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逆变1589 > 第六十九章 钟南的提议

逆变1589 第六十九章 钟南的提议

作者:大茫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2:48:10

第六十九章 钟南的提议

明朝的文官还是挺有脾气的,早朝取消了,见不到皇帝本人,那就天天上奏折,指责、批评甚至责骂成了唯一的主题。

首辅王家屏知道朱翊钧是不满大家的逼迫,所以才避而不见,只是“立太子”一事事关重大,王家屏也认为应当即刻确定下来,所以他亲自出马,和皇帝详谈了几次,却没能说服对方。

局面又一次僵持起来。

怎么破局呢?王家屏想到了一个人,兵部右侍郎钟南。

其实王家屏和钟南也算是旧识了。当年申时行还是首辅,石星还是兵部尚书的时候,四位内阁大臣和兵部三位大佬,在皇帝的御书房见到了尚是蓟州副总兵的钟南。也正是那一次和钟南的舌战,让王家屏对这个后生有了深刻的印象。

钟府,后院,王家屏和钟南相对而坐。

“看来钟侍郎的身体也好得差不多了,年轻就是好啊!”王家屏出招。

“我这病是时好时坏,今天可能是见到王阁老来了,所以才有了些精神。”钟南的谎话随口就来。

“呵呵……钟侍郎真会说笑!”王家屏知道钟南这是在推脱,他也打开天窗说亮话,“想必钟侍郎也知道,近日朝堂之上的纷扰,实不相瞒,老夫今日前来,是来求教钟侍郎的。”

“王阁老折煞我了,要是连您老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区区一个兵部右侍郎,又有何德何能可以做到呢!”钟南最怕老人家在他面前摆低姿态,因为这样一来,他很难拒绝对方的要求。

“钟侍郎不用自贬,这件事情还非得你出马不可!”王家屏是打定了主意要让钟南接招。

“若是公事,王阁老可以稍等几日,待我身体痊愈后,定当去内阁向王阁老请示。”钟南大概能猜到王家屏前来所为何事,只是关于“立太子”一事,他早就打定了主意,决不胡乱掺合。

王家屏见钟南一下子堵死了他的话,也不气馁,想了想,决定干脆单刀直入,“钟侍郎,老夫也不和你拐弯抹角了,如今满朝文武,都为了‘立太子’一事吵得不可开交。钟侍郎身为朝廷重臣,又圣眷正浓,理应劝劝皇上,早日让皇长子明确身份,免得别有用心之人,坏了我大明王朝数百年的基业。”

对方说得如此郑重,钟南不能不变态,只是他的太极功夫也不是盖的,“王阁老说得是,只是皇上既然已经说了,年后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那么我们不妨等到年后再说。”

“钟侍郎入京不久,想必不清楚之前的情况。”王家屏叹了口气,“这不是皇上第一次如此敷衍我等了,之前几次也是说过段时日,或者年后之类的,可是没有哪一次兑现过。”

钟南没想到朱翊钧也有这么无赖的时候,都说“金口玉言”,他倒好,作为一国之君,却经常食言,难怪一帮大臣都不相信他的承诺。

“要真是那样,我也没什么办法呀!”钟南摊开双手,无可奈何地说道。

“皇上对钟侍郎的信任,大家有目共睹,所以老夫相信,只要钟侍郎尽心劝导,说不定皇上会回心转意呢?”

“王阁老,您是当今首辅,要是连您都劝说不动皇上,我去了又有什么用。”钟南仍是拒绝。

王家屏和钟南没什么交情,眼见对方死活不肯接招,他也没了办法。王家屏深知不能太过强迫对方,于是退而求其次地说道,“钟侍郎既然不想在‘立太子’一事上表态,老夫也不强求。只是皇上已经大半个月没早朝了,再这样下去,朝政必将难以运转,老夫希望钟侍郎能够劝劝皇上,马上重开早朝。这件事,想必不会让钟侍郎为难吧,你可不能再拒绝了啊!”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钟南还能说不答应吗?何况后面这个要求倒也中规中矩,于情于理钟南都不该拒绝。一念至此,钟南应承了下来,“明日我会进宫求见皇上,尽力劝解,至于成与不成,下官可不敢保证!”

