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逆变1589 > 第六十八章来了个房客

逆变1589 第六十八章来了个房客

作者:大茫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2:48:10

第六十八章来了个房客

听到钟南的分析和判断,廖青儿更是六神无主,“那……那我该怎么办?我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被斩首。”

钟南也不希望廖青儿被那个叫康定复的卑鄙小人给骗了,不过他目前真的没有办法,也没有实力去解救廖传志,只得暂时稳住廖青儿,“你也别着急,等我想想办法再说。”

廖青儿听得钟南会想办法,原本六神无主的她莫名平静了下来。不知为什么,她对钟南的话,有一种特别的信任感,觉得对方肯定不会欺骗他。

廖青儿是江湖儿女,远比那时的普通女子洒脱得多,此时有了主心骨,便不再去为营救父亲一事烦恼。她从很小的年纪开始,就和父亲一起加入了白莲教,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肯定不会是“美娇娘”的类型。此刻的廖青儿便恢复了正常性格,大大咧咧起来。

“叫你钟侍郎总感觉怪怪的,不如称呼你钟大哥吧?或者称呼你南哥?”

“都行,你觉得哪个顺口就叫哪个!”钟南也不喜欢同龄人叫他“钟侍郎”。

“哈哈……那我叫你南哥好了,因为我发现她们都叫你钟大哥,我得和她们不一样。”廖青儿拍了拍手,随后有些自得地说道。

钟南稍微一想,便明白了廖青儿说的“她们”是指秋香和姜沫,只是他没想明白廖青儿怎么会知道。

“你在暗中监视我?”

“谁有空来监视你啊,只是我过来的时候,听到你们说话而已。”廖青儿辩解道。

钟南觉得也是,真要是有人在监视他,也不至于那么近距离地进行,否则胡焕山等人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发现。

“你以后小心点,在他们撤销你的通缉令之前,别到处走动。”

“那我住哪儿,要不住在你这里?”廖青儿半开玩笑半当真。

“我的宅子小,怕你住不习惯。”钟南拒绝。

“哼,那个什么姜姑娘,还不是住得好好的嘛。怕我连累你就明说,何必找什么借口!”廖青儿很不高兴。

“我真怕你连累,早就赶你走了。”钟南分辩着。

“既然不怕连累,那住你这里有什么,我看你后院不是还空着几间房吗?”廖青儿看来是真打算住在钟府了,否则不会连后院有没有空房间都摸得一清二楚。

“你要真想住这里,去和我娘子说去,只要她同意,我没意见。”钟南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相信廖青儿没那个胆量去找秋香。

可是钟南真的低估了江湖女子的大胆程度,廖青儿没有被他吓到,反倒是跃跃欲试,“去就去,你娘子又不是母老虎,还能吃了我不成!”话一说完,不待钟南说话,便找秋香去了。

直到房间的门重新被关上,钟南才反应过来,想追出去阻止对方,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作罢。

过了没多久,秋香和廖青儿便手拉着手,来到钟南面前。

“钟大哥,既然青儿妹妹想住在钟府,我们后院又有空房间,那就让她挑一间住好了。你说呢?”

“可是她现在不能抛头露面,要是被官兵发现了,会是个*烦!”

“我尽量少出门就是啦。何况就算要出去,我也会简单易下容再出门,不会被人发现的。”看样子,廖青儿是铁了心要赖在钟府,已经考虑好了各种问题。

“钟大哥,我也觉得没什么问题。”秋香站在了廖青儿一边。

钟南想不明白廖青儿是如何说服秋香的,短短十多分钟,居然让秋香和她统一了阵线,难道秋香不怕“引狼入室”吗?他向秋香抛去了一副不解的目光,却见对方盈盈一笑,似乎早就有了主意。既然如此,钟南便不再阻拦,只要能瞒住官兵,其他的就由着她们去吧。

晚饭之时,钟府的饭桌上又新添了一副碗筷。这让钟南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小白文,里面的男主把自己的豪宅分间出租给了好些女子,有警察、有护士、有老师神马的,最后这些女子全部被他收进了后宫。虽然没看完就弃了书,可是钟南却发觉,他现在的情形倒是和那本书里的状况很相似。

难道自己走了桃花运?钟南是不相信的,他觉得自己应该没那个魅力,马上就是三十岁的人了,在古代已经算不得青年,何况他又不是才华横溢的白脸文人,只是个在战场上留下多处伤疤的武夫而已。

