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369东江岛上的辽民们

梦想新世界 369东江岛上的辽民们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369东江岛上的辽民们

这一下,吴尔功和诸葛仪不禁相对苦笑,他们手中的银子一下子缩水了一大半。而且今天大家都看到船上卸下来的有大批的现银,所欠的饷银不发一些下去是说不过去的,原本宽裕的银子一下子就紧张起来。

再看周从哲拿出来的那些食物衣服之类的东西,好像也要买上一些,别人姑且不论,自家的那些家丁们总要吃好一些。

见两人为难,周从哲不慌不忙地抛出了另一个提议,那就是购买他们岛上的人口。

这话好像在吴尔功面前打开了一扇门,把他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了一大半。岛上这些人口,虽然不算他们战兵的名额,但也为他们提供了不少战力,他也不好完全不理会这些人的生死,有了粮食多少还要分给他们一些。现在章家愿意将这些人运到山东去开荒,他们除了能够得一笔银子之外,还能减少一些生存的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经过一番商讨,最终确定以每个人四两白银的价格运人回去。

货物由军营挑选过后,其他日常用品便开始面对岛上的士兵及平民销售。岛上的士兵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些银子铜钱,他们在这岛上驻扎,得了饷银根本没地方去花用。或许有同伴战死或病饿而死,但是死者的银子是带不走的,所以岛上的士兵们多是有钱人,此时遇到难得一见的购物机会,购买起章家的货物来都极为大方。

十文一只的鱼钩,两文一枚的缝衣针,二两一件的夹袍,六两一双的厚皮靴,以及五十文一斤的肉干、四十文一斤的咸鱼干、或是十文一块的方便面饼等等,无不大受欢迎。

至于火柴、蜡烛、铁镐、小刀、烈酒等各类货物,购买之人都争先恐后,就连价格达到奢侈品级别的各种罐头,同样卖出了许多。岛上的日子有今天没明天的,岛上的人都知道银子放在手里最终不一定便宜了谁,还不如换成酒肉吃进肚子里面划算,是以买起东西来都好像不要银子似的,完全不在乎价钱。

交易结束之后经过统计,章家在这些普通士兵和平民之中,竟然卖出了近三万两银子的货物,平均每人都买了几两银子的东西,同时还收到了诸如东珠、鹿茸、熊胆、人参之类的当地特产价值白银近万两,都是这些人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

周从哲不知道的是,皮岛上的这些士兵,多数都是从东江镇原来在朝鲜半岛上的据点撤退过来的,他们的总人数从最初的五万多人减少到现在的几千人,战死同伴的存银虽然有一些落在后金后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了这些幸存者手中。可以说,目前整个大文朝的军兵之中,极少有东江镇士兵这么富裕的,当然,没饭吃不算。

岛上的辽民现在还有五千多人,章家的两艘船当然运不了这么多,第一批只运了700多人,船上已经被挤得密密麻麻了,剩余的人口只能以后再运。

章家船队在皮岛停泊了两天之后便启航南返。临行之前,吴尔功特别叮嘱周从哲下次来运人口时帮他们送粮食过来,他愿意以超过山东市价一成的价格收购。跨越遥远海路运粮到皮岛,只涨价一成实在不高,但是章家的船只过来运人顺便捎粮食过来便划算了许多,何况山东的粮价只有章家知道,皮岛这边等于是任由章家开价。

这次章家的粮饷足额送到,而且货物的价格也公道,给岛上众人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他们被登州水师的高价粮食和大清漂没给弄怕了,此时遇到章家这样实在的人,唯恐以后再也找不到,此时心中已经有了在购买粮食时让些利给章家的念头。

船上的人十分拥挤,幸好返回时赶上东风,基本处于半顺风状态,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就回到了青岛,停泊在胶州湾西侧胶南荒地那边新修建的一座临时码头边,将船上被摇得晕晕乎乎的辽民卸了下去,然后就返回青岛主港了。

胶南临近港湾的荒地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整理,这些整理工作是由那些接受训练的流民和新兵完成的,有一小部分的土地上甚至都已经种上了庄稼。这第一批辽民就被安排在了这些已经长出庄稼的地块旁边。

这700多人基本都是一家一家的人家,到达胶南之后便成为胶南农场的第一批农业工人,而这些人家之中的孩子,则被安排进胶南书院读书。

这些新开荒的土地,章泽天是不会像其他地主那样佃种出去的,他要完全自主经营,以便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和亩产量,在收获更多粮食的前提下节省出来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工商业和自卫队之中去。

现在这片新开荒的土地上种植的是比较养地的黄豆、黑豆和苜蓿,这些豆科植物有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之中有机物和氮含量,而且收获之后也能够为耕作必需的牲畜提供一部分饲料。

这些辽民到了这里之后发现他们似乎落伍了,这里的地主实在太阔气了,简直就是在败家。

他们这些人成为农工之后,便有每人每月六钱银子的薪俸,而且上工还管一顿午饭,不但纯粮食做的真正饭食管饱,而且还有带油水的菜肴,更夸张的是,每天中午都有肉食或鱼,这样开荒种地,收上来的粮食能赚回本钱么?

再说开荒,竟然不让他们烧荒,而是要用一种牛或驴拉的割草机先将荒草割掉,割下来的荒草肥嫩的会切碎后混上麸皮或米糠,制成特别的“青贮饲料”,用来喂牲畜,牲畜不爱吃的则与粪肥泥土一层层地混合起来,制作什么堆肥。把这些荒草直接翻进地里,不是一样能够肥田么?像这地主这样做,要多费多少人工?

说起牲畜,这里无论是割草、翻地、运送肥料饲料等等,只要是比较耗费力气的活计,都会有牛或驴来完成,光是给他们这些人开荒使用的牲畜,就有一百多头,为了饲喂这些牲畜,几乎每天都要用船从这胶州湾对面运一船草料过来。也不知道这主家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牲畜,还能有这么多的草料来喂它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