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逆变1589 > 第六十章 血溅金銮殿

逆变1589 第六十章 血溅金銮殿

作者:大茫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2:48:10

第六十章 血溅金銮殿

哪知听了这句话,大臣们并不买账。首辅申时行仍旧跪倒在地不说,又有人跳了出来。

“皇上,自从三年前,申阁老第一次提起此事至今,您都是一拖再拖,今天无论如何都得给个明确的说法了!”

户科给事中姜应麟的言下之意,朱翊钧如何听不出来,他沉下脸色,略显愤怒地说道:“你可是认为朕言而无信?”

“皇上难道觉得不是吗?”姜应麟倒也不惧,昂着脖子反问道。

“大胆!”朱翊钧气得吹胡子,“朕只是说,过些日子再议此事,有说过不立太子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皇上莫不是以为我等好骗吗?”姜应麟仍是不肯让步。

“好你个姜应麟,既然认为朕欺骗于你,那就莫要做官。”朱翊钧站起身来,“来人啊,给我摘了他的乌纱帽!”

“这样的官,不做也罢!不劳皇上发话,我自己来。”姜应麟二话不说,摘下顶上的帽子,随手扔在一旁,然后大步离去。

“皇上,请三思……”

“皇上,姜大人也是一时失言,还请皇上宽宏大量,莫要与他计较。”

“皇上……”

“皇上……”

金銮殿上的一众大臣,都出列请求朱翊钧收回成命。这姜应麟倒也光棍得紧,冲着为他求情的官员们做了个揖,接着扬长而去。

朱翊钧坐回龙椅上,只是起伏不定的胸膛却昭示着他的怒气并未平息。事情并未结束,因为又有人站了出来。

明朝的文官不同于其他朝代,他们虽然也有为官者的那些通病,但是脊梁却挺了一些,并不是只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无能之辈。终其一朝,涌现了许多仗义执言、不顾生死的大丈夫,注意,咱们这里说的,是真心为国家献身的那种真勇士,不是仅仅为了赢得名声的沽名钓誉之辈。

此时站出来的就是这种人,明知皇帝还在气头上,却仍要据理力争。

礼部祠祭司主事卢洪春走出序列,先向皇帝行了礼,随后不疾不徐地说道:“皇上,您虽然罢免了姜大人,可他的问题您还没回答呢?”

朱翊钧气不打一处来,“之前不是说过了嘛,在时机合适之时,朕自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何况现在,朕的身体好得很,你们这么着急立太子,难道是巴不得朕早些驾崩吗?”

这话可就有点诛心了,意思是谁还要再提这件事情,那就是希望朱翊钧早死。一时间,原本沸沸扬扬的金銮殿便冷却了下来,大家虽然还在讨论,可是声音却小了许多。

卢洪春却是个执着的人,眼见皇帝用上了这种招数,思虑了一番,才好似下定决心一般,再次向前走了一步,随后朗声说道:“皇上,太子一事乃国之根本,我等身为臣子,自当忠心为国。早日册立皇长子为太子,并没有一丝诅咒皇上的意思,相反只是为了国家稳定,不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

顿了一顿,卢洪春才继续着,“既然皇上对我等的忠心有所怀疑,那么今日,微臣只有一死,方能证明对皇上、对大明的拳拳之心了!”

说完最后一个字,卢洪春就朝着最近的一根柱子上撞了去,只听“嘭”的一声,殿上还没一个人反应过来,他便倒在了地上。汩汩血泊之中,卢洪春那略显花白的头发已沾染了猩红的血色,不过他的脸上,却只有着平静的神色。

钟南万万没有想到,卢洪春居然如此有勇气。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儿,放着好好的礼部主事不当,就为了劝诫皇帝,真敢舍了自己的性命。

皇帝也没有料到,他本以为对方只是虚张声势,因为之前也不是没有官员如此行事。只是那些官员说完狠话后,都会给皇帝一点时间来劝说,随后大家各自给个台阶下,哪里会像卢洪春这样,二话不说埋头就冲。

你就算真的要撞,也不该往死里撞啊,这下我不给个说法肯定是不行了,朱翊钧心里郁闷地想到。

果不其然,一众大臣立即跪了下去,“皇上,我等忠心为国,天地可鉴。还望皇上早日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朱翊钧很是无奈,“众位卿家,朕不是怀疑你们的忠诚,只是……只是……”

朱翊钧的话接不下去了,可是底下的大臣们却是步步紧逼,“请皇上早日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连续说了三遍之后,朱翊钧终于受不了了,他拖着疲惫的声调说道:“只要大家不再就此事继续上奏,年后朕定当如你们所愿。”

说完话,朱翊钧不再理会众人,径自先行退了朝。

主持会议的人都没有了,参加会议的人自然也待不下去了,一众大臣各自结伴而去。

回到钟府,钟南让人请来了孙承宗。对方到来之后,钟南把今日金銮殿上的事情,无一遗漏地讲述了一遍,并就此询问了孙承宗的意见。

“侍郎大人,我觉得这件事情,你暂时还是不要介入的好。”

“怎么讲?”

