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眼天下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眼天下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眼天下

张昭说道:“董卓挟帝西迁长安,明眼人一看就知,如今关东之地无主,将会演变成群雄混战之态。二袁声势浩大,一南一北,将以豫州为中心进行交锋。主公见机退离豫州,返回青州自守,不失明见之策。只是主公早早的将奇梦道出,是否会引人忌惮,遭至野心之辈的围攻。恐乐毅合六国之力,攻东齐之旧故重现也?”

何白心中一惊,是啊,太早暴露了自已的野心,必有大祸发生。董卓远在长安,就如强秦一般,关东诸侯鞭长莫及。自已身在青州,可距离袁绍、曹操不远啊。特别是曹操,如今还是大汉的忠臣一个,就怕他说动袁绍等诸侯前来讨伐自已这个不臣之徒。

何白又想了想,应该不会,袁绍正为冀州之地而苦费心机,袁术也在为谋夺豫州与荆州而想方设法。在自已所谓的奇梦之中,关东之地若无自已,可能会演变成南北分治之态。而如今声望最盛的二袁,只怕也会被世人对号入座。

相对于汉室的忠臣来说,二袁与自已不分彼此,都是野心勃勃之徒。若是世人相信了自已的奇梦,必然也会对二袁心生警惕之念。若是不信,自然也不会对自已进行围攻。

何白于是笑道:“无妨,此时不是战国东齐西秦二帝之时,有二袁在中原混战,世人还暂时顾不到我青州来。为以防万一,孙乾、满宠可为我出使公孙瓒与陶谦处,加强双方之间的关系。纵然不能守望互助,也要使两家不对我产生敌意。”

“喏。”孙乾、满宠二人立即拱手应命。在场诸人既然放开了心怀,准备追随何白争夺天下,自然动力大涨,个个磨拳擦掌的想要大干一场。

议政会散后,何白又召来海军二司马管承与蒋钦,并将一副自绘的东亚沿海大概图摊开。说道:

“近时你们二人可能无大事,且为我探明幽、青、徐、扬、交五州沿海的地形、海岛与海道,并绘制成详图,越细越好。查清一年四季的风力、风向、潮流变化,以备将来的海事之用。再对三韩、高句丽、倭国沿海地形、民俗风情、作植特产及国事政情进行探察,以备将来我军攻略之用。”

“此是开疆扩土的大事,你们万万不可轻乎。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会效仿成周天子,对功臣在中国之外的疆土上,实施封土裂疆,兴建侯国,护卫华夏之策。”

管承、蒋钦浑身一震,立即大喜过望,结结巴巴的问道:“主公此言果真?”

何白笑道:“华夏之内不便策封异姓功臣,难道异域不能策封?前汉高祖只懂得杀戮功臣,使得我华夏苗裔困居在中国之内。人口一多,就有天下大乱之势,实在太小家子气了。我欲为华夏之民打下百世不忧土地的疆土,无大量的诸侯坐镇看守,怎能成功。只要诸卿不负我,我又岂会辜负诸卿。”

管承、蒋钦二人兴奋的浑身发抖,拜道:“主公能有此心,我等虽九死也要相助主公成就大事矣。”

管承迟疑的问道:“主公,百世不忧土地的疆土,中国之外真有那么大么?”

何白点头应道:“自然有的,和帝永元年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那大秦便在极西之地。这一路所遇国家疆界极广,足够我华夏子民所用了。不过目前考虑此事尚早,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说完,又画下一副大概的世界地图,说道:“此是我历代先祖所猜测的世界地图,陆地虽不相通,但是海洋却是相通的。只是却需勇士一一为我探明,并制订成详图。只是此事太过艰巨,非数百年时光,数以万计的人才方能完成。这是我交给你们海军的百年大计,你们作为我麾下的第一代军官,当有放眼世界之心。”

管承、蒋钦二人大感惊奇,特别对何白说地球是圆的,大约三、五年时间可以绕转一周,而感惊疑。只是何白的知识面太广,二人终是相信了何白的说法,只是需要时间去证实而已。

何白又吩咐了二人一些事物之后,这才准备返回家中看望年余不见的妻子儿女去了,不想却有郑玄、蔡邑连袂求见。何白慌忙将二人迎入,拜道:“康成先生,伯喈先生,多时不见,不知二位身体可安好?”

蔡邑应道:“年过花甲,不死何待。身纵康健,心却死灰。”

何白闻言默然,蔡邑这是骂自已老不死啊,也怪自已眼瞎看错人了。郑玄问道:“老朽与伯喈深交,且托大随伯喈唤国相一声天明,青州隐隐有传言说,天明有意天下?”

