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逆变1589 > 第三十章 大佬齐聚

逆变1589 第三十章 大佬齐聚

作者:大茫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2:48:10

第三十章 大佬齐聚

打仗可不是光凭蛮力的,特别是职级较高的将领,他们要分析局势,制定战役策略,所以有个好头脑是相当重要的。尽管大明王朝有太监监军的陋习,可大多数太监还是很识趣的,知道打仗不是自己的强项,不会多做干涉,所以胜利还是要靠将领自己的真实本领。至于王振之类的误国阉人,那只是极少数,不在此讨论之列。

对于上司的认同和赞赏,荆天楚并未显露得意之色,相反还略显自责地说道:“其实末将之前并未想到这一层面,多亏得是钟副总兵警觉性高,这才提醒了我,所以说起来还是末将失察。”

对于空降而来的副总兵钟南,无论是刘虎还是荆天楚等将领,初始之时都多有不服。后来知晓了钟南在朝鲜战争中的经历,多少有了些改变,加上老将军的从中调和,才勉强认可对方的身份。

对于下属的想法钟南心知肚明,他并不介意,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多的是让他们服气的时候。

“荆游击万万不可自责!我原本还怕是自己多虑了,如今看来大家都有这种感觉,那眼下更重要的便是如何应对了。”钟南并不希望下属自责而影响士气,所以将话题转了方向。

“这有什么说的,不就是一个‘打’字嘛!”刘虎是标准的大老粗,上阵打仗时勇猛无比,就是每次讨论战术战略时,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打”字应对。

听到刘虎的话,众将领无不哈哈大笑,对这种情况刘虎也不介意,咧着嘴一起笑,原本略有些紧张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些。

“刘参将说的倒是没错,蒙古人要是胆敢进犯我蓟州,肯定要打他们一个屁滚尿流!”钟南也呵呵一笑,“只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以我们还是要先摸清对方的动向。”

“可以派斥候假扮行商,前往长城外先行打探。”崔大正提议。

“我们自己也要提高警惕,防线和哨所都要适当前移。”欧阳山说到。

“还要和宣府、大同等地联络,看看他们那边是什么情况。”荆天楚也不甘人后。

顿时整个营帐里就热闹了起来,大家畅所欲言,每个将领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无论对错钟南都会一一记录在自己面前的小本本上——这是他在原本时空里商务谈判时的习惯之一,如今用在内部的讨论会上却颇有奇效。此举大大激发了各位将领的积极性,每次的讨论会,大家都踊跃发言,钟南再适时地把控方向和进度,还真是如头脑风暴一般,并且时不时地还能讨论出独具匠心的方案。

一旁的吴惟忠看着营帐里的景象,内心无比欣慰。想当初,皇帝任命钟南前征求过自己的意见,原本他只是在援朝战争中和钟南打过多次交道,对其印象颇佳,认为确可为将,才同意了皇帝提出的人选。如今看来,老将军觉得自己低估了这个后生,相信假以时日,此子必成大器,说不定大明王朝的边防守备,到时候还要依靠钟南呢!

数月的相处,让吴惟忠对钟南的感情,超越了普通的上下级关系,倒更像是师徒或父子。所以老将军才会不遗余力地支持钟南,让自己的心腹效忠于新任副总兵,同时把手上的各种资源也一一交接过去。只是眼下老将军已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没办法看到钟南建立丰功伟业了,想着想着,吴惟忠心里就越发伤感起来。

老将军的一生里,绝大部分时日都是在军营里度过的,虽然有发妻,有女儿,可是陪伴的时间极少,他几乎把军营当做了自己的家。曾几何时,他以为自己最后会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因为那才是军人最终的归宿,也是对军人身份的最好诠释。哪知现在只能瘫坐在病榻上,看着曾经的下属和自己的接任者,指着军事地图气吞山河,而自己却无法助他们一臂之力。这当中的心理落差,估计没几个人能够体会吧!

