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晓旋札记 > 第一部50至52

晓旋札记 第一部50至52

作者:杨晓旋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4

第一部50至52

[附一中老校长李校长评语]" 晓明老师在一中工作的十年,是勇于探索的十年,乐于奉献的十年,也是硕果累累、精彩人生的十年!和许多优秀一中人一道,为一中的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一中的校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向你祝贺!为你点赞!"

50.铁爹

今天是县一中老同事的女儿小婷结婚。县一中的老领导老同事来了很多。

我们尊敬的老校长李铁爹和他的夫人刘娭毑也来了。一中老同事的活动,都会请铁爹两口子。跟铁爹打交道,我才真正弄懂了“德高望重”的含义。

“铁嘴铁笔铁的品质”,是老师学生和外人对铁爹的高度评价。

“铁嘴”,讲的是铁爹超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精彩的高中语文课。笑容可掬的面容、悦耳动听的男中音、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恰到好处的手势、抑扬顿挫的语调,让人如沐春风。听他国旗下讲话,有一股发自脏腑的热血之情犹然而生,老师和同学们无不受到鼓舞;听他讲《荷塘月色》,你被他细腻的描述带到如诗如画的荷塘边,如同身临其境享受着美的熏陶;平日打电话、扯闲谈、拉家常,他保持着对你的尊重,细心倾听着你的述说;大家坐在一起热烈交谈,他面带微笑、慈祥的注视着你,不会打断、不会插话,他还会非常严谨的回复你、跟你交流,给你肯定给你鞭策给你鼓励。

“铁笔”自然是讲铁爹超强的文字功夫。“铁杵麿成笔”最能形容铁爹磨炼自己文字的历程。他十四岁到当时的乡镇当秘书,那是1949年,小学毕业虽算是有文化的人,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太多,他从那时候开始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六十多年过去,这个习惯都在;后来到学校当老师,背字典词典,背古代文论成了他的业余爱好,学生惊讶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惊讶于这位只有小学学历的高中老师过硬的文字功夫,想当年迎战高考的日子里,高三语文老师李老师跟学生同堂演习、做起了“下水作文”,然后跟同学们一起朗读、分析、总结;四十岁当上校长以后,铁爹坚持写作,回想一中参评省属重点中学的日子里,他亲自写申报材料,带领老师们夜以继日、艰苦奋战......后来省政府聘请铁爹做了省教育专家,很多的论文审定、很多的专业评审,铁爹都会亲自书写材料、非常严谨的把关。说起铁爹,当年的学生、北大数学院院长平文院长说“李老师真是具有铁般的本领、铁一般的能力"。

“铁的品质”,是指铁爹钢铁般过硬的人品。他待自己总是很严格:今年的三月十六是他八十寿辰,我们这些同事和学生提早跟他做工作:人生八十太珍贵了,一定好好庆祝,他很诚恳的说,**书记号召全党反“四风”,我们这些老干部要带头响应**书记的号召。他待事业一辈子认真:他教育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家的栋梁之材,但不居功不自傲,年近八十的时候奔赴北京广州深圳,为一中的教育教学奔走,每年还奔赴全省巡查、督学。他待学生如子女:哪个学生家长生病、哪个学生交不起学费、哪个学生有早恋倾向,他都会找班主任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数的农家子弟得到李校长的支助,无数的学生家长得到李校长的帮忙。他待同事如兄弟姐妹:教师的父母生病住院,李校长会去亲自慰问;教师的弟妹上学有困难,李校长自己掏钱;教师的子弟就业遇到困难,李校长多方奔走,想尽办法。他待家人也是那样慈爱:他的夫人上了年纪,身体不好,腿脚也不很灵便,铁爹无微不至的关心着,今天交谈中,他的一句话让人很感动“我出来一定带上我婆婆(夫人),而且要牵着她,怕她摔跤。”他待自己的孩子不溺爱、不娇宠,严格培养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优秀女儿;七十以后又接过了对外孙的教育培养任务。

想起在国旗下讲话那个激情洋溢的校长,想起讲台上那个循循善诱的班主任,想起那个风雨无阻送孙子上学的外公,想起那个一手提着篮子、一手牵着老婆婆的身高1米8、身板笔挺的老校长,我的感触是:这样的人生叫完美,这样的强者是楷模。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铁爹,不只是教育和影响了他一批又一批学生,对整个一中的教育精神教育品质都起着领航的作用!

