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第584章 进犯

满唐华彩 第584章 进犯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44:11

第584章 进犯

平凉。

荒土上,风呼啸而过,一个骷髅头摇晃着掉落在地。

一根腿骨随风沙滚动到了一个吐蕃少年的脚下,他俯下身来,将它拾起来。

“野布东,你在看什么?”

“我想造一根骨笛。”

名为野布东的吐蕃少年端详着手里的骨头,眼神明亮,带着对曲乐的喜爱与憧憬。

“哈哈,这骨头可制不成骨笛,好的骨笛都是用鹰骨制作,差的用十六岁少女的骨头,这些死在战场上的年纪老了,骨头松了。”

野布东傻笑了两声,还是把这根骨头揣了起来,带回到了营地。

他走了颇远,前方渐渐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营地,周围的人也越来越多。

忽然,悠长的号角声响起。

骑兵们呼啸而来,用吐蕃语大喊起来。

“集结!”

“所有人集结,将军带我们杀入长安!”

“杀入长安……”

野布东对那些喊话声充而不闻,只听着那号角的旋律,随着它吹响口哨。

他的哨声并不尖锐,竟是将那充满了杀伐之气的号声吹奏出荡气回肠的感觉。

又走了一会儿,他来到了自己的驻地,他的主人朗结赞一见到他,就拿出鞭子抽在他的身上。

“你又乱跑?还不快跟我出征?!”

野布东是朗结赞的奴隶,也是他的卫兵。朗结赞是朗氏一个落魄子弟,因家人与达扎鲁恭有旧交,这次得以在达扎鲁恭的中军效力。

原以为抢掳大唐是一个美差,没想到是场硬仗,从去年打到今年,不仅没抢到什么金银宝玉,反而死了许多卫兵。

因此,郎结赞只好让野布东这样的小奴隶骑上马,随他征战。

野布东什么都没有,不必说盔甲、武器,他骑着的驽马上甚至没有马鞍与脚镫,只有一个残破的嚼头与缰绳,连着马匹一起,都是属于朗结赞的。

唯一属于他的东西,只有一身破烂的衣裳,与一柄匕首,而他,也是属于朗结赞的。

“杀入长安!”

一队队小队伍汇聚成了浩瀚的大军,开始向东行进。

野布东骑着驽马,晃晃悠悠地走在路上。

他既不看路,也不拉缰绳,只管拿着一块石头打磨着他捡来的骨头。

这是一件极费工夫的事。

前方,朗结赞则是乐此不疲地找人聊着这次的战略。

“尚多热尔将军已经吸引住了唐军在秦陇的主力,我们绕过郭子仪,直接攻打长安。”

“这样的话,郭子仪追上来,我们会有两面受敌的危险啊。”

“将军心里有数,你看到将军身边那个汉人了吗?那是泾州的唐军将领,因为参与到了唐廷的内斗,逃出投奔将军,带来了了不得的军情。”

与朗结赞说话的,是达扎鲁恭的弟弟马重木麾下的亲兵将领,因此知道颇多内幕,让郎结赞羡慕不已。

“那这一战,能赢?”

“我告诉你吧,唐皇帝要死了,等我们到长安,他们连皇帝都没有。”

郎结赞挑了挑眉,再次对这场漫长到让他已十分厌倦的战事感到了兴奋。

队伍前方。

高高的大纛下就是达扎鲁恭。

他四十多岁年纪,正处于鼎盛之年,身材虽不高,但非常健壮,满脸都是卷曲的胡子,眼神锐利,看起来就是一副精力旺盛的样子,他的头发披散着,如同一头高原上的牦牛。

此时他一边骑马,手里拿着一柄千里镜把玩着。

“你是说,这也是薛白制造的?”

