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圣人之仁 > 第一章 如梦如幻

圣人之仁 第一章 如梦如幻

作者:平江夜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2:55

第一章 如梦如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先生,这首诗很是感伤呢。”

“将军!将军!快醒醒,贼人正在攻城,吾等该如何应对!”

“先生,你看这朵荷花灯好看吗?妾身可是许了愿的,不过不能告诉先生,要不然就不灵了,嘻嘻!”

“医士何在?快召医士,将军中箭啦!”

“先生,我们一起去赏雪吧,听说梅花开了呢!”

“医士在哪儿!快些来救将军!”一名亲兵扯了嗓子大喊着。

杜吴听着声音有些耳熟,然而过了一会儿,再度陷入昏迷中。

“先生,妾在宫中,无一日不思念先生。妾身还是清白的,陛下还小呢,先生勿要嫌弃于我呀!我们一起去折柳吧,我给先生吹笛子,我还会吹埙呢,可惜先生一次也没听过,我们以后去世外桃源好不好,先生可是曾经答应过妾身的!”

突然肩上剧烈痛了起来,杜吴啊的一声叫了出来,睁开眼睛,看见湛卢信石跪在身前,正拿着药粉往左臂上洒,带着倒刺的弓箭正扔在地上,血迹斑斑。见杜吴醒来,湛卢信石幽幽地说道:“将军醒了?此箭无毒,将军且放宽心。”

杜吴定了定神,向远方望去。城墙上的北军士兵正在火把的映射下向城外放箭,此时城下杀声阵阵,依稀还能听到呦呦的号子声,夹杂着城门的轰隆隆震动声。

杜吴终于想起来了,今夜是他轮值,在巡视到章城门时,一名校尉匆忙报告,说有不明武装攻打章城门,情况危急,他一边让亲兵手持令牌去北军营地调兵,一边率人匆匆赶到城楼上。

夜色之下,黑压压一片人影正乌央乌央地叫喊着往城门冲。杜吴连忙下令,分出一队人马下城帮着守城门,否则城门一旦失守,城墙上打得再激烈都没有意义了。此时左右京辅都尉也都带兵赶到,杜吴直接命令他们就地防守,令弓箭手做好准备,又派人快马向城中楚王府报信,请求王莽派兵支援章城门,并且分别派人前往其他十一门查看情况,以防贼人声东击西。

也许是自己指挥的时候太过显眼,城下一阵飞蝗射来,杜吴手臂中了一箭,向后一倒,脑袋正好磕在垛墙上,登时就昏了过去。

此时湛卢信石已经将杜吴的左臂包扎起来,开始收拾自己的药箱。杜吴有些疑惑,这老爷子不是已经被封到泰山郡做桃乡县侯了吗,怎么会出现在此处?正想着,听得有士兵来报,说是城墙下的攻势已经弱下来了。

杜吴站起身来,命人将城墙上的火把熄灭,免得成为敌人弓箭的活靶子。又示意身边的人噤声,他侧耳听了一会儿,城下虽然喊杀声阵阵,但是明显听出来人数并不是很多。杜吴突然心里突突地跳了起来,人数少,却如此大张旗鼓,莫不是声东击西之策?

想到这里,他连忙下令,令守城北军继续向下放箭,以防贼人登上城墙,又令左右都尉迅速带人开门冲杀,待冲散敌军后迅速绕城一圈探查敌情。

左右都尉领命而去,杜吴靠在城墙上闭目养神。过了一会儿,城门大开,城内的骑兵冲了出去,城墙上的北军士兵终于有了片刻的喘息之机。

不一会儿,城墙甬道传来了登登的脚步声,大家一下子警醒起来。杜吴挥了挥手,让诸军各司其职。手臂抬得有点高,拉动了左臂的伤处,他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禀将军,北军各营已经到位,请将军下令。”

“骁骑营一分为二,从章城门出,分左右沿路巡防城门,我已令左右都尉先行前去,汝二人尽快与其汇合,巡防完毕后速来报我。”骁骑营正副校尉领命匆匆而去。

杜吴又分兵一小半把守章城门,自己率领大队人马骑马出城,追缴贼人。

来大汉六年,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带兵出战,这让杜吴有些紧张,可是职责所在,他逃不掉。这次冲击城门事件如果找不到罪魁祸首,那等待他的将是廷尉的亲切慰问甚至御史大夫的弹劾,到时候就算是大司徒孔光都无法为他脱罪了。想到这里,杜吴不由地一提缰绳,战马嘶鸣一声,快速向前奔去,众军也加快了行军速度。

太乙山,又是太乙山。

杜吴望着这个曾经留下足迹的大山,不禁感慨万千。当时就是在这里,他知道了自己寄居的府邸乃是王莽的大司马府。低调的王莽换了匾额,让当时的杜吴以为自己只是结识了一位长安城里的土财主。直到那天他在王获口中得知真相后,那种遍体生寒的感觉至今仍旧记忆犹新。

此时已经接近子时,天空灰蒙蒙的,一颗星星也没有,看起来就像要下雨一样。杜吴脚踩双马镫,尽量让身子矮一些地穿过一片树林。才刚出了林子,就看见对面乌泱泱的站着一队人马,领头的大汉满脸络腮胡子,正是那王麻子,手持一柄大斧,见杜吴出来,一提缰绳,那马儿便冲了过来,王麻子单手抄起斧子,借着马势用力劈了下来,杜吴只觉得眼前一黑,双腿不自觉地动了一下,啊的一声坐了起来。

是个梦啊,杜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就听得身边的琵琶也凑了过来:“先生,先生,您是不是做了个噩梦?”

