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石器时代 > 第七十章 修路造车

回到石器时代 第七十章 修路造车

作者:射天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3

第七十章 修路造车

华氏四年的春天比去年的来早了几天,进入三月初的时候,梅河就开始解冻。

这时候部落的劳作重心逐渐的转移到了耕作上。除了留下两百多人继续克服没完成的城墙基以外,各组的人都基本回到自己的位置。

薛已经开始在十里平原烧制红砖,堆起来烧比放在窑里烧更容易一些,因此出砖的速度快了不少。

他的烧砖队伍增加到两百人,这么多人一边烧制砖头一边制作更多的生砖,毕竟三月份的风雪已经减少,春雨不算太大,晒制一个月到四月播种时,已经能烧了。

这种为城墙而特制的砖头个头相对较大,而且对泥土的要求也不那么高,唯一的问题就是运输困难。

陆果带着种植组以及部分俘虏共两千人开进了平原中,一边挖掘树根砍伐树木,给薛提供燃料,一边就整理土地,挖掘较浅的沟渠,准备灌溉。

石路给陆果的任务是今年春天要把十里平原开垦一半,桑叶泉到华村的沿路丘陵要新开垦出三千亩的粟田和麦田。同时维护水利工程的临时小组要负责注意水的蓄积以及开挖通往地里的浅沟渠。

只是一开始队伍就被一个问题难住了,运输。这次劳作的地点比起过去远,冬天的时候还能用雪橇,到了春天,运送所需的工具、采集到的材料等变得困难起来。

其中薛是最烦恼的,烧成的砖头需要运回村里,差不多要走五里到十里不等的路才能到。凭借人力就会占据劳动资源,而且效率不高。用独轮车或者现在用的简单的牛车,既费力又慢,在村里搬东西还行,到野外那么糟糕的路上就行不通了。

当问题反映到石路这里时,他才发现,平原上的砖头除了神马谷东面工地里距离河比较近以外,其他地方都无法用水运。就南边儿的水坝附近是砖头最多的工地,要用水运的话,把砖头搬到最近的河边同到村里没啥区别。

道路问题已经是急需解决的关键,运输工具也得改善。不过相对于冬天搞的水利工程来说,修路就显得轻松一些,所以他打算一蹴而就。华村周边正式修过的路只有通往温泉那一条,平时都是走一些走出来的道。

在前几年,耕地就在村子不远处,用不着专门的道路,不过即将开垦的土地就需要一些运输的通道了。实地查看了以后,他决定先修四条主要的路,等耕作完成以后再把路延伸开。

第一条是华村西南南边水坝的路,差不多是斜穿过十里平原。到了那个被命名为果坝的水坝后,又会沿着丘陵的边缘延伸到神马山,最后北拐到准备安放水车的地方。未来运输时,平原南边离着河比较远的地方,就可以用马车牛车在村子和三个点附近运转,靠近河的把东西搬到河边然后水路运输回村。

第二天是加固通往温泉的路,并且中途要分出两个岔道,一个通往连接两条溪水的水坝,另一条通往采石场。俘虏们在那里已经开采了几个月的石头,现在就全堆在那里,一点点的用其他石头把大的石块磨成方形,这是为地基准备的基石。

第三条是通往东边的关山的路。一直以来,由于考虑安全的问题,石路都没有动华坪以及那片沼泽,保持原样更能隐藏自己。如今部落规模已经扩大,不用再担心一般的威胁,开发那里的时机已经到了。不过不论是未来要居住,还是改做耕地,都得先把路修通。今后关山会设立一个据点,作为守卫村子的前哨,因此路就得通往那里。

第四条是沿着河边修到离着村五里的地方,那里已经有了一个据点,关着部分俘虏和牲畜。未来还将把路一直修到水车那里,最终和神马谷相连,这样沿河开发的地方,要运输物品时可以迅速的沿着路到河边,加快装船的速度。

一开始的路,虽然距离上看很长,不过石路并不打算一次性建成牢固的硬实的路面,只要先标出路基,除掉草木,然后把松软的地方固定紧了,遇到溪水架个木桥就行。路面没多宽,就一米五左右,能容纳一辆现有的牛车通过。

