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314 葫芦里装的是啥药?

张献忠传奇 314 葫芦里装的是啥药?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314 葫芦里装的是啥药?

话说第二路军和第三路军完全渡过万县渡口后,为了避免过早被秦良玉知道,一完成万县的乡里清剿,就立即朝利川出发了。

利川,也算是故地重游了,再次到葫芦谷储存了大批辎重后,这几仗打下来,义军可以说又是钱粮充足了,甚至可以说“有的是钱”,因而在往利川开拔的路上,一路都给沿途百姓发些碎银子,晚间宿营地周边的百姓,也发些碎银子,并叮嘱沿途百姓不要说出义军经过的事情,不日便到了利川。

这一次,义军一到利川,就直接围着县城扎营,营帐就把县城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了起来!

因为利川处于川鄂交界之地,不但重建了县衙,还另外派驻了一个千户所的戍军。

这天半下午,城里的县衙和戍军千户所听了报告,都连忙跑到城楼上来绕城墙观看,陡然发觉县城四周都正在拉营帐,简直把通往城外的一切通道,全部都封死了!

而新来的知县和千总,都是因补缺而来的,自然知道这里曾被号称八大王的张献忠的义军屠灭了县衙,位置空缺了,才重建县衙的,此刻在城楼上看到城外团团层层扎营的军队,旗帜上正是“王”、“张”、“八大王”、“义”等字样,千总不过是大惊,知县可就两腿发软,差点儿就尿裤子了!

原来,这个新补县令,叫庹迎之,是个酸秀才,仗着家里有钱,就一心想考取功名,但不是读书的料,读书读到四十岁了,也没能中举,还是义军把全国的知县杀得太多了,一时尚无科举录用生可派放,当然主要是各省布政司和各府为了瞒报地方上的负面事件,各自抹平,以粉饰政绩,就都悄悄地从多年的落选秀才中物色县令和府尹,来补齐被屠灭了的府衙县衙。当然,官场上,官员一动,就有钱财,这当然是地方官员的一次发财机会了,比如,一个知县三千两至六千两,一个县丞一千两至三千两,一个主簿五百两至一千两,知府则加两倍到三倍,不过,这还是明的,这是衙门要入公务帐的,要想当上官吃上皇粮,凡是与派放“相关”的官员,都得打点,那不怎叫“上下打点”呢?明明朱明王朝都气数将尽了,但偏偏就有不少家里有钱的人,还要为儿子孙子买一个“功名”!

这庹迎之,也就是读书期间为了健身,学了些散打拳脚功夫,严格地说,还算不上练家子,当县令也才不到三年,刚刚把地皮踩热,到现在都还住在县衙的后院里呢,钱还没捞到,就见八大王又来了,他能不腿软吗?早知道这样倒霉,还不如在老家做个少做恶事多行善的乡绅,活得自在!这一回,自己能逃得掉一死吗?

再说这支戍军,是从别的地方调过来的,也才来不到两年,千总叫刘廷举,也才不到四十岁,与刘进忠他们那伙将领年龄差不多,不知是不是同科武举生,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廷举在城楼上见到了这种情况,虽然大吃了一惊,见到确实是八大王的义军再次来到了利川,接下去却动起了心思……

这个刘廷举,确实是武举出身,只不过因他学武导致家道中落了,没钱再去考取武状元了,为了早日就业,就当上了千户指挥使。

刘廷举既然家境返贫没钱再习武学文了,自然也就没钱打点,怎么能当上千户总兵呢?

原来,刘廷举是当届武举的第二名,他学的是灵佛功,而且足十层,不仅武功绝顶,他的文才,也让人匪夷所思,一个武状元该读的书,全都读过,特别是对鬼谷子、管钟、乐和、孙子兵法,都颇有研究,只要假以时日再多背背那些书,多领会领会,再加上他的灵佛功,考不上状元也能捞个榜眼、探花什么的,这样的人才,属于当届前三名,负责派放的官员虽然都是张着血盆大口吃钱的,但是,却不敢因没吃着钱就把前三名新科武举低派,担心日后翻橇了没法交代,所以就按律给刘廷举派放了个千户所正指挥使。

但是,刘廷举虽然凭硬本事当上了千户总兵,但上面仍然给他塞了一个武功刚够中举、文才平庸还心性不端的人,这人叫臧兴灵,按律治够派个总旗尉,就是说,武举人怎么也应派放个百户尉的,但臧兴灵却在倒数三名之内,只能做总旗尉,但他家钱多呀,打点特别到位,竟然被派放了副将!正因为他刘廷举没出一个铜板的好处,不得不给他派放了个总兵,那么,你总应该把这个不够格的臧兴灵捎带着,也等于臧兴灵替你做了些打点吧!

