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应许之人 > 第一部《草莽》 第一章 黎明前的苦难

应许之人 第一部《草莽》 第一章 黎明前的苦难

作者:区日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6 11:56:32

第一部《草莽》 第一章 黎明前的苦难

1

弥留之际,简光亚最放心不下的事就是在自己死后会有闲得蛋疼的鸟人给自己著书立传。

2

平心而论,简光亚后来的成功跟他自身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但就事论事,简光亚后来的飞黄腾达主要还是时也命也运也。

简光亚原先是瓜洲乡下的一名木匠学徒。那时候简光亚还叫“简光伢”。

一九七八年春天,简光伢的父亲简有财因肝癌离世。同年初夏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简光伢的母亲何润物跟着一个走村串户的“温州货郎”跑了。

简光伢就这样失去了双亲。这一年简光伢十一岁。

八二年中考,简光伢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瓜洲医专。这个年代的中专含金量还很高,学费低、包分配、有编制,吃商品粮。上中专对贫苦农家子弟而言无疑是改写命运的首选。

可命运之神这个时候还没有考虑眷顾简光伢。

就在简光伢考上中专的三个月前,祖父简万春犁田的时候不小心被铁犁铲伤脚踝。伤口触目惊心,筋骨全碎,鲜血染红了脚下大片水田,被发现的时候已不省人事,抬回家当晚便撒手人寰。导致惨剧发生的罪魁祸首是犁田的牛,那是从亲戚家借来的一头牙口不到两岁的半大牛犊。畜生轻佻莽撞,而祖父年迈体衰,人畜配合不当,惨剧便发生了。

简光伢更大的不幸在于下面还有一个孪生弟弟简光仔。简光仔这年同样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兄弟二人都是可造之材,可随着祖父的离世,家里的条件再也无力支撑兄弟二人同时深造。在外地工作的四舅何继模主动提出愿意承担其中一个孩子的学杂费,然而这个善举却遭到另外两个舅舅的坚决抵制。两个在家务农的舅舅认为四舅理应优先照顾侄子,而非外甥。四舅实在无力照顾到所有穷亲属,为了避免兄弟姊妹之间不必要的口舌,这个善举最后不了了之。

没有了任何依靠的简光伢简光仔兄弟必须有一个做出牺牲。族里叔伯长辈一致认为应该让老二简光仔回家务农,理由倒也实际,老大简光伢中专毕业就能端上铁饭碗,老二简光仔却还是个未知数。可已经改嫁的母亲何润物这个时候又突然回来当家做主了,力排众议决定让老二简光仔继续深造,老大简光伢回家务农。母亲何润物做出这个决定的唯一依据是,简光伢是长子,即使他仅仅比弟弟早出生半个时辰,他也是长子,而身为长子,他命中注定就该做出牺牲。

就这样,简光伢继失去双亲后又失去了鲤鱼跳龙门的机会。这一年简光伢十五岁。

更残酷的现实是,这年夏天,在做木匠学徒的第一天,师父简有山便给简光伢的职业生涯判了死刑。在师父简有山眼里,简光伢完全不具备成为一个合格木匠的条件。眼睛近视、身材矮小、性格羞怯、变态地讲卫生,所有这一切都说明简光伢不是吃百家饭的材料。然而这还不是全部,最关键还在于简光伢幼年时经历了一场持续多日的感冒发烧。高烧没有夺去简光伢的性命,却损害了简光伢的身体平衡感。简光伢的平衡感之差严重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即使站在离地半米高的矮墙之上也迈不开腿,一迈腿就会跌落下来,而且通常是屁股先着地。

可偏偏在此时的湖南乡下,制作家具并非木匠的主业。木匠真正的用武之地在建筑领域,安门窗、架房梁、钉椽皮,等等此类,都是离地作业。一个无法离地作业的木匠,就好比是一个晕血的家伙做了外科大夫,无疑是入错了行。要不是自己的亲侄子,师父简有山决不会收简光伢为徒。即使收下了,简有山也清楚,这个废柴跟他叔叔简有家一样注定是个半桶水,这辈子都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混饭吃。

