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军中当先生 > 007章 东三郡的过往

蜀汉军中当先生 007章 东三郡的过往

作者:高山伴流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0:21

007章 东三郡的过往

007章 东三郡的过往

自然,作为试试的行动,王平还是给大将军蒋琬打了招呼,得到了允许。毕竟,这是出击,不是单纯的防守。

王平率领的本部是汉军的无当飞军。这是丞相在平定南中后,征召当地蛮夷,后来又移青羌万余户于蜀中,编为五部组成的。讲究的是所当无前,号为飞军。他们在作战时皆身披铁甲,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因为有兵械扎马钉和弩箭以及对地利的把握力,所以非常精于防守作战。

为了给这些夷兵以良好的管理,丞相委任治军严谨的王平为该营主将。王平虽然识字不满十,但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而且生性谨严,训练苛刻,很少说话,极其适合。

在第一次北伐的街亭之战中,马谡失误而全军溃败,王平率军断后,成功的掩护其他各部撤离战场,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试锋芒。而后王平被任命为讨寇将军,领五部(是为飞军),兼当营事(日常军事事务),加拜参军。无当飞军开始成为蜀汉的主力之一。

建兴九年(231年),丞相第四次北伐,兵出祁山,令王平率军屯南围,亲自与司马懿对峙于卤城。司马懿命张郃领军攻打南围王平。在王平及其无当飞军的坚守下,张郃不能取胜,为丞相在卤城大胜司马懿创造了条件。

所以,王平率领如此精锐,移军到汉魏交界的东部边境,说明王平真的是动心了。

当王平准备移军西乡的时候,李坤所训练的王训这些人移动到了汉魏东部边境的西乡县。

王平是很谨慎的人,自己率领无当飞军,为了别人说闲话,就把王训编到了别的营中,率领的是汉人军队。自然,作为自己的儿子,也是从小就在军中的孩子,王平经常把王训带在身边,教以军事,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王平经过探查,曹魏的魏兴郡治城是西城,里边有五千人马驻守,战斗力不如自己的部队,所以即使是面对坚城,王平也想试试。

王平所图谋的魏兴郡是东三郡其中的一个。东三郡指房陵,上庸和西城(魏兴郡)。这三郡原来是汉中的三个县,汉末房陵改县为郡,归荆州。这三郡地处汉中之东,蜀国称其为东三郡。

东三郡四面被秦岭,巴山,武当山,巫山阻隔,是一个标准的四塞之地,但境内有汉江贯通,众多河流连通汉江,呈网状辐射。对外群山环抱,地势险恶,内部水运发达,往来频繁,是汉末长期割据的三个小诸侯之一

东三郡的历史简直是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的一个缩影,先后竟经历了张鲁,刘表,曹操,刘备,曹丕,孟达,曹睿等时期。

益州归刘璋的时候,汉中归了张鲁,张鲁实现了对上庸诸郡形式上的统治,事实上还是当地的豪强占据。

后来,荆州刘表插了一杠子,占领了房陵,作为益州和荆州的缓冲区,同时,上庸和西城一直在地方豪强申耽、申仪的手中。。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攻汉中,张鲁投降,曹操将汉中一分为三,置西城、上庸二郡,并将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划归南阳郡管辖,一方面和张鲁联姻,一方面启用地方豪强申氏兄弟,以便在地区内达到稳定与平衡。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取汉中,定军山下黄忠一战成名,斩汉中主帅夏侯渊,汉中望风而降。刘备乘胜追击,一方面命令宜都太守孟达由东往西,一方面命令义子刘封出汉中由西向东,两面夹击,直取东三郡。

上庸和西城的地方豪强申耽、申仪高调归附。刘封因功被提拔为副军将军,统领三郡,孟达副之。又将东三郡从荆州划归益州管辖,东三郡由此正式的诞生。

没多久,随着关羽丢失了荆州,东三郡刘封与孟达的矛盾开始冲突,让长期受到压制的孟达恼羞成怒,带领自己的人马投降了曹丕。当时还是魏王的曹丕命令夏侯尚,徐晃与孟达里应外合,一举击败刘封,申耽申仪又举旗依附,东三郡回到曹丕的手里。

蜀汉建兴四年(226年),曹丕去世,孟达最后的靠山倒了,又开始和蜀汉,孙吴联络,讨价还价。丞相行釜底抽薪之计,让郭谟诈降,将孟达要归蜀的消息泄漏给申仪,申仪随即报给了在南阳都督荆州军事的司马懿。

