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128平定县城,清剿乡里

张献忠传奇 128平定县城,清剿乡里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128平定县城,清剿乡里

襄阳城里的百姓,何曾听过响箭这种刺耳的尖啸呢?已经醒来正在起床的人和不少还没起床被惊醒的人,当然包括就在响箭升空地点的县衙里的人,都被这一声从未听过的怪啸给惊得莫名其妙。

城外的围城军队,一听到信号,都在卒尉的带领下,冲进城里,分别奔向恶霸富豪、黑恶商埠、赌馆青楼,开始了砍瓜切菜!

除了梅家人开的那几家武功实力盖不过梅家的武馆镖行,也就是饱受梅家挤压、坑害和盘剥的至诚镖行、八方镖行、镇远镖行和柳庄武馆,虽然也被大军进城大开杀戒的阵势给吓着了,但在门窗缝里观看了一会儿,也就不再惊吓了,因为他们也是江湖中人,看得出,这些军队是杀富济贫的,因为杀的都是恶霸,对真正善人富豪和他们这些没又作过恶的,连动都不动,门边都不来一下,好像这些大军非常清楚襄阳城里谁善谁恶似的。

于是,那些看懂了义军行动的人家,虽然还不敢开门洒扫,却也敢于升火做早饭了。

县衙这边,张献忠下令放响箭后,就叫手下立即把梅家父子的四颗首级挂在了县衙大门的顶额上,说声“动手”,就一脚踢开大门,突袭队将校们涌进大院,立即就有三十个将领飞身上房,从房上团团围住县衙大院。

张献忠、谭青杨和申老镖头三人守住大门内的前院,所有将领就都冲进大院里的各个院落,大开杀戒。

县衙里的人虽然都被响箭的尖啸惊醒了,都在穿衣起床,准备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却不曾想,都还没穿好衣服,慢的还没掀开被盖,不管是捕快衙役的大铺房间,还是各类其他人等的单间卧房,都有动作如闪电般迅快的军官冲进屋来,逢人就杀,很多人在还没反应过来时就被杀了,也有的捕快想抵抗,可还没能取到腰刀就被杀了!

也有的会几手功夫的捕快,一看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想上房逃跑,可刚腾身上房,还没站稳身形就挨了一剑,滚下屋檐掉在地上,自个儿慢慢淌血去了!

一百多个人杀两百多人,一人平均只有两人可杀,远远还没快意,县衙大院里,就没有还能喘气儿的了!

接下来,张献忠就开始分配安排各大队进城扎营的空宅子了。

天还没有大亮,这襄阳城中的该杀之人,全都被杀光了,一时间,晨风中飘散着浓浓的血腥味儿,但百姓们因自己家没有受到骚扰,空气中虽有血腥,提着心却慢慢地放下来了。

按照安排,杀完所有目标后,将士们吃了点儿随身带的干粮,应付一顿,把肚子填了个不那么感到饿,就开始清理尸体,搜缴钱粮了。

张献忠给各大队安排了临时扎营的空宅子后,张献忠、谭青杨和申老镖头三人,就带上传令兵,到城内各处去查看钱粮搜缴情况。

这个襄阳城,本就富庶,再加上梅廷璇一家和那么多的富商大贾,敛财积粮无数,缴获特别丰厚,张献忠就派传令兵到各处传令,按人头,给每个百姓发粮一百五十斤,肉十五斤,油十斤,酒五斤,白银三两。

三两白银,对普通人家来说,可不是小数呢!全家多几个吃饭人口的人家,可就等于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了啊!

领取钱粮时,百姓们都是肩膀挑,小车推,大车拉,人多的一辆车还拉不了,无不喜笑颜开,既感谢义军为他们杀绝了贪官恶富,更感激给他们分了这么多的钱粮酒肉!这可是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梦的啊!

所以,百姓们不但诚心实意承诺不外传消息,而且踊跃参军,第八营在襄阳城驻扎期间,陆陆续续又收了七百多新兵。

给百姓分发完钱粮后,各大队除了留下守护缴获钱粮的军士外,就都回到团山军营,吃过午饭,就拔营进城驻扎了。

顺利屠灭了武功高强的梅廷璇一家和他家的黑恶势力,还收服了一个千户所的戍军,不消说,张献忠高兴得要在当晚就大摆酒宴,犒劳一连辛苦了这么些天的将士们了。

特别要提一下的是,晚宴时,张献忠委托各大队将领代他们三个人向所有将士敬酒,他本人带上谭青杨和申老镖头,特意来到原戍军军营里,特意和驻扎在军营里的刘进忠、马元利大队一起,大家都来给降军们这九十二三桌的全体军士敬酒!

那个热烈气氛,让人感觉一下子回到了三伏天!

这些戍军官兵,喝了八大王和这么多官兵敬的酒,回敬时,个个都两眼含泪,说不出话来,只反复道:“兄弟,好兄弟!”

也是哈,在明军里,挨打受骂,豪无尊严,吃不饱吃不好,军饷被剋扣,犯了事被杀头,且不说酒肉管够,单是喝长官们敬的酒这一点,他们何曾受过这样的尊敬呢?