“只要钟侍郎尽了力,结果想必不会太差。老夫就先谢过钟侍郎了!”王家屏拱手一揖。

“王阁老言重了!”钟南也起身还礼。

既然事情已经谈完了,王家屏就告辞离开,钟南也没多作挽留。

第二天,钟南早早地去了宫里,打算求见朱翊钧。不光是他,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排着队等候觐见。

皇帝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先是外面的太监不去通传,就筛掉了一部分;即使有人去给皇帝打了报告,也得朱翊钧愿意见你才行,不然就只能死等或者硬闯了——这两种方式,也只能是一等一的重臣使用才有效,否则死等只能换来等死,硬闯换来的就是马上死了。

好在钟南属于太监乐意通传,皇帝又愿意见的类型,等了没几分钟,王忠就乐呵呵地向他走来,“侍郎大人,皇上宣您觐见呢!”

“有劳王公公了!”钟南道了句谢,随后便在众人的艳羡中,和王忠一起去了御书房。

“我就知道,他们肯定会去游说你!”一见面,朱翊钧就开口说了这句话。

钟南明白皇帝的言外之意,他只能苦笑,“皇上,我这也是情非得已啊!王阁老亲自上门,让我来当说客,这个面子不能不给。”

“哼,我早就料到王家屏会去找你。”朱翊钧的语气并没有多少不快,“说吧,你打算怎么帮他们游说我?”

“皇上,‘立太子’是您的家事,您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今天来,为的是另外一件事儿。”

朱翊钧多少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钟南会和王家屏等一帮人一样,劝他马上册立朱常洵为太子,哪知对方在这件事上颇有原则——说不站队就不站队。

“除了立储的事情,另外还有何事?”朱翊钧不解。

“是这样的,皇上,我见您不堪早朝之苦,所以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不会耽误政事儿,又能减轻您的辛劳。”钟南道明了来意。

“那敢情好!”朱翊钧来了兴致。

钟南随后就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其实也没什么新意,就是借鉴了后世的一些政治制度,一个月三次固定早朝,其他时候除了发生特殊情况,则不用早朝。至于平日里的政务,则仍是由内阁“票拟”,皇帝决议,司礼监“批红”。

“票拟”是指内阁代皇帝批阅大臣的奏折,先将拟定的建议书写于票签上,附在奏折后一起进呈给皇帝裁决。至于“批红”,本是指皇帝用红字对“票拟”做批示。由于奏折太多,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则由司礼监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

朱翊钧对于钟南的建议自是没有异议,他已经有点厌烦那帮老头子,能少见面当然最好。

至于会不会有大臣反对?

那还用说,当然会啊!现在五天一早朝已经被言官大肆批评了,再降低到一旬一早朝的频率,不用说,肯定会被骂的。

不过,内阁和六部等重臣,应该是不会持反对意见的,一旬一早朝总好过一直不早朝吧?

其实钟南一直对形式主义的早朝没多少好感,难道只有天天早朝才能证明皇帝敬业?很多事情,都是在下面有了决断才拿到早朝上的;真要是重要的大事,不是还可以上奏折吗?

“皇上,虽然说少早朝也不会影响国家运转,但是很多大事,还是需要您来拿主意啊!”钟南善意地提醒到,“不然,到时候要是出了大纰漏,我肯定会被骂成千古罪人的!”

“那是自然!”君臣二人相视一笑。

一旁的张鲸心里暗叹不已:皇上的心情,最近一直不太好,也只有钟侍郎才能让他高兴起来。

“钟南,”朱翊钧停顿了片刻,然后突然问道,“你觉得常洛和常洵,谁更适合继承大业?”

钟南没想到皇帝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估计是想在他没有准备之时,问出最真实的答案。只是在原本时空中,钟南做了那么久的销售工作,怎么可能会被这种小问题给难住,他故作思考了一番,随后郑重其事地回答道:“皇上,我刚才不是说过,这是您的家事吗,何况两位皇子都是人中龙凤,我哪里有资格来评价。”

“你倒是机警!”朱翊钧见钟南不愿正面回答,也就作罢。

……

六月初一,早朝。

由于各位重臣提前给各自派系的下属打了招呼,是以无论言官还是其他官员,都没有过多地去给皇帝找不痛快。他们想的是,以后的日子长着呢,有的是机会。

皇帝那边倒是好过了,可是钟南这边却有点难过。

早朝上,有言官弹劾钟南,说他“妖言惑君”。好在王家屏和曹为英给拦了下来——大佬们都知道,要不是钟南的劝导,估计皇帝还要在后宫里面躲上一阵。两相比较起来,还是现在的结果要好一点。

如此一来,朝廷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