司马懿知道孟达反叛的消息,一方面写信安慰他,一方面急行军,八天赶到房陵城下,十六天,城破,孟达被杀。

司马懿粉碎了孟达的阴谋后,顺便找了个借口,把申仪带回洛阳,又将上庸七千余家强迁至幽州,把孟达,申耽,申仪的势力连根拔起,从此,牢牢地控制了东三郡。

东三郡在曹魏手中,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建兴六年(228年),丞相北伐,魏延献计自领五千人走子午谷袭长安,但是子午谷的入口在宁陕县,是魏兴郡的地盘,怕被截断后路,同时能否攻下来,能否守住都是问题,汉军禁不住大败,所以没有被采纳。

建兴八年(230年),司马懿从汉水西进走上庸诸郡,曹真从子午谷南下,准备攻击汉中,因为连降大雨,只好退兵。

从作用上来说,魏兴郡对蜀汉的进攻作用不大,毕竟要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区,路途遥远,而且人口也不多。但是从防御上来说,还是很有好处的,至少可以阻断魏军从宛城进攻的通路,间接监控子午谷。

“先生,平有些事情请教。”在西乡处理完军务,王平到了王训的驻地,找到了李坤。

“将军移大军到此,真的有所图谋?”李坤问道,大家前后脚离开汉中,基本上可以算是一起出动的,都能看出来。

“是。请先生指教。”

一盆凉水泼下来。

“我指教什么呀。这魏兴郡我连去都没去过,什么都不知道啊。”李坤苦笑连连。“我只是知道,这个郡原来好像是叫汉兴郡,后来曹魏废了汉献帝,改成了这个名字,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可这个消息没有用呀。”

“那先生需要知道些什么,平先去探查一些。”

李坤想了想,“那西城兵力多少?”

“五千。”

“战斗力呢?”

“不强,的确是郡兵。”

“我想想。”李坤道,随后又言道,“将军派几个人跟着我吧,随时保持联系。”

“好。”王平立刻答应。他明白,这是先生答应自己帮着筹谋占领西城了。

“不过,将军可别报太大希望,我可不想做第二个马谡。而且时间也许还有点长,毕竟要摸情况。”李坤在打预防针。

“自然,自然。”

“还有,此事办完,无论成功与否,坤都会走的。还是原来的说法,成了,帮助了将军,可以走了。不成,能力有限,不敢耽误将军大事,还是走了好。望将军莫忘。”李坤提醒。

“哦,知道。”王平的声音变小了,这个先生什么都好,就是老想着走人,让王平很是不好受。

送走王平,李坤对王训说到,“让指挥部的人来开会。”

“诺。”

一会儿,人到齐了,本来就住在一起,来得很快。

“我现在把这次行动的安排说一下。”李坤开始布置:“我们此次出来学彭越,主要目的是练兵,看看现在的兵力编配在曹魏境内的效果如何?然后再改进。”

“所以,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生存,要生存下来。在魏军的防区内生存下来,生存一段时间后,再退回汉中。”李坤强调。

“所以,我们需要做些改变。”李坤接着说,“我问你们,如果我们脱去现在身上的汉军军服,穿上魏军的军服,假扮成魏军,那么在你们的心中,我们还算是汉军吗?”

“算。”

”如果处于魏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我们为了跳出包围圈,需要扮成魏军,或者普通民众,才能回到汉中,那在你们的心中,你们还算是汉军吗?”

“算。”

“对了。”李坤总结道,“就是说,不管我们着什么样的服饰,只要是遵守汉军的纪律,执行汉军的军令,大家都是汉军,对吧。”

“对。”

“很好。”李坤对这帮人绕了一大圈,看忽悠终于有了效果,不,是自己的说服工作有了效果,很是高兴。“现在我们要进入魏境,为了避免刺激魏军,导致两军开战,引起大的冲突,我们需要改个身份。你们想想,什么身份最好。”

“是这样,如果让别人看到,咱们的身份不是汉军。如果发生了冲突,那就不是汉军挑衅。但也不能扮成魏军,因为我们不知道魏军的口令。到底是什么身份好,既能打,又不暴露汉军身份,大家好好地想想。”

众人开始沉思,觉得有道理。但是好一会儿没有反应。

“这地方有没有什么大族,养了几百家丁的?”李坤开始引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