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石器时代 > 第七十一章 万亩田园

回到石器时代 第七十一章 万亩田园

作者:射天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3

第七十一章 万亩田园

回到华村以后,耕种的季节又来临了。

陆果加紧开垦,让华部落的耕地增加到一万五千亩以上,超出了石路对他的要求。到华氏三年为止,华部落已经开垦了五千五百多亩的土地。土地都是在村子的西边和南边,现在增加的新土地大部分在十里平原,几乎开垦了一半。

开垦的速度加快主要是因为现在种植组的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工具也在进步。牛耕还是用不上,毕竟新的土地原来都是竹林和森林,到处都是各种根,容易破坏犁头。

根据保留的种子计算,今年能够播种的地达到两万亩,这得益于去年的丰收。

观察了一下开垦的进度以后,石路决定让陆果继续的开垦,只要集中两千人,半个月开垦五千亩不成问题。两千人开垦、神马谷挖矿几百人、薛带领的匠作组有五百人、军队和政务组里处理其他事物的几百人以外,石路还能从生产组和游民中调集一千五百人进行播种。

播种是大事,几次耕种下来,好多人依然不大熟悉,因此石路必须亲自指挥。

和也带着他的骑兵和步兵回来了。他念念不忘狩猎的事儿,每年动物迁徙时节他都要带着人去狩猎。今年的成果是六十多头鹿、四十多只山羊和三十多头牛,充实了族里的养殖规模。

肉干这种华部落最传统的食物依然收获了一万斤,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主食了。狩猎活动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兽皮,这东西现在族里依然广泛的使用,由于石路已经把生产的中心放在建设和农耕上,平时收获的就不多,刚好是补充。

按照惯例,春耕之前石路还是让巫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祭祀仪式。

今年的祭祀仪式有一些特别,他让巫同时为今年成年的孩子们举行成人仪式,并且规定今后每年春耕祭祀时都要举行这个事儿。成年以后表示可以正式的参加劳作,并且可以成家,享受更多的劳动分成。

让族长最为高兴的就是,今年这一批成年的孩子,基本上学会了文字以及计算,未来将成为族里的中坚力量。长老们也为此高兴,因为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合格的助手,在今年正式踏入成年行列的孩子中,大部分是长老们以及有一些手艺的人的徒弟。

以前定下的考核规则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只要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就会分配到关键的位置,不合格的就只能进入普通的群体中,待遇也就有差别。

祭祀完成以后,全族人就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开荒耕种中,除了开采石头和铜矿的俘虏们继续自己的活儿以外,其他劳动力都被用在农业上。

开荒队伍和耕种队伍是主体,剩下的工匠队伍、运输队伍以及内务的队伍都在为这两个主要的劳动队伍提供后勤帮助,陆军和警卫队也同样如此。

今年由于土地面积的增加,加上水利设施的建成,石路可以开展大规模的种植。在十里平原上,他安排了五千亩的水稻。尽管这时他拥有的稻子品种味道不如小麦,不过混合着其他粮食做饼或者煮粥还是很香,最主要是产量相对高。

今年以后可以进行优选种子,如果能够找到一些别的品种的野生稻谷,说不定能改良,然后就能吃到真正的米饭。小麦打算种六千亩,不过也要等现在还未收割的冬小麦收割以后才能完成。

粟由于去年收获的不算太多,相应的石路也有意的控制食用量,还有两万斤可以作为种子,他把这种作物都种在丘陵地带,一共两千亩,这是去年的经验。

剩下的土地中,黄豆种了一千亩,这种作物的产量还不错,而且能够为马以及其他的动物提供饲料,加上还在制作中的酱,用途挺多。

其余的土地,就种了芋头、南瓜和葫芦白菜等蔬菜。白菜只要不是冬天,随时可以种植,而且到了秋天还能储存一些作为冬天用。

虽说这个时空的白菜产量不算高,叶片也小,但却是很好的补充。南瓜同样如此,大部分的瓜个头都不如石路见过的,但味道却很好,也容易招来一些动物。

巫自己也得参加耕种,他的责任是把这几年发现的有用的药材都种一些。狩猎时的秘密武器乌头现在已经能满足族里的需求了,只是被严格管理着。姜和蒜也将被大量种植,山胡椒的一些小的植株也要被移栽到统一的丘陵地带,这是很好的调味品。

由于纺织的重要,加上目前能用的也就苎麻,桑就负责起这种作物的种植。今年一开春,麻的长势由于得到照料,十分喜人。桑就在原来的苎麻园的周围扩建,采取扦插加播种的方式种了两百亩。这种多年生作物的方便之处就是种下以后就只需要施肥和除虫,不需要和其他作物一样每年都要翻地。

到了四月下旬的时候,耕种基本结束,陆果的垦荒队也完成了任务,他所开出来的新土地也立即被种上了新的作物。只有麦还没有种完,这是因为还有五千亩的小麦正等待着收割,这个任务就是陆果的了。