何白点点头,说道:“康成先生既闻吾梦,当知我纵无心天下,然汉室亦难久存。天下将会三分鼎立,从而兵祸连年,百姓十不存一,华夏炎黄苗裔恐将灭绝矣。我若有心天下,天下反而会少些磨难,从而复归一统,重复强汉之风也。”

蔡邑冷笑一声,说道:“汝梦真伪谁知真假,倒是汝野心勃勃却是世人皆知矣。”

何白笑道:“我梦不真,我又何需广而告之。就于暗中默默发展,壮大之后从而吞并天下不好?”

蔡邑听了哑口无言,是啊,这种事情应该是可做不可说,为什么何白会提前的暴露自已的野心。蔡邑内心一动,急问道:“天明,难道我华夏炎黄苗裔果真将有灭绝之忧?”

何白凝重的点点头,道:“秦末天下大乱,百姓死伤惨重。不过才混乱了七、八年时间,天下困苦得就连皇帝都无同色之马驾车。而彼时北方大漠的匈奴却逐渐强盛,一直压制中国达百年之久。现如今中国又将陷入战乱,而且可能长达百年之久。”

“然而北方的鲜卑族却又日渐强大,西方的羌、氐也不见得势弱。就是上郡的南匈奴,对我中国也不见友好。二位先生认为,我中国将来能有多少力量可阻挡这些异族的入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大汉如此认为,那些异族也同样如此认为。二位先生以为,异族入主中国之后,会如何的对待我华夏子民?”

“世人皆喜追究我何白有心篡夺汉室江山,却不想想我为何会产生此念?难道我天生就是野心勃勃之辈?我又为什么提前把自已的野心暴露出来?不就是想叫天下的野心之辈小心提防异族对我中国的窥视吗。在逐鹿中原之时,对我华夏子民多些怜悯,少些残害。若我华夏苗裔始终保持数千万人的数量,并众心排外,谁人敢入侵中国一步?”

二人听了皆点头赞同,蔡邕迟疑的问道:“为何天明不思匡扶汉室,讨平不臣?如此不同样可以做到这些?”

何白叹道:“我纵有此心,然前有高祖大杀功臣之例,后有王莽篡夺帝位的榜样。既然两方皆自相怀疑,还不如一切都明着来,堂堂正正的夺取天下。”

郑玄问道:“天明梦中有失手摔落玉玺之言,这天下是归一统还是三分鼎立,难道都系于玉玺一身么?”

何白摇摇头道:“不是,应当是取决于我的决定,我若不担天下之责,则天下必定三分。我若担下天下之责,天下则有可能重新归于一统。纵然我才能与德行浅薄不能一统,我亦不会让异族入侵我中国矣。”

郑玄拍腿叹道:“原来天明也无一统天下的信心啊。天明提前警惕世人,小心异族对我中国的窥视。然而此举对中国的江山社稷好,却对天明大不利。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大危机涌来。天明可有何法为自已改善境况?”

何白摇摇头,透露未来之事,本来就是利弊渗半之举。有心天下三分的,必会视自已为生死大敌。忠心汉室的,也会对自已恶感大作。而当自已在大势所趋时,又能理所当然的势如破竹,顺理成章的代汉而立。哪有何法可以改善目前的境况。

郑玄说道:“既然玉玺无关天下的归属,天明此时放在手中只会是烫手的芋头,何不将之送还东莱王。待天下鼎定之时,再由东莱王代表汉室禅位与天明。”

何白一怔,玉玺此时在自已手中的确无用,在汉室威望未彻底消除之时,世人也不会认为自已得玉玺就是大势所趋。只是东莱王刘辨会不会在得到玉玺之后重新称帝,并号召天下勤王,讨伐自已?

纵然他有此心,然东莱近在北海,只要监视得当,想必也不会有大事发生。若刘辨再次自立为帝,反会对汉室不多的威望再次分薄打击,倒也未必是件坏事。

何白应道:“好,玉玺就由康成先生与伯喈先生为使,护送至黄县,奉还给东莱王。将来我若不能成事,就请东莱王以玉玺号召天下重兴汉室,清扫异族。若我能够成事,也必会厚待东莱王的护玺之德。”

蔡邕、郑玄大喜,这才相信何白果真是为天下百姓而生一统天下的大志,并非纯粹的个人野心。有像何白这种大仁大义之人统一天下,想必对天下百姓与汉室后裔都会不错吧。

第二日,何白就令杜雷为护玺司马,领兵护送郑玄、蔡邕二人奉玺前往东莱,将玉玺送还给东莱王刘辨。

何王太后得知之后,大喜大悲,又想复议立东莱王为帝之事。只是卢植仍然不赞同,刘辨也是兴趣缺缺。何王太后纵然有心,到底是女流之辈,在男权社会中毫无作用,也只能捺挪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