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逆变1589 > 第二十一章 面见皇帝

逆变1589 第二十一章 面见皇帝

作者:大茫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2:48:10

第二十一章 面见皇帝

“这孩子不是我生的!”秋香从怀里挣脱,极力辩解着。当她看见钟南正戏谑地看着自己,才发现上当了,于是扑上去轻捶着对方的胸口,“原来你都知道了啊,那还这样说,坏人!”

“我们分别才两年多一点,这女孩儿看样子,有两三岁了吧?”

秋香仔细一想,时间还真是对不上,自家相公一向心细,多想几遍哪能猜不出来。她柔声地说道:“钟大哥,这个女孩儿是去年底我在外面捡的,当时看她哭得可怜,加上又怕你要过很久才来找我,于是就寻思着收养了她,好歹能陪我做个伴儿。”

“既然和你有缘,那就继续养着她吧,”钟南没有古人那种男人必须要有儿子传宗接代的思想,所以对于*并不排斥,“生孩子可是很痛的,你能不受那个罪也好!”

听见钟南这样说,秋香知道自家相公是变相安慰自己,她心里感动不已,心想不知自己几世修来的福分,能嫁给这么好的男人,只是怎么也不能让钟南后继无人,等到有合适的姑娘,一定要娶回家来给钟家生个儿子。

钟南哪里知道秋香的“荒唐”想法,他还沉浸在重见妻子的兴奋劲儿当中,直到棚子外面的徐万州实在是等不住了,进来说“已经天黑了,是不是先回济南城里再说”,钟南才打住话头,拥着秋香回到了城里。

次日,钟南带着秋香在济南城里逛了一圈,买了几大包东西,全是衣物、化妆品和一些*之类的,中午还在济南府最好的泉城酒家吃了一大桌上好的饭菜,秋香抗议他胡乱花钱,只是丝毫不起作用,下午还是买买买。随行的几个亲兵就充当了苦力,大包小包地提着各式货品,直到华灯初上,众人才返回客栈。

看着床上摆满的东西,秋香嗔怪道:“钟大哥,以后再也不许这样浪费了!”

钟南没有说话,只是眼里溢满了柔情,他看着眼前的玉人,再次动情地亲吻了上去……

第二天就是山东使团上京的日子,秋香原本打算自己先行返回东昌等待钟南,哪知钟南执意要让她一同去京师,她也只好依了。不过秋香并没有和使团一起走,而是钟南安排了自己的亲兵专程护送,几天后,两泼人前后脚的功夫抵达京师。

抵京后,使团下榻在朝廷准备的住处,钟南觉得不方便,在官方宾馆旁另觅了一家客栈,给秋香开了一间上房。一切安顿妥当后,剩下的就是安心等待了。

京师就是一国之都,彼时特指北京顺天府,以便和南京应天府区别开来。永乐大帝迁都至此后,明朝便形成了“两京十三省”的格局,两京便是北直隶和南直隶,十三省是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

京师的繁华自是其他城市不能相比的,虽然南京也很繁华,但京师的繁华之中更多了些大气磅礴的韵味,永乐大帝“天子守国门”的胆略已融入了这座城市。连日来,只要没有公务,钟南都会带着秋香四处游玩,渐渐的,同行的山东官员们都知道了钟游击寻妻成功,之前说媒的那部分人也才打消了念头。

腊月二十九,皇帝要召见东征朝鲜的功臣们,山东的官员只有施长廷和钟南两人在列。二十八日晚间,施长廷亲自对钟南讲解了一些觐见之时要注意的事情,他希望钟南能借着这次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给朱翊钧留下一个好印象。

回去后,钟南把自己曾经记忆里那些与万历有关的记载都翻了出来,在他看来,朱翊钧是个很矛盾的人,他后期的所作所为都与幼时的压抑经历有关,这很像现代社会里那些青少年时期被过多管束,导致成人后性格偏激的一类人。这种人如果身居高位,大多都会叛逆、固执、多疑,好大喜功且希望能证明自己,其实要是有人能对朱翊钧加以心理疏导,相信“万历中兴”的时间一定会更长的。

