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应许之人 > 第三章 尴尬的江湖大哥(三)

应许之人 第三章 尴尬的江湖大哥(三)

作者:区日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6 11:56:32

第三章 尴尬的江湖大哥(三)

这一次陈岭南没有把消息捅给赵灿烂,因为这一次的性质跟前一次完全不同。前一次本省籍老板只想要吴瑞舫的命,把消息传到吴瑞舫那里就够了。计划失败后,为了防止吴瑞舫报复,裴家兄弟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花重金请来了香港“14K”,而且听说“14K”走私了大量枪械进入内地,看这个架势是要血洗湖北帮。血战在所难免,这个时候陈岭南即使通知吴瑞舫也没有太大意义,可能还把自己暴露了。所以陈岭南把消息告诉了郭密。

郭密打电话跟阮如璋请示。

阮如璋在中央党校进修,接到郭密的电话,说抓。

郭密说抓谁。

阮如璋说你说抓谁——跟本案有关的都抓。

郭密说不会连香港人也抓罢。

阮如璋说香港人是你祖宗么。

郭密说我不是怕。我明白了——吴瑞舫怎么处理。

阮如璋说郭密,你现在要是在我跟前我会踢你——都抓,都抓是什么意思。

郭密说那我怎么跟林炳辉解释。

阮如璋说你这个混账。

郭密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我说错话了——你消消气,我马上去办。

郭密一声令下,伏龙滩分局倾巢出动。所有当事人毫无防备,一个夜晚全部归案。本省籍老板在被抓的第一时间就明白计划又暴露了,然而让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吴瑞舫为什么也被抓了进来,而且关在同一间拘留室里的吴瑞舫竟然笑呵呵地跟大家握手问候。

吴瑞舫确实完全蒙在鼓里,还以为郭密叫他来局里是配合调查什么案子。

裴家兄弟一拍脑袋,心想坏了,错怪人了,叛徒还在我们中间。

话分两头。人悉数抓回来了,可郭密也犯了难。被抓回来的可不是大街上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的瘪三——吴瑞舫是大流氓,手下喽啰近百,还有林炳辉罩着。裴家兄弟是富可敌国的亿万富豪,在政府也有后台。香港“14K”是正经八百的黑社会组织。哪一方都不是省油的灯,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分局局长,谁都得罪不起。何况,虽说他们有犯罪计划,可毕竟还没有实施啊,怎么处理他们?根本不敢处理。无奈之下,郭密找安国柱讨对策。安国柱此时已经离开了公安系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他也从来没遇到过这么棘手的情况,所以也没主意。郭密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再次请示阮如璋。阮如璋毕竟经验丰富,郭密和安国柱都无计可施的难题,在他那里三下五除二就处理了——香港黑帮,“教育”一下,留个案底,注销护照,遣送回港。其他人交给赵守政发落。

赵守政把两边的人叫到一起,也懒得问是非曲直,各打五十大板。裴家兄弟和其他几个本省籍老板有错在先,而且手段卑劣,影响极坏。尽管个个都是身家千万甚至上亿的超级富豪,赵守政照样一点不给面子,在每人脸上扇了几个大耳光,肚子上踹了几脚。吴瑞舫没有挨揍,但比挨揍更难受,之前刚到手的一个六百万的桥梁项目被赵守政收了回去。

处理完毕,赵守政问大家,这样处理服不服。

裴家兄弟说我们服,赵哥说什么就是什么。

赵守政说湖北佬,你怎么不说话,是不是不服。

吴瑞舫说赵局,我什么也没干啊。

赵守政于是扇了吴瑞舫几个大耳光,肚子上踹了几脚。

打完后,赵守政说服么。

吴瑞舫说服了,我服了。

赵守政说服了就行了。都听好了,我不过问是非对错,我也不过问你们是谁的人,在我手下讨生活,就是我的人,就得听我的。谁他妈让我在领导面前挨批评,我就让他丢饭碗,谁的人都不管用。

吴瑞舫肯定是不服的,这顿打挨得实在太冤了,何况还被赵守政收回去一个项目,那损失可是上百万啊。吴瑞舫不恨赵守政,但裴家兄弟等人绝对不能原谅。吴瑞舫想,我他妈跟你裴家兄弟也没仇哇,你们竟然想要我的命。

吴瑞舫找林炳辉告状,说林叔,这个事怎么办。

林炳辉说“眼镜”,认了罢。

吴瑞舫说林叔,项目你无论如何要帮我争取回来,裴家兄弟我自己解决。

林炳辉说“眼镜”,你能不能把你的人遣散了,整天打打杀杀,我没办法替你说话啊。

吴瑞舫说不可能,我手下这么多兄弟还差点被裴家兄弟做掉,把兄弟们遣散了,他们还不把我生吞啦。

林炳辉说你林叔我毕竟是政府的人啊,你好好做事业,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你在社会上打打杀杀,叫我怎么帮你。你不能两头占啊,天底下哪有这种便宜事。