“是。”

答话之人的头发短短的,只有一寸长,身上披着僧衣,却是从长安逃来的李齐物。

李齐物也是刚刚抵达吐蕃军中不久,他脸上的表情并不开心,因他其实打心眼里看不上达扎鲁恭,嫌弃这蛮人身上一股极重的臭味,那是牛屎与羊膻混合在一起,混合着常年战场厮杀带来的血腥味。

此番李齐物之所以来,是得了李隆基的命令,联络达扎鲁恭,借其兵势以求复辟。

“将军还是称他为‘李倩’为妥。”李齐物道,“他虽悖逆,但太上皇从未否认他的身份。”

达扎鲁恭道:“当年用来攻石堡城的巨石砲,听说也是他造的?”

“是啊,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天才。”

“既然如此,你们为何不把大唐传到他的手里?”

李齐物叹息了一声,道:“我给将军讲一桩故事吧?”

“好。”达扎鲁恭道。

“很多年前,我在陕郡担任太守,开凿黄河漕运,在桃林县掘出了祥瑞献于太上皇,对此,太上皇很高兴,把桃林县改名为灵宝,并改年号为‘天宝’。但李倩监国以后,第一件事就是下诏不许各地再献祥瑞,李倩还有一个心腹,名叫胡来水,乃是桃林县对岸的平陆县人,他爷娘当年应征劳役,被黄河水卷走了,为此事,胡来水十分记恨于我。他得势之后,经常在李倩面前说我的坏话,想要除掉我。”

这个故事很长,达扎鲁恭虽会汉语,但还是琢磨一下才听懂了。总之,李齐物与薛白不合。

但仅凭这一点,他依旧不太敢相信李齐物,于是,李齐物说了第二个故事。

“那些年,我在外任官,没有回长安。但我在长安还有一间大宅院,处于地段最好的宣阳坊,占地甚广,毗邻虢国夫人的宅院。”

说到这里,李齐物还向达扎鲁恭解释了一下杨玉瑶的身份,并且绘声绘色地说了杨玉瑶与长安权贵们攀比奢侈程度之事,极力渲染。可惜,言语的力量还是难以还原出那年长安的繁盛。

“我那宅院,占地广阔,奢华程度不亚于虢国夫人府。”

谈及此事,李齐物完全是得意的神色,满口夸耀。

达扎鲁恭听得也是十分向往,心道,倘若有朝一日能兵临长安城下,一定要破城而入,狠狠地把金帛子女抢掳一番,满载而归。

“李倩监国之后,下诏禁止长安贵胄攀比,限制了官员的宅院规格,我不得不发卖了祖宅。当时我便知,李倩与我们不是一条心,他假仁假义,为了讨好庶民,要先拿我们开刀。”

“此前还发生了另一件事,天宝年间,我还在竟陵郡任太守,让门客住在长安的宅院之中,无意中打翻火烛,走了水,火势蔓延到了虢国夫人府。当时,李倩就在那里,与虢国夫人姐妹昏天黑地。”

达扎鲁恭眉毛一挑,问道:“怎么会?按你们汉人的礼仪,辈份也不对吧?”

“当时,李倩的身份还未揭开。”李齐物道:“而且,那等无耻卑鄙之人,根本就不管这些,只用下身思考。”

“你们唐人,真脏。”

达扎鲁恭评价了一句,畅想着长安城中的风流,心中却也生出了向往之意。

李齐物讥笑了两声,道:“实则情况远比将军以为的还要脏,我方才说的‘姐妹’指的乃是太上皇的宠妃杨太真,那天夜里,她恰好出宫与李倩私会,因那一场火而被困于废墟的井下,也就是因此事,太上皇开始怀疑他们的私情。”

“李倩自从监国以来,不仅有心腹胡来水对我百般诋毁,还因杨氏姐妹而对我心怀不满,既不会重用我,想必早晚还要除掉我。这样心胸狭隘的人,再怎样,也绝不能让他登基掌权。”