修路时,前面赶着牛车,后面的人拿着工具往前修。遇到车过不去的地方,加固一下就行。这样压一段时间后,雨季一定会成为泥泞,那时候再把碎石头等填进去,路就好了。

修路大军的动作很快,第一天,负责修建通往关山的小组就完成了任务。十里平原里的进度也快,五天内就完成了东段的任务,运砖不成问题。只有通往温泉的路由于丘陵多,所以花费了十天。

修路期间,族长石路则在准备改进马车。原来的马车就两个笨重的轮,而且是横切的那种大轮子,显得比较笨重。

这次由于在实验水车时有了经验,工匠们就按照石路画的图,制作了新车轮。车轮里有辐条,有坚固的轮芯儿,轮轴也换成箍着铜的硬木。车厢也经过改进,不再是厚重的木头拼起来或者是薄薄的竹片,全部换成木板。车轴和车厢的相连处,加上了铜做的套环,外面加一个保护罩防止雨水,平时经常加一些油脂,就比以前的车快。即便没有轴承,这简单的东西也能用一阵子。

考虑到平原里路还不是太好,四轮马车只做了几辆,在村内使用,而两轮的轻便形马车就开始大量制造。一个工匠做一个轮需要十天,不过几十个工匠一起动手,石路指挥他们用预制备件的方式,一下子就造出了不少。

路修好以后,陆果继续带着人开荒,马车牛车做出来后就迅速的投入使用,大量的砖头和石头被运回村子。不过石路却不再理会这里的劳作,他正等着梅河完全能够航行,然后带着工程组的大部分劳力前往南梅河,要把峡谷的路修的更好。

以后那里将用牛车和马车运送物品到三岔河,再装船。

在城墙工程刚刚开始的时候,调集力量集中的突击,似乎有些浪费,不过石路也没办法,锡村的矿石是目前急需的。铜矿那边已经储存了好多的原料,就差锡矿了。

三月中旬的时候,种植着播下的稻谷以及长成秧苗,再过一个月就能够移植插秧的时候,石路带着工程组出发了。这时梅河已经能够航行,他动用了所有的竹排和船只,花了两趟才把将近一千人运送到三岔河。

这个筑路队首先要做的是先沿着过去从草丛树林中走出的道路清理植被,接着在沿途建设一些有着栅栏的棚子,未来真正的筑路大军到达以后才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南梅河谷有一定坡度,并且水流湍急,路基本上就是在河的北岸修建。南岸倒是零星的开阔地带,只是要过去的话就得搭建木桥,暂时还不能考虑开发的问题。

一路砍一路修,经过半个月的时候,一条最简单的土路才通到瀑布,离着锡村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找到合适的路,绕上去。如果继续用原来的路,坡度太大,马车根本上不去,人上下都是爬来爬去的。

考察了瀑布附近地形以后,终于找到了一条合适的路,那需要绕过两座山,弯曲的往上挖,平整土地以后才通到锡村,距离是现在所用的路的三倍。山上修路的工程是大,但却很有必要,石路决定先规划好,等春耕完成以后,派遣一组人马常驻在这里,一定要修好。

把正式修这条路的规划往后推迟,他带着人把将来要修路的地方清理一下,做好标记,同时观察边上的猛兽情况后就去了锡村看看。

锡村情况稳定,第一次采用的复制部落管理模式到据点取得了成功。周边的部分地域的探索也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了一部分。

这里的村长提出请求,如果能够得到足够的工具,他能够带人把路修一部分,这样工程组只要负责三岔河通往瀑布这一段漫长的路。

石路心想这样也好,于是就派人回村里,让人拨付物资,同时让叶给锡村调集两百俘虏。锡村中抽取两百人回华村,这样就能解决锡村的人融入华部落的难题,毕竟在这里他们占据大多数,除了强制手段以外还没有更好的方法。这部分人和俘虏也不同,严格来说是虎族的人,用强制手段也不大适合。

在锡村四周看了看,石路决定在这里种植亚麻。附近的植被显示,这里应该是接近温带的高山气候,小麦以及亚麻能生长。这时候锡村还有一些没有融化的积雪,估计要到四月中旬才有花开放,五月种植都来得及。

等华村的种植完成以后,就可以派人来此地开垦,充分利用资源。未来锡村将是锡矿、亚麻、枫糖的基地 ,小麦则要看周边的地形以及种植后的收获情况才能决定以后种多少。

对锡村做了一些规划以后,工程队将继续留在这施工一段时间,石路返回华村,准备春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