府机构都没有,想要纯粹依靠民众自治……

尤其是在这种战乱时局,人人自危的环境之下,保不准就会有什么事情来。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这些,也不是魏延的人手不够,而是山东的这些民众百姓『习惯』了。

说不得魏延杀了这些官吏,还会有百姓表示对于这些官吏的同情和惋惜呢!

毕竟『当官的也不容易』,毕竟『死者为大』,不是么?

所以在百姓还没有建立一定的是非观念,或者是还没能察觉比较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大多数都会被困在信息茧房里面而不自知。

而魏延现在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时间,去打破这幽南冀北的百姓民众的信息茧房么?

显然不可能。

所以还不如留着。

反正魏延对于占领这些地盘并不感兴趣,也对于这些地方的百姓什么时候才能转变观念没有什么想法,他只是对于曹军会不会派遣援军出来更为关注……

『冀州佬未必敢来,但是那个曹纯曹子和么……嘿嘿!』魏延笑着,『我就不信,这家伙能忍得住?!』

……

……

魏延发兵北上的消息,传递到了冀州。

也传递到了曹纯此处。

曹纯此时此刻,正在靠近冀州北部的泉州附近驻扎。

泉州之北,是雍奴县,在泉州南面,则是后世的天津。不过大汉当下沿海的泥沙堆积还没有那么多,所以海岸线要比较靠近偏内陆一些。

这里有大泽,水草丰盛,曹纯在这里,重新整编队伍,恢复训练,重建架构,鼓舞士气。

如今,斐潜曹操之间的战争,到了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危险的境地。

一旦失败,也就万劫不复。

作为曹操整体战略实施的一部分,曹纯感觉自己要背负很大的一部分责任。

他至今依稀还能闻到那血和火的味道。

从幽州败逃,带着残部仓皇南逃。

曾经一度在幽州藐视一切的曹纯,此时此刻在窘迫的泉州小县城,凝望着燕山的方向,陷入深重的悔恨与挣扎。他的逃亡之路,不仅是军事溃败的延续,更是一次对于内心,对于权柄,对于**的深刻拷问。

如果说在北漠的战斗当中能赢……

现在的局势绝对不是当下的模样。

从傲慢到恐惧的崩塌,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赵云厉害么?

北域兵马强么?

那些被曹纯寄托了『厚望』的胡人骑兵,真的能挑起大任来么?

驻守各地的军校将领,真的是按照能力来安排,还是觉得谁听话谁亲近就用谁呢?

在没有开打之前,曹纯很自信。

这种自信,来自于『信息茧房』。

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面,总是自己就是老大,尤其是在幽州那种曹纯可以说一不二的地方,即便是时时刻刻警醒自己,也会在不知不觉当中诞生所谓『天命』的麻醉品。

当赵云带着人马,势如破竹一般攻克了古北口,撕裂了曹纯『精心』设置的防线,沿途的守将那些几乎是白痴一般的举动,曹纯才惊觉自己原本以为够高估了赵云以及北域军,实际上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赵云。

幽州渔阳,蓟县,那曾经的雄心壮志,在血和火当中化为齑粉。

逃亡途中,曹纯他焚烧了物资,甚至不顾那些大火会殃及百姓。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为了阻断和迟缓赵云的追击,实际上是曹纯焚烧了自己在幽州的野望。如果他还存有短期内能打回去的想法,就不会用火全烧了,毕竟如果能打回幽州,依旧是要吃食用度的……

在逃亡的马背上,曹纯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如果当时作战的时候,提防到了胡人的叛变,注意到了守将的无能,没有纵容军校的胡作非为,那么是否可以避免此劫?

他想起了曾经说话很难听的沮授。

也想起了被夏侯氏,也是被他间接逼走的张郃。

民心啊,军心啊,大道理谁都懂,说起来也都是一套一套的,可是最后呢?

如果说在大漠里面的战斗,还有几分突发情况,措手不及的原因,那么在燕山幽州的一连串的战斗失利,就是曹纯自己在政治,在民心上的短视缩影。

原本曹纯是想要直接退回冀州,重振旗鼓的,然而在他逃离了蓟县之后,结果易京被断,他也就只能改变原本的计划,改道走泉州。

只不过,曹纯也还没意识到,他在泉州驻留,没有直接往邺城撤退,依旧是对于自身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很简单,如果直接逃到了邺城,虽然大局上会加强冀州,也就是曹丕手下的力量,但是也同样失去了仅存的部队领导权。

然而,冀州已经不再是曹军的『提款机』了。

在连续的被袁绍,曹操不断的征调之后,就算是再有钱粮的乡绅,也会感觉到了肉痛。

不过,这一点反而成为了曹纯计较的一小块筹码。

因为曹纯知道胡人是怎样的一个德行,所以他在等待。

他管束不了胡人,那么赵云呢?赵云手下的胡人,远远超出了曹纯!

如果说幽州乡绅献城投降,然后那些胡人却为了钱财拷掠地方,那就还有机会!

在泉州期间,曹纯依旧试图寻找绝地反击的机会。他派遣游骑,四处收拢残部,联络冀州,并且派遣了手下精锐充当斥候,时刻盯着幽州的动静……

然后,曹纯等待的『动静』,经过了魏延『加料』的求援信息,终于是到来了!