子旋所感:爱人之心,人皆有之;博爱之心,惟人敬之。李先生的这种博爱并不是众生无差别地爱:对待伴侣,是珍惜;对待学子和下属,是期待和关怀;甚至对待事业,是恪尽职守。或许,是李老先生洞悉了那个年代下,贫困所带来的一切痛苦。他的所为能为别人带来的绝非仅仅是近在咫尺的利益。重要的是,那个时代下的每一寸呵护,都是对人性最好的呼唤。其实我们当代教育在知识层面上做的相当深入了,但发掘人性的光辉这一点还是任重而道远。

51.学生阿干的《润物细无声》

(阿干,K73班学生,湖南长沙县人。1989年至1994年在长沙县一中师从于杨老师和沃辉老师。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专业学士,毕业后任职于世界500强——招商局集团。2004年取得湖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任职于上市公司——三一重工。海外工作近20年,曾去过近40个国家。)

《润物细无声》:

为照顾周边厂矿企业的子弟读书,长沙县一中在初中部设立了一个走读生班级。自习课,教室后头有两桌人在课桌上打扑克。 中午午休,有四五个男生一起到校外的树林里打麻雀。女生文具盒上贴满了苗侨伟、刘德华的不干胶图片。后桌的男生偷偷地剪前排女生的长头发,恶作剧男生往胆小女生的饭盒里放蚯蚓。

直到班主任杨老师出现了。记不清杨老师是如何收服班上那些捣蛋的男生的,倒是记得班上的女同学对于杨老师的先生,同是教我们班物理的沃辉老师的景仰,高大帅气的沃辉老师是女生们私底下谈论的话题。

那一年,学校的周书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因公车祸去世,追悼会上,杨老师致悼词,听者无不潸然泪下。杨老师的演讲和朗诵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易欣是个剪个童头发,戴着眼镜的女同学。她是浦沅砖厂的,普通话在我们班是最标准的。她是杨老师组织的班级读报活动的朗读者,她的抑扬顿挫、语速语调,像极了杨老师。30年后,易欣在微信朋友圈晒自己儿子参加朗读比赛的作品,深深地烙印着当年易欣,甚至说杨老师的痕迹。

杨老师教给我的公众演讲的自信、大胆、从容,让我在大学时的演讲比赛夺得桂冠。

刘虹和李波是我初中的两个好友,初中时,刘虹说要成为杨老师那样的老师,李波说要成为陈老师那样的老师,我们当时只是当玩笑。没想到,高中毕业后,他们都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李波如今已经是长沙市知名的生物老师,刘虹已经成为重点中学的校长。

我有一个要好的女同学,她有一袭长发,白净的脸上一笑就露出两个酒窝,她是班上的英语课代表。 从此,我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的我产生了青春的萌动。我骑自行车载她放学。 她生日那天,我买了几块蛋糕和小蜡烛在晚自习后和她两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在教室的角落庆祝。早恋是学校是重点打压的目标,我以为杨老师没有注意到我们,她没有找我认真谈过话。直到中考后,我的父母亲才透露说,杨老师叮嘱他们注意我可能早恋的动向。

也是凭借着初中英语那份浓厚的兴趣,我高考英语拿到了班上的最高分,英语成为了我最重要的职业技能,伴随了我15年的出国生涯。

每每忆起那时的青春萌动,都是甜蜜的美好。如果杨老师也像当时很多班主任那样,把早恋的苗头往死里封杀,把请家长等所有武器都用上,我的青春将会是另一种涩的样子。

有一位懂你的班主任把你从初中带到高中,是怎样一种幸运啊!

高一上学期校运会,在20多个入场分列式中,我们是率先使用道具的班级。红色的班服,配上白色的排球道具,和同学们那一张张绚烂的笑脸,是当时长沙县一中田径场上最美的风景。

其它班级的同学笑我们红色的班服刺目,我们毫不为动。20年后,我借出差间隙到荷兰海牙,拜访我高一的同学李再军的家。当他从衣橱里拿出他珍藏的红色的班服时,我俩会心地笑了。他说,青春就应该是这个颜色的,不是火热,而是炽热(这班服就是杨老师亲自设计的)。李再军说,他见过荷兰人橙色的海洋,橙色的梦幻,但K73班的那一抹红,毕生不忘,即使他已身在异国他乡。