杜吴点点头,拍了拍琵琶的肩膀,让她乖乖躺下,自己靠在了床上,习惯性地想掏根烟抽,摸了一下身上穿的汉代睡裤,苦笑了一下,便又躺了下来。

已经是第三个晚上做噩梦了。琵琶有些心疼杜吴,小猫一样地靠了过来,蜷缩在杜吴怀里,也不说话,就那么静静地靠着。

如今已是居摄二年的八月份了。都说七月流火,八月的天气已经变得很是凉爽了。明天就是祭月节了,也不知道今年的祭月节紫苏还能不能来府里过节。四岁的刘婴已经做了两年皇太子了,听说这个冬日紫苏就要嫁过去做太子妃了,杜吴得到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他答应过王宇要好好照顾紫苏,不让她嫁入皇室,然而这事终究不是他说了算的。那天杜吴一个人在王宇的坟前坐了很久,却一句话都没说,他觉得自己对不起王宇。

待到天色快暗下来,菜伯收拾了祭奠用品,上前搀起了杜吴,说道:“先生,咱们该回家了。紫苏小娘子的婚事岂是先生能做得了主的,您能护她两年平静生活,已是极其不易了。回家吧,少君还在家里等着您呢。”

菜伯是杜二的远房亲戚。当初杜吴刚从大司马府搬出来,买了清风楼旁的小院子,便让杜二帮着找个管家,一来也能照料一下家里的生活,二来自己毕竟已经是比千石的丞相长史兼镇北将军,需要有个谒者了。

杜二对此事极为上心,第二天便带了菜伯前来,说是自己的远房亲戚,曾经跟着大军北征匈奴,后来因伤退伍,却连一个首级都没得过,生活过得也是极为凄苦,还是靠杜二的接济才勉强活下来。

菜伯一见杜吴,纳头便拜,杜吴见他的胡子都有些花白了,不禁唏嘘不已,连忙搀扶起来,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就接纳了菜伯,如今一晃已经快两年了。

天黑下来了,一个头戴斗笠的汉子看了看远去的杜吴的马车,双手按了一下有些酸麻的膝盖,悄悄离开了王家陵园。

杜吴其实早就知道自己被跟踪了,或者说他一直有这样的一个第六感。下落不明的双肩背包,被人动过手脚的朝代歌,以及朝堂上时不时地被弹劾,都让他谨小慎微地过着在大汉的每一天。只是最近已经做了三次噩梦了,第一次梦见的是血淋淋的王获,第二次是看不清脸的王嬿,今晚又是满脸络腮胡子凶神恶煞的张麻子。

想到这儿,杜吴又想起当初那几只蓝眼睛的兔子。虽然后来王莽不顾紫苏哀求,将所有兔子全部杀死焚烧,但是杜吴撒出去的人手一直没有找到张麻子的蛛丝马迹,这让他有种想要迫切组建一个情报部门的冲动。没有情报部门,在这个陌生的大汉,自己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还是那种被剥光衣服的羔羊。

琵琶看杜吴不说话,便开口问道:“先生,明天就是祭月节了,妾身想把紫苏小娘子叫来一起做月饼吃,热闹热闹。宰衡搬进了楚王府,二公子还在为老太君守灵,小娘子只有来我们这儿才开心些,大黄也好久没见她了。”

杜吴摸黑在琵琶鼻尖上刮了一下,叹了口气说:“就依你说的办,到时把高良姜也叫来帮忙,你们多做点月饼,回头让高良姜给他老娘带回去一点。”

琵琶点点头,搂着杜吴的胳膊问道:“先生,您梦见了什么啊,吓了妾身一大跳。”

“没什么,睡吧,把被子裹好,这个时节的蚊子实在太凶了。”

杜吴闭上了眼睛,脑子里却像跑马灯一样闪现着不同的画面。有高楼大厦,有红绿灯,有自助餐厅,奇怪的是自助餐厅里居然有雕胡饭,坐在主宾位上的陈汤举着啤酒杯在跟王莽划拳,王获喝得醉醺醺的,正托着高良姜的杯子使劲灌酒,紫苏在跟琵琶抢蛋糕吃,小脸上全是白色的奶油,笑吟吟的王嬿正拿着纸巾给她擦脸,杜吴喝了口酒,咂摸了一下嘴巴,咧着嘴笑了。

这梦,真好。

居摄元年四月,众安侯刘崇在宛城起义,率百余人攻击宛城,却连宛城的城门都没攻进去。国相张绍在内的百余人全部战死,刘崇被五牛分尸。王莽震怒,勒令群臣互相检举揭发。威压之下,张绍堂弟张竦进京自首被赦免,封淑德侯。刘崇远亲刘嘉诬告严乡侯刘信,被封帅礼侯,其七子均封关内侯。众官员苦苦劝谏之下,刘信免于一死,被贬出京。

居摄二年春,西羌首领庞恬、傅幡率游骑兵攻打西海郡,西海太守程永弃城逃跑,庞恬兵不血刃占了西海郡。王莽大怒,在全国画下海捕文书抓捕程永,程永无路可走,投井自尽。王莽派护羌校尉窦况出兵西海郡,准备收复失地。

杜吴迷迷糊糊地想着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就听得隔壁坊市的公鸡开始打鸣了。杜吴伸了个懒腰,蹑手蹑脚爬起来。今天是大朝会,应该会商议羌地粮草转运的问题,这都快半年了,窦况还没有捷报传来,王莽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来到大汉七年后的祭月节,就在一个如此普通的早晨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