营帐里的人谁都没有注意到老将军的伤感和落寞,他们正在钟副总兵的鼓励下各抒己见。一条条有可行性的建议,逐渐完善成一个个方案,最后形成一道道命令,被钟南逐道下达下去。

营帐里的每个将领,都被副总兵大人一一安排了任务,大家接令后各自小跑着快速离开,眼看钟南身边的将领越来越少。三个多小时后,会议终于结束了,此时整个营帐里只剩下了吴惟忠和钟南两人。

看着最后离开的荆天楚的背影,钟南站起来伸了伸懒腰,心里感叹着这开会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儿啊。一旁坐在病榻上的吴惟忠让亲兵准备了热茶和点心,招呼着钟南坐在自己旁边。一老一小的两人边吃喝边交谈,从军情说到了朝廷中的最新动态,从下属的各个将领聊到了宫里的各位大人物,最后还拉了会儿家常,直到天色渐黑才各自分别。

回到自己的营帐后,钟南还不能休息,因为事情尚未忙完。他取了纸笔,将蒙古人的异动和自己的分析判断等相关情况写了下来,这是他单独给皇帝的汇报,是可以八百里加急送达京师,然后直呈朱翊钧案头的。

仔细检查了一下内容,确认并没有遗漏,钟南才用专用信封装好,再盖上特殊的火漆。随后他又捋了一下思绪,再提笔修书数封,这是给宣、大一线的总兵大人们的说明信,毕竟九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防御整体,自己这边有了情况,肯定需要知会他们,同时也要了解一下其他防区的情况。

忙完文字工作后,钟南又思考了一阵,古人云每日要“三省吾身”,他虽然做不到三省,但一省多少还是要的。最后又走出营帐,锻炼了近一个小时,直到过了丑时才上床休息。

如今蓟州军队的一应事务,都是由副总兵钟南一手负责,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有时连吃饭都要徐万州催促再三。尽管如此,他也从未放松对武艺的练习,还和军中高手们学会了不少招式,这种战场杀敌的手段和江湖人士的武艺不同,其招式简单不花哨,但是实用性强。

同时为了扩充“钟家军”的操练内容,他还把自己记忆中能记起的军体拳招式推广到了蓟州军队,一些架构也参考了解放军的模式做了改动,目前看来是颇有成效。作为一个曾经混迹于西陆、铁血等网站的伪军迷,钟南相信集各家所长这一准则,放在明朝军营中同样是行之有效的。

两日后,万历皇帝宣蓟州副总兵火速进京,看来收到前线情报后,朱翊钧相当重视。钟南也没做一丝耽搁,布置了军务后便即刻启程出发,次日就赶到京师,先行前往兵部报备,随后前往住所等待皇帝的召见。

在兵部报道的当口,时任尚书石星和侍郎宋应昌分别召见了钟南,这和此前的待遇大不相同。两位兵部大佬都知道这位副总兵是皇帝眼前的红人,在和他谈了大半个小时后,还各自约定了私下里的宴聚时日。对于两人抛来的橄榄枝,钟南没有拒绝,虽然朱翊钧对他青睐有加,可是兵部的大佬们与他的关系同样也很重要,万万不可搞僵。

皇帝并没有让钟南久等,次日就在御书房召见了他,不过这次并不是两人的单独会面,在场的还有几位辅政大臣和兵部大佬。此时的辅政大臣有四位,申时行、许国、王锡爵和王家屏,申时行为首辅,这四人钟南都没见过,除了在原本时空中听说过申时行和王锡爵的名字,其他一无所知。三位兵部大员除了见过的石、宋二人,还有一人是侍郎邢玠。皇帝一一介绍了七人,钟南便一一拜见,礼毕后这场相当重要的会谈就开始了。

皇帝先是让钟南把蓟州一带的军情做了详细介绍,随后又让邢玠陈述了宣、大一线的军情,等到两人的解说完毕,房中众人都神色凝重了起来。

原来不只是蓟州,宣府、大同方向的蒙古人也同样蠢蠢欲动,由此看来,蒙古人大概率又有了南下的野心,只是不知道为何挑在这个时间节点。

皇帝见诸人都不言语,于是点名首辅大人。申时行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子,由于年龄大,说起话来也是慢慢吞吞,“启禀皇上,臣以为蒙古人狼子野心,只是这战争事宜,兵部几位大人当是更有发言权。”

一听首辅把皮球踢到了兵部,石尚书自然不能继续装哑,他清了下喉咙,朗声说道:“皇上,眼下尚不能确定蒙古人是否有南侵之意;即使他们有此打算,我们也可以与其和谈。所以如今就讨论打仗之事,臣以为言之过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