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九十七章 感雒神赋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九十七章 感雒神赋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九十七章 感雒神赋

中平六年三月,正是春光灿烂,遍野繁花绵簇,踏春寻游的大好时节。雒阳城中的无数达官贵胄,高门子弟或乘名驹,或驾华车,携良人美眷四处游玩。然而此时,正有一驾破旧的牛车缓缓的从东南望雒阳城来,与踏春嬉戏的贵人背道而驰。

“忠伯,雒阳城到了没有?”一个声音稚嫩的女音问道。

驾车的老汉回头低笑道:“回二小姐,还有十数里地便到雒阳城了。您可以出来瞧瞧,远处那雄伟的城池便是雒阳了。”

一个俏丽的十岁女童连忙从马帘中探出了头,只见道路的远方东北一座巨大的城池展现在其的面前。看着足足有九里多长,高达六丈的城墙,不由目瞪口呆。口中喃喃念道:“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

一篇斑固的两都赋顿时脱口而出,女童欢喜的叫道:“姊姊,姊姊,班兰台的《东都赋》虽好,却始终没有亲眼所见的这般美好。姊姊,你也快来瞧瞧啊。”

一个柔和婉转的清丽声音从车中传出,说道:“姊姊早年间就随父亲在雒阳城住过数年,早就看过了,也没什么稀奇之处。”

女童不满的白了姊姊一眼,说道:“姊姊,你太也端庄了些。虽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你如今马上就要嫁至河东了,不乘此时好好的玩乐一番,难道嫁入卫氏之后,还能与在父亲身侧这般自由自在么?”

柔和婉转的清丽声音不由一窒,转而笑道:“姊姊早就过了一心玩乐的年岁了……”

“姊姊骗人。”女童大叫道:“我前日还见你拈花而笑,望着蝴蝶痴痴发呆,可见你还是想着玩乐之事。只是父亲在侧,你又要强装淑女罢了。蔡伯喈,姊姊现在年岁尚小,你就不能让姊姊迟两年再嫁与河东卫氏么?”

一只枯瘦的老手飞快的拍了女童一下,怒气腾腾的喝道:“直呼为父之名,是为不孝。劝姊姊不修品性,一意的贪玩,是为不智。意图让为父迟些嫁女与河东卫氏,让为父失去信义,是为不义。我蔡伯喈英明一世,怎得生出你般不孝不智不义的女儿来。真是气死我了。”

女童抱着头大声呼痛,转身又揪着父亲的山羊胡子说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我又不是男儿,才不要学这些肮脏的道德仁义呢。”

不等父亲反训,女童直接训道:“父亲你远在吴地十二年,也不见河东卫氏派人前来问家岳安。现在卫氏子身犯重病,恐命不久矣了,就派人匆匆的前往吴地相召。还约定了时日,定要在四月某日抵达河东。孰不管从吴地至陈留有千里之地,一月的奔波,累也累死。兄长们又不在陈留,家中无有余财置办嫁妆。此番又远来雒阳求于故旧,趟若故旧不帮忙,又将如何?”

此言一出,马车之中立时沉默下来。女童想想心中气闷,心中更暗暗地叫道:“趟若泰山羊氏也这般的待我,我必不叫他们好过。”

又行了数里地,只见一座官亭有数十人静静而立,身后更有近百人的奴仆。望见牛车过来,有人扬声叫道:“来者可是陈留蔡伯喈?”

车夫立即应道:“正是我家主人,未知尊驾等人可是前来迎接我家主人的故交?”

“正是,我乃谯郡曹孟德,这位是汝南袁本初,南阳何……”

坐于车中的老者蔡伯喈不竟老泪如泉涌,口中喃喃的说道:“不意十二年了,雒阳城尚有记得蔡伯喈之人……昭姬,明姬,速速扶为父下车,为父可不能在老友们面前失礼了。”

女童嘟着小嘴,与姊姊扶老父下车,只见老父老泪纵横,颤悠悠的抱拳与诸人见礼,共议旧情,女童却转头偏向一侧,不去理会这群男人们的举动。

等进了官亭,女童好似见着了一件稀奇事,放开老父,跑到了亭柱跟前,伸手展开了一张半烂的纸张。看不数眼,便直叫道:“姊姊,姊姊,快来看好文呐。”

