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军中当先生 > 006章 魏兴郡的安阳县

蜀汉军中当先生 006章 魏兴郡的安阳县

作者:高山伴流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0:21

006章 魏兴郡的安阳县

006章 魏兴郡的安阳县

李坤点了一下地图东边。“祖师令全军大张旗鼓,做北进之态;然实际上在敌军距离义军三两日之时,突然挥师东进,再次渡过安乐水,到达安乐水以东。”

又点了一下更东面和南面。“祖师令义军一部做牵制,大张旗鼓,做重回东南之态,吸引敌军东去,而挥师南进,兵临郡城之下。适逢其会,蒋军之酋也到达该城督战。祖师大张旗鼓,兵临城下做攻击之态,并小有进展。此时,蒋酋慌乱非常,主力远离,只好调最近的西侧龙部军救驾。”

“待西侧龙部军东进后,义军首先向东,而后往南,绕过大半个郡城,挥师转向西南,以每日百里之速度,直扑龙部郡城。”

李坤画了一个大圆弧。

“祖师抵达城下,即刻猛烈攻城。郡城因为主力西去,城中空虚,城中太守无法,唯有调守卫江水之兵力回援。”

随着点了点不同城池的位置。

“待江水敌军离开后,祖师指令所有义军全速前往渡口。六日六夜后,义军终于渡过江水,将几十万敌军甩在身后,冲出了包围圈。”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大感不可思议。李坤也是讲得神采飞扬。

看大家理解的差不多了,“众位将军大人,此战惊险非常,极其奇特。祖师事后回忆,此是其一生用兵之中最得意之笔。”

李坤最后扣了一下题。“在大营中,给营中军士讲这个故事,真实的目的是提高士气,提高必胜的信心。就是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积极地想办法,无论是何等弱小,何等困难,都是可以找到一条出路的。”

王平当场倒是没有说什么,但是在随后的那段时间里,他定时到这个大营,听李坤给王训的手下讲故事,看为了让这些人接受,理解自己的一些看法,李坤和整个屯的士卒进行拉锯战。

在接近半个月的拉锯中,王平发现自己原来的感觉是错误的。先生好像不是那种什么都知道一点的人,而是知道的远远不是一点点。

最惊讶的是王平自己。他没有想到,这个说没有把握,只是试试的年轻人,竟然对作战,对以弱旅战强敌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无意之间,自己对汉魏之间的作战,有了新的理解。而同时进行的训练让王平这个打了一辈子仗的人,也是大开眼界,先生竟是精进如斯。

李坤设想的训练和征战总时间是三个月。三个月之后,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李坤都会告别众人,沿着汉水东下去江东,继续自己的游历。

李坤的理由很充分。如果成功了,自己的任务完成了,自然可以走了。如果没有成功,那么说明自己的路子不对,留在这里就是耽误别人,还是走人的好。让众人竟然无语,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不过,这些人也习惯了,反正也从来没有说服过先生,在嘴皮子上输了不丢人。还好,先生是个书生,身体弱,众人可以从军功上找回来。

在训练过程中,先生还非常喜欢开会,特别是遇到问题,尤其是到了训练的后期。有了什么事情,就召开指挥部的会议,让大家讨论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就把整个屯的队伍召集起来,讨论解决。遇到重要的事情,指挥部的人可以随时提议开会讨论,由屯长或者先生召集。先生就是指李坤自己。

“别老是问我,我是会走的,而且我对你们的基本情况还是不熟的,只能给你们一些建议,你们理解了再去做。而且,我相信你们能解决的。”李坤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话虽然这么说,李坤还是确定每五日,指挥部的人统一集中一次,把这五天内发生的问题互相通通气,大家互相交流一下想法,心得,然后是布置下一个五日的工作重点。

经过大约一个月的训练,这些本来就是王平配给王训的精锐,换了一个新的样子。李坤觉得时机成熟了,让王训告诉王平,队伍准备移军到汉魏交界的西乡县,然后伺机准备进入魏军境内,寻找战机。

具体一点,就是准备东去曹魏的魏兴郡,准备去汉魏交界处的的安阳县试练。

李坤指令:

指挥部当前的任务是:讨论如何执行这个计划;中间可能出现的问题;面对问题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会议由王训主持。至于魏兴郡的地理,李坤非常干脆,别问我,问你父亲去,那是闻名益州的汉中通。

“先生是要对安阳动手?”