听到这里,达扎鲁恭已更加明白李唐皇室之间的勾心斗角,李隆基宁可联合外敌,也不肯让那个失而复得的孙子继位,背后有着颇复杂的恩怨。

之前,高晖向他保证过,等他抵达长安,会是唐帝李琮刚刚死去不久、朝廷内部大乱的时候。现在李齐物来了,通过这些秘辛旧事,让他更明白了始末,对计划也更添了几分信心。

可同时,达扎鲁恭原本对大唐的敬畏也随之退去,开始心生蔑视。原来那个威震万邦的唐皇帝,也不过是有七情六欲的人。

“放心,这次我们请来了大将军,一定能助太上皇除掉孽孙。”策马在另一侧的汉人将领朗声说道。

他是高晖,原本是泾州将领,一直在暗中传递军情给吐蕃军,此前一战,正是因为他的情报,使得达扎鲁恭挫败了郭子仪军,还引得王难得所部绕到了别处。

而李齐物曾经向薛白检举高晖,其实彼时高晖已经做好了出逃的准备。这个苦肉计一度让李齐物获得薛白的信任,在长安城中联络了包括李承宏在内的一些权贵,只可惜最后被颜泉明查到。

“到时,唐主可千万不能忘了答应好的赏赐啊。”达扎鲁恭大笑道。

“那是自然。”高晖与李齐物异口同声地应道。

大军行进到傍晚,离平凉城已经很近了,这里是长安的门户之一。

达扎鲁恭下令,在西泾河北岸的虎山驻扎。

他不急,李齐物却比他还急,听说扎营了,立即跑去催促。

“将军这是怎么回事?此地离长安不过数百里,万一被李倩的哨马发现了我们,以五百里加急报信,一日就能把消息送到长安。”

达扎鲁恭道:“你也知道那是换人换马的驿信。我的大军不能像送驿信那样奔驰,马儿会炸肺。既然不能一日杀到长安,早到晚到都是一样的。”

“怎么会一样?”李齐物道:“早一天到,太上皇就能更早一天控制局势。”

“你们的皇帝死去,送葬也要七日,我们的大军这么远到长安,还不够尽力吗?”

“可万一消息传到长安,李倩提前布署防备,可就不好打了。”

达扎鲁恭道:“消息若传到长安,李倩的兵力只会心生畏惧,投靠太上皇。若是如此,都不用等我们到,也就大功告成了啊。”

李齐物听得腹诽,面上却不敢发作,悻悻不语。

他徘徊了一会,偷瞄了达扎鲁恭几眼,忽然问道:“将军喝酒了?”

达扎鲁恭摆了摆手,但确实有些迷糊、气闷,像是喝醉酒般。

军中不止他一人如此,不少士卒、牧民都感到疲倦无力、嗜睡头昏、胸闷腹泻,因常年生活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他们每次出征到海拔更低的地方,都会因为不习惯这边浓郁的空气而感到有些醉。

反之,唐军每次攻入吐蕃,则常常无法适应那边的空气稀薄。

今年本已适应了陇山的高度,今日一路向东,地势越来越低,到了傍晚,达扎鲁恭已打了好几个哈欠。

“你也看到了,我们的士卒已经鏖战了一年多,现在还走到气候这么差的地方,太累了啊。”

李齐物愣了一下,奇怪明明白天还说得好好的,怎么到了晚上立刻就变了态度?

“将军,你的意思是?”

达扎鲁恭半眯着眼,随口道:“这趟行军,比预想中辛苦啊。”

李齐物道:“那?”

“大唐富庶,我们助太上皇平逆,却只有那一点赏赐,士卒们都很不情愿。”

李齐物于是明白了达扎鲁恭意思,道:“既然如此,到时我请奏太上皇,再赐绢两万匹,如何?”

达扎鲁恭懒洋洋地一挥手,马上就有士卒展开了一张地图,摆在他面前。

他手指轻轻地一点,点在了地图上安西、北庭的位置,也不说话。

李齐物看懂了这是要让大唐割让安西、北庭的意思。

他十分为难,站在那反复踌躇,最后道:“此事不是我能作主的,何不等到了长安禀明太上皇,再作商议?”