在这些信息当中,曹纯找到了他所想要的东西……

『太好了!』曹纯大叫着,『取图舆来!』

护卫很快的就将地图铺到了桌案上。

曹纯趴着,一点点的扫过去,然后定在了某处。

『易京……涿县……』

曹纯缓缓的念着,心中盘算起来。

传递到了冀州,以及曹纯这里的信报,其实已经有些失真了。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多次。

信息在传递过程当中出现的衰变和模糊,是这个时代难以避免的。

尤其是在面对自身失败的时候,为了给自己脱罪,寻找借口更是极为常见的……

『贼军五千,八千?这个竟然说是上万了?不不,绝对没有那么多……』曹纯嘀咕着,分析着,『但是至少也有三千……这一路吃喝……呵呵,果然不出所料……』

在情报信息当中,有不少地方乡绅表示钱粮被骠骑所取云云。

当然,这些地方乡绅绝对不会说清楚,究竟是他们主动送的,还是骠骑军动手抢的,也不会说是具体多少,甚至还可能为了某些目的,扩大了自身的损失。就像是米帝银行被抢劫了之后,损失的钱和劫匪抢走的钱永远都对不上一样。

可是这些数字,在曹纯眼中,无形的,就『印证』了他所希望的事情……

骠骑军,管不住那些胡人了!

这样一来,岂不是……

『妙啊,妙啊!』曹纯大笑着,然后将手指在某一个地方上点了点,『来人啊!传令下去,收拾装备,准备出征!』

『……』护卫有些迟疑,没有动。

曹纯转头,眼里面闪过了一丝怒意,但是很快就转化成为了笑容,『放心,不是直接去打骠骑……我们要攻其薄弱之处!正面打么,有些难,但是难道连断粮道都不敢了么?!』

护卫恍然,便是朗声应答而去。

在地图上,曹纯指点的地名,有两个小小的隶字。

方城。

……

……

太兴十年,一月二十一日。

方城乡绅周氏,也同样得到了骠骑军席卷幽州的消息,他意识到了大汉这个世道,终究是要变了。

『家主啊!这天要变了,怎么办啊?』

老管家哆嗦着,浑浊的眼珠流露出对于周氏未来的担忧。

周老头团着手,手指头在袖子里面不断的掐算着。

这是一门技术。

手指的每个指节,代表了某个数字,就像是九宫格,据说将这技术练习到了高深程度的时候,甚至不需要借助手指的掐算,可以直接心算。

他在计算着自家的钱粮。

『再开一仓!』

良久之后,周老头低声说道。

『家主,还开啊?这些流民就是无底洞啊,开多少仓都填不满的!』周家老管家说道。

随着战事的蔓延,幽州有一些百姓四散逃亡,躲避兵祸。方城这里,位于易京往东,而方城东北方向是雍奴,东南顺水而下,就是泉州。

因此流亡到了方城的难民也有不少人。

现在这些人被周氏留了下来。

能留住流民的,当然就是粮食。

周氏的粮食。

周老头抬头,望着自家门厅上的门楣。

门楣上有大汉王朝颁发的一个牌匾。牌匾原先应该是红底黑字的,但是因为时日久远,再加上今去年年末今年年初都是兵荒马乱的,所以也没有收拾整理,更谈不上时时擦拭了,多少有些蒙尘,显得红不红,黑也不黑。

部分的漆面皴裂了,露出灰褐色的底来。

一只蜘蛛在门楣和牌匾之间做了网,垂着一根丝线下来,在风中摇摇晃晃。

牌匾上有四个字,『积善人家』。

『看看那个牌匾……』周老头缓缓的说道,『总是要对得起这……』

『老郎君!』管事低声说道,『再开,那家里……可就不够用了啊!』

『不够,才好!』周老头咬了咬牙,『要让那些流民知道,这就是最后的一仓!而且,我们周家上下,陪着流民一起喝稀粥!采集野菜!耕田劳作!我也去!』

『老郎君……』管事依旧想要劝说。

毕竟对于老周头这样的年龄来说,每天喝仅能维持不死的稀粥,还要和流民一起干农活,就算是收着点,依旧像是一脚踩进了鬼门关一样。

『要不去找找官府……』

周老头笑了,『你觉得这时候,官府有用?』

『这……』管事也说不出话来。

『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要靠这些腌臜流民……』周老头说道,『还有,将那些田契都分下去……』

『什么?!田契也要分?』管事大惊。

周老头闭上了眼,重重的点了点头,『要不然……到时候……一把火烧了,周家便是什么都没有了!发下去,在那些佃户手里,也才会在我们周家手里!』

虽然有些绕,但是管事最后还是明白过来,『听闻说……骠骑军有新田政,这要是发下去,万一那些狼心狗肺的家伙……』

『无妨。』周老头笑了笑,『你觉得那些家伙,能认得字么?就算是能认得字,又能懂算术么?好,就算是既能认字,又懂算术,那么怎么知道周家用数码标号?到头来,还不是要靠我们?!分出去,田契在他们手里,但是交赋税还是要我们来代收!等风头过去了,世态太平了,哪家没有些头疼脑热,没有婚丧嫁娶?到时候要用钱,还能怎么办?这……才是周家,勤俭持家,流传万世之道啊……』

『明白了。』管事低下头,『我这就去办……』

『等等……』周老头叫住了准备下去的管事,『旗帜准备好了没有?』

『都准备好了……』管事站在门口处吩咐了一声,便是有仆从取了好几面的旗帜进来。

管事一一展开。

有大汉的,红底黑色的旗帜。

有曹氏的,两个東字,像是两个带着帽子的小人。

还有骠骑的,三个颜色……

周老头子慢慢看着,摸着,然后叹了口气。

『哎……谁来,就记得挂谁的上去……只要这些土地,还是我们的,挂什么旗,也就无所谓了……』

管事答应了一声,但是迟疑了一下又说道:『老郎君,要是……要是都来了……』

话没说完,管事便是啪的一下,抬手扇了自己一嘴巴子,『我都糊涂了!胡言乱语,不当得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