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应许之人 > 第四章 “格物集团”前身

应许之人 第四章 “格物集团”前身

作者:区日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6 11:56:32

第四章 “格物集团”前身

2

简光亚最初想到给自己的公司取名为“爱做工程”,而且广告语都想好了:爱你做的,做你爱的。可这个名字遭到了其他四个股东的极力反对,因为容易产生歧义。简光亚考虑再三,最后采纳了何必的意见,给公司取名为“格物工程”。何必推崇王阳明,他认为“格物”明显比“爱做”格调高得多。

“格物工程”挂牌成立那天干妈安慧真专程送来了贺匾。贺匾是干妈亲自手书的几个粗体行书,又去装裱行裱了一个高端大气的镜框。几个字也是文如其人,跟干妈一样胖乎乎的,虽不足以称之为名家书法,但也圆正饱满气韵贯通。对简光亚而言,干妈的墨宝远胜名家字画。首先是落款的特殊性——“母亲安慧真贺爱子简光亚公司开业大吉”。其次是贺匾寄语别具一格——“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相比于“马到成功”、“天道酬勤”等等这类纯粹寄予美好祝愿的文字,干妈的这八个字寄语可谓语重心长。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知情人看过这八个大字及其落款,自然明白其中的深意。而简光亚把这幅字悬挂在自己的办公室墙上,也能在龙踞商界左右逢源。

“格物工程”自成立之日起就打上了特殊标签。“格物工程”承接项目的渠道有两个,一是直接参与政府投标,二是成为“盛世投资”旗下“龙踞建筑集团”的“指定性分包商”,属于“指定性二级承包单位”。二级承包商尽管利润被总承包商“龙踞建筑集团”拦腰切去一块,但好处是手续简化了,而且项目体量往往巨大,动辄千万级,同时不会有坏账,资金回笼快,这样公司发展起来也迅速。

“格物工程”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建筑公司那样取名叫“格物建筑”,是因为建筑只是“格物工程”的一小块业务。“格物工程”另一块更大的业务是政府公共基础建设,房屋拆迁、道路施工、绿化、养护,以及后来的地铁、国道、桥梁、高速公路、港口等等。反正,只要是“盛世投资”的项目,“格物工程”都具有优先承接权;只要是龙踞市政府的市政建设项目,“格物工程”都有资格参与竞标。正因为如此,“格物工程”在成立的第二年便取代了裴家兄弟的“凤凰建筑”,一跃成为龙踞最大的民营工程公司。

然而说来可笑,“格物工程”成立以来承接的第一个项目却亏了。

“格物工程”承接的第一个项目是陈岭南竞标来的龙踞电器三期扩建工程。一幢六层的办公楼、两栋四层的员工宿舍、两个车间和一个仓库。工程不大,中小规模,算是练手,最初的预算是能赚三四十万的样子。结果出师不利,项目做完后不但一分没赚,还亏了,因为中间闹出了太多幺蛾子。

五个股东里,简光亚出身油漆行业,何必是夜总会主持兼领舞,宁长远是医科大学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三个人对建筑行业可谓一窍不通。陈岭南出身建材行业,可因为手下有小舅子林子烨这个得力干将,他对公司的具体业务基本上甩手不管,对建材行业的了解知之甚少,更何况建筑行业。最可恨的是杨凡,做了几年包工头,当初入伙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大家以为他真有料,对他寄予厚望,结果这个**毛狗屁不是,连工程用料方数都不会算,直接导致陈岭南在竞标的时候报错了价。这还没完,接下来又正好赶上九二年建筑材料大涨价。