达扎鲁恭并不急在一时,微微一笑,道:“也好。”

李齐物只好百般恳求,许诺了更多的金银玉帛,终于让达扎鲁恭保证在五日之内抵达。

出了大帐,他心头气恼,不由暗骂不已。

“啖狗肠,当我不知你这蛮夷有何算计,以为出兵吓一吓李倩,就能领了太上皇的赏赐。拖着不进军,还想坐山观虎斗。言而无信,毫不知诗书礼仪的小人!”

骂归骂,李齐物也认为达扎鲁恭对进军的日程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样慢慢进军,一边打探着长安的消息,确实可以让吐蕃军从容不迫,利益最大化。

反正就几日工夫,局势还能出现大变化不成?

想着这些,一路从营地中走过,忽然,李齐物耳朵一动,停下脚步来。

他隐隐听到了笛声。

对乐曲极为敏感的他立即往声音的方向走了一段距离,渐渐地,他听清了那笛声婉转悠扬,竟有种返璞归真的境界。

“居然。”

李齐物喃喃着,加快了脚步继续往前赶去。

居然能在这蛮兵之中听到如此了得的笛曲,在他看来,世间能有这样吹奏水平的不过寥寥数人。

太上皇、嗣歧王、李龟年……是谁竟流落到了此地?

随着笛声越近,前方的帐篷越来越破旧,甚至没有了帐篷,那些衣服肮脏的奴隶们席地而卧,像融入天地之间的一块块石头。

李齐物是一个很风雅的人,他喜欢茶、喜欢诗、喜欢禅意,更喜欢乐曲。

正是因此,他算是在宗室之中深得李隆基喜爱的一个,可也正是因此,他遭到了李林甫的妒忌,当年被远贬竟陵。官场虽失意,可他对风雅的喜爱却是出自于真心。

脚踩过那满是牛粪的土地,李齐物终于看到了吹笛人。

他本以为那会是一个被吐蕃军俘虏的名士,如董庭兰、雷海青之类。

可月光照耀之下,他看到的却是一个瘦小的身影。

那是一个少年,正闭着眼专注地吹着他的笛子,气息均匀得就像是轻拂过山间的微风。

他对李齐物的靠近毫无察觉。

直到一曲吹罢,少年抬起头,望向天上的月亮。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齐物感慨了一句。

少年回过头,目光畏惧,问道:“诗?”

“什么?”

李齐物愣了一下,意外的发现,眼前的少年竟是个吐蕃人,且还是个奴隶。

他难以相信,那样美妙的笛曲,竟来自一个吐蕃少年。可乐曲就是这样,它是世上最讲究天赋之事,因此也是最为珍贵。

“唐诗,是唐诗,你念的?”少年追问道,眼神中满是憧憬。

“你喜欢诗?”

“是。”少年用力点头。

李齐物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野布东。”

“方才那曲子是谁教你的?”

“我,没有人教。”野布东很努力地说出他会的汉话,“我喜欢吹笛。”

说着,他把手里的笛子交到了李齐物手上。

让李齐物惊讶的是,那竟是一把极为粗糙的骨笛,白骨的质地不算好,制造时有了几道裂迹。

“这是鹰笛?”李齐物道:“你们称为‘惹’。”

“骨笛,我捡的骨头。”

李齐物笑了笑,递还了骨笛,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随身携带的埙。

他向野布东点了点头,随即吹奏了起来,吹的是李隆基谱的一首曲子《倾杯乐》。

论技艺,他比野布东高超太多了,可这番吹奏,他自知自己的吹奏不能向野布东那样完全沉浸至曲中。

一曲罢,李齐物把埙递在野布东面前。

“赏你了。”

野布东大喜,眼神里绽出惊喜的光芒,却问道:“真的?”