皇帝的会见顺序是按官职高低来排列的,这就意味着钟南将是最后一个被召见的人。由于等待的时间太过漫长,钟南中途还差点睡着,好不容易等到太监通报时,已经是傍晚之后了。

朱翊钧是在御书房召见钟南的,一番跪拜行礼后,双方各自坐在椅子上,分别观察着对方。皇帝是仔细打量,钟南则是小心翼翼地偷看,毕竟怕担着一个“冒犯天颜”的罪名。通过观察,钟南发现朱翊钧长得不错,很儒雅,有着古代中年男人特有的长胡须,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的召见耗费了太多精力,加上很可能还没有吃晚饭,皇帝显得很疲惫,只是打量着钟南,并没有开口说什么。

见此情形,钟南决定剑走偏锋,他恭敬地上前一跪拜,然后说道:“启禀皇上,微臣一日未曾进食,此时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话还未说完,皇帝身后的太监一声尖叫:“大胆,皇上没有给你派食吗?”

“启禀皇上,虽然等候期间有人给上了点心,但是其他大人没有一个动口,所以微臣也只好………”钟南说的倒是实情。

“无妨,朕也刚好饿了,”朱翊钧见钟南虽然说的是振振有辞,神色间却有一丝戏谑,这让他觉得很有趣,认为钟南和他的其他臣子大不相同。此时的明朝,无论文武官员,都是像张居正那种不苟言笑的类型,整天板着一张扑克脸,尤其是朝会和议政之时,更是严肃得连皇帝都要打怵。如今见着钟南这种一本正经开玩笑的臣子,皇帝自然多了一分包容。

身后的太监一听皇帝说饿了,立马吩咐御膳房上饭菜,没多久,就有小太监端着食盒呈了上来,走完程序过后,朱翊钧招呼钟南吃了饭再说正事儿。钟南也不客气,谢恩过后就风卷缠云般解决了晚餐,让一旁吃相斯文的万历皇帝直觉好笑。

钟南见朱翊钧盯着他发笑,于是恭敬地说:“启禀皇上,微臣从小家境清贫,经常吃不饱饭,加上皇上赐给微臣的御膳太过美味,所以吃相难看了点。”说完还自嘲地笑了笑。

“钟游击小时候还吃不饱饭?”朱翊钧很诧异,他一直觉得大明王朝的百姓们都是过得很不错的,想不通钟南小时候怎么会挨饿。

“启禀皇上,微臣家在川蜀偏远地区,由于地理原因,田里的收成并不稳定,”钟南见皇帝没有打断他的话,于是接着说到:“所以有的年份难免挨饿,不过虽然那时候很苦,可是我娘却对我管得很严厉!”

钟南不动声色地把话题扯到了自己小时候是有意为之,他要拉近两人的距离才能让皇帝记住他,所以一开始便另辟蹊径,让厌倦了朝中大臣做派的皇帝换换味口。

果然,朱翊钧有了兴趣,不过仍是*地问道:“如何严厉法?”

“启禀皇上,我还记得有一次我饿得急了,偷吃了邻居家的小半个馒头,我娘知道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顿,”钟南开始了他的讲述,“其实挨打我倒不怕,就怕我娘让我罚跪背书,不背好不让起来。”

听着钟南被他母亲罚跪的故事,朱翊钧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被母亲罚跪的事情。那是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被大伴冯保告诉了母亲,母亲让他跪下并且大声责骂,无论自己怎么反悔,并且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母亲都不罢休,最后还拿出一本书,翻到其中一篇让自己看,这篇文章是《霍光传》,他知道霍光干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废过皇帝,所以当时那一刻他怕得要死,觉得母亲的言外之意就是要废掉自己。想着想着,朱翊钧不禁对钟南的故事更感兴趣了,他停下进膳,问道:“那后来呢?”

“启禀皇上,我娘后来还拿山里的野人吓我,说什么不学好会被野人抓去,吓得我天天单独走路时都害怕野人来抓我。”钟南像是没发现皇帝的表情,继续讲述着他的童年故事,“还有教书的先生也甚是严厉,我背书时不小心读错了一个字,他就大声责备我,搞得我后来就不想读书了,其实我原本还挺喜欢书法的,可是被他经常责骂后,就对读书相关的事情起了厌恶之心。”

朱翊钧听到这里,更是捏紧了拳头,这不就是和自己一样的经历吗?他已经被钟南的故事吸引了,仿佛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他情不自禁地问道:“之后如何了?”

“启禀皇上,之后我虽然中了秀才,却没考上举人,无奈之下只能去做生意,哪知道生意也不好做,有一次去江浙贩货时被骗光了银子,结果就流落到了苏州,最后被充军到山东。”钟南的回答真假参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