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370乡民上学那些事

梦想新世界 370乡民上学那些事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370乡民上学那些事

再说那些荒地,不光要除草翻耕种豆子或苜蓿,有些不太平整的还要整平,都是把一车车的泥土运来运去,光是这些就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开荒的效率低了许多。

荒地翻耕的时候,还会有船从海湾对面运来大量的肥料,像不要钱一样洒进地里,也不知道这主家在对面养了多少牲畜,才能有这么多的肥料。而且那些肥料都加工得十分精细,显然在那边也是花了大力气的。这样开出的荒地,即使明年就能丰收,恐怕也要好几年才能收回成本,开始赚钱吧。

更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在开荒的时候,还在各个地块之间预留了开挖水渠的位置,难道这些规划的密密麻麻,像蜘蛛网一样的水渠都要一一开挖出来?如果那样的话,这些荒地将来岂不都是水浇地?可是这些地之所以到现在都还是荒地,肯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因为这些多是坡地,如果要改造成水浇地,需要的平整土地的工作量就会大得难以想象。

不过因为有了大量的牲畜参与工作,又有大量的车辆机械可以使用,工具也都是精钢制成,十分锋利好用,所以虽然活计做得相当细致,但他们开荒的速度比预想的还是要快得多,算上他们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出来的那些地,他们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开出了几百亩地,并种上了豆子或苜蓿。

这时种豆子已经稍稍有些晚了,也不知道到入冬之前能不能成熟,不过带领他们干活的工头说,这些豆子如果能收获一些当然最好,如果无法成熟就会被收割起来作为牛驴的饲料,或者翻进地里做肥料,简直就是浪费。

他们家中那些年幼的孩子,都已经被送进了书院读书。他们当时想留下孩子为主家做事,哪有长工的孩子还要主家供养读书的?不仅不收学费,而且连书本纸笔的费用也不收,每天还会管早晨中午两顿饭,据说比他们吃的还要好,让他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可是主家说了,如果适龄的孩子不去上学,是要罚款的,还不能参加那什么“互助会”,有很多好处都拿不到,而孩子去上学了,不但省了家里的粮食,主家竟然还会给一些粮食作为补贴,说孩子去读书不能帮家里干活,所以给补贴,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

他们只知道主家姓章,那些工头们说,章家的书院可是整个山东都数得上号的好书院,去年刚刚考了两位进士老爷出来,说只要他们的孩子有天分,就可以一直在那里免费读书考举人进士,甚至就连做了官之后每年都还有补贴,这章家的银子是多得花不出去么?

就在这些辽民安置下来二十多天之后,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们住的那个小村子里面来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先生,带着一大堆书本,说是每天晚上要教他们这些农工们读书识字了!

这还有王法吗?他们这些人只是种田喂牛,识字用来做什么?虽然那小先生说了,学费不用他们交,书本纸张笔墨都不要钱,只是每天晚上学上一个时辰就可以,连晚上点灯的油钱也不用他们出,可这些辽人之中还是没有一个人去。

他们本以为自己不去学习也就可以了,只是没想到主家竟然还有办法。管事的向他们传达了主家的要求:四个月内学会400个字,而且要学会算数的什么“四则运算”的,可以给一个文凭,以后薪俸加一成!没有文凭的只能干看着!

带领他们干活的工头也说了,他也是有这个文凭的呢,工头说,主家规定,没有文凭的永远不会升把头,只能赚每月六钱银子。要知道,他们这些把头每月可是能够拿到一两银子呢。

而且那把头还拿出一些薄薄的书给他们看——他们当然看不懂——那些竟然都是如何种田的书,按照那书里面说的办法种田,就能够比他们原来那种祖传下来的办法多收不少粮食!以后不认识字,恐怕连这种田的活计都没有资格做了!

他们谁也不比别人笨,怎么就学不会?所以大家看着有人带头之后,便纷纷加入了晚上读书识字的队伍之中。

章家老家就在胶南县城以东的章家牌楼。

说起章家牌楼这个名字,还是当初章致远中进士之后在家门前树起进士牌楼之后改的,当时很是在莱州府风光了一阵。在改名之前,这里叫铁山卫,不过这坦克的卫所已经在几十年前被裁撤,只保留了这个名字。

即墨章家也是出自胶南铁山卫,是章泽天三兄弟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做买卖赚了钱,在即墨购了地建立章家庄之后搬到即墨的。现在在胶南章家牌楼,章泽天他们还有大量没出五服的族亲,章家的祠堂也在那里。现在胶南农场建起来的第一个辽民村,距离章家牌楼只有六里路。

章家牌楼是个中等村庄,有五六百户居民,总共两千多人,大小规模倒是与章家庄类似。只是这里的章家并不像即墨章家那样豪富,庄子里面也没有大地主,村民里面自耕农、小地主和佃农大约各占三分之一的样子。

章家并非大家族,出了个进士之后家业有所扩张,也只是买了三百多亩地,只算是普通的富户而已。

倒是章泽天他们这一枝,当年在发家之初曾经在这边买过大量田地,总数有几千亩。在去年年初的钦差事件中,这些田地被胶南一个孙姓地主买走,章泽天也没有赎回。

章家这些田地并没有集中在章家牌楼周围,更没有连成片,就是赎回来也不好管理。

当年章致远中了进士之后,重修了章家祠堂,并在祠堂里建了私塾,供章家子弟免费读书,庄子里也有其他几个小地主家的子弟就读,只是章家之外的学生,就要交一些钱粮了。当时章致远修祠堂建私塾的时候,章泽天的父亲还在世,作为章家首富,不仅出了钱粮的大头,还捐了120亩地作为祠堂的祭田,私塾的花费也是从这些祭田的出息中来。

只是这私塾规模不大,只有十几个孩子就读,先生的水平也不高,一直没有什么成就。也正是因此,章泽忠才转到即墨章家书院去。章泽忠进学之后,章家书院名声大了起来,这边私塾中便又有两个章家子弟转到章家书院就读,那边读书完全免费,还包吃住,倒也不会给家里增添什么负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