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章 蒋琬和姜维
054章 蒋琬和姜维
所以,李坤把那些大族的人员进行了分类,分为家主,嫡亲,旁支,奴仆,佃户等不同的类别。打击家主,分化旁支,释放奴仆,让利于佃户。这样有打有拉,给大多数的人以活路。
在这个过程中,李坤让刘云上茶,并看看众人的反应。
反应就是没有反应。
刘璿的茶叶过关了。
没几天,刘云对李坤说,刘禅现在遇到件事情,压力有点大。
“什么事?”
“是茶叶的事情。”
“我的茶叶惹谁了?”
“众位大臣进谏,说茶叶不可私有,简直是暴珍天物。让把方子献出来。”
“这和他们有关系吗?”
“没有。谁让夫君那天给他们喝茶呢,还说只给朋友。现在只有宫中,丞相府,桓侯府,费尚书令可以喝到,那么多人自然不服。”
“不服,自己炒啊。”
“不是炒不出来嘛。要不夫君让一让步。”
“怎么让步?”
“卖点。”
“卖呀,那就收钱了。”李坤言道,“你告诉陛下,我可以同意,但是太少了,三天后选个地方拍卖吧。谁给钱多卖给谁。方子嘛,不行,绝对不行。”
“这样也好。”
“卖的钱我也不要,全给费祎吧。”
三天后,李坤正在和刘云姐弟二人闲聊。侍女进来,说是尚书令来了,在外院的客厅。
“云儿,你去问问什么事,我现在忙着呢。”
忙什么呀,就是让刘云去探口风。
“哦。”刘云出去了,一会儿回来,“说的是茶叶的事情。”
鱼儿上钩了。
李坤笑了笑。“你去客厅陪着喝茶吧。我等会儿过去。”
李坤看看刘璿,“我给你说过,没有什么送你的,而且你是太子,需要服众。这么些天让你干活,我和你姐在旁边看热闹,就是为了今天。送你一份礼物,一件大功劳。”
“走吧,跟我去客厅。”
到了客厅,见过礼后,李坤看着费祎,心说看你怎么开口。
“先生,其实今天祎过来……,”费祎有些为难。“就是因为茶叶的事。”
“没茶叶喝了?送你点就是。这点茶是能保证的。”
“不是,茶够喝。就是今天茶叶拍卖,得到的钱到了祎那里。”
“哦,那是我让送的,小小意思。”
“那钱?”费祎有点为难。“有点多了。”
“别人认为尚书令是在受贿?”李坤答道,“那拿回来好了。”
“没有受贿,已经入库了。”
“那还有什么事情?”
“先生的秘方可以拿出来吗?”
“不行。”李坤断然拒绝。
“夫君,要不给了吧。”云儿插话。
“闭嘴,”李坤突然脸一沉,大怒,“男人说话,女人插什么言?去内院,面壁思过。”
“哇”的一声,刘云大哭,真哭。
跑出去了。
“别动,你坐在那儿。”李坤看着想出去的刘璿。随即转向费祎,
“文伟先生,总得讲道理吧。我自己做的东西,好心好意拿给他们喝,他们是不是太贪了。”
费祎无语,
“这么办吧。拒绝了是不太好看,我想想,办法总会有的。”
“好,告辞。”费祎离去。
送走费祎,李坤对刘璿道,“把你姐拽过来,就说你要立功了,别掉眼泪了。”
“诺。”
一会儿,刘云眼泪汪汪的出来了。她还没受过这个呢,李坤从来没有这么吼过她。
“你说你怎么老多嘴呢。”李坤数落道,根本没有哄的意思,
“我谋划了多少天,好不容易让你这个太子弟弟有件功劳,让朝中大臣看看。可你,嘴怎么那么快呢。”
“我弟弟,璿弟弟?”
“你说呢。送他一件礼物,差点让你弄黄了。”
“怎么说?”