这臧兴灵,仗着上头有人撑腰,在刘廷举手下十几年了,本事没有,却专门挑事、揽权、中伤他人、阳奉阴为、挑拨离间,更是见钱眼开,总想多吃多占,占起其他人的便宜来,连一个铜板都看得比翘宝银子还大!自然,这人就城了戍军中上上下下都既异常厌恶又无可奈何的绿头苍蝇!

不过,给刘廷举做参将的彭一真,虽然家里也多少打点了一些,本来因为打点不足,换了别人就只能做上百户尉,但彭一真会阴阳乾坤功和梯云步轻功,腹中的诗书,与郑亦宗、钱仲荪、苏护、蒋诗玉、龙中英、周学瑜等将领,那是有得一比,因而派放了个参将。不过,这个人,脾气性格倒是与刘廷举很对路,两人都喜欢经常背着臧兴灵喝小酒,一喝酒就要互相倾诉早年的抱负全部落空,到如今都一混四十了,还一直窝囊着,这一生只能窝囊到老了!

再加上,这个利川县衙,是新建不久的,地方上应该给戍军拨付,总难按时足额到位,而这些年,不仅外患不断,花费颇巨,又因义军大举摧毁朱明基层政权,导致税收锐减,国库就更趋空虚,特别是军费,首先必须保证边关和两支剿总的用度,驻囤军和戍军的给养,就比前些年进一步缩减了,所以军士们不但不能领足军饷,还伙食下降,营养不良,而那个臧兴灵,还要明里暗里背着刘廷举和彭一真偷吃偷拿军士们的吊命钱!要不是中下层军官和军士们看在刘廷举和彭一真的面子上,没准早就逃跑不少人了!

刘廷举和彭一真也看到了,利川的百姓却不穷,他们在闲暇时,也找当地百姓聊天交朋友,有时还到百姓家吃酒,因而知道利川的百姓,有了当年义军发放的银两垫底,各自都捣弄了些生计,过上了小康生活,就连乡下,一时间少了恶霸土豪和土匪的盘剥抢劫,再加上义军发放了钱粮,垫了一回底,也都还过得有滋有味。当然,他们心知肚明,为什么平民百姓经义军过上这么一遭,就都小康小富起来了?

臧兴灵早就见到了利川的百姓比他们的军士生活过得好太多了,曾经多次撺掇过,不如睁只眼闭之眼,让中下层军官和军士们去暗中找吃食,只要不暴露是军人干的就行,军士们找到了吃食,他们几个就好吃掉军士们的吃食,这样岂不皆大欢喜?可是,再怎么说,刘廷举就是不干!

臧兴灵自然是恨得牙痒痒的,可刘廷举到底还是总兵,而彭一真也是和刘廷举一鼻孔出气的,臧兴灵虽然上头有人,但也不敢僭越刘廷举,所以戍军里除了千户指挥所的将领外,包括百户尉,全所的人都比几年前瘦了一圈!

这时,站在城楼上的人群,县衙的几个人中,一个个吓得上牙碰下牙,两腿在裤筒里瑟瑟发抖,眼吧吧地望着戍军的几个人,他们此刻把刘廷举等一干人,简直看成了救命稻草!

而这刘廷举,则气定神闲,面色平静,他看看彭一真,也看出了彭一真还竟然面露了欣喜中夹杂着狡黠的神色,恰好彭一真也在看他,两人便会意地交换了一下眼色,刘廷举就故意对庹迎之说:“庹大人,利川是你的地盘,你是利川的父母官,我们是奉命来利川借你一块地盘驻扎的,现在我们应该听你的,你就发命令吧,怎么办?”

庹迎之一听,就差没给刘廷举跪下了,走过来,两手抱拳说:“刘将军此言差矣,面对八大王的义军,我县衙仅百多号捕快,说实话,捕快嘛,那只是对付百姓的,怎能上阵杀敌呢?如今兵临城下,还望刘将军率兵退敌才是啊!”