“这件事太复杂了,里面的很多东西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孙承宗借着这个开头,仔细地和钟南讲了讲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皇长子朱常洛是恭妃王氏所出,生于万历十年。据说恭妃本是李太后身边的一名宫女,朱翊钧有一天去给母亲请安,无意间发现了她。不知是出于各种缘故,皇帝临幸了王氏,只是事后并没有将此事告知他人。

数个月后,王氏的肚子大了起来,眼见瞒不住了,在李太后的追问下,才道出事件始末。李太后召来朱翊钧,他也承认了自己做的事情。

其实无论万历皇帝承认与否,他临时起意,睡了王氏的事情都瞒不过他人。只要李太后想查,随便翻看一下后宫当日的记录,或者召来当日和朱翊钧一起外出的太监张鲸,就能立马知道得详详细细的。何况整个皇宫里,带“把”的就只有他朱翊钧一人,除了他,还有谁能让王氏怀孕呢。

九个月后,王氏顺利诞下一个儿子。李太后喜得贵孙,高兴得很,给朱翊钧施了压,这才让孝顺的万历皇帝给王氏升了升级别,封了个恭妃。

万历十四年,郑淑妃也诞下一子。她原本就极得朱翊钧宠爱,进宫不久就被封为淑妃,之后升级为德妃。现如今又为对方生了儿子,身份立马涨了又涨,从德妃变成了贵妃。

朱翊钧对郑氏的宠爱,并不只是由于对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郑氏不仅聪明机警、通晓诗文,而且还颇懂朱翊钧的内心世界。

在后宫的三千佳丽中,绝大多数妃嫔都是表面上对皇帝百依百顺,实则内心深处却一直保持着距离和警惕。只有郑氏才无所顾忌,她不但敢于挑逗和讽刺皇帝,同时又能坐下来聆听对方的倾诉,替他排解忧愁。是以,尽管之后宫中有了更加貌美的李敬妃,她的宠爱却仍旧不减分毫。

据说,郑氏和皇帝说话之时,不像其他的皇帝女人,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她有时候会直接抱住朱翊钧,抚摸他的脑袋或者后背,有时则会贴着他的脸颊做亲昵状,颇有点后世情侣谈情说爱之时,那些大方女子的做派。这种在当时看来十分“大不敬”的行为,除了她以外,无人敢做。也正是因为郑氏发自内心的表现和行为,万历皇帝才把她当做自己的知己和心灵伴侣,而不仅仅只是和自己睡觉的女人。

没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得到更多,过得更好。所以郑氏在有了儿子后,就生出了让其坐上太子之位的心思。有传闻说,万历皇帝也有支持郑氏的意思,两人曾一起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立下让朱常洵当太子的约定,并且将密誓御书封藏在一个玉匣里,由郑贵妃代为保管。

与郑氏的待遇相比,皇长子的生母王氏的待遇简直是不要太差。她生下朱常洛后,虽然好不容易才被封了个恭妃,可是仍然倍受冷落。据说她仅仅在受封恭妃之时,被赏赐了一些衣物器具,之后再无任何赏赐,连伺候的丫鬟和太监都少之又少。

王氏生活在景阳宫,从诞下儿子之后,整整十年都没见过儿子一面。后来李太后实在看不过去,给万历皇帝传了旨,这才有了朱常洛每月可以入宫觐见生母一次的福利。

听完孙承宗的讲述,钟南不胜唏嘘:不管这些说辞是真是假,但是朱翊钧不喜欢王氏,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钟南不禁在想:王氏遇到了朱翊钧,是她的幸运还是不幸呢?还有就是,两人仅仅有了一次肌肤之亲,就命中靶心,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的错误安排呢?

“一入侯门深似海”,当她踏入后宫大门的那一刻,便注定了这一生将是凶多吉少。还有那些数量庞大的宫女,她们的命运则更加凄惨,入宫后不但没有得到一次皇帝的临幸,反而要在那个牢笼里面,孤独寂寞地老死,最后还不如普通女子过得幸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