简光伢又只能学木匠。

简家是木匠世家,到简光伢这里已是第四代。曾祖简福成八十年前拖儿携女从北方逃难至湖南,之所以能被当地人接纳,就是因为身怀两门技艺,一是会武艺,能治跌打损伤;二是懂手艺,会建房子做家什。曾祖简福成在世的时候对两门技艺做了明确安排:从北方带来的长子简万福及其后人继承武艺,与当地女子简章氏生的后人则继承手艺。

简光伢是简章氏一支的后人。

倒不是说简光伢不能学点别的,也可以。只是学别的手艺需要拜外姓人为师,得支付成本。俗话说学艺三年苦,民间自古有规矩,学艺三年,师父分文不取授艺,徒弟不取分文替师父做三年牛马。简光伢等不了三年,兄妹四人,除了随母亲改嫁走了的幺弟简光亮,家里还有一个上高中的弟弟和一个马上要上中学的妹妹。学木匠,学徒期间一天的工钱是一块二(出师后一块八)。这一块二都归简光伢,因为师父简有山是嫡亲伯父,有义务关照这没爹没娘的孩子。一直以来,简有山对这个侄子都不抱任何期望,只求他在作业的时候别伤着自己就oK。

其实简光伢自己也不愿意学木匠。

简光伢当时真正想学的手艺是接生。千百年来,在缺医少药的农村,接生等同于产科,是一门受人尊敬的手艺。而简光伢之所以会产生学这门手艺的想法,则是因为村里的老接生婆玉女婆婆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的玉女婆婆不止一次尝试说服村民允许她打破常规把接生手艺传授给简光伢,因为她说简光伢是百年难遇的适合继承她衣钵的年轻后生——十指纤长无骨、手掌细窄柔滑,做事耐得烦,而且心术端正。玉女婆婆说,妇人家临产让这样的人接生,那真是有福了;难产的妇人家遇到这样的接生婆,更是该摆酒磕头认干亲,因为遇到救星了。

可是非常不幸,即使玉女婆婆有心授艺,简光伢也不能学,因为在此时的中国大地上,老百姓还接受不了男产科大夫。

跟简光伢的境遇对比鲜明的是师父简有山同期收的另一个徒弟何必。比简光伢小两个月的何必是村里公认的天赋异禀的后生,对任何事都兴趣盎然,且能做到极致。学习上亦是如此。就在同一年,何必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长沙师专。跟简光伢不一样,何必是主动放弃这次鲤鱼跳龙门机会的。父母年过六旬,几个哥哥都已成家另过,家里还有一个得过脑膜炎傻得嫁不出去的姐姐。何必不想给家里添加负担,因此也辍学做了学徒。不同的是,学木匠对简光伢是赶鸭子上架,何必却是因为喜欢。

如果不出意外,未来的简光伢会是一个不入流的木匠,像叔叔简有家一样,勉为其难学艺三年,出师即失业,最终不得不放弃本行,改行搞副业,东一锄头西一棒子,发现干什么都没有出头之日,人生惨淡。而何必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木匠,像伯父简有山一样凭手艺安身。

不过简光伢并没有为此感到悲哀,因为他发现,这是一个平等的时代,大家没办法共同富裕,但可以做到共同贫穷。在这个大背景下,无论成功失败,其实相差并不大。事实也的确如此,伯父简有山凭手艺养活了一家,叔叔简有家瞎折腾也没让家小饿死,两家人的生活并没有质的区别。简光伢的愿望很单纯,只要平均每个月能有三十块钱收入,家里种点粮食养点家禽,日子就能对付着过。

八十年代的瓜洲乡下,即使是师父简有山这种从艺半辈子的老手艺人,他的手艺其实也不足以养活全家。家家都穷,打家具盖房子通常只有婚娶喜事的人家才需要,而且多半集中在秋冬两季,一年至少有一半时间这门手艺派不上用场。另外木匠在乡下是个大众手艺,村村都有三五个七八个,僧多粥少。