“现在,你们俩进宫,就说今日的事情。我想了想,在公主的苦苦哀求下,思来想去,有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大家毕竟是一家人,因此这件事情就教给太子刘璿一手操办吧。
方子可以献出来,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交出来,但是有条件。官营,仿效盐业的法子,其他人不能插手。
然后请费祎进宫商议,他就明白了。去吧,现在就去。”
李坤又嘱咐刘璿,“刘璿,就说我说的,只能你自己做,不能留下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否则一拍两散,我带你姐私奔,学司马相如去了。”
“诺。”
天擦黑时,姐弟二人回来了。刘云笑靥如花。
“你离我远点,把眼泪都补上。”李坤开始躲。
美人却是凑上来,“没想到,那茶叶如此之贵,差不多比得上蜀锦。蜀锦织起来多费事,可这是树叶子呀。”
“别感慨了,我有些话要对刘璿说。还有,你进宫待几天吧,马上要走了,北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和家里人多待几天吧。”
“好。”
李坤是给刘璿布置事情,
“我走后,你负责这些事情,主要包括,记下来。一是制定茶叶官营的法令。二是组建茶叶官营的部门,仿效盐官。三是组建炒茶叶的作坊,包括选址,人员,包装,销售等等。另外,还有标准。要细化,一到两片叶子的,一等,送宫中专用,至于宫中怎么办,就别管了,哪怕卖了都行,咱们是负责提高档次的。三四片叶子的为二等,五片叶子以上的为三等。采摘那些叶子可以让农户们做,你们负责收,价格别太低了,以后需要会很大的,要吸引大家来卖。你们抓好炒茶,卖茶,不让别人卖茶三个环节。”
自然了,随后必然会去找费祎帮忙,那就不是李坤关心的了。
现在只是起步,梳理出一些流程,积累一些经验。以后还是要多看看关于蜀中地理的书,看什么地方有茶树,什么地方适合茶树生长,才可能扩大。
“诺。”
延熙二年(239年)正月底,李坤带着夫人刘云北上,先去汉中,然后是建威。随行的多了两个侍女。
带着刘云,明面上是公主刚刚成亲,想陪着夫君。暗里却是一个暗示,代表着宫中的信任。现在刚刚要行动,这样的安排还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宫中安排张绍的儿子张遵,作为工匠种花的帮手。
种花的地点选在了西乡县,那是故桓侯张飞的封地。原来叫南乡,改为了西乡,后来又改了回去,再改了回来。改来改去的,有什么意思?所以李坤一直叫西乡县。
宫中的意思是种在张家的封地里。
这个张遵是张绍的儿子,和刘云是一辈,与太子刘璿同年出生的,今年是十五岁。这次就是挂个名,去西乡县主持张家的封地,为了好协调。实际做事的人是刘福,这是跟随刘备的荆州老人了,和李坤刘云都熟悉。
李坤寻思着这些事,觉得还是有点不稳妥,最后把关彝安排到西乡去吧。带着军卒,兼任一个县尉,军地都抓在手里。
路上,搂着美人,李坤终于有了闲心,开始梳理锦城的一些关系,发现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装糊涂。
桓侯府的夏侯夫人是张飞的妻子,生了两个女儿。
先是张星彩,在很早的时候就嫁给了刘禅,大概是刘禅十四岁的时候,后来生了刘云。那个刘璿是张星彩的贴身侍女生的,就是王贵人。
建兴十五年(237年)六月,张星彩去世了,刘禅在八月又娶了张星彩的妹妹张星忆,就是夏侯夫人的二女儿,封为贵人。
后来在元旦佳节时,改元为延熙元年(238年),封张贵人为皇后,立了王贵人的孩子刘璿为太子,就是张星彩贴身侍女的那个王贵人。
这样算起来,夏侯夫人就是刘云的外祖母。
而在丞相府这边,称黄月英为夫人,那是和夏侯夫人一个辈分的。
而丞相老年得子,诸葛瞻很小,现在是十二岁。但是对许多人来说,也是不小了,人家刘禅十四岁就成亲了。
刘云讲,刘禅的意思是,等过几年,诸葛瞻再大点,选个公主许配给他。那样的话算是自己人,也算是对诸葛一家的交代。
可是这样一来,从诸葛亮那里算,刘禅是子辈,称呼诸葛为相父,诸葛瞻是他的弟弟。可是让诸葛瞻尚公主,站在公主的立场上,刘禅又是老丈人,整整差了一辈出去。你说,如果到时候成亲的时候,刘禅见到黄夫人,那个称呼是什么?
问题是轮到自己头上,那就不好办了,桓侯府和丞相府,宫中都是有联系的。所以,李坤得出的结论就是瞎论,凭着感觉来。
去汉中,目的地是西乡,李坤要在那里种花。
“可是夫君为什么要先去沔阳呢?”刘云坐在车里,有点不解。
“为了做事。”李坤道,
在锦城,那是造势,争取得到后方的支持。
而去汉中,就是做事,需要得到蒋琬和姜维的理解和支持。
因为蒋琬现在驻扎在汉中的沔阳,摆出了北伐的架势。他是丞相指定的接班人,是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是蜀汉实际上的掌权人。没有蒋琬的支持,根本不能作战。
姜维这几年一直出陇西征战,还是有战果的,只是路途太远了,总会因为粮草供应不足而退兵。而向外界宣示“汉贼不两立”的信号是非常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