刘廷举看着城下的正在忙活着拉营帐、安顿行李的义军,有意要修理修理臧兴灵,就没回庹迎之的话,转头对臧兴灵说:“臧将军,你也听到庹大人说了,他们县衙的捕快,那只是用来对付小民百姓的,怎能上阵杀敌呢?说来也确实如此,可是,刘某不才,远不如臧将军熟读兵法,足智多谋,满腹经纶,雄才大略,如今兵临城下了,还望臧将军拿个退敌之策才是啊!”

“是呀,如今大敌临城,还只能靠臧将军拿主意了!”彭一真也赶紧接过话题说道。

臧兴灵平日里从没把刘廷举和彭一真看在眼里,对下属更是颐指气使,飞扬跋扈,这时听了这话,心里一下子就慌了,结结巴巴地说:“两位将军出、出言差矣,本、本将平日里做点儿跑腿事情,领领操练,搞点儿日、日常管理,还算在行,可、可、可对于杀敌退兵,你、你二位的武功,都、都在本将之上,还是由、由你二位来拿主意吧!”

刘廷举心中已经大体拿定了主意,这时候有意要出出多年来的胸中恶气,调侃地说:“刘某和彭将军确实有些功夫,说实话,我们两人虽然自我并不敢认为自己的功夫有多高,但是,却也不是你所说的‘你二位的武功都在本将之上’,实话告诉你吧,我二人的武功,不是在你臧将军之上,比你臧将军的武功,那是要高得太多了,你别以为,你的那点儿武功,还能打得过咱们手下的百户尉?你说,你这人还能有那么一点点儿自知之明否?”

彭一真一听,啥话也没说,就开心地打起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个话,这一串笑声,让臧兴灵心中万分恼火,恨不地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到此时此刻,要想活命,还必须得靠他两人,只能低三下四地说:“是是是,是是是,臧某的武功,实在是只够混江湖,今天的危机,还只能靠二位将军来化解,还请二位将军拿主意吧!”

庹迎之素知他们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但见他们在这么危机的时刻,竟然还不忘了互掐,心中寒意就更浓了,就上前打圆场道:“三位将军,且听本县说上两句。如今大敌当前,你我等人和城中百姓都大难当头,还请三位将军放下武功高下之争,早早拿主意退敌吧!啊?”

刘廷举和彭一真听了庹迎之说这话,心里想,什么“城中百姓都大难当头”啊?这个时候就想起百姓来了?想绑架百姓上你们的贼船?没门儿!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刘廷举也打起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臧将军,你多年来都想越过刘某来当千户所的家,一直又不好开口明说,这可让臧将军多有为难呢,实在抱歉!不过,今天终于有了一个越权当家的大好机会,不用臧将军动什么心思了,刘某甘愿让贤,来,就请臧将军来全权指挥退敌!刘某和彭将军一定唯命是从!臧将军,怎么样?”

臧兴灵明知刘廷举的用意,摆明了是把多年来对自己的不满,拿到关键时刻来报复自己,但此刻切不可和他们较劲儿!就说:“刘将军,彭将军,臧某平日多有得罪,还望二位海涵!今日之事,滋事体大,还望二位不计前嫌,拿主意退敌才是!”

刘廷举见到城下义军已经大体拉好了营帐,但天色也近黄昏了,就对城上的人说:“庹大人,臧将军,各位同僚,实话告诉你们,我们只有区区一个千户所,而城外之敌,看上去不下十万,要我们立即就拿出退敌主意,恐怕诸葛再世也做不到,为今之计,我们必须得先稳住城外敌军,待刘某和彭将军今晚上慢慢地、稳妥地苦想,才能想得出办法!你们县衙,今晚上就放心睡觉吧,待到明天早饭后,刘某再来安排退敌!”

刘廷举对城楼上的人说了这番话后,又来到城垛边,嗓音里灌注了内力,对着城下高声说:“城下的义军听着,本将是驻利川戍军千户所总兵刘廷举,烦请城下的官兵,务必转告你们的八大王,就说你们刚到利川扎下营帐,行军劳顿,今晚上你们就别攻城了,好好休息一宿,一切待明日吃过早饭,咱们城内城外,再做分晓!”

说过,扭头就下令:“传令:各门紧闭城门,高悬吊桥,晚上加岗防守!”

然后,县衙和军营两边的人,都各自回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