学徒之余,简光伢是家里的第一生产力。

七九年包产到户,兄妹三人从生产队手里分到了一亩六分水田七分旱地和两亩八分林地。林地里种的是油茶树,收获分丰年和穷年,可不管丰收欠收,永远不够一家人一年的食用。如果吃完了,接下来的日子菜里就不放油。不放油的菜俗称“红锅菜”,先不讨论“红锅菜”味道如何营养如何,光是把它做熟就是一门考验人的手艺,尤其是在以煎炒为主要烹饪手段的湖南,既要确保把菜炒熟,又要确保菜在锅里不烧焦,还要确保菜出锅后能下咽。有句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在湖南的说法是:懒婆娘炒不出红锅菜。在早年的湖南乡下,检验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将来是否能成为一个会过日子的婆娘,让她炒一盘“红锅菜”就一目了然。在这方面,简光伢是小能手,据吃过他炒的“红锅菜”的弟弟妹妹后来回忆,简光伢炒出来的“红锅菜”口味极佳,甚至值得怀念。旱地里除了种点瓜果蔬菜,主要作物是红薯。红薯是一家人度过年后那几个月青黄不接的主粮。水田种水稻,一年两季。收完两季水稻,勤快的简光伢还会种一茬小麦。即使一年收获三季,也不够吃,因为缺药少肥,产量往往不高,上缴完不堪重负的公粮,基本上所剩无几。青黄不接的几个月,红薯便派上了用场。多年后,已经飞黄腾达的简光伢只要听到有人说吃红薯有各种功效就忍不住想给对方开肠破肚,因为说这话的人绝对是坏了心肠。事实是红薯饭偶尔吃两顿还行,储存了一整个冬天的红薯糖分很高,香甜可口。可连续吃上几天就会让你怀疑人生,因为是高酸性作物,不能多吃,多吃伤肠胃,反酸水;又不能少吃,少吃不扛饿,身体乏力,没法干活。总之,你即使把命扔在地里,地里一年的长成也只够一家人吃喝,还不管饱,更别奢望质量。世代如此。

为了补贴家用,农闲的时候简光伢会随叔叔简有家各种折腾,春天捕野味,夏天挖淮山,秋天抓黄鳝,冬天贩木炭。辛苦自不必说,能把人的魂魄累出来。但只要能挣到钱,简光伢都愿意干。也不能说是愿意干,是不得不干,不干不行,会死人。

简光伢最喜欢的副业是卖冰棍和逮兔子。

八零年前后,糖水冰棍的批发价在两分至两分五厘之间,零售价为五分,即使刨除变幻莫测的天气因素和满足自身口腹之欲所造成的耗损,利润依旧在百分之百。父亲死后,简光伢通过贩卖冰棍解决了兄妹三人的部分学杂费。尽管利润高达百分之百,简光伢也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变得为所欲为,更没有践踏一切人间法律。中学毕业后,简光伢便把这个暴利生意让渡给了村里其他年龄更小的穷孩子。

而逮兔子则是简光伢走上社会后最痴迷的副业。这个副业即娱乐又有收益,可以说是一项完美的副业。逮兔子严格上说是项脑力劳动,一般人干不了。俗话说“狡兔三窟”,逮过兔子的人都知道此言不虚。野生兔子的确有几处藏身之地,如果捕手没有相当的智力和经验,绝难得手。真正的高手看一眼洞口的兔子屎就能清楚知道里面有没有兔子,并通过洞口的朝向判断出是否值得一试。如果洞口朝向山顶,即使洞里有兔子,有经验的捕手也会转身离开,因为事倍功半,甚至白忙一场。如果洞口朝向山下,恭喜你,你只要方法正确,兔子凶多吉少,而且事半功倍。

简光伢逮兔子的技艺远近闻名。据同时代的村民多年后回忆,简光伢是做陷阱的高手,只要出门了,总有倒霉的兔子栽在他手里,基本没有空手而归的时候。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简光伢年纪轻轻便掌握了一项震惊乡里的绝技,那就是远远瞧一眼兔子就能辨出雌雄。谁也不清楚简光伢是通过什么途径学会这门技能的,简光伢自己对此也讳莫如深,任谁也没透露半个字。因为这个时候简光伢已经在家里悄悄尝试一门他人从未涉足的副业,就是驯化野兔,然后人工饲养。在这个过程中,简光伢不想有竞争者。

简光伢希望凭此副业发家致富。

遗憾的是这个副业最后以失败告终。简光伢发现,无论是已经成年的野兔还是刚刚分娩出来的兔崽子,它们都不安于被豢养。即使主人给它们提供远比野外安逸舒适的生活条件,它们也不买账,要么想方设法逃跑,要么绝食自杀。简光伢尝试了好几次,最后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科学结论,那就是兔子跟人类一样也在进化,此时的野兔进化到了已经无法被人类驯化的阶段。因此,简光伢的兔老板计划就此终结。