吴瑞舫说这个哑巴亏我就吃定啦。

林炳辉说你应该庆幸自己还活着,要不是我的面子,你活不到现在,你掂量清楚了。

吴瑞舫自然不会轻信林炳辉的忠告。林炳辉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初吴瑞舫起家靠的就是拳头,多年来得罪的也基本上是江湖上的人,如果为了洗白就把兄弟们遣散了,这无异于自掘坟墓,下一秒就会被撕得粉碎。在这个逻辑之下,吴瑞舫不但不会遣散兄弟,只会发展更多的兄弟让自己的拳头变得更硬,这就是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裴家兄弟跟吴瑞舫之间的闹剧过后,赵守政指派赵灿烂和罗明辉代表自己出面主持双方之间的讲和。裴家兄弟及本省籍老板们理亏,愿意赔偿吴瑞舫六十万精神损失费,条件是吴瑞舫对之前发生的事不再追究。吴瑞舫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因为被赵守政收回去的那个项目赚的也远不止六十万,何况还在江湖上折了面子。可赵守政已经发话,不允许流血解决,不然就滚出建筑行业。

这也是阮如璋的意思。闹剧发生后,知道事情搞砸了的裴家大哥裴之万连夜飞去北京跟阮如璋当面负荆请罪了,并且表示从今往后愿意唯阮如璋是瞻。裴家兄弟这个时候已经明白,周澎的时代确实过去了,在政府的人脉指望不上了,自己要想继续留在龙踞发展,只能归顺阮如璋。而阮如璋虽然没指望裴家兄弟从此效忠自己,但既然他们识时务,也决定放他们一马。虽说以裴家兄弟为首的本省籍老板们是周澎的故人,可周澎的故人遍布龙踞各个领域,你根本绞杀不完。既然绞杀不完,那能拉拢的就尽量拉拢。何况,他们在龙踞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也都混得有头有脸,真要对他们大开杀戒,也不利于龙踞的发展。

为避免闹剧重演,赵灿烂当场宣读了赵守政的指示:即日起,本省籍建筑公司负责龙踞的工业建筑项目,外省籍建筑公司负责商业建筑和住宅建筑,互相之间不得越界,特殊情况例外——立字为据,签字生效。

这个划分很合理,还有点偏袒本省籍老板的意思。众所周知,此时龙踞的工程项目中体量最大的一块就是工业建筑。赵守政偏袒本省籍老板也事出有因,因为建筑行业里本省籍从业人员确实比外省籍从业人员多得多。以裴家兄弟为首的本省籍老板们对这个划分也表示满意,唯一犯嘀咕的是,“特殊情况例外”是什么意思?

赵灿烂说哈哈哈,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你们要是想知道的话不妨自己去问赵局。

裴家兄弟自然不敢去问赵局,前几天才被他老人家扇了几耳光踹了几脚,不能又去找揍。所以,尽管心理犯嘀咕,也不敢再吱声。

“特殊情况例外”是什么意思,其实赵守政也不是很确定,因为这是阮如璋让他加上去的。而阮如璋的想法是,社会发展太快,不能把规矩定得太僵硬了,遇到特殊情况,好变通。

陈岭南和伏龙滩分局局长郭密也参与了讲和,遵照阮如璋的指示,充当这次会议的执笔人和协调人。阮如璋的态度很明确,权责划分清楚后,双方过去的矛盾既往不咎,往后谁先挑起事端,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也看出来了,阮如璋明显在偏袒自己的干儿子简光亚——龙踞几大建筑公司的头面人物都在协议上签字摁手印了,为什么唯独漏了简光亚?陈岭南名义上代表“格物工程”,可陈岭南即不是“格物工程”法人,也不是最大股东,他摁手印有个卵用?对简光亚的“格物工程”根本没有任何约束力嘛。可是,大家又能怎么样呢。退一步讲,就算简光亚摁了手印,那又怎么样,他是阮如璋干儿子,他想毁约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特殊情况例外”就是给他量身定制的嘛。

不过,这一次大家还真是错怪阮如璋了。简光亚不参加这次会议,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简光亚也并非是不认可协议内容才不参加会议,仅仅是因为怕死。简光亚担心,裴家兄弟跟吴瑞舫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双方这次坐到一起,肯定都留了后手,万一谈崩了,厮杀起来,自己在现场就冤死了。为了躲过这一关,简光亚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在讲和的前一天把工作推给了陈岭南,而自己则为了追女朋友连夜坐飞机去了内蒙古包头;二是吩咐杨凡和何苦领着人马悄悄埋伏在讲和现场周围静观其变,一旦双方发生血战,趁机打扫战场。对此,陈岭南完全被蒙在鼓里。

如果陈岭南知道简光亚做了两手准备,他肯定会恨死简光亚。正是因为不知道,陈岭南非常珍惜自己这个讲和执笔人的角色。当年就因为抱错了腿,被同乡排斥了多年,结果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自己扬眉吐气了,陈岭南自然珍惜这个机会。在和谈会上,裴家兄弟和其他本省籍老板也清楚看到,当年抱错腿被同乡排挤多年的垃圾佬陈岭南,如今歪打正着一跃成了凤凰城籍同乡在龙踞的第一红人。考虑到今后在龙踞混还要仰仗陈岭南,这一次裴家兄弟和其他同乡一致恳请陈岭南出任龙踞市凤凰城同乡会副会长(会长是阮如璋手下的另一红人、市人大办公室主任吴惧)。来到龙踞整整十年后,陈岭南终于苦尽甘来,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由于心情大好,当天晚上的讲和宴上,陈岭南一下没收住,推杯换盏多喝了几杯,结果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发现价值两万多的大哥大丢了,损失惨重。

而赵灿烂呢,这一晚又失了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