某日,明显是听到了李坤的计划,王平过来问。

“算不上动手吧。就是拿安阳县练练手,让这些人对现在的编制,作战方法有些直接的认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再改进,为以后更大规模的在曹魏境内征战做些准备。”李坤淡淡地解释。

“先生要进攻魏军?”王平问道。

“也算不上进攻。”李坤言道,“现在蜀中长期征战,疲累不堪,很多人已经厌战了,需要修整,需要休养生息。作为民生来讲,可以休养生息;但是作为汉军不行啊。时间长了,汉军的战斗力会下降的。”

现在的行动就是让这些人都动一动,而且经过一些思考,给这些人一个新的启示,试试一些新的办法。就是说,看能不能在大军休养生息的情况下,以四两拨千斤的战法,取得一些成果。并不想如同丞相当年北伐那样的大举用兵。

王平听后很新奇,要问的详细些,可是李坤咬定就是试试,随机而动,临机处置,真的没有什么具体目标。

随后李坤看看王平,又言道:

“将军出身于寒门,一步步地走上来,而坤也来自是贫寒之家,个中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将军忠义实诚,坤身无分文,如果有所收获,这也算是坤离开后给将军的一份心意。如果不成,也会努力将队伍带回,减少损失,不会再出现第二个马谡,请将军放心。”

“谢先生。”王平很是感动,话说到这个份上,真的是尽心尽力的。王平想说几句,似乎还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无妨,就算解解闷了。”李坤倒是很淡定。“将军不要太放在心上。”

过了一会儿,王平问,“试问先生,现在汉军可以攻下魏兴郡吗?”

李坤扭过头,看了王平很长时间,把王平看得直发毛,随即莫名其妙地笑了起来,“将军志向不小哇。”

随后言道,“天下就没有攻不下的城池,何况是远离魏军重心宛城的魏兴郡。只不过具体的时间和实施要看机会,而且王训这些人绝对是不够的。”

“那需要多少?”王平问,问的很认真。

李坤想了想,“魏兴郡的主力在其治城西城,多为郡兵。为稳妥起见,我想至少需要和西城的兵力相当吧。”

“当真?”

一盆冷水立刻浇了下来。

“当不得真。”李坤的否定非常迅速,“这只是一个大概的估计。现在丞相逝去,蜀中士气低迷,而魏军与汉军鏖战多年,现在算是松了一口气,曹魏上下必然松懈,这是汉军的机会。所以是粗略算的,只是有些机会罢了。”

“那也谢谢先生。”王平的心情还是挺高兴的。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和这个先生相处之后,自己,自己的儿子,还有那一百来人,似乎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都没有察觉,包括先生自己。

“还有,要能够守住,才能算是自己的。这也是需要验证的。”李坤附加了一句。你占了然后又丢了,那还是没有收获,而且白白浪费兵马钱粮,那叫得不偿失。

王训这些人随着李坤离开后,在汉中的汉军大营,王平处理完一些事务后,召来了自己本部兵马的副将。

王平现在是汉中汉军的最高将领,平时又不苟言笑,连玩笑都不开,没事绝不找别人,所以王平找人,必然就是有事。

“把本部兵马东移到汉魏边境的西乡,”王平言道。

“魏军要从东边进攻?”副将一惊,现在丞相已逝,汉中的防守责任全在王平的身上。

“没有。”

王平是个实在人,不想瞒什么,

“是小儿训最近在练兵,他们想去魏境探探情况,这是以防万一。”

“少将军现在只是一个屯长,手里一百来人能做些什么?”

副将一听,表示出了不解,其实就是反对。

“本将也认为做不来什么。只是想,他们既然是练兵,在汉中是练,过魏境也是练,反正魏军在东境兵力也不太多,作为震慑,还是必要的。”王平解释道,不想瞒着手下。

“诺。”副将告辞而去。

那天听了李坤的话,王平发现李坤没有断然拒绝,就真的是动心了,这个诱惑有点大。通过一个月的接触和旁听,王平渐渐的适应了这位先生的说话风格,只要没有断然否决的,基本上都有希望。所以回营一寻思,只要组织好,这次动兵至少不会有什么损失,撤回来是没有问题的,也没有多远,就试试呗。先生不是一张嘴就是试试嘛,那王平也想试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