正被那位名唤曹孟德的中年男子偷看得浑身不适的姊姊,顿时松了口气,借机告离,来到了女童的身侧。只见那纸张上正以一种从未见过的字体书写着绳头小字,但字迹却如初学者那般粗细不一,有些难看。不过其中的文字却又苍劲有力,饱含书写人的锋锐之气,这应当是武人所书。

再看文章,开头写着《洛神赋》三字。洛神为传说中的女神,乃上古伏羲氏之女,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想来是那名武人畅游洛河之后,心中有感而发,特书一文,以示后人。

又观正文,姊姊不由哑然失笑,明明是百姓的常用俚语,哪里是文人专用的赋文。看来这武人的文采不好,作不出文人赋文来。姊姊心头一动,莫不是妹妹也发现了那名无礼的中年男子,而特意将已唤来解围的。

姊姊不由感激的看了妹妹一眼,但见妹妹正欢喜的看着正文手舞足蹈,却又不像。姊姊只得静下心思细观正文,看看到底是什么好文,能让古灵精怪的妹妹大为赞赏。

“中平六年二月,吾来到京都朝觐任职,畅游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赋文云:

吾从京都雒阳出发,向东而游,背着伊阙,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山。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的地里喂马。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的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

……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

姊姊不由呆呆的望着木柱上的赋文,心中却如潮起潮涌。这是好赋文么?就赋文的文体而言,这只是百姓的乡间俚语。自已等人平日虽说,但多是半文半俚,还时常的引经据典,若非饱学之士,根本谈无可谈。

但此文语句的顺畅,文词之优美,比喻之生动,虽凡夫俗子也能看得明白。若以赋文的形式写出,只怕此文之优美更甚。姊姊不由喃喃的以赋文的形式念诵道: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不御……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京师。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好,好一个《洛神赋》,蔡小姐真不愧是才名满天下之蔡伯喈亲女,短短时间,便能做得如此绝妙之好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蔡小姐莫不是自比洛神乎。然也,以蔡小姐之貌,就如洛神一般,令人赞赏不已。”那名唤曹孟德的男人双目放光,如同见到什么稀世之珍宝一般,死死的盯着姊姊,直欲将之抱在怀中大肆的爱怜之意。

姊姊不由秀眉大皱,心中恶感大作,冷冷的说道:“此乃亭中木柱上的议郎何天明所书之绝妙好赋,非我所作。自比洛神,哼,就妾身这等蒲柳之姿,也敢媲美洛神乎。”

曹孟德被那名姊姊所呛,顿时尴尬的连连咳嗽。正与袁本初谈话的蔡伯喈则哑然一笑,一起转到女童与姊姊的身边问道:“方才我与本初谈话正兴,话语不免大了一些,只听到孟德说什么自比洛神,女儿,这是怎么回事?”

女童白了父亲一眼,说道:“你自已不会去看。姊姊,咱们回车上去。”说完就拉着姊姊的手,往牛车奔去。

蔡伯喈也是十分尴尬,邀请袁本初一同去看木柱上所书的好文。初看之下,人人都不由轻咦一声,细看之下顿时个个连声赞赏不已。

“好,好,好文,以乡间俚语都能做出此等好文,想来是特意而为之,目地就是想让世间略通文字之人,都能明了其之所思所想也。而我等观之,自然可以转为赋文,……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妙妙妙。本初,这议郎何天明又是何人,何伯求,莫不是你族中人?”

何伯求仰首大笑,说道:“此名我亦是初闻,若是我族中子弟,那就大好了。可惜不是。此子文采非凡,远胜我辈,待我取笔纸来抄写一番,再回居所细细的研读之。”

“此言甚是,我也来……”

“我也来……”

一群人纷纷呼仆唤奴的叫唤着,唯独袁绍在旁细细的想着此人是谁。能有如此文采之人,当非无名之辈才是,为何自已却一无所知。

一侧的曹孟德突然拍腿大叫道:“此子莫不是原太原都尉,后受幽州牧刘皇叔所举荐,刚刚调任至雒阳尚不足一月的议郎何白何天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