工程进行到第三个月,四个股东都意识到不对劲(宁长远在为出国留学做准备,没有参与公司的具体工作),继续做下去肯定巨亏。可又怎么也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骚眉弄眼去把罗明辉和赵灿烂以及林子烨请了过来。罗明辉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又在他舅舅赵守政身边做过多年助理,真正的科班。赵灿烂虽说是野路子,但她入行早,专业知识全面。而林子烨是建材业专家。三个人聚到一起,三下五除二就把错误找了出来。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半吊子杨凡竟然没有搞清楚工业建筑和住宅建筑的区别,把住宅建筑的算式直接套用到了工业建筑上,如此一来建筑用料算错了事小,建出来的厂房将来也根本过不了验收。更可恶的是,陈岭南这个龙踞最大的建材商竟然也犯了一个接近智障的错误,在项目动工前竟然忘了跟建材供应厂商签订合同,眼睁睁看着原材料几个月上涨了百分之二十。

“你离开我会赔得倾家荡产!”林子烨当着众老板的面讥讽姐夫陈岭南。

罗明辉说陈总,搞颠倒了,你现在是工程老板,不是建材老板,上涨的那部分最后都落在你自己身上了。

简光亚也马上恍然大悟,心想对啊,既然建材价格在不断上涨,我们应该是提前留库存啊,不然工程做下来窟窿只会越来越大啊,这道理小学生都明白啊。

陈岭南一拍脑袋,说他妈的,角色还没转换过来,把问题考虑颠倒了。

何必说罗总,你要不再帮我们核算一下,这项目做下来还有没有得赚。

罗明辉说何总,想什么呢,能保本就烧高香了——赶紧找专家,看看还能不能补救,不然罚款都能罚死你。

简光亚说他妈的,这笑话闹大了,项目做完,公司也破产了。

赵灿烂说简总,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哈哈哈,赶紧去找老赵,他不替你们想办法,你们凶多吉少。

陈岭南说这事交给我,我去找赵局。既然是我犯下的错误,理应我出面。

由于赵守政帮忙,替大家从省建筑设计院请来一个专家,同时从龙踞建筑公司周转了一批库存建材给“格物工程”,项目做完后,刚好保本,也顺利通过了政府验收。

结果项目做完后陈岭南去电器厂结算尾款的时候又让覃长弓涮了一把。覃长弓在付给陈岭南的三十万尾款里,竟然夹了一张三万二的欠条。

覃长弓说这个工程我至少让你们赚了四五十万,我照顾了你们,你们也帮我一下——这三万二你们能要回来呢,那是该着你们发财;要不回来呢,你们也只当是给电器厂赞助了。

陈岭南看了一眼欠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老覃,七二年开出来的欠条,现在存世的应该比银元还稀少罢,我该找谁兑换啊。

覃长弓说这是文物,我忍痛割爱了,你拿回去镶起来挂墙上,就当罢。

陈岭南回到公司,把欠条拍在桌子上,说怎么办,覃长弓那老小子把我涮了。

简光亚看过欠条,说撕了罢,我简光亚最倒霉的就是认识你们几个王八蛋。

杨凡看过欠条,说撕了干什么,就许覃长弓耍我们,就不许我们耍人家啊——下次我们也可以把这当钱兑付出去嘛。

何必看过欠条,说这欠条是云南开出来的,我们应该去云南把钱收回来啊。

陈岭南说你想什么呢,现在都九二年了——别说厂子估计不在了,当年开欠条的人估计都不在了。

何必说人死账不烂,我的提议是亲自跑一趟。

简光亚说那你就受累亲自跑一趟罢。

何必说杨总,你带上几个人跟我一起跑一趟罢。

杨凡说你什么耳朵,没听出简总是在嘲讽你么。

事情不了了之,欠条落到了何必手里。何必当晚找到何苦跟何文,把欠条给两人看了,说我打算亲自去趟云南,可我一个人去又肯定要不到钱,你们要不要跟我跑一趟。

何苦说三万二,这可不是小数,肯定要去讨回来。

何文说我们跟你去有什么好处呢。

何必说他们不要,要是能讨回来,我们三个人平分;要是讨不回来,就当游山玩水了。

何文说有这种好事,那还说什么呢,明天就动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