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五十章 围剿海贼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五十章 围剿海贼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五十章 围剿海贼

艾柯恭敬的拜道:“回禀国相大人,小民出身贱业,虽然家中巨富,但累世也不过才聚集亿万家财。而且商贾逐利,若说小民是为大义之故,只怕国相大人也不相信。因此小民情愿义募一亿钱,自然是有所拜求了。”

何白听了连连点头,身为一介商人,总资产也才不过一亿多钱,却愿意拿出一亿钱来做善事,这怎么可能。不是何白小看这个时代的人,历代国人都是以家族子孙为念的,纵有家财,那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确没有倾家行善的大善人。

何白问道:“不知汝有何求,且说来听听?”

艾柯愈加恭敬的拜道:“小民尝闻国相手中有贤士酒与英雄酒二物,乃专门供给麾下诸位大吏所用。小民窃以为此二物可以为国相大人谋得十亿钱以上的巨利,只供诸位大吏就显得太过良才小用,又暴殄天物了。因而欲求得国相此二酒之方,用之贩卖天下,为国相大人谋利也。小民愿以六成的利润来侍俸国相。”

六成?太少,太少。何白笑问道:“艾家主可知此二酒在雒阳城时,曾卖到多少钱一石?”

艾柯摇摇头道:“小民只闻贤士、英雄二酒为难求之美物,却不知多少钱一石。”

何白比了一个一字,说道:“贤士酒一金一石,英雄酒十金一石。”

“啊?!!!”邴原、王修、艾柯三人齐齐吃了一惊,需知就连平时最好最贵的醇酒,也不过才五百钱左右一石,这贤士、英雄酒竟然二十倍、二百倍于醇酒,这价值也相差太大了吧。

邴原、王修等人平日每能得到何白所赠的贤士酒数斤,一月下来怎么也有三、四石左右。却不想其价值竟会如此之高。那如此算来光是一个月的酒钱就堪比自已的三月之俸。再算下来,自已一月的俸禄几乎可以比拟三公之禄了,远远超出九卿的俸禄许多。

二人虽知贤士酒的酒价虚高,但是商品一事,价格上还真是不太好说。也许自已感觉不值,但世人却觉太值了。二人每每享有贤士酒之美味,却不好再说贤士酒的坏话。直对何白以外界一金难求的贤士酒来恩养自已,而感动万分。

此时的酒多是酒糟、酒浆与浊酒,白酒还要等到隋唐之时方能制出,再广传于世的。白酒的蒸馏方法并不复杂,一但暴露给他人,就不再有什么秘密可言了。而时人好酒的不在少数,以饿饥营销之法用白酒来诱钓贤士,绝对大有可为。

可一但成为商品之后,便对人才们再也没什么吸引力了。所以何白在短时间之内,是绝对不会出卖白酒的权利的。纵然可以获利百亿以上,何白也不会为之所动。

何白笑道:“贤士酒此时虽然物以稀为贵,但是价值还有提升的机会,因此吾在数年之内,还不想出让制作之方。”

在后世时,一瓶白酒的价值会相差到千倍、万倍之多,但现在的英雄酒还才二百倍而已,的确还有极大的提升价值。

艾柯虽未得何白的同意,但立即收拾好心情,也未撤回义募亿钱之语。因为何白虽说在数年之内不出让制作美酒的方法,但有今日之缘,相信数年后的自已必会得到何白的信重,取得贤士、英雄二酒之方也。

艾柯于是拜道:“今日小民不能求得国相的贤士、英雄二酒之方,诚为可惜。然义募之金,小民既然应诺,则必然倾家出资,还望国相稍等一月,小民自当奉上一亿钱给国相大人兴建工程。”

这是提前的感情投资,赌的就是数年后何白会把白酒的专营权给他。何白不由对艾柯的眼光与大胆而深深看重,于是问道:“不知艾家主的祖业是以什么为主?”

艾柯恭敬的拜道:“回禀国相大人,小民的祖业是以煮海贩盐为生。”

何白赞道:“煮海为盐,薄利多销,又是常人所必需之物,这倒也是一项不错的发家之方。”

盐铁在古代向为战争禁运的重要资源之一,一直到清朝之时,盐业税收都占国家赋税的大头。

艾柯摇摇头道:“近年来有乐安利县刘氏勾通海贼管承来往于北海、东莱之境大肆残杀盐丁,破坏北海盐业,二郡国以煮海贩盐为主的商贾多遭贼害,已有些支持不住了。”

“哦?”何白有些惊讶的问道:“既然知晓是乐安利县刘氏勾通海贼管承,为何不报与乐安太守与青州刺史知晓?”