第二天,张献忠下令,封锁消息,不让乡下和外地知道襄阳县已经被挑杀,全营休息两天,每天中午摆丰盛酒宴,让大家开怀畅饮,这两天彻底放松放松,然后布置下乡清剿。

张献忠下令全营将士休息,他们三人和大营中军的文算师却没有休息。

这一次,张献忠不仅得到了一个整编戍军千户所,还得到了一个会三才功的景大山!

这个景大山,年龄比刘进忠这帮将领长一两岁,还正值年少有为之年,又是做过千户参将的,有军事素养,而三才功的威力,比七星功、四象功等顶尖内功,不仅在伯仲之间,更是独有长处,不管怎么说,这景大山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那么,怎么来安排景大山呢?再增编第二十五大队吧?不合时宜。二十四个大队的副将,又全都配全了,要是从第一大队起,开始配参将,但这景大山连副将都不给安排一个,也未免对人才不公了!欲干大业,人才最为重要,这景大山,怎么来安排才妥当呢?

想着想着,张献忠心里有了主意,但他还要听听谭青杨和申老镖头的意见,就问:“两位兄长,这次得到的这个景大山,怎么看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们又不宜组建第二十五大队,兄长们看看,怎么来安置景兄?”

这个事儿,好像谭青杨和申老镖头都在心里想过,这时听到张献忠发问,竟然两人都争着说:“依愚兄看,像景老弟这样的人才,要是做个大队参将,他本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异议,但对我们第八大营来说,就显得有点儿埋没人才了,张贤弟,你看这样好不好?干脆安排在大营中军来,和愚兄们一道,直接在老弟的鞍前马后,做个中军参将,如何?”

这个提议,正合张献忠的意思!

张献忠说:“好,既然两位兄长都这么说,那就干脆把景兄安排到大营中军来做个参将!文算师,你们修改花名册吧,按我们说的记录,把新降戍军和新招新兵,编入各大队!”

……

从此,张献忠身边就又多了一个景大山了。

义军也是占着新组建这个上升时期,要是处在长期的和平年代,景大山一来就在大营中军任参将,那些早前的大队将领,肯定会有人口服心不服,凭啥你这个才来的新人,地皮没踩热,一下就爬到我等既有功劳又有苦劳的兄弟的上头去了呢?然而,此刻的将领们,觉得大家都是兄弟,都是杀富济贫,都是一锅吃肉,一坛喝酒,能快意恩仇就行,什么职务不职务的,全都无所谓。

大家休息的第一天,张献忠、谭青杨和申老镖头就商议落实新降戍军和新招新兵的分配和安排。

第二天,就开始商议清剿乡下的事情了,从此就是张献忠、谭青杨、申老镖头和景大山四个人一起商量了。

还别说,景大山刚参加义军,对军内事情虽然不熟悉,但对襄阳城乡的情况,却比较熟悉,他虽然不在政界,但到底在襄阳久了,对襄阳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四个人商议清剿乡下时,景大山先介绍了襄阳全县大小四十五个乡镇的情况。

张献忠听了,感觉各乡镇都没有成气候的土匪势力,最多有些剪径的草莽山头,就不打算自己亲征了,而大营一路南下时,路上还顺道剿灭了连团山在内的五个乡镇,还剩四十个乡镇,梅家还有两个农庄,于是,下午就召集大队将领开会,布置任务。

按张献忠的布置,梅家的两个农庄,用两个大队,一个大队去剿灭一个农庄。还有四十个乡镇,派二十个大队去清剿,每个大队负责两个乡镇,留两个大队驻守县城。

这一次清剿,张献忠要求,除了梅家的农庄,钱粮给百姓分发后,全都拉回县城交匠灶桩,其他乡镇,搜缴的里正富恶的钱粮,就不必拉回来了,干脆全部分给当地百姓。另外,要求征途最远的大队,在五连内应该回到县城大营,要是遇有难题,五天回不来的,就需要派人回来报告情况,再有就是万一遇到刺儿头了,要立即派人回来求援。

第二天,吃过早饭,各大队就带上匠灶分桩和营帐,按分配给自己的乡镇整队出征了。

出征大队走了以后,张献忠、谭青杨、申老镖头和景大山等人,就可以放下一切,好好休息了。

各大队一出发,张献忠心情一放松,就把四个义子叫出来,见过了景大山。

景大山看了四个可爱的孩子,问了孩子们的情况后,唏嘘不已,说道:“看来,这天下之事,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啊?看看吧,这四个孩子,在学功夫的关键时刻,眼看就要性命不保了,却遇到上天安排的义父来救了命!真应了‘没娘娃娃天照看’啊!诶,可望、定国、文秀、能奇,景伯伯是当兵的,穷光蛋一个,没啥见面礼送你们,这样,明天,景伯伯约上你们义父、谭伯伯和申伯伯,带你们去一处襄阳最值得去看看的名胜古迹,好吗?”

“好哇,好哇!谢谢景伯伯了!”四个孩子高兴得跳了起来。

跳过,最小的艾能奇歪着头问:“景伯伯,您带我们去游哪个名胜古迹啊?”

景大山故意卖关子,说:“哈哈,你们猜猜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