杨老师从来没有给我们任何负能量,她一直用她的积极上进、激情乐观影响着我们。

全校的同学都来观看我们的足球比赛了。 我们是16岁的高中K73班的足球队,对方是长沙市防暴队。 从来没见过我们的守门员肖俊扑球那么无畏。 当然,足球比赛输了。

第二天,是学校的排球比赛决赛,三名排球队员因为前一天参加的足球赛受伤缺席,我班几乎到手的冠军拱手让人。

我们以为杨老师会痛骂我们,但没有,只是在当晚的班会上,杨老师才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少年队去挑战成人防暴队,你们如初生牛犊般毫无畏惧,但丢掉今天的排球比赛冠军,也是你们无畏的代价,希望你们记住!

从初三到高三,一千多个日子,杨老师春风细雨般的教育让我们这群十六七岁的孩子幸福成长

52.高九十一刘芳的随笔

(刘芳,曾任K91班班长,毕业于北京某大学,现住北京,是两个优秀孩子的母亲)

欣聞老師又出大作,除了為老師感到由衷地高興,更是發自內心地欽佩與崇拜。楊老師這麼多年教書育人、筆耕不輟,一直用一顆赤子之心笑對生活,她不僅僅是我們三年的老師,更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燈塔。

楊老師桃李天下,我應該是其中籍籍無名非常普通的一個,從上大學以來,一直在帝都努力工作,过着平淡的生活。但从感情上而言,心底里却认为自己是跟老师最亲密的学生之一。

二十多年之前,我们长沙县的孩子通过各个小镇中学的推荐,到县一中提前考试招生,来到大樟树下求学三年。

篮球场旁边破破烂烂的女生宿舍,逼仄潮湿的110房间放了六张上下铺,住了满满当当十二个女生。没有单独的卫生间,没有浴室,没有衣柜,没有桌子,没有凳子, 甚至在蚊帐顶上发现过蛇和老鼠。端着碗坐在床边吃饭,洗澡要自己打开水兑上凉水拎着水桶去二楼的公共浴室排队,匆匆忙忙地洗涮,每天早晚自习加上各科课程,中间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用餐和简单地打理自己。这样的习惯延续到今天,我吃饭出门的速度仍然可以与战士媲美。

我们年级一共有五个班,其中有一个实验班。三年下来,我们班是四个普通班高考成绩最好的一个,本科上线率几乎跟实验班持平,班级一共68个人有65个人考上了本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六十多个孩子,从无名的草根小镇在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地用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现在他们有的在父母官的职位上为人民服务,有的是建筑设计师,有的是航天系统的科学家,有的是大学知名的教授、博导、系主任,有的在海外有很好的事业,还有的是像我这样勤勤恳恳的建设者,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做着自己的贡献。

杨老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她感情非常地充沛,朗读不同的课文一定是配合不同的语气和手势,时而澎湃高昂,时而低沉婉转。但优秀的老师教给你最有用的东西,恰恰可能不只是知识。

在高考这样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剑的指挥下,我们十几岁的小孩子心中的压力不可小觑。但是回首往事,记忆中最深刻、内心中最感激恰恰是在我们青春懵懂的岁月里给我们勇气和支持的人,是帮助我们突破自身的障碍和束缚的人,是用她多年的教育经验引领我们找寻到自身的目标的人,是让我们在困难中不要放弃,努力获取内心的力量和沉静的人,也是鼓励我们朝着目标勇往无前的人。

高中三年,像是在一条隧道里穿行,虽然身边阴暗潮湿,但杨老师让我坚定地相信,在隧道的另一头一定有不一样的光明在等着我,我要为了那一份光明不停的努力,不停的奔跑,直到把它紧紧地握在手里。我接受我不能控制的出身,但我一定要控制我能控制的命运。

教育是什么?就是你离开学校多年以后,仍然记得的东西。

虽然从我14岁到17岁,杨老师只当了我三年的班主任,但她对生活积极的热爱和对目标坚定地坚持影响了我整个一生。

在生活上,杨老师与陈老师琴瑟和鸣恩爱偕行,还拥有清华博士的儿子和非常优秀漂亮的儿媳妇,在家庭关系和育儿经验上她还要继续带好我们这个班,应对好几十个人孜孜不倦的请教,我们绝不给她退休的机会,哈哈!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只要不安于现状,青春就不会完结。在这一点上杨老师永远年轻,永远朝气蓬勃,永远风华绝代。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祝福杨老师,感谢杨老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