艾柯摇头叹道:“利县刘氏乃是汉室宗亲……”

何白听了默然,不想汉室宗亲之中不仅有刘虞这般的长者,刘备这般的袅雄,亦有利县刘氏这般的一方豪霸。看来日后得到青州之后,需得对其进行处理一番。

何白思及虽身处北方,亦要有一支水师才行。那海盗管承手中有兵有船,或者是自已水师的最初兵马来源。于是出言问道:“那海贼管承麾下有多少船只,又有多少贼人?我可派兵为你了结了他,算是对你义募亿万巨资的奖励。”

艾柯大喜的拜谢道:“多谢国相大人的大义襄助,那管承麾下有贼人七、八百人。船只二十数艘。其中有乘百余人的大型船斗舰一艘,乘五、六十人的中型三翼船五艘,乘三十人的小船蒙冲十八艘。”

十月末,乐安国利县的刘氏家主听闻北海都昌的艾氏,再度大肆召揽民夫,准备煮海为盐时,顿时大怒。立即派人下书寻找一向在黄河口附近活动的海贼管承,想请管承多杀几个北海贱民,好震慑住北海的盐商,让乐安利县刘氏的盐业遍及整个青州大地。

管承得信之后,不由一乐,只需随意的走上一番,杀死杀伤数十人盐丁,将又有一百金入手了,这批买卖倒也轻易的很。最近听闻新任渤海太守袁绍,有招兵买马作乱之意。盐粮一项必定紧缺,或可劫些海盐来转卖袁绍,可得大利也。

管承有此想法不差,世上有几人是天生的贼人。需知管承起初也是良善之民,因故土东莱长广县县令无良,这才被迫成为海贼。虽然为贼,也多会以求利为主。但管承也算盗亦有盗,不愿侵害东莱乡民,才远至乐安一带讨活。

管承于蓼县时而为贼,时而为商,两者之间的转换倒也轻易。管承不敢为祸甚烈之故,便是心中还保有一份招安为民的善念在。希望有遭一日能够得到朝庭的招揽,复为良民尔。彼时的自已有人有钱,或可为故乡的豪强也,彼时有谁又能再害自已。

管承立即召来麾下的大小头目与兵丁,驾驶大小战船出海望东南而去。北海都昌沿海一带距离管承所在的大河入海口蓼县不近,有七百里的海路。快船沿海岸而行,每日可行三百余里,因此需要两日的时间才成。第二日在利县沿海得到了刘氏的赏金之后,又稍做补给,便再次望东南而去。

来到北海都昌,管承于一处小海岛暂时落脚,派出一首走舸前往斥侯。只见沿海一线有数千民壮妇孺,密密麻麻的在海岸边上割草架材、支锅烧水,正是此时最为流行的熬海煮盐法。其中并未见有持械的护兵保护。

管承得报之后,不由冷笑一声,青州沿海一线但有自已在,想让谁安,谁就能平安;想让谁乱,谁就遭至祸乱。北海盐枭在遭至数次的破坏与杀戮之后,还敢偷偷摸摸的熬盐,实在是利欲薰心,胆大之及。今日必叫其知晓我管承不许他熬盐,他便熬不成盐。

管承当即驾船靠岸,命七十名海贼看守船只,自领七百海贼前往截杀盐民。为免打草惊蛇了,管承麾下船只距离熬盐处有七、八里距离,一路摸来,捉到几个砍柴的妇孺便一刀杀了,直到熬盐处也还未被人发现。

管承望着数百步外忙碌的盐民们,与一筐一筐的海盐大乐,看样子至少有三百石的海盐,差不多是一日的熬盐量了。这三百石海盐,一石八百钱,卖与渤海的话,将又是二十四金入手矣。

众海贼大呼一声,露出噬血的目光,齐齐举刀朝盐民们杀去。盐民们被突来的海贼所吓,皆呆呆的望着杀来的海贼发愣。直到海贼逼近,这才疯狂的出声发喊,窝蜂般的朝着反方向逃亡。

管承一马当先,砍翻一名跑得慢的盐民,大叫道:“只许追杀五里地,便就退回。”众海贼齐齐应喏,海贼虽然凶悍,可也惧怕有大军来剿,必须杀一番就要退兵了。

不等海贼们复追,只见盐民们突然跳出数百持枪矛的壮汉,快速的列起阵来,更有一名手提双锤的大汉大叫道:“北海大将武安国在此,管贼哪里去。”

管承大吃一惊,不想北海盐枭们竟然请来了北海郡兵暗藏于盐民之中,这下可糟了。管承不及打量四周的敌情,当即大叫:“有官兵埋伏,速退。”说完又当先朝后退去,海贼们多是机敏之辈,哪里不知情况如何,齐齐一个转身就逃。

只是四周突然间雷鸣大作,又如海潮席卷而来,响声阵阵。管承在百忙之中转头四顾,只见四周无数的骑卒也不知从何处冒出,三三两两的开始聚拢,朝着众海贼合拢而来,数目不下千人之众。

管承一声悲呼大叫,两条腿哪里有四条腿奔行快,海贼唯有在近海、大河之中才是王者,上了岸后哪里是骑卒的对手。而此时距离停船处尚有六、七里地,哪里能够逃得出骑卒的追杀。

当一队百人的骑卒在前方聚拢拦路,准备冲锋之时,气势汹汹的高头大马顿让管承心胆俱裂,立即扑倒在地,大叫饶命。七百海贼在后望见,又见千骑疯狂奔驰而来场景,并不比海啸的威势稍小,也如管承一般心惊胆颤的跪地求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