简光伢的兔老板计划终结还有另外一个更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八三年腊月老表何苦回村里过春节。

何苦是简光伢大舅何润年的第五个儿子。大舅何润年两口子生养了九个,奇迹般全都养大成人了。何苦在九个兄弟姐妹里行七,上面四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何春香。何春香下面就是何必。何苦呱呱坠地的时候三年困难时期还没过去,正好何苦又生在青黄不接的春夏之交。父亲何润年去祖父的卧室报喜,顺便让祖父给孙子取个名字。被打倒的前**上校兼“历史反革命”何祖卿听到家里喜添新丁,脸上毫无喜色,反而忧心忡忡。

“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你们还在甩籽,这是何苦啊!”何祖卿抱怨,“干脆叫何苦好了。”

天意弄人,何苦偏偏是九个兄弟姐妹里唯一没受过苦的幸运儿。由于家里实在养不起,生下来没满月便过继给了三叔何继梅。何继梅是瓜洲军分区医院的军医。何继梅早年参加抗美援朝的时候在一次夜行军过程中挨了美军的照明弹,没有燃烧干净的照明弹落在身上点燃了衣裳和药箱,造成身体大面积烧伤,无法生育,退伍回来后只能和老婆收养了两个孩子。在那个特殊年代,军人家庭的物质条件远在工农阶级之上。过继给三叔的何苦交了好运,被养父母视如己出,衣食无忧。跟其他军人家庭的孩子一样,何必的人生也是小学、中学、参军入伍、分配工作。八二年和八三年,体弱多病的父母相继辞世。眼看家道中落,在龙踞警备区医院做护士的姐姐何齐有幸嫁给了一个香港人,家族的繁荣又续上了。父母不在了,唯一的姐姐又远嫁香港,何苦在瓜洲城里孤苦无依,逢年过节只能回到村里来。不过还好,父母健在那些年何苦也没少往乡下跑,所以这么多年跟乡下的亲人也没有任何隔阂。

何苦这次回到村里,带回一个让家人瞠目结舌的消息,他辞掉了人家求之不得的政府铁饭碗,过完年就要去龙踞打工。何齐的香港老公在龙踞开了一家纺织厂,听说纺织厂里的工人每个月工资也是何苦做法警的两倍。何苦作为小舅子,前去投靠,姐夫理应照顾,工资肯定比普通工人高。

多高?

“低于一百我不尿他。”何苦扬言。

一、个、月、赚、—、百!

大家的惊讶不难理解,在一个猪肉六毛五一斤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舍得砍两斤来吃的年月,一百元无疑是笔巨款。别说在鲤鱼塘,放之整个茶子坪乡也难找出一个月入百元的人。另外,众所周知,何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任何事都喜欢夸大其词,他说的话大家往往会自觉打个对折。不过话说回来,五折不也还有五十块么,那也很多啊。

信与不信那是你的事。你不信,总有傻瓜信。

弟弟何必信了。

堂弟何文信了。

堂弟何雨生也信了。

三个傻瓜决定过完年跟何苦一起去龙踞投靠何齐。

三个傻瓜决定跟何苦去龙踞,心思却不尽相同。傻小子何文是真心相信堂哥的话,想跟堂哥去龙踞发洋财。何雨生觉得能赚五十也值得冒险一试。何必则纯粹是想喝“北冰洋”汽水。何必一年前随父亲何润年去郑州参加堂姐何珍妮的婚礼,自从在婚宴上喝过一次“北冰洋”汽水后就对这款神奇饮料念念不忘。如今有一个能自己挣钱买“北冰洋”汽水喝的机会,何必自然不会错过。何必觉得应该把老表兼最好的伙伴简光伢也叫上,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得跟老表有福同享。

简光伢对老表何苦的话也半信半疑,想去,可下不了决心。对几个老表来说,去龙踞只是碰运气,成与不成在其次,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相对宽裕些。简光伢则不然,自己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跟着伯父在村里做木匠好歹有份收入,万一何苦的话不实,跟他去到龙踞,不但耽误了时间,来回的路费也是一笔不能承受的数目。何况,弟弟妹妹过完年又要开学了,简光伢根本没有闲钱。

简光伢跟何必说你去罢,你先去,事情要真像何苦老表说的一样,写信给我,我再想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