石路从他手中接过垦荒队,带着他们前往锡矿村,他准备在那里开垦一些土地,同时打理一下枫林。在那里,将用种植园的模式,建设糖的基地和亚麻基地。

冬小麦一向是比春小麦更高产,再加上今年春季到来时小麦扬花的时候水利设施已经能用得上,更增加了产量。五千亩的小麦收获了八十多万斤,陆果足足动用了三千人才完成。油菜籽今年是第一次收获,有个一千多斤。

陆果不知道石路要怎么用这些细小的种子,看起来味道也不会好到哪儿去。这东西长的不快,不如白菜的产量,这几年别的作物都已经扩张,只有这东西还是这个样子,也和一直以来种植不多有关。

收割完这些粮食以后,他又在麦田种上新的种子,春小麦达到了六千五百亩,比石路的要求多了些。当种好麦以后,华谷的春耕就结束了,不几天就烟雨蒙蒙,一年一度的雨季,快要来了。这时候,石路派回来拿种子的船也到了。

石路在到达锡村之前,特地到去年发现亚麻的山上搜寻了一些刚刚发芽不久的幼苗,加上种植时收获的种子,一起带到村里。之前修路的工程组一直在南梅河谷劳作,如今已经完成三分之一的工程,最难的路段依然没有动工。

到了山上以后,首先是安排这么多人的住宿和运输所需的物资。由于路没有修好,所有人暂时都充当了运输队,用人力和马匹把开垦时需要的工具以及粮食运上去。这时的锡村植被生长刚刚开始,证明季节比华谷晚了半个月左右。

稍事休整,他就带着队伍开始了垦荒建设。

这里除了一些枫叶林和松林以外,山间有很多的平地,很典型的高原地形。比起华谷来,这些平地大部分都是草地,开垦起来就容易很多。

石路选了村子所在的周边地带进行垦荒,这里地形相对平坦,而且有水源,万一缺水的时候灌溉也方便。

割出一条防火带,然后把村里这些日子砍树积累的枝叶全部扔进草丛里,放上一把火,火熄灭以后把地里的灌木以及石头移除,就能播种。开荒期间也下了一场雨,比起华谷这个时节的雨小很多,石路知道这很适合小麦的生长。

由于这里垦荒的速度相对快,石路就把人分成三组,一组继续在村里垦荒,另一组则到山下南梅河谷开辟一些新的土地,最后一组由他亲自带领,把枫叶林圈起来。

在南梅河谷中依然有一些能够利用的土地,河谷地带都很肥沃。石路选择的地点是未来道路建成以后,处在三岔河以及锡村的中间位置上。这里将要建设一个新的村,位置比原来陆果建的休息据点更偏西一些。

等路完工,从锡村到三岔河只需要两天的时间,比现在三天缩短了一天,再用两天就能到达华村,比起过去能快三天左右。河谷的开垦小组将在河的北岸较为平坦的地带开出一百亩左右的地,南岸还得以后规划。

南梅河谷能利用的土地不多,那里的南北两岸刚好就有一些零星的能够使用,石路亲自跑了几趟以后,估计能有个千亩的地,大部分就集中在未来建村的地方。

枫叶林很大,靠近锡村的地方就有几个山头,上千亩。这片林子还往西边延伸,那些地带暂时还没法去探查。枫树林中间的一片草地正在被开垦,这里位置极佳,就在村子的西北边,从草地上就能看到村子的建筑。

根据这里的人的探查,目前开采的锡矿集中在村的东南和南边,枫叶林那边暂时没有发现,所以在这规划糖的基地还是很方便。

不过要管理这些高大的乔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大部分的树都和别的树种混合在一起,形成森林,还占据了六个山头。

经过仔细的研究以后,开发枫树的小组选定了最靠近村子的两个山头,在山脚下划出隔离带,隔离带上的植被全被清理了一遍。接着又往山头上砍出一些路,尽量的通往枫树密集的区域。

路上的杂草树木清理过后,一群人开始点着火把,撵走以及射杀一些动物。最后就是集中的把枫树周围的植被处理一下,保证每棵树的根部十几米的范围内是光秃秃的。

完成了这一切以后,石路带人标记出上面需要砍伐的一些杂树,供未来村里建设用。

管理枫树的人并不需要太多,而且枫糖也只有在深秋或者冬天的时候才能采集,那时候这种植物为了过冬就会吸收和合成大量的淀粉和糖类,储存在树皮上过冬。

森林是危险的,可能会对前来采集枫糖的人造成威胁,特别是熊这种嗅觉灵敏的动物,除了弄坏采集的工具以外,更会造成人员伤亡。

所以石路就在隔离带上建起了一圈篱笆,把两个山头同周围森林的通道分离开来。今后管理的人还得在篱笆边上种上一些附近能找到的荆棘,形成一道保护墙。

当他完成了枫树林的建设以后,这里的垦荒小组也完成了播种。小麦种了三百亩,加上十几亩的亚麻,就完工了。这里完活儿以后,垦荒队就到山下的河谷中,帮忙那里的小组。

河谷中相对于山上开垦更困难些,而且当初石路没有想要在这里也开辟一片新的土地,毕竟华谷中还有更多的没有被利用呢,他只好派人回村取更多的麦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