钟南的性格里有很矛盾的地方,有时候会很自信,有时候却会极力否定自己。即使穿越到了明朝,这些性格上的特征,依然存在,并没有在时空隧道里得到修正或是改变。不过,钟南觉得这样很好,这才是本来的自己,尽管性格不完美,却是真实的他。

随后的几天,钟南发现自己的日子,和以前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除了每天可以稍微多睡一两个小时,其他的区别不大。

当然也有些细小的改变,那就是后院里多了些人气,连水池里的鱼儿似乎都变得欢快了一些。钟南的面前,每天都会轮番飘过三个不同类型的美女身影,或沉稳大气,或**直爽,或明理可人,让他也感觉到了夏日的气息。

五月十八,内阁的空缺终于被朱翊钧给填上了,只是新入阁的两人并不是之前的热门人选,这让京师的大小官员颇觉意外。

沈一贯,字肩吾,号龙江,浙江人,是当时著名诗人沈明臣的侄子。沈明臣是万历年间的“三大草根诗人”之一,造诣很高,连带着沈一贯也满腹诗书,颇有才华。他便是此次入阁的二人之一。

沈一贯是隆庆年间的进士,不过成绩比较靠后,是二甲的三十六名,加之中进士之时年龄已不小,是以起点并不高。他从万历二年开始,便在翰林院任职,历任翰林院编修、日讲官兼经筵讲官,因与张居正关系不好,一直未受重用。

张居正死后,沈一贯改任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历任侍读学士、右春坊右谕德、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加太子宾客。之后又升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一年前,皇帝任命沈一贯为南京礼部尚书,不久后又让他成为正史副总裁,协理詹事府,但不知何故,沈一贯并未赴任。这一次,朱翊钧更是予其东阁大学士的身份,让其即刻赴京上任,相信沈一贯是不会放过如此的大好机会的,毕竟内阁和南京的礼部不可同日而语。

另一个新入阁之人是沈鲤。

沈鲤,字仲化,河南归德府人,所以又有很多人称其沈归德。沈鲤是嘉靖年间的进士,大学士高拱还是他的主考官和同乡,不过沈鲤为人光明磊落,升迁全是凭的真本事。

沈鲤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算是不可多得的三朝元老级人物,朝野之间颇有声望。朱翊钧还是太子之时,沈鲤就是他的老师,曾经做到了礼部尚书一职,后来因为人正直,不懂得变通,多被朝中同僚攻击,一气之下,辞职回了河南老家。

沈鲤回到老家之后,并不是赋闲在家,而是上书万历皇帝,为民请命。一是修复古黄河大堤,二是为水决不断的古黄河修一道分水区,以便汛期来时,滔滔的河水能分流出去,这便是被归德府当地百姓称为“沈堤”的一段黄河长堤。

据说“沈堤”的得名,是因为这段堤坝能够完工,全赖以沈鲤和他的兄弟们出资。大家都清楚,修长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归德府的这段长堤有一百多公里,高度超十米,堤坝底部宽度近百米,修了十四年。

期间朝廷划拨的资金一度停顿,后来干脆就断了供,是沈鲤坚持将长堤修了下去,没了资金就自己无偿提供。单单这一点,就让钟南佩服不已。

“二沈”的同时入阁,让残缺的内阁重新充满战斗力,王家屏和赵志皋也不用每天忙得累死累活也干不完工作了。

不过听到这个内阁名单的时候,钟南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因为沈一贯这个人的大名,他在原本时空中是有听过的,不过不是好名声。

沈一贯领导的“浙党”和太监们的“阉党”以及“东林党”等党派,相互倾轧,导致了明朝的快速衰败。要是历史还是按照这条路线走下去,那么沈一贯和他的“浙党”就快要站上舞台的中央了。

决不能让这帮人得逞!钟南在心里呐喊着。

……

五月下旬,“二沈”到位,内阁得以顺利运转起来。不过这届内阁刚开张,就遇到了难事。

原来,自从中下旬开始,朱翊钧就拒不上朝。起初,满朝文武还以为皇帝只是做做样子,给大家施压,只要等内阁重组完成,朱翊钧定会重开早朝。只是“二沈”入阁后的第二天为早朝日,宫里的太监仍是传来旨意:皇帝身体不适,取消当日早朝。

大臣们怒了,虽说这大明是你朱家的江山,可是我等也有参与治理,不能你想早朝就早朝,不想早朝就随意取消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