“赏你。”

这马上就成了野布东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他连忙双手接过,擦都没擦就放在嘴边吹奏起来。

同样是《倾杯乐》,第一次吹奏,他非常不熟练,有很多的错误与瑕疵。然而,他的曲子里,却莫名地多了一份情感,一种更打动人心的东西。

李齐物满意地抚着须。

他曾听说,安西那边有人会到茫茫大漠里去寻找宝石,虽然极可能成为风沙掩埋之下的白骨,却也有极小的概率找到旷世珍宝。

这个吐蕃少年野布东,就是他找到的珍宝。他打算将他献给太上皇。

讨要一个奴隶,李齐物只需要与奴隶的主人商量就好了,他以十斤茶叶,就从朗结赞手里买下了野布东。

“不值钱的奴隶,我想捉多少,就有多少,吐蕃种不出的茶叶,值钱。”朗结赞如此说道。

带回了野布东,李齐物招来通译,对野布东说了一个故事。

“我在竟陵当太守的时候,遇到一个与你很像的人。他出身卑微,相貌丑陋,但我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才能,茶道。经我赏识,他如今已成了名播四海的茶圣,你早晚会听说他的名字,他叫陆羽。”

野布东激动地张了张嘴,道:“陆羽,茶圣,我知道。”

这是一个好学的奴隶。

“你会是我发掘到的下一个陆羽。”

“我,不会泡茶。”

“你会演奏。”李齐物道,“我会把你献给太上皇,他很快会再次君临天下,而你可以成为他最喜爱的乐师,你知道梨园吗?”

野布东摇了摇头,可显然对这件事极为感兴趣,紧紧盯着他移不开眼,眼神发亮,满是好奇。

李齐物不由笑了笑,耐心地说了梨园是什么样,说了天宝年间的乐曲之盛。

野布东听得如痴如醉,甚至激动到浑身颤抖。

他若是达扎鲁恭,一定要拼尽全力,挥师东进,助李隆基复辟。

那样的一位曲技高超的君主,哪怕是助他吞并吐蕃,野布东都觉得理所应当。

可惜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奴隶。

不要紧,那些大事达扎鲁恭与李齐物会办成,而他,只要去往长安叩拜太上皇就可以了。

大军再次进行,野布东已然满是憧憬。

然而,三日之后,前方有消息传来,完全出乎了达扎鲁恭与李齐物的预料。

~~

“唐主与太上皇都驾崩了,李倩已经登基称帝……”

“什么?!”

李齐物惊呼一声,摔坐在地上。

他押上一切,下了赌注,可仅仅就在这一开盘的一瞬间,他就输了个精光。不像有些赌徒至少还是一步一步慢慢输的,享受了过程。

李隆基、李琮、李亨、李俶全死了,他连任何可以投靠的人都没有,又无法取得薛白的信任,再回长安只有死路一条。

李齐物无心再听情报,只顾思考着自己前途,思来想去,他决定逃往安西。

然而,他正要开口请求,达扎鲁恭已倏然起身,下了军令。

“传令,全军立即进军,急袭长安!”

达扎鲁恭竟是一扫原本不急不徐的态度,不打算攻打沿途任何州县,要直驱长安。

于他而言,此前还存着作壁上观,渔翁得利的心思,现在唐廷内斗的结果已经出来,他得以最快的速度攫取胜利的果实。

“将军,我想去安西为你……”

“想走?”

达扎鲁恭竟是一把拍在李齐物的肩上,道:“你也是李唐的宗室,想不想当皇帝?”

“什么?”

“我其实离得很远……”

李齐物话音未落,就已被带了下去,甚至没有一个拒绝的机会。

或许是吐蕃军逼近的消息真的吓到了薛白。

就在次日,前方再次有消息传回——

唐主御驾亲征,迎战达扎鲁恭了,业已行军过了醴泉。

双方竟在这般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狭路相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